媒体融合背景下灾难报道的创新策略

2023-06-20 19:52:34许睿竹田宏明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3年2期
关键词:舆情引导媒体融合

许睿竹 田宏明

摘要 当前,我国媒体融合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互联网已经成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媒体的报道关系着重大事件的舆论走向。因此,主流媒体需从每一次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客观、全面、开放地报道,扩宽传播渠道,做到信息公开透明,让报道中肯理性。本文以甘孜地震的新闻报道为例,通过分析其报道中同步感、在场感、人文感、数据感的特点和经验,认为媒体融合背景下地震报道的报道策略优化应发挥媒体责任担当、积极议程设置、重视预警教育、综合研判成因评估,真正为大众服务,同时提出建立地震等灾难舆情快速反应及舆论引导机制,希望能对未来灾难性报道提供借鉴。

关键词 媒体融合 甘孜地震 舆情引导 报道策略

作者信息

许睿竹,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田宏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余震2000余次,震源深度16公里。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国家高度重视,积极调配医疗物资和医护力量,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在此次四川甘孜地震报道中,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长江日报抖音号、上游新闻公众号等共同展现了前方与后方的高度合作。一方面,及时报道了地震信息及救灾救援情况,展现了中国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及其有力的抢险救灾保障工作;另一方面,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面对灾难的勇气和智慧。

地震报道属于典型的灾难性报道范畴,是新闻实务讨论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四川甘孜地震新闻报道为例,分析了媒体融合背景下突发性事件报道的经验及策略。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四川甘孜地震报道的成功经验

当前,我国媒体融合进入深度融合阶段,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四川甘孜地震报道可以视为互联网融合新闻应用的一次全方位展示。媒体对于地震报道的理念较之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延缓、缺位到及时、客观、全面、开放地报道,传播渠道扩宽,信息公开透明,报道中肯理性。

(一)同步感:信息发布零时差

大陆地震预警网统计表明,四川甘孜地震发生前十几秒,预警网就通过人民网四川频道等近50个政务和媒体微博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1]当地居民通过手机、电视、广播等接到了地震预警。地震发生后,新闻采编人员紧抓关键时刻,运用多种媒体融合形式,通过融媒体协同作战,实现了灾情、救援进展等相关信息的滚动播报。人民日报微博官方账号于13时04分迅速播报灾情新闻,搭建起#四川甘孜6.8级地震#话题,推送余震信息、震中地形、现场视频等,截至2022年12月该词条阅读量已超2.2亿,转载量达69.8万次。

融合新闻报道在抗震救灾行动中发挥着正面作用,可以拓宽权威传播渠道,强化信息载体优势。四川甘孜地震后10个小时,各类媒体及时播发灾区气象、道路交通等相关服务信息,有力地保障了救灾工作。广播、电视媒体及时报道灾区消息及救援工作;抖音客户端通过视频、电话连线、游动字幕等多种方式开展时段直播,其中,#直击四川泸定6.8级地震#话题短视频阅读量达10.1亿;微博#泸定地震#话题阅读量达11亿,讨论量达90.2万次,参与原创人数达2.1万。与此同时,灾区群众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发布了大量现场视频和图片,为公众掌握第一手地震信息,为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开展救援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在场感:直击灾区救援现场

权威新闻机构是受众获取真实信息的主要来源,各个社交平台的互动性给受众带来了与国共担的参与感和在场感。[2]

与移动直播相比,传统的报道模式信息损耗大,且可能存在信息的真实性问题。移动直播则能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更为真实的代入感,减少时空间隔,使其在观看过程中产生超强的体验感和沉浸感。[3]

在四川甘孜地震中,大象新闻、小康头条等开设直播,直播地震安置点及前线救援情况,用户只需打开手机就能实时知晓灾区情况,零时差感受灾难发生的实时动态,犹如身临其境。

当突发性事件受到社会普遍重视时,如果公众不能及时掌握准确数据,就会导致谣言滋生、扩散,引发公众恐慌和非理性的社会事件。移动直播这一真实、透明的报道方式,使大众能实时了解灾情,减少谣言滋生,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人文感:凸显个体命运

通过对灾难性报道的分析可见,对于个体命运的关注已成为重要内容之一。例如,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一命换几百命,我必须这么做”》,讲述湾东水电站的水工罗勇,地震发生时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逃生,而是冲上十层楼高的大坝拉闸泄洪,避免了河水漫过大坝冲下下游村庄。再如,新华社客户端发表的《直击四川泸定地震:多个瞬间定格全员救援》,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全民协助共同参与大救援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这些报道塑造了一个个时代标杆、浮现出一幕幕感人场景,彰显着国家力量,无形中为救援和重建工作加足了马力。

主流媒体的地震报道以点带面,凸显个体命运,这一正面传达与某些商业媒体利用灾情博眼球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给受灾群众造成二次伤害,而且实现了及时传递灾情信息,协助救灾的重要功能。

(四)“慢直播+新闻”:满足观众的参与需求和陪伴需求

灾难发生时往往情况紧急,多数人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灾情,而通过“慢直播+新闻”的方式,能够满足观众的参与需求和陪伴需求。在“慢直播+新闻”中,主流媒体是传播主体,发挥着把关与引导的作用。[4]“慢直播”长时间的录制,能为观众解读信息带来充足的时间,观众沉浸于直播的过程中,个体意识受到刺激,从而达到参与新闻传播的效果。

一方面,“慢直播+新闻”满足了观众的参与需求。全景式镜头展现震后救灾情况,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记录时长较长,能让观众对地震的后续情况进行追踪;评论功能能让观众充分交互。

另一方面,满足了观众的陪伴需求。从形式上看,“慢直播+新闻”长时间播出,满足了观众实时跟踪新闻事件进展的需求,在此过程中观众可以随时入场或离场,获得一种控制感。从情感上看,“慢直播+新闻”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喜怒哀乐,如救援时的紧张、伤员获救时的喜悦等,在情感陪伴上与新闻事件紧密相连。

(五)时间轴:呈现事件发展全貌

作为新闻媒体的新手段,融合新闻中的叙事手法,又超越了以往的媒体模式,呈现非线性,耦合式与扩张性等新的特征,由此产生了非线性叙事手法,耦合式叙事手法,延长内容,数字叙事手法等等交互性新的叙事模式。[5]

以四川甘孜大地震为主题,微博的优势得到了发挥,以时间为轴整合新闻,受众只需点击滑动和其他的操作行为,就可以掌握地震发生时的新闻信息。这种方式既体现出一种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又能让受众通过互动参与来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满足感。这不仅有效整合大量的信息,还可以在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大的社会报道事件中,增加了新闻信息量。显然,利用时间叙述所遵循线性逻辑,呈现了新闻事件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给用户提供了对同类事件进行深入了解的潜在入口,实现了更多样的叙述可能。[6]

(六)数据感:标题数字点睛,高效输出

数字是新闻报道不可缺少的元素,地震报道离不开对灾情的量化统计和表达。地震发生后,相关人员要快速、准确地掌握灾情,并做出科学、有效的判断和决策。因此,如何把灾情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受众,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实践证明,在报道中运用数字罗列,能使报道内容直观清晰、一目了然。如震中坐标、伤亡人数和受灾面积均需用数据表示,直观的数字表达使受众只需阅读标题就能得到关键信息。

梳理归纳四川甘孜地震报道的标题发现,数字多用于叙述受灾人数及影响程度,如中国经营报的《最新:四川泸定地震已致3死88伤,7万多人紧急转移》,民航资源网发表的《1小时内连发7次地震,5家航班全部取消!》,央视新闻2022年9月10日在微信公众号发表的《震中孤岛24勇士,平安回来了!》等标题中的数字,既快速传递了救援情况,又侧面引导了舆论,安定人心。

总之,在新闻标題中积极运用数字,能够快速吸引受众关注。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突发性事件报道策略

(一)权威解读,彰显媒体的责任担当

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话语权有了新的呈现方式。越是面对地震这类突发性事件,越是需要权威媒体基于不同视角对事件进行客观解读,带领公众看真相。

针对四川甘孜地震,央视和科普中国等权威媒体通过“两微一端”、抖音等平台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形成了巨大合力,产生了强大的舆论引导力,彰显了媒体的责任担当。例如,央视《新闻直播间》邀请专家对震中周边村镇进行建筑安全应急评估;川观新闻发布《100秒视频直击“9·5”泸定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直击灾区情况;《人民日报》发布《飞夺泸定桥的救援》,致敬救援人员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救援精神;科普中国发布《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地震过后怎么办》,利用漫画形式言简意赅地科普地震逃生指南。

此外,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在电视信号和网络被临时中断的情况下,广播媒体所具有的应急传播力就会显现出来。地震发生后,四川交通广播应急插播,通过震中周边城区的地震预警应急广播终端,传播如何逃生、震后如何避灾等知识,不仅精准、及时传递了信息,而且有效安抚了公众情绪。

(二)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设置议程

一方面,互联网思维强调受众本位,以受众需要为中心。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媒介形态发生巨变,新媒体在信息发布上日渐暴露出欠缺准确性和权威性的缺陷,部分新媒体甚至发布虚假信息,混淆视听。如果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缺少权威、及时的主流媒体发声,极易导致谣言滋生蔓延,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暴力行为。因此,主流媒体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正确对待和有效引导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主流媒体的客户端聚合能力突出,既能发布原创报道,又能聚合其他媒体的信息并进行二次编辑加工,实现议程设置。四川甘孜地震发生当晚,各主流媒体勇担责任,积极整合资源,主动设置议程,发布了多篇整合报道。例如,《中国青年报》针对地震期间楼房倾斜、楼房断裂及市民跳伞逃生等谣言,整合了温江住建、双流官方微博发布的情况通报说明,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辟谣文章《泸定地震谣言男子高楼跳伞逃生?这些谣言别传了》,呼吁造谣者应设身处地为灾区同胞着想,不应哗众取宠,消费灾情。

(三)重视预警教育,盘活科普资源

预警工作是地震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媒体须关注预警及科普报道是否正确、科学。

在媒体深度融合这一阶段,预警教育更倾向于有效、直观、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无形之中将会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主流媒体还应从新闻策划角度探讨如何借助新兴媒介创新灾害报道模式,更好地发挥自身舆论引导作用;再就是如何借力先进技术,打造更鲜活、体验感更强的科普场景。

(四)强强联动,综合研判

一是主流媒体可与地震部门联合创建更高效、更大范围的信息交流平台,增强报道效果,提高报道质量,合力达到防震减灾新闻宣传实效。二是主流媒体应在舆论引导上作好全面研判,把好信息关口,站在科学的角度剖析受灾原因,用浅显易懂的文字传递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实实在在地为公众服务,做地震报道工作的“定盘星”。

(五)权衡传播尺度,避免泛娱乐化

“慢直播+新闻”中形式活泼的网络传播符号,改变了以往主流媒体“居庙堂之高”的形象,通过互动打破了与受众的距离感。但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务必要权衡传播的“度”,避免因过度娱乐化导致严肃的主题被削弱或背离新闻主题等。换言之,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要在严肃与娱乐中找到平衡点,避免过度宣传带来的社会舆论失焦。

三、提升突发性事件报道传播力的思考

(一)着力培养全媒体人才

重大突发事件因其具有不可预测性的特点,给人类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身处媒体融合语境下,我们一定要注重培养有处理重大突发性事件能力的全媒体人才。全媒体人才是指具有互联网思维,胜任全媒体流程与平台发展要求的专门人才。当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还要有过硬的媒介沟通技巧与协调整合能力,努力成为全媒体人才。

着重培养全媒体人才,就要以全媒体一体化发展战略思维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媒体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更应具备人文情怀。还要以优质内容提升人才知识生产能力,更要加强新闻业务实践锻炼,掌握基本的采编制作技术,多学专业知识与技术,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培养处理各类重要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创新报道形式

用心用情了解民众,创新报道形式。在呈现基本事实时又能对民众心理产生疗救作用,以“具身感”和“陪伴感”为突出特征,对灾难新闻进行Vlog整合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立体呈现事件的全貌。基于Vlogger个人经历和场景展现,让大众有更真实的临场感和代入感,使其产生一种“具身知情”之感。另外,这一新媒体传播形态使新闻报道具有了人文关怀与情感抚慰等作用,从而达到受众和媒体良性交流的目的。这样的融合式报道,既可以减轻媒体的信息压力,还能拉近受众和媒介的关系,提高受众信任度,增加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另外,这种报道形式可读性强。加之这类报道形式通常一事一议,报道者会不间断地长时间更新报道,从而展现了一种和蔼的氛围、可交流的长期积极陪伴者形象,公众是与所报道者具身知情相伴而行,较易缓解消极情绪,用积極的心态面对灾难。[7]

(三)建立健全舆情快速反应及舆论引导机制

过去,面对突发性事件,群众接收信息的渠道较少且单一。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媒体融合的深入,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越来越多网民参与到突发事件报道中。由此,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引导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的传播生态下,媒体必须建立有效的灾害舆情快速反应及舆论引导机制。

应急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是整个应急管理机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亟需从体制上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公民参与意识;三是要注重危机公关,提高危机处理效率。在此过程中,应急管理的各部门应统一听从指挥、快速反应、协同配合。

那么,如何健全灾害舆情快速反应及舆论引导机制?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

第一,要完善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贵在早、贵在快,要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而不能等谎言已经跑遍了半个世界,真相还在穿鞋。”[8]

第二,要构建舆情收集和大数据分析综合研判体系。通过科学分析形势,构建政府与媒体的沟通渠道,加强网络舆论引导。

第三,要创建突发事件的协调报道机制,整合媒体资源,发挥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功能。

结语

媒体融合背景下,地震报道既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也对主流媒体提出了极大挑战。媒体报道关乎重大事件的走向,因此主流媒体应善于从每一次报道中吸取经验,借力新技术新手段创新报道形式,建立健全灾害舆情快速反应及舆论引导机制,推动报道策略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腾讯网.“成都造”地震预警系统提前50秒预警甘孜州泸定县6.8级地震[EB/OL].(2022-09-05)[2022-12-15].https://new.qq.com/rain/a/20220905A0531L00.

[2]孙思,罗松. 新媒体视域下四川地震灾后新闻报道分析——以2019年“6·17”长宁6.0级地震为例[J].四川地震,2021(01):25-29.

[3]陈曦.移动直播的“在场感”: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新景观[J].新闻论坛,2018(01):28-31.

[4]张婷婷. 主流媒体“慢直播+新闻”传播探析[J]. 青年记者,2022,No.734(18):69-71.

[5]王焕超.融合新闻叙事新特点及实例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09):102.

[6]郭芳.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20.

[7]朱清.灾难新闻Vlog融合报道的社会价值[J].青年记者,2021(04):62-63.

[8]管洪,田宏明.新闻舆论工作守正创新[J].新闻战线,2019(22):41-44.

猜你喜欢
舆情引导媒体融合
积极回应社会舆情 有效开展建设性监督
新闻世界(2017年3期)2017-03-21 19:28:34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32:22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09:41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8:01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10:58
2011至2015突发事件中的政务微博研究综述
今传媒(2016年7期)2016-09-07 00:05:07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3:02:28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21:58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14:57
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