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李平
摘 要: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科技创新相应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目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仍然不足,而制约科技创新作用发挥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科技体制不完善,难以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影响科技创新作用全面发挥的重点领域亟待改革。文章在回顾和分析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成就和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目前科技体制和机制存在的障碍,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投入和产出;创新驱动发展
作者简介:王宏伟,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宏观经济研究;李平,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技创新战略与科技政策研究评价”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5)05-0049-08
一、背景和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计划型经济体制,建立和形成了以行政管理为主的集中、封闭、垂直型科技体制,科技管理机构权限高度集中,人事制度僵化,科研机构远离生产系统。[1]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党和国家领导人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的低效率运行,改革开放之后,党中央很快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2]随着市场化体制的建立,相应地,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体制逐渐也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深化改革,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科技体系结构得到优化,初步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主体,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不断上升[3];科技运行机制发生重要转变,竞争择优成为科技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企业化转制、社会公益类院所分类改革等科研院所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法规相继出台,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4]
但仍然要看到,目前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仍然不足,而制约科技创新作用发挥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的科技体制不完善,科技管理体制不顺、创新动力机制缺失、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资源配置机制上,条块分割、交叉重叠, 重复立项、浪费资源[5][6],导致效率低下, 特别是成果转化率依然很低[7]。目前科技创新的发展和现行的科技体制难以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影响科技创新作用全面发挥的重点领域亟待改革。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正是在充分认识现行的科技体制障碍的基础上,为摒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地解放科技生产力,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
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其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体制性障碍,有助于我们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目前已经有多名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科技体制改革阶段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例如张佳文(2002),方新(2004),寇宗来(2008),宋海龙(2008),廖添土、戴天放(2009),程帅(2011),巢宏、方华、婵谢华(2013)等。
尽管对于我国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有不同视角和看法,但对于目前我国宏观管理体制不顺、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科研院所改革不彻底等方面须 需改革已经形成共识。葛秋萍(2003)认为对国家科技资源总量进行优化配置的机制尚未形成,科技力量在国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出现了既短缺又浪费的结构性缺陷,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薄弱,阻碍科技成果转化。[8]方新、柳卸林(2004)认为由于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研究所的微观管理依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约。[9]王长仁(2004)指出我国科技体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状况还没有实质改变。[10]张敏容(2007)认为我国的科研体制改革走过了从科技机构“松绑”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目标和政策重点不断调整的改革,但仍存在科技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分配不当等组织管理、资源配置上的一些缺陷。[11]程帅(2011)指出,我国科研院所制度改革不彻底,国家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够协调,基础研究和公共科技事业关注不够,科学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仍有脱节。[12]
学者们也对如何促进科技体制改革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张佳文(2002)认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已经设定的初始条件和选择的改革路径,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渐进改革的基本经验,以及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已有实践及现行社会政治经济条件,认为采取以增量拉动为主的渐进式制度创新路径是较好选择。[13]王长仁(2004)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认为首先应完善科技高层决策制度,同时对科技的评估应该站在国家角度而不是部门角度开展,评估应全面、规范。[10]柳卸林、方新(2004)建议加强立法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规范管理科技活动,明确政府职能、确立政府在公共科技领域的主导作用,完善科技计划制度;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供给方面的作用;通过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手段促进科技的发展,促进科技发展的社会力量。[9]张敏容(2007)提出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应是先改革组织体系,在体系变革的基础上改革激励机制。[11]方新(2012)指出,科技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进,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改革的重点在于宏观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逐步建立起基本的规则和制度。[14]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的回顾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一直努力探索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的最优道路。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在微观层面,科技体制改革都在不断深入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演变无疑始终与国家科技整体建设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线一直是沿着以下的脉络发展的: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与管理,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我们对科技体制改革阶段的划分基于四个重要的关键点,一是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和颁布《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二是1985年3月,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三是1995年5月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并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四是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根据以上节点,我们将1978年之后的科技体制改革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由于在不同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特点不同,相应的政策措施的发展演变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 科技体制重建阶段(1978—198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经济建设,原有科学技术体制固有的弊端日益显现,科学技术体制建设开始进入改革的新时期。[15]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自此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80年中央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对于科技战略目标的转变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这一阶段的改革目标是对我国的科技机制进行重建,并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体制改革进行探索。
2. 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1985—1994)
1985年3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正式启动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党中央明确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对科技管理机制、科技拨款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作了明确指示,这标志着我国科研机构改革进入了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面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宏观调控和资源分流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实现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加速推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15]
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1995—2005)
1995年全国科学大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改革指导思想。1998年国务院决定对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的242个科研院所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并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和《关于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阶段。[16]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一阶段科技改革的目标转变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4. 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2006— )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该纲要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到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国务院成立了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共26个部门和单位,统筹科技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确定了62项工作任务、242项改革举措和20项改革重点任务。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以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2013年6月,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5个部门和单位建立联合推进机制,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一阶段改革的目标是摒除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经过3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我国国家创新指数由2000年的全球第38位上升至2013年第19位。国际科学论文产出数量居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4位。本国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2位,占到全球总量的37.9%和22.3%。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居世界首位,知识服务业增加值居世界第3位。2013年我全社会R&D经费支出119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9%,位居世界第3位。我国积累了庞大的人力资本,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居世界首位,占到全球总量的9.2%。
在不同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发展有所差异,具体表现状况如下文所述。
1. 科技创新投入
(1)全社会创新资本投入
在1989—1994年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全社会R&D投入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低水平,R&D投入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0.60%左右,1994年降低到0.47%。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科技创新投入快速提高,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从1995年的0.60%增长到2005年的1.32%。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科技创新投入继续大幅上涨,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1.39%增长到2013年的2.09%,见下表1。
(2)企业创新资本投入
在1989—1994年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企业与政府的创新投入比重相当,略低于政府投入的比重。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与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企业创新投入比重快速大幅上升,政府的创新投入比重基本保持不变,两者的差距日益明显,见表1。企业创新投入增加表明企业自主研发投入逐渐增加,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渐上升。
(3)基础研究支出
1995—2013年期间,我国基础研究占R&D支出比重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的5%左右,见表1。由此说明我国基础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不利于支撑我国长远的科技创新发展。
(4)企业引进消化再创新投入
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与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规上企业技术引进费用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其中购买国内技术的比重一直持续上升,特别在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大幅上升,从1991年的4.01%持续增长到2010年的最高比例57.34%,到2013年略微下降到54.43%。由此说明国内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国内技术的扩散也逐渐扩大。
(5)研发人力投入
在1989—1994年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与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就业人口中科技人员占比保持在0.10%至0.15%之间;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就业人口中科技人员比重大幅上升,2013年达到0.42%。R&D人员全时当量也呈现类似的规律,在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大幅增加。
2. 科技创新产出
(1)专利产出
在1989—1994年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专利申请受理量和专利密度增长发展缓慢,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增长明显,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呈现井喷增长态势,2013年专利申请受理量突破237.71万项,专利密度突破17.47件/万人。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与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发明专利的比重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在2004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最高值37%,2006年之后缓慢下滑。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的比重一直持续上升,从2000年的5.40%增加到2013年的24.86%。企业发明专利比重的上升预示着专利产业化程度的加大。
(3)论文发表
在2006—2012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百万人口科学与工程类论文数呈现稳步持续增长态势,从2008年的83.81万篇增加到2013年超过150万篇,增长了84.30%。
(4)科技创新应用绩效
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呈现略微增长的稳步态势,2004年达到最高值,但也达到了20.53%,在2006—2012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则呈现略微下滑的趋势。
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制造业出口额的比例,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呈现稳步低速增长的趋势,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增长缓慢。
技术交易额,在1989—1994年调整和创新科技体制阶段增长缓慢,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年均增长20.08%,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年均增长22.71%。2013年增幅明显,达7469.13亿元,比2012年增长16.03%。
新产品出口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呈现增长明显,在2006—2013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呈现波动性特征。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在1995—200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阶段出现略微下滑的趋势,在2006—2012年实施创新驱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阶段总体出现小幅上涨的趋势,2013年达到了2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经过3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尽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障碍。
1.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从创新知识产权来看,专利申请受理量中发明专利占比仍不大,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占整体发明专利申请数比例不高;从创新应用绩效来看,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高科技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例及其出口额占比仍不高。特别是与典型的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创新投入、创新潜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逐渐缩小,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差距依然很大。
2.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由于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导向,企业难以真正成为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决策主体、产学研合作链接主体、研发投入主体和成果产业化主体。目前国企既不以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作为首位目标,也不承担经营失败破产的风险。民营企业也往往通过追求国家或地方最优惠的政策而非竞争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这对于引导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造成严重的扭曲导向。目前企业研发投入仍较低,创新动力不足。2012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强度仅为1.38%。
3.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基础和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例如,就生命科学领域而言,目前我国的科技相对水平低于美国1910年水准。[17]创新能力还远不能适应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少,在整个世界产业分工格局中处于价值链低端。
同时,由于我国与世界前沿技术存在差距,目前企业更倾向于引进跟踪模仿国外技术、低水平复制生产能力,而不愿意走具有市场风险的自主创新道路,这对于快速提高我国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非常不利。
4.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由于政产学研各主体定位不清,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协作关系失调。而且我国公益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力量薄弱,技术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滞后,缺乏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应用技术研发机构,特别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应用技术研发力量严重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技术创新结合不够紧密,同时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缺乏对接,大量科技成果束之高阁,不仅未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科技资源浪费。据统计,中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0%~3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与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和20%~30%的产业化率相比相去甚远。
四、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上述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和根本原因是科技体制和机制问题,现行的科技体制障碍制约了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不完善的科技体制难以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首先,现行科技管理体制难以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没有理顺,调控能力明显不足。中央与地方之间、科技相关部门之间、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畅,出现政出多门,科技资源重复部署,未能集中高效利用。[8]部门协调机制不健全。政出多门、缺乏协调甚至互相掣肘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动。科技经费分配机制也不合理,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的分配比例不合理,科学研究的投入比例小。
其次,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强,更多地将宏观市场资源分配到重化工、房地产、基础设施等行业倾斜,反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支持不足,无法对从事技术创新的微观主体形成正向激励;要素市场扭曲和高级要素还未市场化,也使得资源配置难以聚集到技术创新上;由于我国与世界前沿技术存在差距,企业更倾向于引进跟踪模仿国外技术、低水平复制生产能力,而不愿意走具有市场风险的自主创新道路。因此,企业难以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分享科技创新资源的机制并未形成。国企的科技创新效率和效果较低,与其占有的资源非常不相称。由于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不完全,仍然与政府保持着紧密的关系,并且或多或少地替政府分担了许多社会责任,再加上考核体系和任期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国企在科技创新中的惰性。中小企业因其体制灵活、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倾向。中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由中小企业实现。但目前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很难获得政府研发资金、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等技术创新政策的支持。
第四,产学研合作机制仍不顺畅,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科学产出与技术创新两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突出表现为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产业界之间的相对脱节,导致相关科学产出难以迅速有效地配置到产业发展的应用领域。目前我国70%的科研力量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游离于企业之外,科技人才与企业的脱离严重阻碍了企业创新。始于1999年改制的科研院所,由于改革的不够明晰和彻底,出现了科研机构身份与行为的背离,也是造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不畅的症结所在。
第五,科技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等不能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片面追求短期效果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科学研究中基础理论的探索和公共知识的创造[5];唯SCI论,“以论文论英雄”情况严重。大量科研人员为获得晋升、项目经费,将大量精力用在发表论文上,难以潜心做科研;激励优秀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不完善,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体制改革建议
从近现代发展历史、世界发展趋势及中国发展实践来看,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中国正处于关键转型时期,转方式、调结构和次高速经济增长的局面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少、土地成本迅速上升、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等诸多约束因素下,创新驱动发展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指明了方向,即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同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与财政体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协同推进。
第一,推动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转变。明确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应减少对微观市场的干预,对于不存在市场失灵的环节政府应逐步退出,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市场失灵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此外,应引入技术创新指标作为官员考核的标准,逐步扭转当前依赖投资驱动的粗放经济发展方式。
第二,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快和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企业在技术研发投入中的积极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得到合理的市场报酬;让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分享科技资源;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自己建立研发机构,对技术创新型企业进行科技奖励,鼓励企业牵头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第三,科技资源配置要注重效益,大学和科研院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严重短缺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目前科技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集约化使用科技资源,提高科研经费配置使用效益。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大学和科研院所应加强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科学产出效率和效益。
第四,解决好科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衔接问题。政府应着力于改善制度环境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完善科技中介机构、产学研联盟的组织运行机制。重构公益性技术中介机构,承担企业不愿承担的公益职责。深化地方科研院所的改制,对科研院所进行分类管理,加大支持力度。借鉴国外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第五,提高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之间的协调度。强化政府间科技管理协调机制,完善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体系。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增加基础研究领域的固定投入比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引导科技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领域倾斜。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利益激励;创新信贷工具,完善资本市场,引导资金要素向创新型企业流动;加大政府采购等需求政策措施力度,提高创新型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分担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
第六,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同行评议制度”;建立促进创新需求的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流动,激发青年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培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倡导创新意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创新文化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李正风:《关于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2] 寇宗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30年》,载《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1期.
[3] 云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阶段成效与深化改革的对策建议》,载《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第4期.
[4] 陈建辉:《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经济日报》2013年11月6日.
[5] 宋海龙:《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回顾与展望》,载《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6] 罗伟:《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可能需要换个思路》,载《科学与社会》2012年第3期.
[7] 王天骄:《论技术转化成本与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载《生产力研究》2014年第2期.
[8] 葛秋萍:《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矛盾的深层思考》,载《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第6期.
[9] 方新、柳卸林:《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及展望》,载《求是》2004年第5期.
[10] 王长仁:《关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载《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11] 张敏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载《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2] 程帅:《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及评价》,载《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30期.
[13] 张佳文:《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进展》,载《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第2期.
[14] 方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载《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10期.
[15] 廖添土、戴天放:《建国6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演变与启示》,载《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第9期.
[16] 巢宏、方华、婵谢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及政策演变研究》,载《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24期.
[17] 饶毅:《谈谈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载《科学博议》2013年第5期.
[责任编辑 国胜铁]
Furthe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form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WANG Hong-wei,LI Ping
(Institute of Quantitative and Technical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Abstract: Over 30 years hard working, there has been great development and effect of the reform of ou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and there is related splendid achievement of their innovation. However, there is still lack of support of the former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due to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unable to support the strategy. Therefore the reform is avoidable, especially the key field which influences the rol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lly. Based on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achievement and problems of the reform,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hindrance i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and mechanism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reform and innovation propelling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 words: refor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input and output of innovation, innovation propelling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