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杜甫的诗歌风格

2023-06-14 15:43耿玮婷
青年文学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杜甫时期诗人

耿玮婷

唐代杜甫在不同时期的诗风格各异。杜甫的一生可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杜甫读书游离时期,这个时期的他青春缤纷,风度翩翩,诗歌透露出轻狂之气。第二个时期是杜甫仕途受挫期,杜甫客居长安达十年之久,在诗歌中表现出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不平。这个时期多为郁郁寡欢和报国无门之情。第三个时期是杜甫因安史之乱出逃而陷于叛军时期,后又做官两年零两个月左右。杜甫的写作转向关注社会现实,这主要体现出杜甫忧国忧民之情。第四个时期是杜甫从四十九岁至去世之前这段时间,杜甫常居成都草堂,后来又浪迹至夔州生活,最后漂泊四方,客死于去岳阳的船上。这些时期都与杜甫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杜甫的诗歌思想自由、诗情浓郁、意象丰富、风格更偏向于对生命的思索。

一、杜甫诗歌的总体特征—沉郁顿挫

在杜甫的艺术风格方面,前人历来以“沉郁顿挫”四字概括。杜甫一生共写将近三千首诗,他的特色一直是人们所公认的“沉郁顿挫”。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说:“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馀篇。……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跂及也。”“沉郁顿挫”四字则是他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沉郁顿挫”确实代表了杜甫诗歌中某些诗,特别是最能反映杜甫诗歌水准的一批好诗,其风格得到了后人的评价与总结。

所谓“沉郁顿挫”,是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有停顿转折。杜甫诗歌中各种意象在“沉郁”中达到统一。“沉郁”主要表现在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深广而情感深厚浓郁;“顿挫”主要表现在诗歌情感抑扬多变,诗歌结构起伏转折。

杜甫生在乱世,安史之乱使他的生活颠沛流离,在社会矛盾严重的时代他目睹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人生苦难,使得他的描写从自己的雄心壮志转向百姓的苦难,终将沉郁和感伤压在心中,一边为国家的前途和百姓的命运担忧,一边对身世飘零进行慨叹,到了晚年这种情绪愈加强烈。他胸中郁结着无穷无尽的悲愤与忧国忧民之情,这使他在诗中的感情更加深沉浑厚。《蜀相》《登高》《秋兴》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突出表现了其抑扬顿挫的风格。其中,《登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首联两句中诗人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围绕登高所闻所见的情景写景。峡中不断传来猿啸声哀,透露出诗人的愁苦思绪,此处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颔联两句描写秋景,秋风扫落叶之声,大江东去之雄迈气势,诗人在尝尽艰难苦恨后疾病缠身,心中的悲愁难以纾解,感情更加慷慨激昂、凄凉婉转。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甫常将思想感情浓缩于孤舟等景象中。江边空阔寂寥,长江滚滚奔腾,而诗人常年漂泊在孤舟上,表现了诗人在世上的孤独无助。诗人在这独特的美景中抒发心中无限的感慨,渗透着诗人伤时忧国之情,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情感使他的诗歌呈现出特有的魅力。

二、杜甫诗风的转变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

开元年间是杜甫读书游历、丰富阅历的时期。唐朝处于封建社会少见的开放繁盛时期,但百姓依然生活艰辛,诗人与百姓接触的机会不多。因此,这段时间杜甫的诗歌语调激昂,充满抱负,富有浪漫主义气息,具有盛唐诗的典型特点。

其中,有一首诗是他的浪漫主义诗歌代表作,后世很多文人对这首诗极为推崇,即《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诗可以分为两层。前两联为第一层,着力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联为第二层,着力表现了诗人的感受。泰山之崇高与伟大,从另一个侧面被刻画了出來,同诗人思想相对照。高耸入云的山峦体现了诗人远大的志向,显示了其远见的豪情,反映了诗人青年时代奋发进取的气概。诗人由远及近,形容初识泰山之惊叹,以不同视角重复刻画了仰望泰山的雄伟气势、雄浑壮阔的景象,大气磅礴,气象万千,把人带入一个神奇而又庄严的境界之中,显示出泰山的巍峨、雄伟。最后,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感受,进一步描绘泰山的雄伟壮丽,突出了它在我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既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的决心与抱负,也抒发了诗人对攀登成功后的喜悦之情。

《望岳》是杜甫于青年时期所作,充满了浪漫情怀与热情。诗人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它既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壮丽景象的赞美,又体现出他对祖国河山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是一首佳作。

(二)困居长安时期

杜甫在三十五岁时,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谋官失败,困居长安长达十年,家庭突遭变故,生活发生转折,穷困潦倒。诗人这一时期的写作风格在漫游时期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生活的变故使诗人接近现实,诗风由个人情感的抒发转为对现实的反映,描述了诗人对百姓苦困生活的同情及对朝廷的期望与批判,正处在由浪漫诗风向现实诗风转化的时期,许多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诗篇问世,其代表作有《兵车行》《丽人行》等。

《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人所推崇。诗中意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灾难,富有非战色彩。从“车辚辚”到“哭声直上干云霄”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为其子送行的情景和夫差出征的惨状,表现诗人的悲愤之情和深沉的思乡之情,描绘出一幅幅令人荡气回肠的送别图。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到“被驱不异犬与鸡”为第二段,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交代了征人在离别前的悲苦心情,表达出他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生活艰辛、农村萧条零落的景象。从“长者虽有问”到“天阴雨湿声啾啾”为第三段,叙述了唐后期边塞战争中军队伤亡情况及士兵在军营内的生活状态,写征夫久不得息,年年征兵,妇女又不能胜任繁重劳作,只好把孩子送人,老百姓唯恐生男,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于是纷纷弃家离乡,让人不寒而栗,对其表示同情。诗人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深刻地反映了百姓的苦难生活。

《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丽人行》是讽刺杨氏国戚的奢靡生活,从侧面折射出玄宗昏庸不堪、朝廷衰败的状况。开头十句写上巳日曲江在水一方踏青的丽人如云、身姿娴雅、姿色秀丽、衣冠楚楚;“就中”十句具体写出丽人中虢、秦、韩三人,她们器皿典雅、馔美可口、箫管婉转;“后来”六句,写国忠的炫赫,意气骄恣,势焰熏灼。全诗语极铺排,表现富丽华美的同时又惟妙惟肖,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但隐含犀利的匕首,讥讽入木三分。

(三)安史之乱时期

安史之亂,潼关失守,社会处于一片黑暗,杜甫亦开始流离失所,带着家人奔波各地,躲避战乱。他一生坎坷,却又常怀赤子之心,随着经历的丰富,他的诗风基本完成了向现实主义的过渡。以安史之乱为现实背景,杜甫创作了大量因战争而造成悲惨现实社会的诗作,反映了百姓的疾苦,现实主义风格基本定型,完成了自己在诗歌风格上的转变。这个时期,杜甫创作诗歌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新安吏》的前十二句描写新安县吏受命让军队抓丁,但是壮丁早被招募完毕,不得不用未成年男子来充数,诗中描写了征夫离乡和骨肉分离的荒凉景象。《石壕吏》描写了官员们趁着夜晚来到石壕村捉人当兵,其中有一位老妇人的三个儿子全都当了兵,只能让老妇人出门应对,描写了战争带给老妇人一家的不幸。《潼关吏》描写了紧张的备战气氛,筑城的士兵修建城池,抵御敌人的情景,希望士兵们可以以史为鉴保卫长安。《新婚别》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妇因为战争,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奔赴战场,虽然不舍,但新娘明白个人情怀与国家命运不可分割。她想随夫出征却未能成行,只得勉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无家别》描写败阵的战士回到一片荒凉的家乡,而家人早已亡故,就在他欲种地安生之际,县吏再次前来请求征调,这一次已经是无家可别了。《垂老别》描写了一个子孙战死,老翁被征别妻时的悲惨情景,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带给百姓的灾难。

“三吏”和“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官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言所行,真切地刻画和形象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及百姓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现了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诗人在描写这些生活痛苦时,一方面对饱经忧患的百姓寄以深切同情,对官吏感到厌恶;另一方面他又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腐败及他们为实现其统治而进行的各种残酷手段,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同时,他还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当时农民悲惨的生活画面。这是一个矛盾体,具有复杂性、层次性、多重性。这一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思想,与诗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相符合。

三、杜甫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纵观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历史,杜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深刻地折射出唐代社会全貌,记录了杜甫的生平经历,把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相统一。杜甫的诗,无论是从艺术技巧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给后代诗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参考。曾经加入《新青年》,以《狂人日记》等名作参与了新文化运动的鲁迅,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尤为突出,成为人心所向的革命文学导师。晚年时,鲁迅与朋友探讨中国文学史问题时认为,在当今和以往中陶潜、李白、杜甫皆为第一流诗人,然后又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刘大杰《鲁迅谈古典文学》)。鲁迅晚年在政治上与胡适分道扬镳,唯此评论仍然与胡适笙磬同音。他还说过:“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廖仲安《杜诗学》)

总而言之,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是多样的,将社会的时代变化与人生的跌宕起伏相融合,完成了思想与艺术的结合。杜甫的诗歌随着时代的原因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从描写个人理想到社会写实,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与百姓的遭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诗史”。

猜你喜欢
杜甫时期诗人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晒娃还要看诗人
杜甫改诗
我理解的好诗人
清代时期
诗人猫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杜甫与五柳鱼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