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梅 黄紫然 张毅 陈熙琳
摘 要: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需要,针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为导向,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及资源,通过重构课程教学体系,梳理影响思政教学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水污染控制工程思政教学的模式,强化学生科学世界观及正确生态文明观的重塑,实现知识获取、能力培养、思维发展、价值塑造“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为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及碳中和碳達峰等重大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5-0185-04
Abstract: With the strategic needs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the student-centered principle has been adhered and the training of outstanding talents with national feelings, global vision,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has been oriented,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resources contained i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ystem was deeply excavated. The teaching goal of "four in one"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ability training, thinking development and value shaping was realized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and sorting out the key factors. And then the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has been put forward, as a result, the re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and corre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utlook has been further strengthened, which provided talent support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jor strategic plans such as carbon neutralization and carbon peak.
Keyword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course teaching; teaching objectiv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教学内容包括污水各种处理方法和设计计算、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水处理厂设计等。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污水处理方法的基本理论、处理原理、设计计算和工程应用,从而合理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工程设计,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及初步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此外,还要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育人功能,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内在精神体系和素质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发展观及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
但如何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入,切实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 课程育人理念及思政教学目标
秉承“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理念,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贯彻“生态理念要强、环保情怀要深、工程思维要新、科研视野要广、职业素养要正”的育人准则,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成效[3]。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落地落实、见功见效,只有基于系统思维,借助科学的设计,统筹各种资源,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长效化和常态化。该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就是培养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具有良好的思辨能力、严谨的工程思维及宽广的国际视野,且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解决复杂水污染问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因素
(一) 开展深入细致的学情分析是进行思政教学改革的前提
要确保思政教学取得预期效果,首先要开展全面、细致的学情分析,要深入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学习习惯、心理特点、兴趣关注点及价值观等,并及时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计、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升思政课堂的吸引力。如现代大学生比较关注考研、就业、考执业资格证书等资讯,如果结合学生的这些兴趣方向开展思政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环保行业现状、职业道德规范、发展前景等,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教师是开展思政教学的关键
1 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培育出能适应未来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需要,胸怀科技报国理想,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卓越水处理工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而且重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和工程思维的培养。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课前思政教学目标的设计、课中思政教学内容的巧妙融入、课后思政教学效果的检验及巩固,都直接关系到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
2 教师对思政教学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课程思政的实施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来完成的,而教师自身对思政教学的理念和认识是决定教学成效的关键[4]。由于课程思政的提出较晚,大多工科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和训练,思政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再加上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导致思政教学无法落到实处。如果教师能及时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思政教学的内涵、要求及目标,并能秉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日常课堂教学为契机,将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并行,这无疑有助于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
3 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投入程度
教师投入程度是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核心因素,包括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活动的设计、教育模式的创新等。
教学资源是课程思政教学的载体,丰富的教学资源储备是开展思政教学的关键因素。如果教师积极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结合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特点,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收集、储备或制作包括图文、动画、微视频等生动、直观、妙趣横生的教学资源,将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因为学生对图文、音频及视频的关注度始终高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在污水处理现场讲授工艺原理及流程,让学生切实感受基于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的科学性;剖析环保违法案例解析环保管理,让学生明白环保法律法规的严谨性及知法、守法的重要性;采用PBL教学讲授;采用情景式教学讲授水资源再生利用的紧迫性及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性。
创新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同时同地”面授课堂模式,还可以探索“同时异地”的直播课堂教学模式及“异时异地”的MOOC模式,同时引入翻转课堂,采用隐性渗透式、专题嵌入式、案例分析法和主题讨论法等等,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提升思政教学质量。
(三) 找准思政教学和专业内容之间的契合点
课程思政的设计与规划必须遵循课程自身的运行规律,首先侧重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潜在思政教育价值和理念,再立足环境学科的特殊视野、理论和方法,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水污染控制技术理论知识“生成性”的内在契合关系,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以教育的“深入”“深刻”为突破点,实现专业授课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由浅入深、由知到行,由知识掌握到内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筑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6]。
(四) 全面评价及反思是确保思政教学成效的保障
目前,缺少评价和考核是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缺少教师视角的思政教学成效评价和考核,这就导致教多教少无所谓、教好教坏无所谓;另一方面是缺少学生视角的评价和考核,导致学不学没关系,学多学少没关系。
基于教师视角的思政教学评价,需要立足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维度,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包括课程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的紧密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活动安排的合理性及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等,而基于教学成效的多角度评价结果及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进一步推进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基于学生视角的思政教学评价与反思,需要立足学生的专业素养、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等维度,采用调查问卷、专题讨论、小组比赛及期末考核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三 实施水污染控制工程思政教学的整体思路
要有效推进思政教学工作,如图1所示,首先深度挖掘该课程的知识点、能力点所蕴藏的思政元素,明确思政目标,进而制定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的课程标准。其次,依据课程标准,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切实做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有机融合。再次,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制定撰写课程授课计划,并进行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最后,开展教学实践,借助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并将教学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不足反馈到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中,为后续思政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四 思政教学模式及实践
(一) 全过程、全方位融入思政教学
在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基础上,充分发掘课程内容自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及生态智慧,在“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下,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特质,做到“课前准备+课中融合+课后反思+专项强化”的全过程、全方位思政教学,确保教学各环节浸润价值塑造[7]。
针对每一章节的授课内容寻找符合思政目标的教学素材和案例,通过视频、动画、新闻报道和污水治理案例分析等,融合理论课程教学中。另外,结合授课内容,教师提前设计好教学课件,融入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于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课中回答等手段辅助教学,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针对教學难点和重点,逐渐攻克,化难为易,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点。
利用超星、雨课堂等智慧课堂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前发送相对应的课程思政案例或视频等,让学生提前针对思政内容进行学习思考;课堂上开展生生交流和师生讨论,积极分享学习思政内容的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情怀;课后发布作业、测试或互动答疑环节,巩固教学效果,如图2所示。
(二) 深入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
在教学过程中,可积极挖掘专业知识本身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和资源, 坚持将思政教育贯穿到专业知识学习中, 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专业课程的正确价值导向。此外,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水污染控制工程涉及法学、经济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知识,因此就可以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尊重事实、爱岗敬业等相关的理念和价值观。同时, 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坚定的“环保者”, 为实现中国的“蓝天白云”、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 借助典型案例或专题纪录片强化思政教学
丰富思政教学案例与工程实例,将家国情怀、积极进取、诚实守信、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等思政元素进一步有机融合到教学过程中[8]。如结合松花江重大水污染案例、福建紫金矿业有毒废水泄漏案例、常州外国语学校操场污染事件及广西镉污染事件等,展示水污染的危害,让学生深刻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内涵。此外,向学生在线推送专题纪录片等资源,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强化职业使命和责任担当。如《经济半小时》系列报道《生态文明建设前沿报告:水污染治理进行时》及《焦点访谈》关注水环境污染的系列专题片,如《“河长制”推进河长治》《生态治水湿地入城》《红线》等。
(四) 充分利用时事热点普及思政理念
根据表1,可适时地引入一些和水环境有关的时事热点新闻及时事政治,全面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理想信念,并成长为能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重要力量。
(五) 开设“水污染控制实务大讲堂”,保持课程思政教育的长效性
为确保思政教育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中永葆青春,拟创造性地开设“水污染控制实务大讲堂”专栏,重点向学生讲解我国及全球环境的时政新闻、我国生态环保规划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全球责任担当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五 结束语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然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历史任务,同时污染治理的深化对环保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人才不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秀的创新能力,更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及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
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与教学知识点完美契合,并通过思政教育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素养、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体现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形成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得以升华,这就要求教师在做好专业知识的教学的同时,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出发,分析并探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总体思路、影响因素及实施模式,以实现水污染控制工程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进而培养学生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引导学生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李彦鹏,张力元,黄立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1(49):156-159.
[2] 梁文俊,刘佳,宋丽云,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21):81-83.
[3] 马玉春,董治中,李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腐蚀与防护”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12.
[4] 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7(1):112-120.
[5] 胡晨燕,熊村,朱叶叶,等.浅谈《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与思政理念的有机结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9):180-181.
[6] 程世昆,李子富,张玲玲,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21(3):91-95.
[7] 张艳,刘延湘,杨志华,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學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1(1):124-125.
[8] 黄丽平,周中流,林三清,等.“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探析[J].广东化工,2021,48(24):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