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分析

2023-06-15 18:54李玲丽
参花(上) 2023年6期
关键词:美术馆群众艺术

群众文化艺术是广大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精神文化世界的一种追求表现,是在追求过程中逐渐演化形成的诸多文化艺术形式和内涵,这也充分体现了群众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期待,反映了群众的创造力。在新时期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积极推动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群众文化艺术能够提升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扩大群众视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但是,从整体上看,各地区的群众文化艺术发展还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而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文化艺术发展、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丰富文化艺术内容,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一)挖掘传统文化,丰富文化艺术内容

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也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新形势下,相关部门应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突出文化特色,以丰富群众文化艺术内容。

例如,美术馆在春节期间组织群众文化大课堂剪纸培训活动,活动过程中,剪纸艺人指导参与者剪纸技巧,并鼓励他们用剪纸来展现生活面貌,通过剪纸表现吉祥喜庆的寓意。这样的创意活动趣味性十足,贴近群众,同时也利用群众的力量推动了活动内容的创新。

再如,美术馆依托书法文化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各流派书法家展示书法作品,并为群众讲解各流派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现象,联系当代书法加以说明。在书法家的创作中,融合了不同流派的书法作品让人耳目一新,看到了艺术创新的妙处。例如篆书和隶书自古就有“篆隶不分家”的说法,一些书法家在创作中从篆书的笔法和隶书的结构来进行探索,呈现的作品中也呈现了“篆中有隶,隶中有篆”的效果;行书草书的融合,迎合了当代人实用书写的要求,在规范端正的行书中加入了草书的笔意,让书法作品中端庄的行书呈现出草书的性灵之美;在篆书和隶书融合中追求金石趣味,并融合篆刻的笔法,让古朴厚重的隶书更添苍茫、浑厚,让作品也充满了质感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的展现丰富了活动内容,也为群众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二)整合红色文化,创新文化艺术内容

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群众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创新群众文化内容的过程中,积极挖掘各类红色资源,整合红色文化内容,能够向群众重现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再现先辈矢志不渝的崇高追求,展现群众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基于此,相关主体应重视红色文化,着重挖掘本土红色资源,为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例如,某艺术馆积极挖掘红歌资源,组织主题文艺活动。群众在活动的引领下、在氛围的感染下积极参与,主动提供当地流传已久的红色歌曲,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声情并茂、铿锵有力地进行演唱,展现了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新形势下,相关主体应主动服务群众,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传承,使各类红色文化资源,尤其是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素材,以及文化艺术创新的依据,同时突出群众文化艺术内容的本土特色,使群众活动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也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实际。

(三)提炼先进文化,构建文化艺术内容

相关部门应将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视角对准时代的变迁,从历史的角度探索文化的发展,并利用多元化的文艺形式充实群众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时代的使命感。

例如,在系列庆祝活动中,某艺术馆按照引导和为社会注入正能量的要求,突出“凝聚群众力量”这一主题,组织专业人士和广大群众精心编排各类节目。其中包括群众大合唱《共筑中国梦》《走向复兴》,独唱《祝福祖国》《我爱祖国》,群舞《快乐女孩》《福门开》《开心中国》,独舞《花开盛世》等,群众在活动中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力量。

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文艺创作者以多样的艺术形式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了近年来各领域建设的喜人成就以及人们生活的巨大变迁,并形成了丰富的文艺作品。基于此,相关主体应强化自身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汇集文艺创作力量,推出更多精品力作,为群众提供精神滋養。

二、创新文化艺术形式,吸引群众主动参与

(一)组织多元化线下活动,加强与群众面对面交流

组织多元的线下文艺活动能够让群众与文艺工作者、文艺作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这对激发群众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群众文艺水平都是十分重要的。相关部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应切实了解群众需求,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线下活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

例如,2020年江苏省美术馆组织开展了艺术家作品展览活动。展览荟萃了江苏省美术馆全体创作人员新近创作的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作品,艺术门类多种多样、题材内容丰富新颖、风格语言各具特色,向广大群众展示了近期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了文艺工作者以坚实的脚步不断奋进的精神面貌。除了展示专业创作者的文艺作品,美术馆还精心策划推出了职工美术作品展,展示美术馆行政岗位工作人员创作中国画、版画等作品,并引导工作人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以提供全方位优质的文化服务。美术馆通过线下活动让群众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获得体验,进而在学习、欣赏、交流中丰富体验,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二)利用线上平台,构建沉浸式文化艺术体验模式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群众沉浸式体验文化艺术提供了便利。沉浸式体验设计是通过场景营造,配合全息投影、AR、VR等科技手段,以贴合甚或超出用户生活体验的故事性的方式,以游戏、情境感音频视频、戏剧、游乐设施、装置等作为输出途径,令用户全身心、多感官感受体验并沉浸其中,最大化地调动自身五感共鸣的产品设计或服务设计,有效提升参展观众的体验感。基于此,在群众文化艺术发展中,相关主体应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手段,构建沉浸模式,吸引群众走进文艺空间,提高群众文艺活动水平。

例如,江苏省美术馆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的品牌活动,活动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活化了典藏作品、传播了艺术价值、弘扬了江苏文化的风采,实现了讲好美术作品故事,让美术作品“活”起来的目标。在活动中,观众可以夜游美术馆,并在技术的加持下走进傅抱石芙蓉国的诗情画意和宋文治太湖烟水的浩渺氤氲;在沙畫表演中欣赏徐悲鸿、齐白石的经典画作,体会其中意境;品味昆曲和京歌等表演,获得多重感官的艺术享受;在倾情朗诵的《中国大运河赋》中,欣赏大运河全域的图画展、了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感受大运河的“声势雄姿”。这样的活动形式体现了现代技术的优势,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也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发展。

三、做好培训指导工作,突出群众主体地位

(一)组织培训活动,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水平

在新形势下,相关部门应面向群众广泛开展培训工作,切实提升群众文化艺术水平,促进文化艺术普及和推广。例如,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书画艺术,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书画爱好者的业余生活,逐步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搭建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大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某美术馆策划举办为期5个月的“书画讲堂”培训班,并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吸引群众报名参加。在培训中,美术馆邀请专职书法、国画、油画、篆刻等文艺创作者为群众进行义务培训,与群众展开面对面的交流,提高群众书画创作技巧和艺术审美情趣。同时,美术馆还将培训内容制作成视频,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群众线上学习。这样的文化艺术推广活动能够切实丰富基层群众的生活,使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提升群众的文化艺术素养,也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艺术创作的热情。

(二)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的支持。相关部门应立足群众需求,加强团队建设,进而发挥社会职能、加强艺术普及与传播。例如,江苏省美术馆为推动群众文艺工作的开展,积极招募志愿者,并组织培训活动扩充志愿者团队,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在培训中,美术馆相关负责人组织专题讲座,讲解美术馆的历史沿革、机构设置、馆藏特色,以及馆内工作机制和策展方式等内容,提高志愿者的思想认识。同时,结合群文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培训,讲解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促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群众文化艺术工作中来。

(三)做好活动策划,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

活动策划是保证群众文化艺术工作有序推进的前提。相关部门应准确把握群众文化艺术需求,并将这种需求融入时代发展的背景下,进而整合资源,组织策划,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文艺作品。

例如,在2022年国庆节期间,江苏省美术馆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策划推出“向美而行”——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中的水韵江苏系列微纪录片,纪录片以典藏活化为宗旨、以画传情、以美言志、以美为媒,尽显水韵江苏的新时代之美。在活动中,美术馆的专业人员针对遴选出的20件作品进行文化解读,结合水韵江苏文旅融合的时代变化,配以实景影像,同步制作20集美学微纪录片,诠释笔墨与时代的应有之义,以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方式,结合情境演绎和实境探访,加入AR、VR、XR等技术,引领观众欣赏名家大师卓越的绘画艺术,全景式再现创作者将个人形象、时代气象与自然景象创作出传世精品佳作的心路轨迹,讲述其人文内涵与历史情境,让水韵江苏焕发更加绚丽的风采。通过活动策划,美术馆积极整合馆藏资源,有步骤、有计划地向群众推广文化艺术作品,展示当地文化特色,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激发了群众观看、学习与欣赏文艺作品的热情。

四、加强文艺环境建设,保障群众实践效果

(一)增加物质投入,改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物质条件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的支撑。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强投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场馆的环境,为群众多元化文艺需求创造良好的条件。

江苏省美术馆在新馆负一楼重新开设了近两千平方米的公共文化休闲空间,提供包括艺术培训、艺术消费、艺术互动在内的各项艺术服务。其中8号公益展厅与爱创空间,自2020年国庆节起正式对外开放。随着大众审美认知的提高,美学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逐渐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让逛美术馆将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也是江苏省美术馆近年来的办馆新思路。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苏省美术馆计划进一步优化8号展厅的设计,更新设备、优化物质环境,为青年艺术家、新文艺群体策划品牌展览,探索更广泛艺术门类的展览方式,提高基于生活方式的新美术馆用户黏性。

通过物质投入,美术馆的物质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而这不仅能够优化文艺作品的展出效果,更能够提升群众的体验感,吸引更多群众走进美术馆,学习丰富优质的文化艺术。

(二)渗透人文情怀,提高文化艺术活动对群众的吸引力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环境的支撑,更需要人文环境的承载。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感受文艺作品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情怀,并从中获得共鸣,获得情感的认同和心灵的抚慰。基于此,相关部门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工作的过程中,应重视人文环境的构建,涵养文化情感,激荡群众真挚的情感。例如,江苏省美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组织文艺创作者深入开展采风写生活动,精心创作以“百年江苏”为主题的画作。这些作品不仅体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同时也继承发扬了新金陵画派精神,展现出了对人的深切关怀。群众在文化艺术展览中能够体会其中的人文情怀,融入文化艺术氛围之中,获得良好的文艺熏陶。

五、结语

在新形势下,推动群众文化艺术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文化服务体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本文从内容整合、形式创新、培训指导、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相关部门应继续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原则,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专业文化场馆、各方专业力量,以高品质、多元化、广覆盖的群众文化艺术项目服务群众,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作者简介:李玲丽,女,本科,江苏省美术馆,高级,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建设)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美术馆群众艺术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多让群众咧嘴笑
去美术馆游荡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纸的艺术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美术馆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