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3-06-19 12:00王莉史艳爽
理论导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历史观

王莉 史艳爽

摘 要: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析、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超越以及对无产阶级现实问题的主动回应是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的历史依据、理论来源、实践基础。这一思想主要从尺度标准、基本方法、鲜明立场、政治诉求等方面,深刻回答了历史评价的标准、方法、立场和诉求。新时代,既要坚持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作斗争,又要以科学的历史评价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历史大势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历史评价;历史主动;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6-0115-06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战略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研究”(HB18MK014)。

作者简介:王莉(1978—) ,女,河北无极人,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史艳爽(1994—),女,河北邢台人,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1]历史不仅是过往经历的苦难辉煌,也是走向未来的血脉传承。正确的历史认知可以推动形成现实政治的合理性,并对未来发展道路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历史评价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的生成逻辑:历史、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是在其深入探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超越以及主动回应无产阶级现实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这一思想的理解,应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历史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析

14世纪到15世纪之初,西欧封建主义社会开始走向衰落,并逐渐被资本主义社会所代替。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401。最初的资产阶级主要来源于从事手工业领域的市民,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封建主生产不同种类的产品,并以此获得相应的报酬。当拥有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手工业者便从封建主那里赎回人身自由,离开被封建主压迫的地方,开始创办属于自己的手工作坊。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手工业者进行转型。在发展个体手工作坊的过程中,效率突出的作坊主便开始雇佣其他手工业者为自己劳动,这种手工作坊的主人便逐渐成为拥有生产资料并占有雇佣劳动的资产阶级;雇佣工人因为不占有生产资料,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获得微薄收入,因而逐渐形成了无产阶级。如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确立。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生产工具,分工更为细致,加之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与此同时,在超额利润的驱使下,资产阶级肆无忌惮地榨取剩余价值,造成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形成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与之相反,社会上大多数群体仅获得社会财富的极少部分,财富分化的情况愈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失业概率大幅增加,整个社会呈现出生产相对过剩的恶劣后果,发生经济危机的周期愈加缩短,频率不断增加,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与弊端日益显露出来。

马克思在深刻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后,对其发展方向与趋势作出了客观评估,认为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并不能给大部分群体带来所期望的幸福生活,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并且这一矛盾无法通过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或者统治阶级内部的温和改良得到彻底根除,最终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极端分化,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存在着历史必然性。因此,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并由规律引发的一系列现象是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析是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的历史依据。

(二)理论来源: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超越

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超越是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成就无论对于学术界,或社会发展现实,均具有深远影响。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认识到劳动在人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他揭示了劳动的本质,看到了异化的作用,将经济学中的劳动概念上升到哲学层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黑格尔的劳动观念,指出了其存在的缺陷,即黑格尔理解的劳动仅仅是一种抽象的劳动,是一种意识的外在形式,而不是现实的物质劳动。

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与黑格尔思辨哲学具有密切的联系。费尔巴哈指出,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代表“近代哲学的完成”,是“思辨哲学的巅峰”。但是在费尔巴哈看来,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具有神秘性,如同人对宗教的笃定与崇拜,是利用一种颠倒的方式看待整个世界。黑格尔在其国家观中,深入考察了市民社会、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具有统摄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强大力量,家庭和市民社会自身并没有独立性,只能依附于国家。而事实是国家以家庭和市民社会为基础,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反而是颠倒的。总体来看,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是一种唯心主义形式的哲学,对世界的理解从“观念”出发,万事万物是“观念”的产物。因此,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唯心主义形式持全盘否定态度。然而,与费尔巴哈观点不同的是,马克思虽然赞同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评,但是却没有完全否认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而是在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唯心主义形式进行抨击的同时,也看到其伟大之处——“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3]320。这是费尔巴哈观点所缺少的,也正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观点的批判性超越。

总之,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其基于历史评价的相关论述是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的理论源泉,是对德国哲学的批判性超越。

(三)实践基础:对无产阶级现实问题的主动回应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405但令人困惑的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而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仅是贫困,而是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广大无产阶级的贫困现象引起了马克思的高度重视。马克思发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无产阶级的劳动发生了异化,“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2]51。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是因为无产阶级完全不占有生产资料,其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产品和剩余价值全部归资本家所有,这是无产阶级在生产资料方面的贫困。一般情况下,无产阶级的贫困现象,直接表现为收入微薄。但是,无产阶级的贫困不单单表现为这一方面,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比如其贫困现象还体现在劳动机会的贫困。马克思指出,存在于工人间的竞争并不总是良性竞争。为了获得劳动机会,工人们不仅愿意以较低的工资水平进行交换,甚至采用同样的工资水平但通过提供双倍的劳动赢得竞争。造成这种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无限循环,而不是工人之间的竞争。除此之外,马克思还认识到无产阶级无法摆脱贫困的另一原因在于教育机会的贫困。教育机会对于任何一个社会个体来说都至关重要,甚至是提升社会阶层的唯一通道。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由于物质生活的匮乏与极端贫困,在现实中无法真正获得教育资源,这就使得其无法通过教育提升个人能力,进而改变个人的生活困境。

总之,马克思在深刻剖析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之后,发现了其贫穷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肩负着实现全人类自由与解放的历史重任。要通过进一步增强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提高自身的革命能力、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引领无产阶级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的内涵体系及内在逻辑

(一)马克思历史评价的尺度标准

在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的深处存在着一个唯一的尺度标准,即现实的具体的“人”的自由和发展。马克思对于人的现实处境的高度关注,构成了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际斗争的实践起点和归宿。早在中学毕业的时候, 马克思就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提出,选择职业既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虚荣心,也不是只为了自己而劳动。马克思要选择的是“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就鲜明地表明其将人类解放事业作为崇高理想的强烈意愿。博士毕业后,踏入社会的马克思,一方面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也惊愕地发现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并没有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幸福生活。从《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到《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马克思逐渐认识到,诸如普鲁士这样的独裁政权并不能赋予和维持人本该拥有的基本权利,资本主义所伪装的“自由主义”的华丽外衣已经滑落,罪恶的专制制度已经毫无遮掩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现。由此,马克思逐渐成为一名为了“人”的权利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斗士。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这部论著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422。这一论述清晰地表明了马克思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标准,即以“人”的主体自由和发展作为尺度。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对布鲁诺·鲍威尔的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布鲁诺·鲍威尔混淆了人的解放和政治的解放。马克思指出,要使政治获得解放,就需要国家摆脱宗教的束缚才能实现这一目的,但是这种政治解放只是国家不再维护任何宗教,宗教从公共的领域变成了私人的领域,只是将市民社会从封建主义社会下解放出来,从而使人在政治上获得解放。从根本上来说,这种解放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并不是人的解放,而且始终没有触及“人”解放的根基。因此,政治解放和人的解放不能混为一谈,二者有着根本区别。马克思认为,任何解放都需要使人的世界、人的关系等回归于人的自身上,“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3]189,人的解放才能实现。总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实世界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勾画,都体现了鲜明的“人”的尺度标准。

(二)马克思历史评价的基本方法

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的是,马克思将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在马克思进行历史评价的系列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精髓。无论是历史人物,或是历史事件,对其评价都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以及全面的观点。

其一,坚持联系的观点评价历史事物。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与他直接或间接相联系的人或事物的发展。在现实中,人们确实是通过自己进行历史的创造,但是这种创造并不是随心所欲地,不是在个体进行主体选择后进行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以边沁为例,其构建的思想体系,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爱尔维修的道德论基础上形成的。后续欧文在边沁思想体系的基础上阐明了英国的共产主义。还有德萨米、盖伊等人,马克思认为其正是由于通过共产主义的逻辑以及人道主义的学说,才促进了唯物主义学说的发展。正因为历史事物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需要坚持联系的观点评价历史事物。

其二,坚持发展的观点评价历史事物。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马克思认为,古代奴隶主、中世纪封建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承认他们为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也认同剥削在社会发展中的暂时合理性。因此,这种产物是具有历史正当性的。但是这种观点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同时指出,当这种历史正当性消失的时候,不论剥削以什么方式存在,这种产物都不再具有历史正当性,反而阻碍社会的发展。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的现存的关系(即資产阶级生产关系)具有天然性,马克思认为其实质是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是为了说明正是这些关系使得生产财富和发展生产力按照规律进行下去,从而得出结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不受时间影响的永恒支配社会的规律。对此,马克思提出了不同观点:“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 (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5]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给予如实的评价。

其三,用具体的、全面的观点评价历史事物。对于蒲鲁东这一历史人物,马克思认为蒲鲁东不仅以粗暴的方式抨击了受马克思尊敬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而且对已经具有一定社会认同的经济学家展开了无情批判。蒲鲁东逝世后,马克思对其进行了全面评价,认为即使存在缺陷,他的伟大品格以及1848年以后的英雄气概以及政治才华,仍然是值得人们赞扬的。因此,马克思坚持具体的、全面的觀点,对历史事物展开评价。

(三)马克思历史评价的鲜明立场

马克思不仅承认阶级存在的客观性,认为每个个体都隶属于一定的阶级,而且能够把阶级分析的方法作为一种对社会现象进行阐释的重要手段,通过阶级分析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行探究,在理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共产党宣言》等,均体现了马克思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马克思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奉献了毕生心血的伟大革命者。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阐述了无产阶级的诞生,是一个血与火的历史进程。资本家的贪欲造成了“羊吃人”的现象,而资本主义国家却以总资本家的身份,以各种扭曲的法律,把从土地上分离出来的一个个无产者驱赶到资本家的工厂并成为劳工。在劳资对立的状态下,失去了生产资料且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的各项权利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 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 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6]156当然,与资产阶级的压迫相伴而生的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压迫越强烈,斗争就越激烈。对于无产阶级如何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要组建无产阶级的政党,并在政党的领导下,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同样,在实践中马克思也表达了其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为了支持工人运动,推动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推动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的成立,撰写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性文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效果。对于巴黎公社的失败,马克思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前提是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1870年以后,欧洲工人运动再次高涨,马克思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积极参加工人运动,深刻总结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对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严厉批判,并指导无产阶级开展工人运动,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和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四)马克思历史评价的政治诉求

马克思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评价与批判形成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在未来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中,“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6]537。

马克思不仅对未来理想社会进行了构想,对于如何实现也进行了有益探索。他指出:“无论怎样高度估计财产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都不为过甚。财产曾经是把雅利安人和闪米特人从野蛮时代带进文明时代的力量。”[7]在这里,马克思指出,财产权在人类的发展与自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任何人都无法摆脱产权制度的束缚。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所有权制度,对个人的自由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化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因此,要真正地实现人的自由,就需要消灭私有制。与此同时,东方国家特别是俄国革命的日益高涨引起了马克思的高度关注。马克思重新审视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利弊,并以俄国社会作为典型代表,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认识到俄国的农村公社由于集体占有因而具有一定的公有制属性,这就与其所畅想的共产主义公有制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契合。“‘农村公社的这种发展是符合我们时代历史发展的方向的,对这一点的最好证明,是资本主义生产在它最发达的欧美各国中所遭到的致命危机。”[8]由此,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一些经济文化方面较为落后的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迈入社会主义,并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重要思想。总之,马克思在正确评价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这一重要思想,既探索了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创新发展道路,同时也深层次凸显了马克思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诉求所作的努力。

三、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的当代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9]1-2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具有丰富内涵,深入研究这一理论,既可以有效回击当前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后现代历史观等错误思想,又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一)理论价值:瓦解后现代历史观的强大思想武器

后现代历史观对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等问题作出了与唯物史观截然不同的论断,不仅对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直接的消极影响,而且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危害。如关于历史客观性的论述,与唯物史观承认历史具有客观性不同,后现代主义者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海登·怀特认为历史作品的内容主要通过转喻、提喻、隐喻和反讽等诗性话语来实现,因此历史是一种文学制品或想象之物。米歇尔·福柯通过对权力的重新解读,认为教育、医学、建筑等各个领域都是庞大权力体系的一角,受其影响和控制,历史学也不例外。无论是历史的文学化还是权力化,都否定了历史学及其所撰述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这一论述在现实中直接导致了人们对历史真相的质疑,对于业已形成的历史认知产生解构。当人们所赖以认知的历史是一片虚无时,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价值依存,失去了对历史的正确评判。当一切文化都被冠以意识形态或权力的背景时,当人们对之前所信奉的一切历史及其价值判断产生怀疑时,则会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产生怀疑,并最终导致泛怀疑论。美国史教授大卫·哈兰撰文指出:“强迫人们开始怀疑那些已形成定论的过去,并且对‘一切都是刻意构建这种说法做出了太多让步,因此干扰了我们认识世界与自我的能力。最终的恶果就是历史知识的缩水,并最终变为一团碎片、一种捏造——这种现象的本质是(认识论的)荒芜。”[10]不仅如此,泛怀疑论还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甚至是人们对于国家权力机关发布的权威信息的认同。一切的一切都将因为怀疑而陷入虚无,一些人的精神状态因此而变得颓废,不再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人生失去意义。而个人的状态进而发展演变为一个社会的病态症候,社会发展就失去最强有力的动力停滞不前。

马克思承认个体具有阶级性以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但是强调不能以片面的、割裂的眼光看待问题,而是要将它们放到整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来审视,要联系而不是孤立、发展而不是静止、全面而不是片面地作出历史评价。运用马克思的历史评价思想,可以清晰地看到后现代历史观在历史评价方面存在的片面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进程来看,尽管认识历史具有极端复杂性和艰巨性,甚至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可能出现多次反复甚至反转,但是实践证明,通过各种史料的综合运用,对于历史,人类终究可以一探究竟。

(二)现实价值: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安全的历史根基

历史是一个事物发展的渊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对于现实的观照性决定了现实的“果”总能找到历史的“因”,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这个国家独有的历史文化传承承载着整个民族的全部记忆。对于过往历史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如何评价以及是否具有认同感等等,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历史认知,更深层的是对于现实的认识以及对于未来的预期。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历史之于政治与国家的重要性及意义,也说明了历史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

当代中国存在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其主要从唯心史观出发,片面地、歪曲地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解读和诠释,其实质是历史评价问题。通过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歪曲评价,进而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因此,历史虚无主义并非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深层的现实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范围也不只在学术领域,而是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于党和国家历史的正确认识。因此,追溯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的源头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有助于有效抵御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筑牢国家安全的历史根基。

(三)世界价值:增强历史主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支撑

习近平指出: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9]16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回望历史,没有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教训的科学评价与总结,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开始;没有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科学评价与总结,就不会有挽救中国革命和中国红军的遵义会议;没有对苏联建设经验的科学评价与总结,就不会有《论十大关系》的诞生和独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没有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过程和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就没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自然界发展规律以及思维发展规律的正确评价与总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种发展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影响,而是将中国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建立在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评价的基本内容、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成败得失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形成的,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能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能够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发展道路。

历史已经深刻证明,只有在科学的历史评价基础上掌握充分的历史主动,发扬首创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才能不断在革命中取得胜利,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倡导和推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给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范例,有助于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和平与发展,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结语

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析、對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性超越以及对无产阶级现实问题的主动回应中形成的。当前,中国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历史评价思想为指引,以史为鉴坚定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N].人民日报,2021-12-29(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47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7.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9.

[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0]大卫·哈兰.思想史和文学的归来[J].美国历史评论,1989(3):581.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历史观
打造阳光课堂,树立正确历史观
大历史观视域下“新四史”教育的逻辑向度、重大意义与优化路径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观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习近平的历史观
试论网络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可行性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翻译历史观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天命历史观的思想来源——兼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天命历史观
《教师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学习教学》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