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

2023-06-15 20:31谢泗薪薛冰欣樊舒琪
物流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绿色物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谢泗薪 薛冰欣 樊舒琪

摘  要:数字经济时代,长江经济带物流绿色化发展既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物流企业自我成长的晋级台阶。文章从数字经济与绿色物流理论探讨入手,从物流包装、仓储、运输、配送四个方面构建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项指标权重,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指标得分,据此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水平进行系统评价、分析与问题诊断;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数字经济下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路径和七大策略。

关键词: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绿色物流;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09.027

Abstract: In the era of digital economy,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national strategy, but also a step forward for the self-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digital economy and green logistics, and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logistics packaging, warehousing,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n it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nd then combines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index score. Based on this, it systematically evaluates, analyzes and diagnoses the green development level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inally,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designs the path and seven strategies for green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under digital economy.

Key words: digital economy; green development; green logistics;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长江经济带作为横贯东西、畅通南北、连接陆海的黄金通道,承载着全国40%的人口和近一半的GDP,在我國经济发展格局中处于至为关键的战略地位。而物流作为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疫情期间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将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等环境因素纳入市场运作中,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复苏和绿色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探究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路径与策略,对数字经济下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1  数字经济下物流绿色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绿色物流与非绿色因素。绿色物流即为节能物流,是指物流企业以绿色化为核心思想,实行可持续的生态定位,在物品运输流转配送过程中,通过节能降污,一方面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另一方面克服非绿色因素的影响,减轻对环境的危害,使物流环境得以净化,最终实现物流业的绿色发展。

由此可见,绿色物流作为一种新的物流形态,其目标是有效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但在运输、包装、储存、加工、装卸、搬运、配送、信息处理诸环节中,很多非绿色因素会增加资源消耗,污染自然环境,阻碍绿色物流的发展。比如交通运输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包装材料的大量使用和非绿色化、加工环节排出的废气废物、装卸不当造成的资源浪费、配送环节车辆配置不合理和配送路线不佳以及信息延误导致的商品腐坏等。

1.2  相关文献综述。针对数字经济,蒋树雷运用2010—2019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物流产业向更优层次跃升[1];葛立宇综合采取固定效应和系统GMM等模型,多角度证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城市和物流产业的碳减排[2]。

针对长江经济带,杨传明从动静状态、时空角度预测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效率,指出尽管长江经济带物流资源配置与技术能力总体高于全国水平,但是规模效率尚待进一步提升[3];洪涛运用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关系,得出制造业效率提升能显著促进物流业的发展[4]。

针对绿色物流,连捷认为绿色物流发展路径包括: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绿色物流管理机制,加快物流供应链企业技术创新,促进绿色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5];朱芳阳运用PAVR模型对2011—2019年30个省市的绿色物流水平进行测度分析,提出我国各地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与绿色物流均存在自我加强机制[6]。

2  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2.1  指标设计。针对数字经济下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的绿色化发展评价,一级指标主要是按照物流业务的核心环节来进行维度划分,由于包装、仓储、运输、配送四个环节在整个绿色物流运作流程中尤为重要,是数字经济下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的重点环节和决定因素,故而选其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选取原则是在四大核心环节的内涵和特征下,从“绿色+数字化”视角予以进一步细化,要求能够体现绿色和智慧的理念或思维。故此,本文借鉴现有学者成熟的研究成果[7],同时结合绿色物流和数字经济的特点,设计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其中,物流包装环节包括包装循环利用率、环保材料和电子面单的使用率,物流仓储环节通过分拣设备智能化程度、库存周转率、仓储货物损坏率来表示,物流运输环节涵盖车辆路线优化水平、车辆尾气排放达标率与能源消耗量,物流配送环节则从智能快递终端普及率、营业网点布局覆盖率、无人配送设备应用率来展现。这四个维度综合反映出数字经济下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的真实水平。

2.2  实证分析。在此先运用问卷调查配合专家打分来采集相关指标数据,再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数字经济下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的各项指标权重(见表1),然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计算出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水平的总体评分及其包装、仓储、运输、配送环节四个一级指标的具体得分,最后据此展开系统评价、分析与诊断。

X=×=66.28

X=×=67.10

X=×=62.78

X=×=70.53

X=×=59.41

2.3  结果评价及问题诊断。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水平整体得分66.28,中等水平,略显不足,说明从全局来看,数字经济下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水平基本能跟上国家战略实施的节拍,物流效率按照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空间顺序依次增加,但同时也存在着物流包装过度、疫情冲击下仓储闲置率波动较大、运输耗能排污影响生态环境、配送尚不到位等诸多短板,再加上绿色物流意识尚不浓郁、绿色物流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物流标准化基础相对薄弱,以致物流绿色生产率不高,技术创新还未成为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具体而言:一是物流包装环节得分67.10,稍有欠缺,说明包装循环利用率不高,包装材料一般由消费者作为生活垃圾丢弃,而物流企业对这些包装废弃物几乎没采取逆向物流进行有效的回收处理;环保材料使用率也不尽人意,特别是随着物流包装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急剧攀升,塑料包装材料被大量丢弃,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资源也遭到严重浪费;至于电子面单,作为物流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减少浪费、提升效率、保障消费者隐私安全上未能充分发挥效用,从而使得长江经济带发展绿色物流的难度系数加大。二是物流仓储环节得分62.78,相对较低,说明长江经济带物流仓储选址不当,布局不均衡;绿色仓储设施较为落后,分拣设备智能化程度相对不足;库存周转率不够水准,造成仓储资源浪费、仓储成本增加;再加上仓储货物保管不善,损坏率略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的低成本发展。三是物流运输环节得分为70.53分,中等偏上,说明长江经济带疫情期间车辆运输配置和路线优化水平尚可,但新能源绿色运输车辆占比不高,普通车辆的尾气排放(这是物流企业污染环境最重要的源头)达标率有待加强,车辆的能源消耗作为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的一大瓶颈,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这些现实问题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的高质量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四是物流配送环节得分59.41,尚不及格,说明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配送基础设施不太完善,智能快递终端普及率较低;营业网点布局覆盖率也不理想,配送服务有点拖拉;无人配送设备应用率亟待提升,整体来看还未形成稳定、快捷的物流配送智能化体系。这对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极为不利。

3  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绿色化发展路径与策略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长江经济带物流企业应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按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低成本—生态化”的双向路径实行绿色化转型与升级,具体的绿色化发展策略如图1所示。

(1)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需构建差异化的绿色物流发展环境,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来减少碳排放,二是采取高标准的生态政策限制物流企业的碳排放,三是通过让物流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倒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展绿色变革与生态晋级,提升全球竞争力。

(2)发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优势物流产业的辐射效应和引领作用,带动中、上游地区的物流企业协同与绿色合作,在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上,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物流市场的互联互通,藉此不断完善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产业布局,提升物流企业绿色发展效率。

(3)完善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同时通过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来优化物流业务活动,加强低碳物流网络建设,提高多式联运衔接效率,实现长江经济带全区域的绿色物流一体化,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节约物流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4)实施绿色包装设计,一方面进一步规范物流的包装工作,避免过度包装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另一方面鼓励物流企业在满足对产品的保护性、广告性和说明性的同时,选择绿色包装材料,尽量使用具有可降解性能和可循环回收利用的包装物质,全力降低包装成本。

(5)实行绿色智能化仓储,一方面立足全局,从战略高度协同长江经济带绿色仓储的规划、布局及运营管理;另一方面构建绿色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库存容量与货品的生鲜品质,尽量减少堆积,降低仓储成本,同时在货品的分拣和搬运上大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仓储运作效率。

(6)从双碳视角开展绿色运输,一方面改善运输管理体系,优化物流运输流程,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节约运输成本;另一方面提高新能源车辆的占比,尽量实现车辆的轻便化,降低能源损耗,同时对新能源车辆电池的使用与回收过程进行严格的把控,减少资源浪费。

(7)加强绿色智能化配送,一方面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配送的标准化建设并确保在实际操作中可执行,可根据物流市场变化做出动态调整;另一方面政府、企业和高校联手,培育掌握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专业技术的物流人才,支撑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配送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树雷,张臻. 数字经济发展与物流业产业升级——基于创新机制的检验[J]. 商业经济研究,2020(22):84-87.

[2] 葛立宇,莫龙炯,黄念兵. 数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碳排放[J]. 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2(10):20-37.

[3] 杨传明,张莉莉,周笛. 环境约束下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效率时空演变分析[J]. 管理现代化,2021(3):16-19.

[4] 洪涛. 长江经济带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发展与效率提升探讨[J]. 商业经济研究,2022(15):159-162.

[5] 连捷.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绿色物流发展路径探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21(9):94-96.

[6] 朱芳阳,赖靓荣. 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与绿色物流——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22(3):40-50.

[7] 董澤,钱慧敏. 绿色智慧物流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9(10):104-106.

猜你喜欢
绿色物流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绿色物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对策
我国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浅析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对策分析
浅析宁镇扬绿色物流业发展及对策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长江经济带股权交易所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战略下江西稀土产业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