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2023-06-19 10:20:38何妮姚聪莉
理论导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何妮 姚聪莉

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实现推动发展方式、发展要素、产业分工、创新能力、资源配置和创新群体等转变的目标。马克思的创新驱动发展思想、创新驱动发展基础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在创新驱动发展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出新的制度要求,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之道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因此,可以从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技术与市场紧密结合等方面,积极探索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6-0089-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体制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BIA21015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时代陕西文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与实践”(2021040013);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2022年校(院)校级课题“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时空特征及收敛性研究”(2022XJYJ32)。

作者简介:何妮(1988—),女,陕西安康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校刊编辑部编辑,研究方向:科技创新管理;姚聪莉(1964—),女,西安人,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1]。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在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先兆的大背景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势所趋。创新驱动发展着重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多种形式,促使各类创新主体在产学研用等环节进行协同创新与融合互动,从而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的有效对接。因此,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的创新驱动发展思想、创新驱动发展基础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理论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为创新驱动发展理论的系统化、学术化及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全面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参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创新驱动发展思想

以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基础,马克思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包含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观念创新等多种层次[2],强调了创新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在全球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深化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对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科学技术是直接生产力”,“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3],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创新是推动生产力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同时,马克思认为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动力都来源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同样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4]。技术进步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都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社会一旦有了技术上的需求,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前进”[5]。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转变生产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不仅“新的机械织机完全变了样”[6]449,而且“由于使用机器,更可以进行同时作业”[6]443,从而实现了生产的连续性和自动化。除此之外,创新通常会对既有的社会关系产生冲击,某些创新可能造成社会结构变化。“18世纪在英国所引起的最重要的结果就是:由于工业革命,产生了无产阶级。新的工业总是需要大批常备的工人来供给无数新的劳动部门,而且需要的是以前未曾有过的工人。”[7]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在历史发展中起到了推动阶级斗争和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驱动发展基础理论

以熊彼特等为代表的西方著名学者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论,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熊彼特(Schumpeter)首次提出“创新理论”[8],用“动态”“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创新”和资本主义,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并阐述了技术创新的思想,强调新技术、新商品闯入市场对市场竞争机制的重要影响。随着创新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细化,熊彼特式创新理论形成了制度创新理论、新熊彼特理论等分支。制度创新理论认为新技术的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系统的产权制度,以便提高创新的私人收益率,使之接近于社会收益水平。诺斯(North)指出“制度创新”是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革新,并将制度引入经济史分析,试图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新制度和新组织演化的途径[9]。新熊彼特理论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長中的核心作用,主要是将技术创新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曼斯菲尔德(Mansfield)探讨了有关专利对模仿成本和创新速度的影响,认为影响模仿成本与创新成本比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创新者是否拥有新产品的专利[10]。此外,创新经济学中的罗杰斯(Rogers)的“S型扩散”模型、费舍尔(Fisher)的“时间替代”模型等拓展了创新扩散发展的理论空间。罗杰斯(Rogers)提出了关于创新的两个重要概念,即不确定性和信息,创新的实质就是为采纳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方案[11]。费舍尔(Fisher)认为新产品采用行为的社会语境是创新扩散的一个关键方面[12]。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推动因素的长期争论中,产生了线性创新行为模式理论和非线性创新行为模式理论,施莫克勒(Schmookler) 提出“需求拉动”模型,认为创新的动力来自市场或产品的生产者[13]。莫厄里(Mowery)和罗森伯格(Rosenberg)提出“技术—市场”二元论,强调创新要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必须考虑制度结构及其动态变化[14]。

(三)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创新系统论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是旨在理解和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典型理论。弗里曼(Freeman)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构建的网络,技术赶超主要依赖于国家创新系统对创新资源的集成能力、集聚效率和适应性效率[15]。尼尔森(Nelson)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创新系统比较的角度研究了国家创新系统,并将企业、大学体系与国家技术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置于国家创新体系分析的核心地位[16]。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在创造知识的大系统内彼此如何发生作用[17]。总之,国家创新系统是促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应用和扩散,各类创新要素和主体关联互动、动态演化的开放系统,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多样性等特征[18],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方面[19]。在此基础上,将区域科学的研究与进化经济学、创新经济学、互动学习理论以及制度经济学联系起来形成了区域创新理论。库克(Cooke)率先强调“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性[20],并从体制和组织层面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提出区域创新系统具有系统性、合作性、依赖性和关联性的特征。知识和创新是区域发展的驱动力,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复杂社会系统,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涌现性等特征[21],建设创新生态系统并发挥共生效应是推动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首选战略[22]。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逻辑

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是促进科技創新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重点在于创新的主体功能定位、体制机制保障、发展路径建设等。因此,要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方面梳理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完善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逻辑基础。

(一)创新驱动发展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并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等提出一系列要求,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提高国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驱动发展强调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而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具有交叉、融合、渗透、扩散的鲜明特征,需要通过建设融合各类创新要素、创新环节、创新体系,实现创新产业化和产业创新化同步推进。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模式创新实现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升我国产业链整体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向服务型、知识型和智能型产业升级转型,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各方参与科技创新,形成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链。除此之外,高质量发展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撑,通过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助力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流动,同时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及技术团队,提高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人才支撑的科技自立自强发展优势。另一方面,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保障。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自主性,意味着在关键时期能够自给自足,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降低在面临外部压力和贸易摩擦时产业链中断的风险,为经济提供持续稳定的运行环境。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可以通过对技术的持续优化和改进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因此,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存在的诸多“卡脖子”问题[23],推动科技领域的突破与发展,从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创新驱动发展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出新的制度要求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条件下,人工智能、信息通信、大数据、基因组学等前沿领域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互联网、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等重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不断涌现,多领域技术交叉融合创新层出不穷,对传统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为了保持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需要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优化,以适应新的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24]135,“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24]135-136。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加之科技创新资源具有高度专业性、前瞻性、有限性等特点,有效整合和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成为提高创新效益的关键。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创新主体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多种创新主体通过相互协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要求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打破原有的资源分散、难以协同的局面,完善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以满足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需求。要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改革,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以更好地激励、引导和保障科技创新活动。不同领域和层次的社会需求持续发展和多元化,要求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克服挑战,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因此,为了应对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适应创新主体多样化、满足社会需求多元化等方面的新情况,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应对创新驱动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三)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之道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将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为紧迫的问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是把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根本解决之道。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意味着新的科技、技术和方法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高效、节约资源的前沿技术逐步取代原有的低效生产方式,带来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缩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的链条,实现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将使经济体具备新的产业发展方向,通过发展创新型产业如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可以进一步解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些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此外,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可以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使市场潜在的创新力量充分迸发,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和消费,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能够促进新技术快速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从而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因此,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点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24]135-136,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新成果,营造激励创新的环境,对创新型科技企业给予税收、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问题”[25],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科技成果及时、高效转化。

三、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能够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潜能,进一步发挥创新基础资源优势,创造出新的科技成果并推动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可以从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方面着手,探索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是构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支撑,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因此,要全面发挥创新驱动发展对经济社会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作用,实现科技、产业、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一要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创新驱动发展中人才是主体、技术是推动手段、资金是保障、市场是导向、政策是支持。要在评估创新要素配置现状的基础上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创新要素配置潜能,焕发创新要素配置活力。既要采用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培训、建立激励机制等方式优化创新人才配置,又要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拓展技术市场等途径优化技术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个创新要素在创新链和产业链中的优势,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并提高创新链产业链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和产业联盟等形式,促进创新链上的各个环节之间紧密合作,实现市场主体对创新要素的共享。充分利用创新要素集聚效应与地理临近效应,通过人力资本外溢、知识溢出、技术扩散、产业关联等途径,打通创新要素的空间转移通道,发挥核心区域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二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鼓励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业链的集中度和规模经济效应,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推进产业链技术进步和整体升级。切实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积极建立高科技企业间的合作机制、搭建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针对创新产业的贷款、担保、风险投资等多元化金融支持,使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创新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还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专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培训和引进体系,为产业链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三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激发科研、教育、产业等领域的创新活力。要建立权威的决策指挥体系,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调动跨领域跨学科协同攻关,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明确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政策方向和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政产学研用”多方参与的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产业的合作研究,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依托优势培育和发展自主可控技术。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保障。依据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有效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等特点,要从新型举国体制、科技管理体制、跨学科创新协作机制等方面着手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一要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支持原创研究、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竞争力至关重要。“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24]136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的资源调配创新形式。同时,新型举国体制需要實现资源要素的动员、利用和协调,具有上下联动的系统性、左右协同的整体性、任务之间的协同性和结果质效的穿透性等特点[26]。因此,要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集成优势,形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技术合力[27]。二要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分类推进重大任务研发管理,采用不同的任务管理方式,建立重大科技任务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应急科研能力建设。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将有限的资源更好地投入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性。坚持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完善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的科研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激励科研人员投身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三要建立跨学科创新协作机制。跨学科创新协作平台可以促进各产业领域的信息共享与技术交流,打破创新资源的瓶颈,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加快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整合“产学研用”各要素资源,建立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提高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速度。构建起龙头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加强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设立研发联盟、联合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整合各方创新资源,形成产业创新链条。

(三)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技术与市场紧密结合

创新驱动发展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前提条件和动力来源,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正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推动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需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多渠道推广机制,有效解决“成果与市场的脱节”问题。一要建立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制。通过逐步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制度,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时间和成本。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运用财政资金、税收优惠和信贷政策等多种手段,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与推广,调动各方的创新积极性。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投融资体制,降低创新企业融资成本和难度,从而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此外,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激励创新,降低企业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为各方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权益维护,明确技术权利归属问题、收益权分配问题并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转移和利用,促进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二要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和激励。科研人才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推动力。要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鼓励创新人才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通过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科研人才,提高科研队伍整体素质,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供人才保障。完善多元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企业建立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保持和提升国家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地位。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融资、人才引进等一站式服务。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产出结果和社会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研究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导向,鼓励科研人员敢于创新、敢于创业,营造宽松、包容、互助的创新氛围。三要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产业界紧密联系可以使科研人员对市场需求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充分激发各参与主体的主动参与性与科技创造性。通过技术引进、技术联合、技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国际和国内科技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化科技项目布局,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鼓励企业投资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有效提高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速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推进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企业技术创新密切联结,通过建立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和研发资源共享机制,促进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交流,提高科技创新成果产出,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王聪,何爱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論解释:马克思与熊彼特比较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6(7):57-65+97.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4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9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7.

[8]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问题的考察[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0:70-74.

[9]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张宇燕,等译.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0-21.

[10]MANSFIELD E,SCHWARTZ M,WAGNER S.Imitation costs and patents: an empirical study[J].The Economic Journal,1981(91) : 907-918.

[11]ROSENBERG N. Studies on science and the innovation process selected works of Nathan Rosenberg[M]. 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2009:173-203.

[12]FISHER R J,PRICE L.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ocial context of early adoption behavior[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2(19):477-486.

[13]SCHMOOKLER J. Invention and economics growth.[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6:179-188.

[14]MOWERY D,ROSENBERG N.The influence of market demand upon innovation: a crucial review of some recent empirical studies[J].Research Policy,1979(8):102-153.

[15]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 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M].张宇轩,译.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22-37.

[16]理查德·R.尼尔森.国家(地区)创新体系比较分析[M].曾国屏,刘小玲,等译.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29.

[17]王健聪.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5):9-12.

[18]贺德方,汤富强,陈涛,等.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演进分析与若干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2):241-254.

[19]闫瑞峰.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方面[J].经济学家,2022(6):68-77.

[20]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 [J].Geoforum,1992(3) : 365-382.

[21]苏屹,姜雪松,雷家骕,等.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进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3):44-61.

[22]李晓娣,张小燕.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对地区科技创新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9(5):909-918+939.

[23]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1-9.

[2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5]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58.

[26]肖人彬,侯俊东.新型举国体制的运行机理:综合集成大成智慧的视角[J].系统科学学报,2023(4):4-6.

[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99.

【责任编辑:雨蕙】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人民论坛(2018年5期)2018-03-12 00:16:18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祖国(2018年1期)2018-02-02 18:01:45
基于Web技术的实验设备管理模式探索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构建推进科技创新的资金模式的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1:02:07
创新驱动发展下信息管税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5:33:41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1:55:25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
求是学刊(2015年5期)2015-09-11 01: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