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忆母校

2023-06-14 15:43任欣
青年文学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打篮球篮球同学

任欣

我的母校新泰第二中学,坐落在杨柳依依、泉水淙淙的楼德镇,是一所完全中学。我于 1983 年入校,1986 年毕业。如今,我已毕业三十六年了,曾经的点点滴滴却难以忘怀。

老师们

我们的老师有一部分曾经是大学的教授、研究所的专家,一部分是工农兵大学生,或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这里来的。他们教学态度认真,教学风格迥异。吴乃杰书记,个子不高,声音却十分响亮,每次校会都能听到他那穿透力极强的声音;任宪功校长,高大魁梧,走路迈着四方步,很是沉稳;还有后来的缪吉陞校长,一说话就笑,讲话时就像专家作报告;徐曙辉校长,严厉中透着慈祥,习惯倒背着手巡视课堂;教数学的张雨夫老师,似乎是边走边思考,上课铃声响起,他便快步走上讲台,一堂精彩的优质课就开始了;班主任韩荣玺老师教物理,有一天,教室外下着小雨,韩老师神采飞扬地在黑板上推导一个物理机械定律,那真是风声、雨声、板书声,声声入耳,全班同学听得如醉如痴;还有教语文的孙善利老师,范读课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分析理解精辟透彻、头头是道,听他讲课就是一种享受;英语老师李振明,在课堂上口若悬河、幽默风趣。

人的一生在学习阶段能遇上一个好老师,实乃三生有幸。二中的老师个个有高招儿,人人有绝活儿,优秀的师资带来了辉煌的成绩。那时的新泰二中,送出了一批批优秀学子。

文艺会演

每年都有师生文艺会演,谁也想不到我们的老师下了讲台,还能登上舞台。杨世然老师和韩荣玺老师会拉二胡,尹燕海老师会弹吉他,薛嘉兴老师会敲柳琴,等等。老师们多才多艺,同学们大开眼界。班里也开元旦联欢会,老师和学生都献艺。那时正风靡的电视剧是《霍元甲》,张敬宇老师用粤语为大家演唱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那手势,那语调不亚于原唱。杨秀凯老师用俄语演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那表情,那个范儿,真可称得上是歌唱家。还有每天的课前一支歌,成了我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学们使劲儿唱,唱出了气势,唱出了力量,唱出了团队精神。

打扫卫生

每周五下午是打扫卫生的时间,可把医务室的冷老师忙坏了。她要求极严,班级负责的卫生区有一点儿不干净也不行,过她这一关真的很难。这个时候,全校最忙的人是她,到处都能听到她的声音,有一点儿灰尘都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同学们怕极了她。但是,当学生受伤得病时,她又变成了慈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们在心底里说:“老冷不冷。”打扫卫生时,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干,哪里脏哪里就有老师的身影。我到现在还记得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杨世健老师身披大衣,端着锨和学生一起打扫厕所的情景。

运动会

最精彩的还是学校一天半的运动会,运动员奋力拼搏,同学们摇旗呐喊,操场成了沸腾的海洋,欢乐的世界。尤其是百米赛跑和百米跨栏项目,运动员风驰电掣一阵风,同学们心惊肉跳味无穷。体育队的学生每次都破纪录,参加新泰的比赛绝对是第一。

打篮球

学校每天下午都有一节活动课,每个班有固定的场所。打篮球、排球,干什么的都有,我选的篮球。那时有班级比赛,为了能上场,我苦练本领。我们班的教室是全校最大的,应届生在前,后排台阶上是复习生。我有时在班里练习把篮球投到最后一架铁制的屋梁上,时间长了,篮球竟能稳稳地落在上面。晚上下了第一节课,我也去操场上训练。星期六和星期天,不是学习,而是和同学打篮球。那时候,家庭条件差,没有鞋穿,只好赤脚上阵,运动鞋只能是打比赛时才穿的。我们也和老师们进行篮球比赛,郭勇老师犀利的进攻,翟鸿来老师精准的投篮赢得大家的喝彩。后来,班里来了灵山部队插班學习的战士,他们准备报考军校,我和他们也一块儿打过篮球。我们关系很好,毕业时我还穿着他们的军装去迎宾照相馆照了相呢。

买书·读书

学校北墙外是杨树林,我们沿着一条两边都是杨树的羊肠小道去书店买书。中间要经过一条小河,小河里错落地排着一溜搭石,平时我们踩着石头过河。过了河再往前走,有一个缓坡。上去以后有个小胡同,仅有三尺宽,走出去,就如同走出了沼泽地,突然见到了光明。马路对面就是新华书店,进门时,我们总是把鞋上的泥巴抹掉,唯恐弄脏了这知识的殿堂。去新华书店的这条小路,学生非常多。家是教育学院、医学院、南泉村的学生,都走这条路,因为它近,但很难走。回学校是下坡,下来时不由得一阵小跑。虽然路难走,但留下不知多少二中学子的求学身影。那个位置正是现在的神泉所在地,现在修了台阶,坡度没有了,变得容易走了。人们为了纪念它,把那条胡同保留下来,题名“三尺巷记忆”,路旁的宣传栏里有楼德镇老照片和悠久的历史介绍。

那时候,盛行看武打小说,同学们常常好几个人合看一本书,谁有时间谁看,自己给自己做个记号,书的利用率极高。我为了独占金庸的《神雕侠侣》,索性躲到学校的水塔旁,不吃不喝,看得天昏地暗,非一口气儿看完不可。

大礼堂就餐

学校有一座大礼堂,本来应该是用来开展大型集体活动的,但由于学生宿舍少,更没有专门的餐厅,就用作学生宿舍和餐厅了。学生们大都经济条件有限,常常是从家里带来煎饼、地瓜或窝窝头,还有咸菜疙瘩。这饭食还要省着吃,如果前几天吃没了,后几天肯定是要饿肚子的。偶尔也有学生到学校食堂买几个馒头,那香气弥漫在礼堂里,馋得大家直流口水。尽管如此,几百号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热热闹闹,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感谢母校,带给我如许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沉淀在灵魂深处,永恒不忘。

猜你喜欢
打篮球篮球同学
小熊打篮球
海浪“打篮球”
打篮球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打篮球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