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2023-06-15 01:57李汶珈
新西部 2023年2期
关键词:校园院校政治

校园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校园新媒体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新资源,新理念、新模式、新纽带、新机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学生容易被校园新媒体一些虚假和不良信息所误导。校园新媒体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征,应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利用校园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新媒体自身特征决定了校园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双重影响。立足于校园新媒体自身特征,探寻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创新路径,就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

高职院校校园新媒体的现状和特点

目前,高校校园媒体呈现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共育的局面。校园传统媒体主要有:高校学报、学生自办报纸等;高校广播、展板、传单等;团委及社团组织的讲座、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校园新媒体指高职院校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以电脑、手机等网络载体,为学生提供信息的传播媒介,主要包括QQ、微博、微信、学生自媒体等。校园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新闻、商品信息的信息源,以及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

然而,由于校园新媒体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校园媒体中具有强大的优势。在以新媒体为主导的校园媒体产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过程中,新媒体成为校际联系和学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在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社会事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时代性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新媒体,把人类的传播事业带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这种似乎没有信仰、缺乏意识形态强制性的全新传播形式,改变着社会的精神形态和民众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校园信息传播活动随不同的时代具有差异化的内容。进入新时期的校园信息传播必然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让师生在反思中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二)开放性

新媒体打破了时空界限和传播媒介之间的壁垒,使校园信息传播超越了有线网络的限制和国家等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域的限制,将校园与社区、部队、企业、传媒等社会组织融合起来,形成多元的开放传播格局。新媒体信息的接受和发布的开放性,使大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获取信息,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新媒体把高职院校与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校园信息传播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加面向社会,更加开放。

(三)多样性

高职院校校园信息传播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形式来看,新媒体采用数字技术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融为一体,使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从内容来看,新媒体融合了可移动网络、搜索引警、社交网络、软件平台,电视网络等服务设施,联通了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随时随地将社会各类分散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供师生自主选择。在不断扩大师生知识面的同时,不断淬炼师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驾驭、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交互性

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不同,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定时传播的规律和单向被动传播特征,真正做到实时传播和互动传播。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受众通过手机、电脑或其他智能终端能够及时接收信息,也可以随时对信息进行反馈、评论、补充和互动。同时,为满足个体化需要,自由定制自己需要的信息,和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参与性和主动性。因此,新媒体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互动。新媒体以其高度的交互性促使其受众群体形成一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有助干增强用户群体的凝聚力。

校园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效应

校园新媒体犹如一把双刃剑,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校园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新平臺、新资源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微信、QQ、钉钉、微博等各类新媒体,采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大学生传递国家大政方针,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引导公众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新媒体提供了海量信息,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资源,教育者借助新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受教育者通过与教育者的互动,增强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新理念、新模式

新媒体作为一个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赋予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等的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了过去教育者高高在上、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单向教育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满足当代大学生崇尚自由、渴望参与的心理需求,大力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倡导学生通过发现、思考、对话,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从根本上说,新媒体既是一种更高水平的自主型教育平台,也是一种潜移默化式教育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育者只有从受教育者所期待的教育模式实施教育,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受教育者从自身角度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成长。

3、新纽带、新机遇

新媒体架起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桥梁,为人类开拓了新的生活和交往方式。由于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信息的隐匿性,学生个体借助新媒体平台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意见,掌握其思想动态的良机。教师通过平等对话、温情相伴易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他们健康发展与成长。

(二)校园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校园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集中体现为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校园主流意识形态以及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严重冲击。

1、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冲击

随着网络舆论环境对社会公共事件的个性化自由讨论,加上西方社会意识形态伴随新媒体的侵入,大学生的价值观愈趋多元化。同时,新媒体作为虚拟空间,信息自由度远高于传统媒介,导致大量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恣意传播。高职院校大学生受自身知识、生活经验等限制,辨别真伪、是非的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

2、网络意识形态论争对校园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新媒体独具的开放、匿名、即时等特征,使不同意识形态常常汇聚于同一个舆论平台上激烈的正面交流、交锋,加上新媒体碎片化的表达,往往引发非主流的、非理性的、逆反的、从众的网络舆论影响,给校园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负面冲击。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高职院校虽尽力探寻创新理念、内容和形式,注重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正面引导,但因参与者、话题内容、话语形式的复杂、多样,依然对校园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强烈的冲击。

3、虚拟环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冲击

目前,校园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单向度的传统媒体,成为校园主流传播媒体。资料显示,在影响力排名前20的微信公众号中,官方媒体中仅有“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上榜。校园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严重冲击大学生传统人际交往模式,许多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虚拟社交环境,而在现实生活交往中,失去了虚拟环境下的积极活跃,变得冷漠麻木。长此沉迷于网络虚拟环境,必将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高职校园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为正确发挥高职校园新媒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效应,克服其消极效应,必须探寻符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创新教育理念,提升两大主体自身的媒体素养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新媒体有机融合,不断强化网络意识,提升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两大主体的媒体素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媒体素养直接影响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创新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让每个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其教育责任心。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发展必须与时代同步。立足于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新媒体环境,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统一,引导大学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教育平台,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的发展动向,开展教育工作,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当前我国政治建设的必然诉求。

(二)创新教育管理机制,牢牢把握校园新媒体的话语权

校园新媒体具有立体传播和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机制,牢牢把握校园新媒体的话语权,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去传统的过于单一、死板的教育管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教育需要。为此,建立由党委牵头,校内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统一的官方校园新媒体,打造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交流和服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多媒体平台,牢牢把握校园新媒体的话语权,才能引领建设校园新媒体矩阵,实现校内各新媒体平台的交流互动、信息共享,构建上下联动的校园新媒体宣传格局。

(三)创新教育内容,凝练校园新媒体的自身内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实现高职院校新媒体的教育效果,必须立足校园新媒体自身特性,加强新媒体自身建设工作,凝练校园新媒体的自身内涵。一要“活”。在当前信息大拥堵、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要让自身的宣传更具魅力、更深入人心、更符合受众依赖和期待,就需要信息传递形式的灵活性和信息内容的鲜活性。调查发现,通过视频是师生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获取信息方式,其后分别是图片和文字。若能用照片或图解来传递的信息,绝不条分缕析、长篇大论;若能用小视频展示,就绝不做成一组照片。二要“精”。要高度凝练传播内容,把最有用的信息用最简洁的方式传递给师生,让每一个文字、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都负载其存在的价值。三要“新”。心理學表明,好奇心和求异心理影响着受众的阅读取向,内容千篇一律,只能泯灭受众阅读的欲望。因此,在宣传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好传播角度,用新奇的视角度、新颖的方式将原本平淡无奇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以确保宣传的质量。

(四)创新教育方式,激活校园新媒体的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是高职院校全部工作的灵魂所系。只有树立新媒体背景下的大思政观,不断创新教育方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富有活力,取得实效。一方面,要利用校园新媒体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教育实效。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平台,通过微课、精品课、视频形式,改变过去“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形成覆盖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的思政课实效性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特别重视通过活动提升校园新媒体的教育功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要通过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和课堂教学等活动,将校园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建立平等交流话语权,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不断提升学生掌握和利用新媒体工具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校园新媒体的德育功能。

总之,校园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把握机遇,理性回应挑战,不断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邢婧,刘世晗:《校园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载《新闻传播》,2017(9)。

[2]李兰兰:《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研究》,载《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1)。

[3]蔡静宜:《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分析》,载《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8)。

作者简介

李汶珈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政工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日本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校园院校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