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归因分析及化解路径

2023-06-17 23:13黄昊高鑫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7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高校教师工作

黄昊 高鑫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十年的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系統的总结,并充分肯定教育取得的显著成就。近年来,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克服职业倦怠,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以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为研究基础,从高校教师自身、学校管理、社会现实层面,归因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针对性地从教师、学校、社会三个维度提出化解路径,以期有效预防或降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频率,促进教师自身健康发展。

[关    键   词]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归因分析;化解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7-0149-04

一、职业倦怠相关概念解析

(一)职业倦怠的定义

“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一般指个体由于工作重压,在生理、心理方面产生疲劳与耗竭的状态,1974年,由美国纽约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起初主要研究工作强度高、工作强度大的服务行业,应用于医生、管理人员等,此类群体易出现情绪性耗竭的症状。[1]后期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等人,将职业倦怠定义为与工作的心理距离。[2]职业倦怠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是指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在生理、情绪、人际压力、自我认知等方面产生的职业疲倦与懈怠。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工作压力骤增,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也随职业压力的加大而变重,教师队伍所面临的生存环境竞争日益激烈,因此职业倦怠也成为教师群体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表征。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异化劳动”的视角,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在于教师同教育教学活动关系的异化,以致其自由自主类本性的丧失。[3]

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理论观察——基于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

(一)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Abraham H. Maslow 1943年在《人类动机的理论》著作中所提出。首先,从“生理需要、安全感、归属感”解析高校教师工作,在当前“内卷”激烈的环境中,高校教师生存环境存在挑战性和不确定性,一些教师逐渐失去“安全与归属感”,教学与科研的动力日渐降低。其次,教师群体步入社会工作后,对“被尊重”有了重新的认知,通常新的理解与之前的认知存在偏差,具体为平台与资源的有限等,与个体高期待有较大落差,从而导致“被尊重”受限。最后,从“自我实现”审视教师工作,一些教师很可能在专业方面得不到高教水平的认定,“立德树人”的职业成就感一定程度上不被外界正确评价,最终产生倦怠。[4]

(二)基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学家Herzberg提出双因素理论,其通过对会计师和工程师工作满意度及生产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将影响组织中员工工作行为动机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从双因素的理论视角,对教师形成激励的关键因素有职业使命感、个人职业成就感、职业生涯发展等。高校教师作为主体意识较强的群体,他们渴望来自外界的认可,因此其通过提高科研与工作的效率,在不断实现学术理想的同时体现个人价值。但事实上,对于刚步入教师行列的青年教师来说,缺乏学术平台及专业资源,达到学校基本的考核标准并不易,同样对于老教师来说,持续的创造也受到了限制。所以,科研经费及配套条件的支持,浓厚学术氛围的营造,创新环境的创造,能有效促进教师职业目标的实现,进而获得个人成就感。值得注意的是,当教师认为工作环境等因素很好时,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教师的不满意,促使其主动创造,最终可能形成介于满意与不满意之间的中间形态。[5]

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三重成因剖析

(一)个体因素

1.知识储备面临“枯竭”。患“本领恐慌”的教师日益趋多,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最主要个人因素。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现阶段“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使得高校教师身兼多技能。高校教师通过长期一线教学实践,教学思维模式容易固化,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有创新思想的注入,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阔步前进,一些教师较难短期内更新其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师将精力更多倾向于日常教学,对于自身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缺少足够的时间“再提升,再教育”,知识更新赶不上当代大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速度,在课堂讲授时容易出现“恐惧心理”。

2.人际关系面临失衡。由于所处职业环境的特殊性,教师主要的社交群体为学生、同事及领导,相比于其他职业群体,社交范围受限,部分教师因自身性格内向或社交时保持矜持,个人社交范围更加受到限制,“社恐”状态以及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将加重。当面对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时,此部分教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并且化解这种困境短期内较难实现。

3.价值取向日趋走低。受一些因素影响,为尽可能避免犯错,高校教师易出现少作为或不作为的现象。在科研及教学模式上缺乏持续的创新,对于难以管教的学生也采取完全“放养”的状态。部分教师缺乏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周而复始必将走向职业倦怠。[6]

(二)学校因素

1.教师工作强度大。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均在扩大,以“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不断拓展专业課程的数量,但学校专职教师的增速却较缓慢,因此部分学校对青年教师群体进行“速成式”培训后,让他们直接独自承担一门及以上课程的讲授任务。一些教师并非师范院校出身,虽然他们有较高学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但一线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实践能力缺乏系统训练,过多的教学任务使得这部分教师群体还未完全进行角色转换,就面临较大的教学压力。较强的教学任务极大缩短了教师投入在科研上的时间,导致学术成果产出低,进而对个人职称评聘、年终考核等方面产生连锁反应。

2.教师工作难度大。伴随各高校逐年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愈发凸显,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低,自律能力不足,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对教师课堂上的辛勤付出不予接受,这增加了教师工作中的难度,同时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备受打击。对此类现象若不及时管理和正向引导,则有违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神圣使命,若加以管理,师生间将产生冲突,有可能会引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矛盾。因此,教师长期处于两难的抉择中。

3.缺乏被关心和指导。部分学校对教师采取“以任务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缺乏柔性及人文关怀。管理层对于教师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同时对于教师的生活、工作关心程度不够,在心理层面和业务层面不能及时足额配足指导人员。基于以上因素,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迷茫,无法快速进行多角色转换,教师无法感知到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使他们增加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自我调节的难度,职业倦怠也将逐步显现。[7]

(三)社会因素

1.社会期待过高。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寄予高校教师高期望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社会层面对于高校教师的评价,不仅需要具备高学历,还应博学多才,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现今的高校教师不仅是学者专家的身份,还充当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者。与此同时,社会对于教师的宽容度持续降低,尤其是人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知,无形之中夸大教师的主观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既是其专业能力培养的导师,又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使得教师的社会压力倍增。当自身实力难以匹配高标准的社会期望时,将挫伤教师个人的成就感,增大心理的落差。

2.教育改革带来全新挑战。随着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高校管理体制和教学体制逐步完善,使学生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加专业化的培训,这对高校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式符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课堂形式和课堂内容上也要创新,随之而来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标准多样化以及复杂的考核流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负担。[8]

此外,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教师发展变革深入推进,教师作为高教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这将意味着高校教师在掌握传统教学技能的同时,要积极掌握数字化的教学、管理与科研工具,从而使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深刻变革得以实现,因此高校教师若未能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正确面对其挑战,那么将处于被动局面,加重自身职业倦怠。

四、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三维化解路径

(一)个人维度:强化终身学习、提升社交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1.强化终身学习。高校教师承载着传播专业知识和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因此应自觉树立自我提高的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教师要主动更新自身学科专业知识储备,融入并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吸纳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持续的学习,打破教学瓶颈,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增强学科专业教学的前沿性、趣味性、实效性和接受性,完善学科专业教学模式。

2.提升社交能力。从正确认识自我,打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做起,打开“心灵的窗户”,拆除心中的“篱笆墙”,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克服认知层面的偏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周围各职业群体加强交流,使得自身人格魅力得到提升。增强人际吸引,构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加深情感联系与沟通。善用沟通技巧,在学会倾听的同时,也学会表达与分享,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

3.提高综合素质。树立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崇高感,增强爱岗敬业的意识,既然选择“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便应将职业当作事业追求。珍惜来到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做好教育这份“良心”的事业。勇于发现自身不足,化解“被神化”的情结,在自我不断“修炼”的过程中,客观审视和评价自己,着力寻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保持良好的心态。总之,通过自我视角的观察,结合外部评价,关注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合理评估自身职业倦怠状态,提升生理和心理上的科学调节能力。[9]

(二)学校维度:完善管理体系、提升人文关怀、加强心理建设

1.完善管理体系。其一,学校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措施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优化教学工作量的分配,合理规划教师的科研任务,尽量减少教师繁重的事务性工作,采取“教育者为本”的民主管理模式。其二,构建合理的绩效指标与评价体系,完善薪酬制度,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精神,发挥正向激励作用,使教师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实现共同发展。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职称评聘办法,激励广大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其三,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依托学生社团举办师生团建活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其四,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在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满意度。[10]

2.提升人文关怀。各学校应倡导尊师重教的氛围,尊重教师的人格,对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学校领导下沉系部,以座谈或单独谈心谈话等方式,密切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着力解决其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努力提升教师群体的幸福感和被尊重感,搭建管理层与教师之间信任的桥梁。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也会面临瓶颈期,各学校应引导教师确立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助力其走出职业困境,同时关心教师的成长,降低其心理负担。此外挖掘教师的潜力,让教师发挥自身特长与价值,淡化“领导者”身份,为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

3.加强心理建设。其一,开展教师心理援助计划,各学校应做好规划设计,依托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联合各系部、工会、人事处、办公室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从教师工作实际、家庭环境等方面,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同时有助于打造良好的“育人生态圈”。[11]其二,密切关注教师成长需求,通过人事部门牵头,深入系部开展教师座谈,了解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现实需求,重点关注因现实需求不匹配而引发职业倦怠的教师。充分利用教代会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真正为教师排忧解难。

(三)社会维度:降低社会期待、正确应对教改

1.降低社会期待。其一,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对教师群体正确的评价导向,奠定发展教育的良好基础,从宏观层面进行干预,增加教育方面的投入,切实提高教师的地位及待遇,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二,从法律层面充分保障高校教师的专业自主权,调动高校教师的自主性,完善相关制度,为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保驾护航,切实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感,进而消除职业倦怠感。其三,业务主管部门指导各高校,从“高校管理”切实转向“高效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的规范化水平,避免教师成为刚性制度下的“打工者”。[12]

2.正确应对教改。教育改革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既是个人能力提升的机遇,又是成功转型的挑战,只有正确应对教育改革,才能极大减少其给高校教师带来的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倦怠。其一,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力军”,改革以教师为本,切勿盲目推行改革,应通过调研或者座谈,在充分征询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推进教改。其二,教育改革是国家的教育方针,因而未具体指明改革舉措,各高校在教改过程中有很大的空间,应立足实际,适当调整改革内容,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改革举措切勿过度“拔高”,超出教师业务水平的极限,以免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其工作热情。

五、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无法避免职业倦怠的困境,化解教师职业倦怠是一项综合型工程,需要个体、学校、社会三方合力,帮助教师重树崇高的职业荣誉感,提升价值取向,不断改善职业倦怠的状态,引导教师走出职业倦怠期,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根本问题,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闫丽雯,周海涛.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2):76-82.

[2]郑伟,刘玉林.基于复杂网络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热点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6):50-55.

[3]石中英.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种哲学解释[J].中国教育学刊,2020(1):95.

[4]甘罗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与应对: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视角[J].北京教育(高教),2022(9):23-25.

[5]秦东方,黄戈林.高校教师聘任“非升即走”制度中的双因素理论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2022(9):26-29.

[6]黄先政,张朋.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7):130-133.

[7]杨曦,陈雪贤.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大众科技,2021,23(2):98-99,112.

[8]石可.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缓解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2022.

[9]王玲.浅谈教师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3(16):29,101.

[10]罗明丽,李家刚.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9):66-67.

[11]荆玉梅,朱旭,李思慧,等.提升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9):95-96.

[12]龚淑云,王万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基于Bootstrap方法的中介模型检验[J].中国物价,2021(12):110-112.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高校教师工作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不工作,爽飞了?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选工作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