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娟 张彦军
[摘 要] 以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为切入点,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在上海市及生源地的用人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各单位对掌握分子生物学课程知识的人才需求、对该课程的重要性评价以及对分子生物学课程相关知识点的重要性评价。通过调查对上海及生源地医疗卫生单位分子检验技术人才的现状及需求有了一定的了解,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用人单位对具备分子生物学检验知识人才均有旺盛的需求,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传统的医学检验毕业生对口单位对分子检验人才的需求远不如第三方检验机构、生物制药公司等用人单位,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在制订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内容等方面应该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接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
[关 键 词] 高职;分子生物学;医学检验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125-04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一类建立在核酸生化基础上的研究手段,其基本的理论框架包括DNA水平的合成及重组、RNA水平的合成及加工,最后到蛋白质水平的翻译及修饰。其中核酸的分离与纯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子杂交以及DNA重组等技术早已发展成熟,成为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科研技能,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在多种临床疾病的诊断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 PCR及其衍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其省时、灵敏及较高的可靠性在临床检测中表现优异,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辅助[1,2]。分子生物学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检验,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检测效率,PCR方法能够克服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的不足,不受液体中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准确查出病因;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肿瘤和遗传病的临床检测,该技术可以准确检测出肿瘤高表达的标志性基因以及缺陷基因,为该类疾病的确诊提供有力证据。在精准医疗方面,通过基因检测,对线粒体疾病、遗传性疾病、耐药基因等疾病相关分子进行早期预测,进而实施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全程健康保护,是全新的医疗保健模式,也就是常说的个体化医疗,也逐渐成为临床医学未来努力的方向。此外,大量研究还表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上精准度较高,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可靠的生物学支持,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和观点也已经渗入基础和应用生物学的每一个分支领域,逐渐成为临床疾病检测及诊断的有益补充,是临床检验专业必须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我国分子诊断技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在国内分子诊断领域发展最早,也是市场占比最大的检测项目。随着PCR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的逐步推广和应用,我国分子诊断行业也进入诊断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生物芯片技术协同PCR技术,除目前进行的HBV、HCV和HIV筛查以外,宫颈癌元凶HPV也是近年来临床中的检测重点,此外还有戊型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登革热病毒等可经血液传播的病原体都能够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出来。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继形态学、化学、免疫学检验技术之后最新的临床检验技术,但由于其对环境及仪器条件要求高,或因为样本少导致检测成本升高等原因,一些医院尚不能独立开展分子生物学检验,同时随着近年来医疗体制和模式的改革,我国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正在蓬勃发展[3],截至 2018年 6月,上海市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已达63家,且不包括病理诊断中心[4]。目前医学检验公司同医学检验相关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等新兴的医学服务行业正在迅速地改变以往医学检验专业毕业学生对口进入医院检验科的状况,连年来流向第三方检验及检验仪器公司的学生比例也在快速提高[5]。毕业生就业岗位的拓展,导致传统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岗位需求的无法完全对接,为了对产学融合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提出更好的改革方案,我们针对我校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在上海市及生源地的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
一、资料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长期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行业专家、检验科主任、企业人事主管等。本次调研采用问卷法,医疗机构和企业用不同类型问卷。参考当前国内常用量表设计调查问卷,请专家阅读补充初步定型,经预调查、修改、再调查、再修改后形成最终问卷,通过网络平台或电子邮件等发放、收集。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68份,涉及本次调研上海及生源地不同级别的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体外诊断产品企业(IVD)等单位。被调查的68家用人单位中,医院13家(公办综合医院8家、民办医院5家),卫生服务中心16家、血站5家、疾病控制中心4家、药品营销企业5家、第三方实验室8家、试剂生产销售企业12家、体检公司3家、健康管理公司2家。
参加问卷的人员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用人单位在对岗位工作权限、职责、劳动强度、工作范围等要求上大致相等,具有可比性。重要性评价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用人单位对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
如表1所示,问卷调查的所有用人单位都对具备分子生物學检验技术的人才有用人需求,同医院相比第三方实验室,试剂生产、销售及医药供应链等企业展现出了更旺盛的用工需求,推测是因为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种类有明显的增加,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对分子生物学检测岗位用人需求比例较低,但其总量大,就业容量依然可观。第三方实验室、试剂销售企业、试剂生产企业、体检公司以及健康管理公司对分子检验技术岗位表现出的需求说明检验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增加以及对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学科本身的社会需求增加。
(二)用人单位对分子生物学课程重要性的评价
所有68家受访单位中认为分子生物学课程在学校课程安排上很重要,重要的占总数的66.2%(见文末表2),该结果在此次对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有核心课程的调研中不及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免疫学检验等学科,这是因为受访对象有一半以上集中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血站和疾控中心,而这些单位都是以传统的检验项目为主,即使有需要分子生物学方法检验的样本也常因为仪器使用维护成本高于公司而交由第三方检验公司进行。将调查数据中所有评价数值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公司企业对该学科的重要性评价明显高于医院,其中,第三方实验室的评价显著高于民办医院(P=0.033,P<0.05)、卫生服务中心(P=0.012,P<0.05)、药品营销企业(P=0.018,P<0.05)以及健康管理公司(P=0.040,P<0.05)(见文末表2),这也同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对分子生物学检验岗位的需求程度成正相关,近年来学生毕业流向三方检验公司的比例逐年增加也反向证明了这一点。
(三)用人单位对分子生物学课程相关知识的重要性评价
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出版胡颂恩主编的《分子生物学与检验技术》中知识点章节设计问卷,可以看出各受访单位对于核酸相关的知识点认可度相对较高(见文末表3),超过95%的单位认为PCR技术及基因、基因组相关理论知识重要,凸显出不管是医院还是公司都认为分子生物学技术作为新的检验技术是生命科学前沿科学,医学检验技术学生应该掌握其知识体系;受访单位对蛋白质的分离技术相关知识认可度相对较低,推测是因为蛋白质纯化和鉴定技术是分子生物学较为下游的技术,更多依赖人工手动操作,目前虽然是实验室重要的科研手段,操作却较难商品化,同核酸检测技术相比,对样本处理要求较高,在大规模检測方面没有优势。各用人单位也对核酸分离纯化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显示了较高的认可度,这也同用人单位的需求密切相关,目前市场上大量成熟的检测试剂盒均以PCR衍生技术荧光定量PCR为主,PCR加杂交的试剂盒应用也较多,比如临床上推广较为成熟的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用试剂盒,杂交的方法更利于从众多分型中准确找到病人是否为高危毒株感染者,且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这些都导致医院对从业人员分子杂交以及分子扩增相关理论知识更为关注。
三、讨论
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医学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内在推动力,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总是围绕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发生变化,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才能不断改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安排、技术研究方向等,从而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检验医学的重要分支,从分子水平对疾病进行诊断是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6]。其核心技术PCR及其衍生技术以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快速被应用于临床,尤其在病原感染、癌症早期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9]。大批的医院、生物公司参与到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和生产中,确保了临床大规模样本的快速检测。2020年5月11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关于对拟发布新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拟新增10个新职业,其中就包括核酸检测员,主要岗位职责为负责样品的出入库、存放和核酸的提取、纯化以及后续的RT-PCR检测,以此为指导,未来医学检验专业在课程安排上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权重也应相应的增加。
此次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具备分子生物学检验知识人才已经有旺盛的需求,通过本次调查对上海及生源地医疗卫生单位对分子检验技术人才的现状及需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传统的医学检验毕业生对口单位对分子检验人才的需求远不如第三方检验机构、生物制药公司等用人单位,这与近年来所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结果相符合,调查结果显示2009—2014年,在医院检验科就业的学生比率总体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14年,说明检验专业学生由于专业性较强,对口到医院就业仍是最主要的就业方式。另外,其他对口岗位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心血站、试剂公司所占就业比例均不高,几乎都在7%以下,而其他类型的岗位就业率更低[10]。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较少关注包括医疗器械公司、试剂公司 、企业、厂矿等机构的检验技术岗位。
第三方医学检测属于医学诊断服务行业,一般通过依托独立医学实验室为各类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或病理诊断服务,它们独立于医疗机构开展检测服务,在近期多起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理中,三方检测公司及其上下游产业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同临床检验实验室合作,其疾病临床检测技术创新能力、多学科技术平台整合能力、临床服务能力都大大提升,分子生物学检测相关服务也达到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近年来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新型医学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发展前景日渐广阔,并且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开发,据测算,2018年,我国检测市场总量约为2800亿元,而三方医学实验室的市场规模仅有约140亿元,相当于国内整体市场的5%左右,预示我国三方检测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临床快速、准确、全面的病原学检测提供了重要辅助,同时也给院校检验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岗位选择。加上目前以DNA与蛋白质作为检验目标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和支持等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体外诊断(IVD)产业链,衍生了大量的新生岗位,这些岗位如果能被学生充分重视,一定能够摆脱目前检验专业就业范围狭窄、竞争激烈的困境。
分子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分子生物学实验就因其实验原理复杂及实验仪器精密昂贵等原因在实验课程安排上不够完善和合理,而大多高职院校更是缺失该检测技术的实验课安排,当前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导致其教学效果普遍不佳,今后的教学内容应以分子生物检验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强化技能训练,从专业制订培养目标开始到课程结构内容等方面都应该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接轨,尤其是针对高职专科生基础知识和抽象思维差等特点,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都应该加以积极地改进[11,12]。目前不应该再讨论高职高专是否应该开设分子生物学检验课程这样的问题,面对越来越繁荣的生物制药、三方检验公司的兴起带来的市场需求,应该考虑如何促进产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就业,将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融入技能训练项目中,可以考虑将实训课堂开到企业中,教学方法多措并举,考核方式多元化,加入企业考核,通过课程改革与实践,激发学生对学科乃至企业的兴趣,为行业培养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又掌握最新医学检验技术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晓培,赵静.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有效应用[J].生物化工,2019,5(3):128-130.
[2]Ahmad Alaaeldin A, Aker Loai, Hanbali Yahia, et al. Growth modulation and remodeling by means of posterior tethering technique for correction of early-onset scoliosis with thoracolumbar kyphosis[J]. European spine journal,2017(6):1-8.
[3]张婉,曹永彤,王云亭. 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市场作用及发展前景分析[J].生物化工,2019,5(3):128-130.
[4]宋頌,朱亚捷,杨光华,等.上海市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联合监管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9,26(4):332-335.
[5]李丽芳.论分子生物学课程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设的必要性[J].价值工程,2017,36(13):239-240.
[6]Marion T Ryan, Torres Sweeney. Integrating mole-cular biology into the veterinary curriculum[J].J Vet Med Educ,2007,34(5):658-673.
[7]Opota O, Brouillet R, Greub G,et al. Methods for Real-Time PCR-Based Diagnosis of Chlamydia pneumo-niae, Chlamydia psittaci, and Chlamydia abortus Infections in an Opened Molecular Diagnostic Platform[J]. Methods Mol Biol, 2017,16(16):171-181.
[8]李国仁.精准医学时代我国食管癌筛查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J].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2020,7(2):109-115.
[9]Postel M, Roosen A, Laurent-Puig P, et al. Droplet-based digital PCR an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for monitoring circulating tumor DNA: a cancer diagnostic perspective[J].Expert Rev Mol Diagn,2018,18(1):7-17.
[10]李燕琼.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家健康,2015(2):263-264.
[11]马建荣,余永红.高职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6):223-224.
[12]王颖,付玉荣,伊正君.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导向的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16(9):86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