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摘 要]高校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二级学院应积极承担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责任和组织责任,构建有效的工作模式,全面深入快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构建“以教师育人意识、育人能力提升和以学生成长需求侧供给满足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两个核心驱动力;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融合、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生就业教育相融合”的“双核驱动三项融合”工作理念。全面探索建立“五三五”工作模式,即创建“五个一工程”,推动课程思政与党组织建设相融合;打造“三个育人成长平台”,促进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把握“五个成果导向”,推进课程思政与就业教育相融合。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3)05-0030-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鲜明特色,也是办好高等教育的优势所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程”[1],发挥好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但这不是唯一渠道,其他课程也要发挥好课程育人的功能。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378这是课程思政概念的缘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工作指南。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
高等学校各级党组织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方向,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学科、专业、教学资源,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担负起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责任、组织责任,让党旗在高校育人一线高高飘扬。
(一)政治责任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高校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大局和方向,体现在宏观把握和顶层设计上,体现在立德树人的效果上。高等学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历史与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符合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面對日益多元的意识形态斗争环境,才能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和光荣任务。
(二)组织责任
高校二级学院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线阵地,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任务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将学校顶层设计方案落实到现实的组织责任。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把组织实施的责任层层落实,要明确各教研室的教学改革目标责任,明确党支部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将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纳入党支部书记年度述职,纳入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工作推进中,要建立合理的领导体制和顺畅的运行机制,整合课程思政所需资源,确保顶层设计、政策保障、资金支持等方面对课程思政工作的投入和推动。各教研室和党支部作为此项工作的主体单位,负责制度落实、宣传动员、总结提升等工作任务,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术专长,选择一批专业课程,努力打造品牌,形成自己的课程思政特色。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带头学习、领会课程思政改革精神,根据改革方案的要求,打破“重科研教学、轻思政育人”的思想壁垒,积极参与修订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主动承担专业示范课的课程思政教学任务,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坚守高校育人的初心和使命。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现实困境分析
(一)对课程思政实践的认识有待提高
思政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塑造正确价值观、实现铸魂育人的根本课程;课程思政是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结合教师所授课程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教育内容、性质和角色定位有所区别,但是遵循的教育理念和根本育人目标一致,课程思政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思政教育进行的一次根本性改革。[3]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和教育方式有所不同。思政课程侧重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是其他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起到引导作用。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能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和执政理念产生认同感,在使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责任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必备能力方面,积极发挥其显性教育的作用。课程思政是侧重学科知识的学习,思政内容是蕴含在科学知识的内容体系中,需要教师发现和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课程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意识、道德素养等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方面,积极发挥其隐性教育的作用,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培养的统一,实现所有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高校的组织者和广大教师只有充分认识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二者之间的共性和不同,构建积极的课程思政实践体系和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地落实“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更好地构建高校协同育人实践体系和大思政工作格局。
(二)课程思政实践的示范性有待推广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系列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辽宁省在有关职能部门精心组织和策划下积极探索深入实施课程思政建设。近两年,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和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评选等活动对全省课程思政建设起到了明确的指导作用。辽宁省内各高校积极探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东北大学作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构建了一体化推进、两中心并重、三路径结合、四维度建构的“东大模式”,实施育心铸才工程;辽宁大学启动“三进工程”和“课程思政”教师工程[4]。这些高校成功的工作案例,为省内高校从校级层面快速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但是各高校所具备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教师优势、课程优势和资金优势都存在差距和不同,案例很难在各高校中简单复制和推广。
高校教师个体以教授课程的思政案例设计与课程教学融入改革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围绕基础课程和多数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的论文和案例已经形成丰富的案例资源。这种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因面对的教师水平、教学环境、授课对象的不同,育人效果存在差距,案例的借鉴意义也存在一定的针对性和局限性。作为课程思政推进主体的高校二级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工作模式总结示范和借鉴推广工作相对薄弱。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主动作为,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师生的先锋模范作用,聚焦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工作要求,为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贡献力量。
(三)课程思政实践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发挥有待增强
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发掘和强化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充分发挥好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作用。[5]
教师的思政意识有待提升。目前,部分高校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实施缺少系统考核机制,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不够科学、不够系统,唯科研、唯论文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教师急功近利,更多地关注论文发表的质量、关注科研项目的申报,对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关注不够、关心不够,教师育人意识和思政意识有待提升。
教师的思政能力亟待提升。课程思政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理念,能否起到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尤其是思政能力。目前,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存在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高、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不够、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能力不足等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够。课程思政改革推进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必须在教学前先接受教育。高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存在政治理论学习不深不透,重科研、教学业务,轻政治理论学习的现象仍存在。二是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不够。多数高校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要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要在授课中融入思政元素,但是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完成任务和落实教学要求的层面,对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意识和挖掘力度都不够,思政案例的选择是否贴近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缺少全面系统论证,思政案例的融入是否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还欠缺反复推敲和精心打磨。三是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不多。课程思政的精髓是“润物无声”和“盐溶于水”,不能生硬地在原来专业课程基础上叠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否则会产生负面效果。部分教师的思政案例融入过程中还存在生搬硬套、大水漫灌等现象,缺乏将思政元素全过程融入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思考和精心设计,与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差距。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究
探索构建高校基层党组织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路径,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需要,是高校党的建设与服务教学、人才培养等中心工作有效融合的需要,是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途径。
本文提出的观点来源于对辽宁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双向思考,需要我们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方向,發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师生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以教师育人意识、育人能力提升和以学生成长需求侧供给满足,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两个核心驱动力;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融合、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生就业教育相融合”的“双核驱动三项融合”工作理念。在实践过程中,要全面探索建立“五三五”工作模式,即积极创建“五个一工程”,推动课程思政与党组织建设相融合;努力打造“三个育人成长平台”,促进课程思政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准确把握“五个成果导向”,推进课程思政与就业教育相融合(见图1)。
(一)以完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构建教师育人意识、育人能力提升驱动平台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改革,教师是关键因素。教师是课程思政和价值观教育的直接责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趣味、价值取向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如何把价值观教育的重点、亮点、热点及时融入课程教学和知识传授之中,是对教师的责任心、敬业心和“匠心”的考验。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体现了教师的价值修养,在课程思政实践中至关重要。高校应帮助广大教师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是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驱动力。
(二)以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侧供给为核心,构建以学生为主视角的内驱成长平台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学生是最直接的学习者、感受者、获益者。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围绕课程思政教学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的目标,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能力素养提升、专业知识学习、职业发展规划、就业能力储备等方面的需求,将积极打造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联动的学生内驱成长平台作为全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又一核心驱动力。
(三)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融合
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相融合的“五个一工程”,让党旗在育人一线高高飘扬。
1.建立一套党支部课程思政建设专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成效作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考核的重要指标。将示范课程建设、示范项目申报、案例素材库建设、业务交流平台建设等工作内容纳入高校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纳入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报告,纳入党支部“两优一先”考核评价等过程。
2.成立一个课程思政党员工作坊。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重点在党员干部和骨干教师中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课程思政队伍。要将这支队伍建设成课程思政的示范队伍,成立课程思政党员工作坊,同时将教学名师、省优秀党员、省先锋示范岗党员教师纳入工作坊,不断摸索、总结课程思政的建设经验,围绕示范课程探索思政元素挖掘和融入方法,不断改进提升高校课程育人效果,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3.打造一个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政能力提升的交流平台。建设“初心讲坛”“支部书记开讲啦”等平台,围绕课程思政建设,践行育人初心。通过设计、组织“党员沙龙”“党员头脑风暴”等活动,将课程思政的教学元素挖掘研讨、教学心得体会交流、教学方法改革等内容纳入高校党支部活动,纳入教研室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回归立德树人初心、回归教育教学本职,鼓励教师积极落实课程思政改革任务,关注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4.设计一系列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富有感召力的主题党日活动。党日活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围绕课程思政建设,设计好、组织好主题党日活动,对教师提升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能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积极推动作用。每学年要设计、组织一次“育人杯”教师说课大赛暨主题党日活动,评选一批优秀课程和优秀思政案例;每学期要组织一次课堂教学观摩的主题党日活动,积极营造门门课程有思政、老师人人讲思政的良好育人氛围。
5.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锋岗集体和先锋岗个人。围绕典型案例、优秀课程、优秀课件和优秀教材等工作开展评比和宣传活动,不断积累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让党员师生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勇于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将总结的成功经验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等方面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融合
将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围绕高校课程建设主阵地,以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为目标,积极营造教书育人良好氛围,努力打造思想提升平台、业务提升平台和交流展示平台。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由会议强调向课堂教学主阵地转变,由正面说教向内心价值引领转变,由负面清单底线思维向正面树立典型回归初心转变。
1.打造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提升平台,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围绕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要求,将主动征集其所授课程中需要的思政元素、思政概念、思政案例,通过“课程思政党员工作坊”“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子”等活动方式打造专门的学习平台,结合所提问题中涉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发展战略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学习和解读。
2.打造教书育人能力业务提升平台,坚持引导教师回归教育初心。针对高校教师存在的重科研教学轻思政育人,重业绩成果量化轻育人能力提升等现象,进一步强化对教师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积极培育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示范专业、示范课程、示范名师。同时,要做好教学研讨活动规范化建设,将教研活动和支部活动有机结合,围绕思政元素挖掘、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思政案例融入等方面开展“集体备课”“业务交流”“名师讲堂”等活动,打造教师育人能力业务提升平台,坚持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课程建设主渠道,坚持课堂教学主阵地,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回归教书育人初心。
3.打造育人成果交流展示平台,坚持选树典型、正面示范引领。目前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多以制度文件、会议强调、负面警示教育为主,缺少经常性的隐性教育和正面的示范引导。要针对师德师风建设缺少载体和教育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的现状,努力打造“示范课堂评选”“名师课堂观摩”“课程思政说课大赛”“精品思政案例评选”等课程思政成果交流展示平台,选树一批精品课堂、示范项目、精品思政案例,引导和帮助所有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升对课程思政改革重大意义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其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效果,促进教师人人讲思政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形成。
(五)坚持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生就业教育相融合
将课程思政建设和学生的就业教育相融合,是激发学生内驱动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要以学生的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将思政元素、思政案例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更容易、更愿意接受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
1.建立就业素养“成长档案”并纳入课程大纲。将职业素养中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等内容结合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养成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品格细化成可以量化的“成长档案”融入课程教学大纲,纳入教学计划,丰富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如学生守时习惯、条理性、事事有回复等职业习惯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很好地体现,要纳入翻转课堂设计、纳入小组讨论、纳入文献查找等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布置中。
2.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設计档案。学生是课程思政最直接的学习者、感受者、获益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课程思政改革全面有效推进的重要保证。从新生入学开始组织“我从大一写简历”“就业见习岗位模拟招聘”等活动,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档案,让学生清楚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规划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促使学生在大学阶段主观上愿意接受、参与各种教育活动。
3.建立行业优秀校友思政案例集。制作一批以校友为背景题材的优秀思政案例集。从历届优秀毕业生中遴选一批劳动模范、行业精英、创业精英、爱岗敬业典范等典型,授予其“学生成长校外导师”称号。同时组织在校学生以生涯访谈等形式围绕优秀校友自身体现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品格等方面进行微视频录制和编辑,制作一批有影响力、有针对性的思政案例,融入课程、融入教学过程,让榜样力量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4.建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活动方案。综合运用学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织开展系列讲座,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是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程思政内涵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围绕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组织设计各类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提升课程育人效果。同时,围绕课程内容组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联动活动,能有效增加师生的相互了解,促进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反思,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教学能力和教学热情,进而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倪光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陆宏通.构建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12):38-40.
[4]戴世英.辽宁省高校课程思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21(5):177-178.
[5]李树涛.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发挥教师作用[EB/OL].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0-06/16/nw.D110000gmrb_20200616_3-15.htm.
责任编辑 宋桂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