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教学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解读

2023-06-13 00:47郭宁扈月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杨桃公约

郭宁 扈月星

一、学习内容分析

(一)单元学习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编排的课文有《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形式多样的文章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丰富的人文内涵,为学生思考客观事物提供了多重视角。在内容呈现形式上,作品丰富的对话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中不同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的认知,是适合“有感情地朗读”的学习文本。

口语交际话题聚焦“图书借阅公约”,关联学生学习生活情境,让学生以讨论的方式达成班级借阅共识,强调学生主动发表想法,也是对学生寻求“办法”的思维训练。

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关注加点字词,分析不同语境中人物的情感表达。“日积月累”节选自《弟子规》,引导学生明白日常行为准则,熟读成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爱阅读”板块,以故事《好天气和坏天气》启发学生认识到“好”“坏”相对。

(二)单元核心知识

解析文本,我们不难发现“发表看法”是本单元学习的核心知识点。“发表看法”,学生在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已有 “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学习经验,以“谈感受和想法”为主,但对“文本进行意义重构,有自己的认知”部分不做要求。本单元的学习以此为基础,通过多篇故事联读,引导学生读懂内容,对不同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意义重构,发表看法,进而达到联系实际谈事例,在生活中明辨是非,最终指导自己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

(三)单元学习过程

我们围绕“办法”这一主题以及本单元核心知识点“发表看法”,梳理教材的“助学系统”,发掘学生学习的能力提升点。

通过梳理课后习题和阅读提示,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要求渗透多篇文本,从有趣的故事到学生的生活。在多样的人物对话中,学生感知角色与事例,结合生活,从故事的不同视角谈看法。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当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找出文本重点,帮助学生辨别是非与善恶,体现语文思辨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教师还应当将文本阅读和自主探究结合,深度思考、表达,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二、单元“学习任务群”构建

(一)单元素养型目标

1.能在阅读情境中,借助注音和注释朗读课文《寓言二则》,读懂故事大意;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通过阅读、质疑与讨论,辨析人物行为的对错,从而获得启示。

2.能在生活情境中朗读《画杨桃》,通过阅读、比较、分析,联系故事中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辨析不同人物的看法,并结合文本得出启示。

3.能在故事情境中,分角色朗读《小马过河》,读出恰当的语气,读懂故事大意;通过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不同角色的说法,并提出看法,做出评价。

4.能阅读有趣的短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月亮姑娘做衣裳》,发现、思考身边事物的奇妙之处,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以上学习目标,指向两个层面的提升。第一,指向思维能力的发展,回应“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学生通过联想生活、分析比较、辨析判断等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与思考,达到发展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能力的目的。第二,指向核心素养的提升,适应新课标的学习要求。学生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事物的奇妙之处,形成积极思考、乐于表达的习惯,以故事为载体,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

(二)单元学习主题与学习情境

围绕单元学习目标,学习主题可定为“故事中的思考”,让学生明确故事本身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的辨析活力。围绕该学习主题,联系学生学习实际,整合单元内容,我们可以举办“班级公约”辩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任务中学习。通过辩论,学生明白了在看待事物、解决问题时,有的对、有的错,在思辨中理解了即便是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从而联系生活,辨析、思考生活中的类似事例,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分辨生活中的是非对错。

(三)单元学习任务与活动

围绕学习主题和学习情境,教师可以设计“读故事,谈想法”“多角度,多思考”“分类别,定公约”三个学习任务。

1.任务一“读故事,谈想法”。任务以两篇精读课文为学习材料,通过比较、分析、概括、讨论等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思考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不同身份看待事情的不同,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结合班级实际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具体可开展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寓言故事悟道理。学生学习《寓言二则》一课,借助插图了解故事内容,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说明守羊人和农夫的不同表现。在“寓言道理我来讲”活动中能够概括“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能结合生活实际,寻找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提出自己的想法。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感受故事、辨明道理的能力。

活动二:面向实际说问题。将《日积月累》融入此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讨论了解《弟子规》节选内容的含义,明白古时候对学生的规定有哪些。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阅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寻找并记录班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将文本联系生活,培养学生面对日常班级生活的思辨性,也为《班级公约》的制定做前期准备。

2.任务二“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画杨桃》《小马过河》和《好天气与坏天气》三篇文章,运用对比、分析、综合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的积极性,感受多角度思考的价值。本单元《我的发现》栏目的学习,也将融入此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看法。具体可开展三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多個“角色”多种想法。学习《画杨桃》《小马过河》两课。学生在学习《画杨桃》时,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了解“我”和同学面对杨桃的视角不同,绘画结果也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和分角色朗读,建构起对“老师”和“同学们”不同人物的认识,说明二者的做法有何不同,能够结合人物行为,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习《小马过河》时,学生结合图示对比分析老牛、松鼠的不同语言描述,分角色朗读,感受不同角色的看法。学生利用人物对话比较和感受不同角色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白“小马”最后是如何找到解决办法的。活动最后设置“不同视角观生活”环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以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

活动二:同一“问题”大不相同。学习“我爱链接”中的《好天气与坏天气》一文,学生延展运用在《画杨桃》一课的学习方法,借助图示对比“好天气”和“坏天气”的含义,联系阅读经验、生活体验讨论同一天气在两个儿子眼中“大不同”的原因,理解文中老奶奶两个儿子的看法为何不同,明白老奶奶不再哭泣的原因,回归“想法”这一中心,知道事实与观点的不同。教师将“我的发现”融入此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说说同一词语与单个生字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自己的视角大胆发表看法。

活动三:面对“问题”谈想法。活动要求学生借助具体事例、照片或者表格的形式说明自己发现的班级问题,组内合作比较、整理班级问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分类汇报班级现存问题。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站在不同视角分析、辩论问题产生的原因,多角度谈自己的想法,结合《小马过河》的内容,寻找解决办法。

3.任务三“分类别,定公约”。这一任务主要指向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学生通过汇总、分析、解决问题,形成一条条适合班级实情的公约。通过这个任务,学生学习用思辨性思维,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具体可开展两个学习活动——

活动一:图书借阅我能行。通过和同学讨论交流,制定《图书借阅公约》。在常见的借阅情境中,学生结合小组汇总的问题报告,呈现典型借阅冲突案例,从教师、图书管理员、借阅人等视角谈看法,辩问题。结合生活经验与实际情景帮助不同人物解决问题,学生形成多条图书借阅规定,最终汇总得出《图书借阅公约》。

活动二:班级公约我制定。按照公约类型进行分组讨论,学生直面不同类型问题,多角度说出自己的想法,结合实际得出办法,最终形成班级公约。

在实际教学中,每一个单篇教学活动设计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从学生基础、学生心理与认知特点等层面,明晰单篇课文的横向知识广度与纵向知识深度。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结合单元素养型目标,确定单篇教学目标,进而设计系列活动内容。※

(作者单位: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小学)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杨桃公约
图书借阅公约
这类人吃杨桃很危险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实施对策等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跟四位“名师”学思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哀怨曲还是欢乐颂
寻找最大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杨桃:树上结满“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