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腾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材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各种练习,使学生能克服各种困难,完成技术动作,提高练习的自信心;体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努力认真、不怕苦累、坚持到底、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二、达成目标
1. 初步掌握和运用几种方法进行练习,提高原地运球的基本技术。
2. 掌握原地運球动作技能要领,发展上下肢力量、提高灵敏度及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刻苦勇敢、果断合作品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成难度动作的信心。
三、学情分析
通过观察了解,三年级学生尤其是男生非常喜欢篮球运动,对篮球有一定的了解。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高,好胜心强,他们对参与篮球运动兴趣浓厚,这对于篮球技能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比较差,为此,要想达成教学目标,本单元将通过多种辅助练习、集体练习、小组合作练习、教师个别辅导练习、游戏竞赛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反复体验,从而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逐步提高学生的篮球运球技能。
四、教材分析
篮球运球是篮球技术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技术,对小学生熟悉球性和掌握其他基本技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小学生启蒙篮球学习起到引导与促进作用。本单元篮球运球主要学习原地和行进间的运球技术,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球手法,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区分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拍球部位的不同点,人手一球,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实际练习,培养学生抬头运球、用手控球以及双手运球的能力。
五、设计思路
1. 基于“研学后教”3.0版“融·乐”课堂理念,教师在课堂内涵和结构上充分体现“三融六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导入:激发兴趣,教师精心设计热身操,学生既可以得到专项的热身效果,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3. 激活思维,拓展能力:本次课内容为篮球原地运接球,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教师的设疑,学生探索、实践、合作、创新,从而学会篮球原地运球,为学习行进间运球接传球与更多篮球技术做准备。
4. 稳定情绪,恢复身心:在音乐的伴奏下,让学生做到身心放松、心情愉悦,体会体育课的乐趣和魅力。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球手法与触球部位。
教学难点:手对球的控制能力与运球节奏。
七、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启发诱导法、分层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激励评价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法。
八、教学步骤
课堂常规→动态拉伸→学习并练习→分组练习→增加难度分组练习→功能性体能训练→静态拉伸放松→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总结。
九、安全措施
1. 做好充分热身,防止受伤。
2. 针对本课内容,教学中提示学生要保持距离,注意安全。
3. 发现情况,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