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与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其本质属性相同、教育内容契合、教育目标一致。将“四史”教育融入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保证其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同时可以引导大学生领悟精神力量,激发使命担当。
“四史”是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基本涵盖了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当代史的主要内容,内涵丰富,是重要的思政教育素材,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四史”教育需要更多借助思政课来实现,因此要将“四史”教育更加全面、具体地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推动“四史”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提升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在青年大学生中厚植家国情怀,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基于新疆特殊的区情和社情,使得“四史”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新疆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积极发挥“四史”教育的育人作用,将其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中。通过这种方式,既能确保“四史”教育的有效落实,也能借助“四史”教育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实现二者的共赢。
“四史”教育融入新疆高校
思政课教学的内在逻辑
(一)本质属性相同
“四史”教育和新疆高校思政课都属于意识形态教育范畴,都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因而,政治性是“四史”教育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属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高校发展方向以及怎样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还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会对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史”教育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历史知识灌输,而是以相关历史为基础所开展的政治教育,因此“四史”教育也具有政治属性。为保证“四史”教育的效果,需要凸显“四史”教育的政治属性,利用相关历史来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脉络,正确认识现代社会的发展,并促使学生利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站在历史的、民族的视角下,在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实践中真切感知各个重大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革命智慧和时代抉择,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去认识中国的发展脉络,进而获得参与感、亲历感,从而形成最广泛的政治认同。
因此,将“四史”教育融入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是为了就历史讲历史,而是通过对“四史”的教育学习,在厚重生动的“四史”教育素材中培养学生深厚的历史情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历史观、掌握正确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肩负起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使命。由此可见,“四史”教育与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本质属性相同,这是“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基础。
(二)教育内容契合
“四史”教育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高度契合。一方面,“四史”教育的内容包含于当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且各有侧重。另一方面,“四史”教育与新疆高校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具有高度契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疆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以及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重点,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结合这一要求,“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所以,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除讲授与内地高校相同的内容外,还需要立足于新疆特殊的区情、社情,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传授,即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
目前,新疆高校开设的地方性思政课程《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围绕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主脉,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统阐述新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前进方向,与“四史”教育在内容上有重合之处。“四史”教育重点讲述近现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对危机,共同抵御外侮,团结奋战并最终赢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阐明各族人民鉴于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共同认知,在党的领导下克服艰难险阻,砥砺前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历史进程。由此可见,“四史”教育毋庸置疑是培育新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素材。因此“四史”教育与新疆高校思政課教学的内容契合。
(三)教育目标一致
“四史”教育与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承担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要使命。因此,二者的教育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为“四史”教育融入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整体上看,“四史”教育与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肩负铸魂育人的崇高使命。新疆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可以借助史实对历史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同时也能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批判,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坚定大学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引导大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以及民族团结努力奋斗的意识。
思政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培育政治立场坚定,责任意识强,有担当、有知识、有技术、有能力的综合型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通过阐述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上的鲜活表现及其当代价值,旨在引导各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提升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为促进民族团结以及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并从内心深处体会到新疆各民族同胞确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相互离不开的,是一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完整体。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使各民族大学生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事业之中,为民族团结以及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史”教育融入新疆高校
思政课教学的时代价值
(一)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经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四史”教育并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教育,其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是指借助历史所开展的政治教育,是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和素材。借助“四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的本质与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正确看待历史发展趋势;同时正确认识现代社会,理解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将“四史”教育融入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充分挖掘“四史”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详实的史料、实事求是的态度评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真实而客观地回溯还原历史,有助于补足青年人精神之钙,有效提升青年学生的历史素养、增进历史智慧,引导他们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意识形态领域局部多元、多样、多变的冲击中,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成就和挫折,学会运用历史思维分析现状、认清趋势、把握未来。
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和多层次的视角去探索中国,读懂中国和定位中国,并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唯有如此才能使新疆各民族学生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将自己打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问题是新疆问题的关键,要加强民族团结,以此来抵御民族分裂势力的影响,共筑维护民族团结的钢铁长城。“四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在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融入“四史”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共同历史记忆的作用,促使各民族学生民族认同感的提升。中华民族共同记忆源于各民族长期的融合发展,同时也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动,增强民族认同,提升各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对于我们将“四史”教育融入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支撑。
新疆高校思政课作为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积极发挥“四史”教育的育人作用,将中国历史进程作为主线,通过解读历史事件和诠释历史规律,呈现并构建出关于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借助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不断强化各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提升各民族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同。与此同时,借助“四史”教育,还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中华民族探索救亡图存,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到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进而铸牢新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悉心维护各民族之间的紧密关系,自觉肩负起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任,并为其贡献自己的智慧。
(三)引导大学生领悟精神力量,激发使命担当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一代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将会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仅要有本领,而且还要有担当。高效思政课教学不仅要培养青年学生的本领,而且还要引导各民族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提升,充分发挥出思政课价值观引导的作用,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并激发其使命担当,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承担起维护民族团结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新疆高校培育的大学生将成为维护新疆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自身的本领强弱以及是否有担当必然会对新疆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力量,是激发各族青年学子奋斗精神和担当意识的不竭动力。例如“四史”中蕴含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为民族独立、祖国富强奋斗不息的精神。在党的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疫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奋进的精神谱系,为青年大学生树立了光辉榜样。这其中,独具新疆特色的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也蕴含着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奋斗的精神,激发和勉励着新疆高校大学生勇担时代使命,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因此要充分发挥出思政课的理论武装特点,将“四史”教育融入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水平和成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新疆,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理念,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热爱新疆、扎根边疆、奉献边疆,从而为新疆的发展以及民族团结和祖国富强培育优秀人才。
结 语
总之,“四史”教育与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高度契合性,新疆高校思政课加强“四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当中,深挖历史素材,丰富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提升思政课教学深度,充分发挥出“四史”的政治屬性,阐述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上的鲜活表现及其当代价值,促使大学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肩负起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来源: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2105/t20210511_530840.html。
[2]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来源:http://www.ccps.gov.cn/xtt/202009/t20200926_143631.shtml。
[3]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5]麻国庆:《记忆的多层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载《民族研究》,2017.6。
[6]王炳林,刘奎:《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8。
作者简介
努丽亚·卡迪尔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自治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