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峰 黄江 方海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校在理论知识和应用方面加大重视力度,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丰富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加深素质教育改革,建构现代教育体系,使学生在电子信息类专业领域,确保自身的职业技能能够适应产业技术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电子信息人才,既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又能够推动高校电子信息教育发展。将“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优势和当前面临的困难作为切入点,旨在探索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融合路径以及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关 键 词] 职业本科;“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策略;电子信息类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0-0081-04
在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核心技术,各行业对专业的电子信息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人才输出更少,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及产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统筹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产教融合这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这促进了人才转型背景下的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就必须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提高与产业的直接联系和经验传递,帮助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同时,完善高校自身电子信息教学实践应用体系。虽然人才培养需求转变背景下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产学研一体化”已成为职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教学模式。
一、新时代背景下“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分析
(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专业与教师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实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变,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是教师赖以生存的根本,而课程是专业的载体,教师是课程的质量保障。“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师三大要素的供给质量,完善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办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从课程方面分析,“产学研一体化”让企业参与专业课程的设置,有效对接行业发展,合理设置课程,能够通过课程的不断发展,创新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知识的推广与应用,让学生打破传统学习方式,激发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电子信息理论知识的印象,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与产业合作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产业的及时评价,帮助其提升自身的技术缺陷,为未来就业提供指导。
从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分析,“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效率。教师能够走进产业进行培训,学生也能够在培训中增强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产业的员工也能够通过学校教学的多种方式创造自身价值,实现多方共赢。“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技术知识,也能够帮助产业员工建立自身技能的自信。双方进行的人才交流也能为院校提供科研指导,提升整体教学科研水平,人才的交流必定会促进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更能够让学生有技术应用的实施空间和发展平台,强大的科研成果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让产业在学生质量上有一定的认知,能够帮助学生和产业实现双向选择。
(二)激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变的内生动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实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问题与地方经济问题紧密相连,当地的教育要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要锚定服务实体、服务区域、服务产业、服务就业的目标定位,秉承“跨界合作、多元共治、创新发展”的理念,整合政策举措、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汇聚多方合力,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学校人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提升学校满足和引导企业利益诉求的能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以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为载体,不断提升育人质量,为社会输送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1]。
“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促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变,推进校企深入合作,从专業设置、课程入手,为电子信息教学模式提供转变的动力,优化课程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通过新型教学创新实现更加高效的实践教学。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对相关资金和设备进行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学生的电子信息应用提供便利,推动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帮助优秀电子信息人才推进教学优化,实现素质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在产业人才战略方面也能够有效落实,“产学研一体化”能够增强高校与产业之间的联系,让高校培养的优秀电子信息人才与产业直接进行人才接轨,减少产业在选拔人才时产生的人力、物力投入和资源浪费,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技术实践机会,在实践过程中了解自身创造的价值和需要改进的漏洞,帮助学生发展成应用型人才,产业也能够借此机会提升社会形象,扩大产业声誉的正面积极影响。学生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快速掌握职业特点,增强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目标设定,科学地制订学习目标,规划职业生涯,激发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建构和积极性,实现技能的逐步完善,让学生学习有着更明确的动机,逐步完善自身价值。此外,“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也能够帮助产业实现转型发展,方便产业进行经济改革,满足对人才技术的需求,为产业内部的技术提升和科技创新提供持久的人才动力。
二、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面临的阻碍
(一)缺少政策制度保障和宣传
职业本科的类型定位特性不明显,缺乏有力的宣传,校企合而不作、产教融而不深。另外,当前“产学研一体化”缺少相关制度保障,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少政府的政策支持,加上配套制度不完善,导致具体融合战略难以落实,我校作为广西第一所职业本科公办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并且在融合宣传时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有关教育部门没有对“产学研一体化”进行正式的媒体或会议宣传,缺少相关途径的指导和支持,让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缺少具体概念和内在机制的规范,发展始终不得要领。高校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缺少相关的经费和政策,会让“产学研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宣传的缺失会导致产业参与“产学研一体化”的积极性降低,虽然当前高校相关教育能够实现双方共赢,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院校往往一头热,产业对此参与度不高,并且无法给出正确的实际经验指导和人才交流体系,多产业空有经验和知识储备,难以满足最终的人才需求,让人才资源始终得不到合理利用。在与高校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人才培养积极性依赖于自身效益,缺少长远目光和人才机制建立,往往导致合作范围较小,无法扩张至整个电子信息专业,阻碍了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在与产业的合同签订中,也没有相关长期合作的体制保障,过于关心收益而忽视人才培养最初的付出,形成恶性循环[2]。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缺少联系,高校资源分配不合理
我校职业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主要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现代通信工程两个专业。在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过程中,课程的设置有着较高的重复率,专业型人才培养数量过多会超出产业需求,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难以开展具体的工作,不利于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的相关调控,防止跟风现象的产生。分配不合理会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对实践课程的重视,使学生专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技术的应用,无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还存在资源分配不均等情况,由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性强,非常需要新型教学模式,要想确保模式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加大资源投入和经费划分。在实际情况中,通常会对教学理论认知不足,表达角度存有差异,在实践问题和资源配比上严重失衡,不能满足“产学研一体化”策略的顺利进行,忽视了开展目标的设定和机制运行的保障,不利于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提升科研以及实践效果,也不利于高校自身人才的培养[3]。
三、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及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意识,建立完善的保障制度
由于现阶段高校处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为了更好地实现一体化教学,需要针对教学现状分析认知和实践存在的误区,汲取国外先进教育成功经验,在提高自身意识的同时,探讨符合高校发展的基本路径,创造和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机制,逐步明确院校和产业的合作意识以及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切实深化产业和学校进行合作,帮助“产学研一体化”更好地推进高校转型。为了更好地让产教融合融入电子信息课程中,高校和相关事业单位要建立效益共同体意识,真正把高校的人才培养与自身用人进行无缝衔接,让学生习得的电子信息知识符合今后的就业岗位,提高与岗位的适配度。政府等相关部门要搭建学校与产业的合作平台,给产业以良好的选择余地,让高校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加强与产业之间的人才合作和交流意识,促进双方共同培养出电子信息行业真正需要的技术人才,让产业所需要的技术能够解决现阶段产业用人难、学生就业难等矛盾,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让学校提升就业率,让社会获得发展型人才,实现多方共赢。
针对现阶段电子信息类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提升产业合作的稳定性,使融合渠道保持通畅,将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相关研究对象,逐步探讨如何建立持久性的合作运行机制,帮助校企双方通过平台切实展开实际的合作交流。合作要突出行业意识,发挥科研单位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资源合理共享,突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规模特点,帮助学校进一步完成转型。固定的师资力量适当减少理论教学,要确保教学能够适应实验要求,帮助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获得具体应用,培养应用型人才,让电子信息技术能够为实际工作需要提供帮助,让学校与产业联合进行科技研发和科学研究,帮助社会经济实现持久发展和人才输送。合作的产业也要选拔优秀人才,要利用产业的相关平台和生产研发中心共同为自身培养应用型人才,把技术传递到高校电子信息行业中,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电子信息应用学习,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高学校和产业之间的“产学研一体化”意识,实现双方共赢[4]。
(二)找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方向,创新课程合作模式
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满足职业本科教育人才的培养需求,以加快建构新的发展格局,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高质量发展,在教育方面电子信息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就成为培养建设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高校的转型,尽快帮助电子信息专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行专业技能以及电子信息学科的优势分析,找准自身发展方向,把优势进行发扬,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学校也可以将这些实践教学活动直接安排在校外实践基地里,明晰行业动向,针对产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情况确定就业选择,奠定就业基础。与产业联合开展的合作项目,平台要适合高校的电子信息教学项目,让两者有着本质的联系,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以及教学目标,用实际岗位需求来要求学生完成相关技能训练和知识应用,让教师根据产业制定的标准和学校自身考核体系,综合性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从学习效果、正确合理的评价中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需要加强的技能补充部分,提升资深电子信息应用能力,使电子信息教学和理论知识更加贴近市场以及产业的生产标准,综合性提高学生自身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产业发展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电子信息与产业经验相结合的课堂,还要充分强调二十大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5]。为了实现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且不断优化课程设置,需要贯彻落实“产学研一体化”课程方案,把这一方案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确保“产学研一体化”能够贯穿学生自身意识和技能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帮助学生缩小技术误差,提升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素质,在保障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开发的同时,增强与产业的合作意识,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模式改革,保障电子信息教学质量有着整体的评价体系。学校要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充分了解产业用人要求,帮助在课程学习中找到电子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以此为目标帮助课程的有效吸收、重点掌握,在与产业项目的实践中达到产业用人标准,通过双方共同的考核,帮助自身学习的电子信息技术达到社会人才需求。
(三)高校与产业进行人员互换,优化课程,突出人才培养的实际意义
一方面,新时代对现代化信息技术人才需求是急迫的,但也对人才的文化自信和社会化意识培养提出规范,因此,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是必然趋势[6]。需要提升学生电子信息专业技能,学校不仅需要有扎实基础电子信息理论知识的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更需要有产业丰富经验的实际操作人才与学生进行交流,并给学生提供实践性的指导。相关专业人才可以根据高校教师所传授的电子信息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来指导学生实现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学生操作的灵活性和实际意义,让学生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后能够迅速吸收实际经验,了解岗位动向,更好地与产业形成实际交流,帮助学生与岗位之间达成共识,提升电子信息应用体系的建构,实现真正的无缝衔接。在具体实践环节,学校可以通过聘请产业高质量电子信息人才进入学校,走入课堂,在实际教学中与学生零距离交流,通过电子信息人才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电子信息技术的实际意义,教师也可以在旁进行协助,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做到真正的理论和实践共同指导,让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增强产业技术人员自身实际意义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更好地为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促进社会经济发展[7]。
另一方面,教师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积极建构职业教育体系新发展格局,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拥有丰富的课本理论知识,却缺少对产业真正需求的了解以及就业状况的具体分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促进高校实现转型,要经常指定相关电子信息教师走进产业合理认识工作岗位,了解产业的真正需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计,做到教与学的区别设计,提升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和实践意义,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电子信息理论知识对产业理论进行融合,帮助学生了解新型发展动向,为自己的教学注入新的思想和新的实践经验。发挥自身实践意义,走进产业实地走访和调查,完善教学模式,了解学校与产业之间的实际教育与实践差异,把握差异,让学生在课堂理论的学习中增强电子信息应用技术,帮助高校学生习惯教育与实践综合的学习模式,为高校带来人才效益,并提升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整体科研水平[8]。
总而言之,职业本科作为职业教育一种新的人才培养层次,是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職业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是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专业之一,在二十大报告的指导下,职业本科教育要想实现快速转型,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帮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产业的实际应用体系无缝衔接,为社会和产业输送高质量电子信息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深化“产学研”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雷大军,姚敏,黄健全,等.新型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3):49-51.
[2]张红涛,谭联,王宇,等.电子信息专业“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改革[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12):57-58.
[3]娜茜泰,翁智,齐志远.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7(8):92-95.
[4]沈燕平,周华春.产学研结合下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9):13-16.
[5]王鑫.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6]陶丹.地方高校产学研“I-U-R”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7]田云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过程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8.
[8]贾伟.基于产业集群的特色型大学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