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菜在中国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既有历史的原因,也与其完备的食礼、食器有关。重大庆典、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无不彰显出十三朝古都的雍容大气与丰富多彩。食之有味,食之有礼,是陕菜的精髓,也是今后需要不断挖掘和弘扬的宝贵财富。
陕菜是中国菜的“祖菜”,这个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陕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华文化的前半部——周、秦、汉、隋、唐的国都,都是以长安为核心建立的,“一座长安城,半部中华史”。应该说,任何时代的首都,不仅是地域饮食文化的中心,更是那个时代国度的饮食文化高地。因此,追溯中华饮食文化的源头,不能不提到长安的饮食,不能不追溯到历史上的陕菜。我想从节日食俗的角度,追溯一下陕菜的历史内涵。
节日是中国人一年中交往最密集的时刻,更是中国人礼尚往来最多的时刻。作为礼乐文明之邦,中国人过年过节十分讲究礼仪、礼节、礼俗,而且在节日饮食上更有很多规矩和讲究。
周代的食礼与食器
周人建国源于陕西,从“凤鸣岐山”的周人故都,到“沣镐”京城的周代国都,长达二百七十五年的西周王朝,一直与这片土地相连。周公制礼作乐由沣镐时期开始,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奠定了中华礼乐文明的基础。《周礼》《仪礼》《礼记》成为了中国礼乐制度的经典,成为后世中华历代王朝规范不同阶层行为的核心内容。
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度,周人的祖先后稷就是农业之神,靠天吃饭,“民以食为天”成为中国人的第一生存需求。同样,在周代建立的礼乐制度中,将“食礼”提到了相当的高度。甚至在《礼记》中,提出了“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观点,将饮食中的礼仪上升到周人的所有交往生活中。将请客吃饭和日常饮食的生活形成严格的礼仪规矩,使得君臣之间、上下之间、老幼之间、男女之间,在饮食宴席中按照“礼序乐和”的精神,形成了一整套井井有条、有序和谐的饮食礼仪规范,一直延续至今。当然,周代的礼仪更多是对于贵族而言的,还没有下沉到普通老百姓,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尽管中国帝王封建礼制时代早已终结,但许多中华传统饮食礼仪和礼俗讲究,却作为“食礼”一直成为中国人的文明礼仪传续了下来。如今,在陕西人重要的节庆事件的餐桌上,仍然很讲究礼仪,尤其是在餐桌上遵循着重辈分、尊上下的座次规矩和饮宴尊长的食礼。
周代“食礼”不仅有严格的仪式和规范,更讲究等级分明的礼器,“鼎”是当时最重要的青铜器,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一直作为神秘的礼器存在。古代天子最重视的礼仪是祭礼,祭天地日月、祭祀神灵、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帝王最隆重的皇家礼仪。于是,等级规定出来了:“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公羊传·桓公二年》)由此可见,在“食礼”中,不同阶层的饮食数量和规格是不同的,这种礼仪规定对后世影响很大,饮食不能随心所欲,一定受饮食者的身份和地位所限。到了什么级别,才能享受怎样的饮食待遇。
据《周礼·天官·膳书》记载:“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馐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佳肴首选深蓝臻品。”从这段记载来看,在西周时期,当时的陕菜,作为周代的皇家菜肴,菜品是十分丰富的,仅“羞”就有“百二十品”。特别是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宴席“周八珍”,分别是精心打造的“八道菜”,有“淳熬”(肉酱浇米饭)、“淳母”(肉酱浇黍米饭)、“炮豚”(烤乳猪)、“炮羊”(烤全羊)、“捣珍”(肉里脊捶打烹调)、“渍”(吃生牛肉片)、“熬”(风干肉)、“肝膋”(烤狗肝)。周八珍是周王朝王室在重大节庆宴席上的专用菜肴,也是贵族们孝敬老人之时的必上菜肴,谓之“珍”就有珍贵之意。真正能够做这“八珍宴”的厨子,都是在王室掌厨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据典籍记载,周代皇宫负责膳食的人员就有2300多人,厨师就有几百个,所以,能够担当“周八珍”的御厨真可谓百里挑一。当然,“周八珍”需要一个团队作战,腌肉、蒸煮、调料,每一道工序都有人负责,确保食材和烹制精准到位,才能保证每一桌“周八珍”菜肴的完美。同时,作为用膳者更是礼仪严格,净手、上座、用食、敬酒等也要有序有礼,不能出错。
汉代传统节日与饮食习俗
西汉在长安建都长达二百一十年,汉代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素有“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誉,不仅关中土地肥沃,盛产小麦,物产丰富,而且张骞出使西域,通过丝绸之路将欧亚各国的珍奇水果、调料品、美食带到了长安,使陕菜迎来了一个新的辉煌。
汉代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期,汉武帝在汉长安城未央宫颁布了新历法——汉初历,吸收了二十四节气,确立了农历(阴阳历)纪年的传统。正式将“岁首”改为农历正月初一,从此中国人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元日”“元正”“过年”“春节”)延续至今。改变了秦朝农历十月为岁首、周代农历十一月为岁首的历史。
“百节年为首”,汉代对大年初一的饮食十分讲究。首先汉代岁首有一个“食菟髕”的特殊食俗。“髕”是膝盖骨,“菟髕”也就是兔子的膝盖骨。为何在岁首,汉代人认为能够吃到兔子的膝盖骨是一种好兆头呢?主要的说法是,古代有一种刑法叫髕刑,就是去掉犯人的膝盖骨,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军事家孙膑,就是受了髕刑。岁首能够吃到菟髕,就意味着人会免除孙膑那样的遭遇,能给人带来幸运。这个食俗有点血腥,是秦汉那个特殊战乱时代在人们心灵上的记忆。
汉代过年的饮食是非常丰富的,其中,元日吃“五辛盘”、进椒柏酒、屠苏酒是延续很久的节日饮食习俗。“五辛盘”又称春盘,是以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五种辛辣之菜杂合而成。为什么新年的第一天要吃“辛”呢?究竟有什么寓意呢?我国古人对饮食文化十分讲究,特别是烹调中讲究“五味调和”。五味包含苦、咸、酸、甘、辛,对应着人体的五脏。“辛”指的是一种带刺激味道的蔬菜及辣味,上述的五种带“辛”味的野菜,能够助力人体“发五脏之气”,达到“辟厉气、开五脏、去伏热”的效果,十分有利于冬去春来的季节,让人身心畅达。同时,“辛”与“新”谐音,取吉祥之意,元日吃“五辛盘”,有一年伊始、万象更新的迎新(辛)美好寓意。所以,吃“五辛盤”,也叫“春盘”,这一节日食礼延续到唐宋明清。
汉代过年饮酒与平日有别,喝的是椒柏酒。椒柏酒的“椒”指花椒,气味芬芳,被誉为“玉衡”星精,服之能够耐老;椒柏酒的“柏”是指柏叶,被誉为仙药,可免百病。元日喝“椒柏酒”,在汉代就成为了饮食礼俗,椒柏酒是通过药酒的芳香,祛邪去恶、延年益寿。汉代元日喝椒柏酒的习俗,一直绵延到魏晋南北朝和唐宋。《荆楚岁时记》记载道:“正月初一……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我国南北朝诗人庾信也在《正旦蒙赵王賚酒诗》中咏道:“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椒柏酒也是新年的长命酒,主要用于祭祖和向家族尊长们祝寿之用。除了椒柏酒,元日也很流行喝屠苏酒。屠苏酒也是一种药酒,有避瘟疫的作用。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曾经作为制作药酒的厂房,人们没有记住酒的名字,造酒的房屋名字却被人记住了,故名“屠苏酒”。屠苏酒的成分有大黄、白术、花椒、乌头等中药。宋代以后,屠苏酒代替了椒柏酒,成为元日最有名的岁酒,北宋大诗人王安石《元日》诗就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到屠苏。”
要强调的是,元日喝椒柏酒、屠苏酒的礼仪很特别,喝酒与周代礼仪以老为尊不同,敬酒不是先敬老人,而是先从小辈开始喝起。《四民要术》载:“进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少者为先。”在古人眼里,年终岁尾,小孩子长了一岁,值得庆贺。老人则少了一岁,不值得庆贺。所以,喝椒柏酒、屠苏酒这样的岁酒,自然小孩子先喝,老者最后喝。
汉代十分敬老,有一整套敬老的礼制,对七十岁的老人要“赐王杖”。在食礼上,汉文帝诏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再加赐布帛二匹,棉絮三斤,确保衣食无忧。在周代的礼制中,五十岁就可吃精粮,六十岁就可吃肉,七十岁增加副食,八十岁可以吃些珍馐美味,九十岁要在床前伺候饮食。
汉代食礼严格遵循尊卑有序、亲疏有别,在《史记·鸿门宴》的座次安排上就可以看出。汉代宫廷酒礼森严,尽显君臣尊卑之礼,不可逾越。贵族之间也遵守尊卑、长幼之别,邀请客人来家赴宴,不仅要“益市牛酒”,还要与夫人一起恭迎。对于有身份的客人,主人还要派人或亲自登门去请。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当权高位重的田蚡敬酒时,所有的客人都要纷纷离席而拜,显出对权贵的敬畏。而当不得势的窦婴敬酒时,大多数人只是半坐席子欠一下身子而已。
汉代饮食十分发达,尤其是汉长安城,更是聚集了当时的名贵食材、各地美食。米分四等,有精米、稗米、粲米、粝米,制作了饼、饭、粥。尤其是饼,有汤饼、蒸饼、炉饼,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胡饼,加上胡桃仁、芝麻,也叫胡麻饼,十分流行。肉类中六畜中的四畜——羊、鸡、狗、猪,以及鱼、鹿、兔、鸭、鹌鹑、鸠等,也是汉人的菜品。蔬菜更是丰富多样,有中原的,也有西域的,大白菜、小白菜、芹菜、黄瓜、莲藕、蘑菇等,以及葫芦、荸荠、笋、芥菜、葵菜等外来菜。烹调手法也多样,在出土文物的汉画石上,汉代烧烤十分发达,烤羊肉串已经从西域传到了长安,成为当时的流行美食。
但应该指出的是,汉代贫富差距很大,中下层民众并不富裕,只有在节日里和婚丧嫁娶时才有宴饮,才能吃到肉和酒,才能补补平日的口腹匮乏,找到期许已久的快乐感和满足感,正所谓“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焦羔,斗酒自劳”。至今,在陕西人的食礼中,仍然保持着这种平日节俭饮食的传统,“宁穷一年,不穷过年”,年节和红白喜事才是老百姓犒赏自己和亲朋好友的时机。
唐代饮食的大国风范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盛世王朝,也是陕菜的一个高峰。唐代统治中国长达近三个世纪,尤其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大唐王朝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文化繁荣、声威远播。唐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级的国际大都市,也是全世界向往的开放性城市,形成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世局面。由于国力强盛,唐代在饮宴上十分发达,以豪放著称的唐人很爱饮宴,从皇帝、大臣到文士,饮宴之风盛行。唐朝开科举制度,一个读书人,一生三场宴会不可少。一是鹿鸣宴,乡试取得举人,必须参加鹿鸣宴,感谢乡贤父老的栽培;二是曲江宴,取得进士身份要参加曲江宴,雁塔题名,一日看尽长安花;三是烧尾宴,经过吏部选拔后,需要筹备一场烧尾宴,告知亲朋好友自己“神龙烧尾,直上青云”了。
相比秦汉的礼法森严,唐代人的食礼则更突出娱乐的一面,这大概反映出李唐王朝血液里有鲜卑族的一面,礼法没有那么严格,饮食礼仪多显示出放松自我。唐代宴会更讲究参与感、融合感,宴会中常常有雅俗兼备的行酒令,乐舞元素更使宴会热闹非凡、席面排场。大唐的饮宴风尚,不仅显示了富庶先进的荣光,而且显示了睥睨天下的骄傲,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流水一般的饮酒作乐,标志着那个盛世时代的积极乐观,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繁华过尽,今天来看,唐代留下的宫廷饮宴菜肴就是“烧尾宴”了。我们能看到的是唐代尚书左仆射韦巨源,在公元709年招待唐中宗的一次家宴,共上了58道菜。有冷盘,有热菜,有烧烤,还有汤羹、甜品、面点。山珍海味,家畜飞禽,无所不包,食单中的菜肴就有32种,有北方的熊、鹿,南方的狸、虾、蟹,食材十分广泛。烹调技术更是新奇别致,难以想象。严格来说,当时能够制作烧尾宴的师傅,一定是一个集聚南北一流厨师团队而成的。仅筵席上的一个看菜“素蒸音声部”来看,用素菜和蒸面做成的一群仙子般的歌女舞女就有70件。
如今,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单》有许多菜还是谜,不知食材为何物,也不知如何烹制,但值得肯定的是,其中的一些菜单,至今还在陕菜中保留传承,例如饭食点心:婆罗门轻高面,也就是今天的蒸面;贵妃红,也就是今天的红酥皮点心;曼陀样夹饼,就是今天的烤炉餅。“见风消”,就是今天的泡泡油糕。“二十四节气馄饨”“粽子”都是今天陕菜中延续的重要美食。
从节日食礼的角度来看,唐代是中国节日饮食的鼎盛期。以端午节为例,唐代最流行的节日美食是“九子粽”,粽子的主要馅料是米。到了唐代,我国江南的稻种已经十分发达,粽子中的米已“白莹如玉”,种类繁多,有“九子粽”“百索粽”等。在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说明大唐粽子对日本人的影响也很大。“九子粽”是唐玄宗时期宫廷产生的一种粽子,就是将九个小粽子串在一起,“九”在我国是最大的数字,“九子粽”是皇帝在端午节特赐的御粽,有“龙生九子”的吉祥寓意。能够吃到“九子粽”的大臣,自然是得到了皇恩浩荡的礼遇,深感荣幸之至。端午节也是唐代的国家节假日,祭祀之风渐弱,娱乐之风盛起,唐玄宗在端午节大张筵席,把盏食粽,并吟诗唱和,写有“五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三殿宴群臣》)一诗,于是,“九子粽”在许多唐宋诗人笔下都有描写,唐代诗人温庭筠在《鸿胪寺有开元中赐宴》就写道:“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宋代诗人王珪在《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后阁》有“争传九子粽,皇胙续千春”。可见,“九子粽”的名声很大。
唐代粽子还有“百索粽”,就是用五色绳索缠的粽子。唐代端午节娱乐之风大盛,宫廷中不仅吃粽吃出了花样,玩粽也玩得有些别致,那就是“射粽”的宫廷游戏。在《开元天宝遗事》中就记载了端午节宫中“射粉团”的游戏,粉团就是小的角黍,放在盘中,制作纤巧的小角弓,架上箭,比赛每个人射粉团的水平。能够射中者不仅可以吃到粉嫩的角粽,还有一个“中”礼的好彩头。后来这种宫廷游戏,传遍了长安城,成为长安城端午节的一种节日风俗。
除了端午节,重阳节也很受唐人重视。插茱萸、饮菊花酒、食重阳糕、登高欢宴的习俗始于西汉,到了唐代兴盛起来。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有“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王维有“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饮菊花茶也源于唐朝,白居易在《东园玩菊》中写道:“常恐更衰老,强饮亦无欢。顾谓尔菊花,后时何独鲜。”重阳节饮菊花酒,有特别的含义。“酒”与“九”“久”谐音,因此引申出“长久”的吉祥寓意。饮菊花酒与保健养生有关,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有散风清热、目赤肿痛、眼花等症的治疗。古代诗人写菊花酒的很多,如唐代诗人郭震《子夜四时歌六首·秋歌》有“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再如唐代诗人耿湋《九日》有“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重阳节也食重阳糕,重阳糕也称花糕,是重阳节的传统节令食品。最早叫“蓬饵”,“蓬”就是“蒿”,是一种草本植物;“饵”指糕饼,也就是古代的糕。《周礼·笾人》记载:“羞笾之食,糗饵,粉餐。”饵主要是祭祀或宴会上食用。唐代,九九食糕已经流行,《唐六典·膳部》中,就有“九月九日麻葛糕”的记载。
丰富多彩的节庆陕菜
唐代以后,长安不再成为国都,繁盛局面不再。明代长安改为西安,从此成为中国西北的一个军事重镇。陕菜最辉煌的时代一去不返,由国菜转为地方菜、由宫廷菜转为民间菜。从节日食礼来看,陕菜仍然有不少节日饮食。
在元宵节,陕西人吃元宵,“元”与“圆”同音,寓意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月圆人团圆。陕西制作的元宵也不同,叫“滚元宵”,是将成形的馅料切成小块,然后沾上水在生糯米粉的筛漏中滚出来的,要不停摇晃,最后形成圆圆的元宵。陕西的元宵个大、馅多、皮厚,煮的时间要长一些,很实惠。
在寒食节、清明节,陕北绥德一带吃“子推馍”,个头较大,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是几个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享用的,已婚的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的姑娘则吃“抓髻馍”。父母常将各种小面花用细麻线串起来,挂在树枝上风干,这样可以一直保存到清明节享用。在陕西合阳一带,蒸的是“燕儿馍”,源自《诗经》“玄鸟生商”,“玄鸟”就是燕子。合阳是知名的花馍之乡,“燕儿馍”造型酷似燕子,因“燕子思家”,表达了后人不忘祖先,时刻思念亲人。清明各家祭祖上坟,都要用四个“大燕馍馍”当祭品。“燕儿馍”还有一个名字叫“寒燕儿”,因为早春春寒料峭、燕儿归来,故称“寒燕”。这种“寒燕儿馍”仅一寸见方,造型有十二生肖的各种动物、瓜果、花卉。制作完成后,先要用一支柔软的柳梢把它们串起来,悬挂在屋顶棚上,展示欣赏够了,再让小孩子们一个一个摘下来品尝,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寒食节佳品。
在夏至节,陕西有吃面的习俗。夏至吃面,与祭神有关,小麦丰收以敬神,这是礼俗。同时也与节气有关,因为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俗语,在食物中最长的就是面条了,古人觉得夏至吃面条,可以把白天吃“短”。夏至饮食还有“避恶”之意,五月是一年之中的恶月,吃热面可以驱除身上的邪气,就是用多出汗来祛除人体滞留的潮气和暑气。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有开胃增力的作用,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闷热的日子,食欲不振,人往往比常日消瘦,称之“苦夏”。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入伏面”。陕西关中是冬小麦的优生地,是一个面食王国,油泼面、臊子面、旗花面、御面等不下百种,每个县都有风味独特的面条。
在端午节,陕西除了吃粽子,还有一种节日食品叫绿豆糕。绿豆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史,皮可清热,肉可解毒。端午节吃绿豆糕,一方面可以化忧解烦。因为端午正值春夏交汇,阳气特别旺盛,人的情绪不好控制,导致心烦和忧虑,有一种莫名的烦躁,而绿豆可以清热解毒,可以缓解人们的情绪。另一方面,绿豆糕的“糕”与“高”谐音,有一种吉祥、美好、向上的寓意,加上端午时节正值高考中考之际,吃绿豆糕也有一份盼望考生“高”“中”的美好祝愿。因此,端午节送礼也有送绿豆糕的,有吉祥健康的美好寓意。
在每年六月至八月,关中农村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叫“忙罢会”。为了庆祝夏麦丰收,各村的农民们要按照祖传日子,招呼姻亲嫡系、亲朋好友“借机”来家里大吃一顿,也是尝新麦的一种民俗活动。“忙罢会”也叫老姑娘会、新女婿會、亲戚会,犹如过年一样热闹。一年将半,忙碌的麦收结束了,农村人有了闲暇,家家招待亲朋好友。你村忙罢,再到我村我家,互相吃请,互相走动,凝聚亲情,加深乡情,增进人情。“忙罢会”过单不过双,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割肉买菜,酿造稠酒。过会这一天,新女婿上门必须带“四色礼”——白酒一斤、大肉二斤、糕点一盒、时令水果。过去礼中有馍,油塔塔馍十五个,白云云馍五个,主要是显示送礼的男方家不缺粮,日后女子嫁过去不吃亏。饮食风俗上要吃两顿饭,一顿是早上吃面,另一顿是午后吃席,席是正餐,一般要六个凉菜、十几个热菜,十分丰盛,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中秋节,陕西各地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但各地的月饼不一样。在关中长安的农村是烙饼庆团圆,也叫“团圆馍”,类似做馒头一样和面制饼,夹上馅料,擀成圆饼。还要压上图案,甚至装点一些绿色的香叶。做出的“团圆馍”,祭拜月神,寓意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拜月后,按人分成几“角”,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享受到团圆幸福。“团圆馍”表皮酥脆、内瓤松软,麦香油香浓郁。
此外,重阳节吃糕、冬至节吃饺子、春节吃年夜饭,陕菜都有不少有特色风味的节日美食。
在日常百姓生活中生诞寿辰、婚丧嫁娶、孩子满月的“过事”中,陕菜的乡村宴席食礼也非常丰富。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的最重要礼仪有诞生礼(过满月)、成人礼(冠礼、髻礼)、婚礼、寿礼、丧礼,这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礼节,几乎家家如此,人人如此,广大农村俗称“红白喜事”,或“过事”。每逢这样的日子来临,也是礼仪交往最频繁的日子,不仅要前去随礼(随份子),还要参与享用乡村宴席。在陕西乡村席面最突出的是“八大碗”(九大碗)、“十三花”了。
我國乡村宴席的礼俗大都为“二八席”,也就是八个盘菜和八个碗菜。八盘,通常是四个凉菜(下酒菜)和四个热菜,菜多以时令蔬菜为主,荤素搭配,凉菜有猪头肉、灌肠、花生米、拌白菜心,热菜有炒葱头、炒菜花、炒大豆、炒白菜条,菜品可以按照时令变化。八碗,也就是八个蒸碗,以肉为主,也是下饭菜。“八大碗”就是“八碗”延续下来的民间盛宴。
“关中八大碗”最能代表老陕饮食的风格,通常是七荤一素,七荤为黄焖鸡、小酥肉、粉蒸肉、条子肉、带把肘子、梅菜扣肉、四喜丸子,一素为八宝甜饭。先上荤,最后上素,懂席的人一看八宝甜饭上来了,就知道席近尾声了。在过去物质匮乏的时代,“八大碗”一定会让空腹的胃口大快朵颐,过足肉瘾。碗大肉多,“关中八大碗”凸显了关中人性格的豪爽大气,待客的实在厚道。在“中国厨师之乡”关中蓝田县,也许这里是“御厨”的诞生地,“八大碗”变为了“九大碗”,被誉为“九碗飘香,蓝田一绝”。蓝田“九大碗”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多种烹饪手法,经过蓝田厨师在寻常食材中的不断加工,成为了民间的美味。如今,蓝田“九大碗”肉食有了变化,九道菜是炖白菜、炖虎皮豆腐、炖萝卜片、芥末萝卜丝、八宝甜饭、条子肉、红烧肉丁老豆腐、方块肉、丸子炖海带,荤素搭配,老少咸宜,很受百姓喜爱。蓝田“九大碗”,既有普通型,也有豪华型,如“十三花”,就是在九大碗的菜品上,另加了两荤两素四个菜,加起来为十三道菜。还有“重八席”,也就是“八盘八碗”。
在关中东府大荔,有一个传统民间宴席叫“九品十三花”。热菜有九碗,叫“九品”,这“品”比一般的碗大,比盆小,主要用于盛汤菜。大荔的九品也称关中水席,主要是汤菜多而得名,菜品有洪福齐天、柜中缘、烩金门、升官图、酸汤小酥肉、银耳粥、生汆丸子、酸辣肚丝、蜜汁轱辘。冷菜有十三种,叫“十三花”,包含四个荤菜、四个海菜、四个素菜、中间一个正主子。除此而外,还有九盘茶点、四盘干果、四盘水果、中间一盘甜点。甜点上点红点,寓意吉庆高照。大荔“九品十三花”上菜十分讲究礼仪,分茶席、酒席、饭席三步骤,先上茶点,主客可以品茶候人。等客人到齐,开始上冷菜,敬酒欢聚。最后撤下冷菜,上热菜,进行饭席。乡村宴席礼序严谨,菜品丰富,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
当然,陕菜中的民间乡宴十分丰富,除关中的“八大碗”“十三花”外,陕南还有杀年猪“庖汤宴”,陕北还有“绥德五魁宴”,都是陕菜大家族中丰厚的菜肴,需要进一步去挖掘弘扬。
作者简介
阎建滨 西安文史馆研究员,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