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趣味 少一点检测

2023-06-13 00:47王栋生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5期
关键词:书目趣味读书

语文教育,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趣味,就成功了一多半。阅读素养提高了,综合学习能力也能有显著的提升。这不是否定“教学”的作用,对常言说的“无师自通”,不能狭义理解。学生以书为师,善于比较鉴别和发现,一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那时教学交流活动很少,“管理”也少,更值得一说的是,考试检测少,“教辅”也只能羞羞答答地出现,这就给语文教师很多开拓创新的空间。

当年除了少数经典作品,学生对很多课文没有阅读欲望。除了鲁迅作品和少数文言文,很多课文不太需要讲。40年前,在南师附中,我和老师们自选读物,推荐给学生,一些译介的散文、小说让大家耳目一新,也常有外校老师来索要我们油印的讲义。谁负责?老师负责,读书人负责——教师作为读书人,能负得起这个责。我当年可能是推介课外读物最多的,我的学生后来不仅思想健康,学习习惯也很好。

从那时起,我想到要观察学生的阅读状态。而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回望教学经历,我总在想,1983年,教室里流传的那十几本小说、散文怎么会有那样的魔力?书已经被翻得边角破烂,仍然在传,不停地传!

上课时,会有学生把小说压在教科书下面,偷偷地读一两页;总会有学生在周记里向老师倾诉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为喜爱同一位作家的作品,一些同学成为知己;放学后,教室里会有几个学生讨论某本书中的情节或语言,交流各自抄录的精彩语句,如痴如醉……有位学生看了讲义上丰子恺的文章后,自己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丰子恺散文》,一篇一篇地读,读得比我细致,和我讨论丰子恺时,对作者的了解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从这本书开始,她读了更多丰子恺的作品。她现在有50多岁了,我估计她一直会是个高素质的阅读者——少年时打下的底子,决定一生的学习高度与眼界。那时,像这样从阅读中获得快乐的学生有不少,当他们读到好文章时,会抄录(当年也只能抄录),不仅与同学、老师分享,而且渴望交流。青春记忆中的友情,很多和共同的阅读趣味有关。

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面对阅读材料表现漠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如既往地在影响学生,这个“都不怕”,真的很可怕:面对影响人类几个世纪,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经典作品,青少年竟能那样漠然!同样,我们也看到成年人对文学阅读的冷漠,不仅部分家长没有阅读的愿望,一些教师也没有阅读趣味,相当多的教师把阅读当成语文学科的任务。但他们似乎都富有“思想水平”,比如,他们看到阅读讲义有“爱”“人性”的内容,便会质疑:“这个,也能让中学生读吗?”但我觉得,那一段时期比较好的现象,是人们可以讨论问题,痛定思痛,尊重事实,很多老师更重视学生个人的感受。

当时的语文检测手段不够丰富,要求也不高,检测的频率更低。除期中、期末考试,每学期只有两次“单元测验”,一页纸,一节课。那样的好日子,南师附中有过十多年。2002年,我们对高中做课外阅读调查时,情况有了令人不安的变化。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状态下,多数学生的阅读不但没有发展,反而有退步的趋势。这和检测过多不无关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多的书,有学过教学法的老师,学生理应享受读书之乐,可是,频繁的“检测”和“考试”,把学生的阅读趣味折腾一空。虽然教师的“讲读”或“阅读指导”未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趣味,他们在阅读时有老师想不到的压力。“检测”令学生的阅读有功利趋势,学生在阅读时不得不思考:“为什么要我读?”“这篇文章会考什么?怎样考?”烦琐的低水平检测,损害了学生的阅读趣味。

过多的检测,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他们就很难自由地阅读。在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学生不得不留意“主旨”“梗概”“基本内容”“时代背景”,不能不揣摩“思想倾向”“风格”“特色”,他们小心翼翼,对照阅读目标,跟着“要求”走。让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带着几条“目标任务”去读书,会有什么结果?有学生回忆小学时的春游、秋游,说原本盼望学校的春游、秋游,后来则不愿参加了,因为语文老师会顺带提“观察要求”,甚至要带小本子记,看到什么花花草草了,要记下什么样子,隔天上课要写“观察笔记”;他和小伙伴在草地上追逐玩耍,可是老師表扬了一直在小本子上记录的“好同学”,于是自由的小灵魂纷纷回过神来,从背包里翻出小本子——培育趣味并不容易,而终止好奇心只要一分钟,或者一句话。我在教师培训讲座时向老师们说这个例子,大家都笑了:老师们的童年,大约也有相似的经历!

规定的阅读书目,多数是为了统一检测。划定一个大致范围,列出基本书目,初衷其实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检测和考试有必要,为了让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划定出题范围,提供一个“最低限度”的基本书目,是比较公平也值得认同的做法。只是,真正的阅读者未必重视这种基本阅读书目,他的天地很大,不可能为了“过关”而倾注过多的精力在这种书目上,他的阅读中,也不可能有“阅读题”的概念。

他还是个少年,凭着兴趣在自由阅读,一点一点地积累,他需要慢慢来,因为他一无所有,还只是一张白纸;他迷上阅读,不可一日无书,慢慢地,他能凭自己的一点经验去揣摩,去比较,去判断;现在,他才上小学,或初中、高中,非要让他从几行诗句中“准确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变化,非要他从一本书的某个章节去“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这样匆匆忙忙地寻根究底,一路上那些“风景”,难道会进入他的眼帘,深入他的内心吗?

没有教师的指导和辅导,没有检测“正确理解”和 “准确把握”,很多人一样能在自由阅读中有更多的个人发现和顿悟,这,就是读书对人的滋养。回忆少年时代的阅读,回想世界究竟是怎样出现在我的想象中的,我对当下的阅读教学有些疑虑。在资讯手段极其落后的时代,书,几乎是唯一能获得光亮的途径。而在成年之际,我进一步想到,等着别人来“教”读书,往往不如自己摸索;过多的检测,有可能“败坏”阅读的趣味。学校教育,不能拿名利去诱惑学生阅读,更不宜以分数评论学生的读书效能。

自由阅读有特别的趣味。学生会想知道,同学中有没有谁读到这一段时,和自己一样热泪盈眶?如果有,他就可能引其为知音。他想知道,还有谁和他一样喜欢书中的某个人物,喜爱重复阅读某个细节。什么叫志同道合?往往就是在阅读中的审美趣味相近相合,学生时代的一些知心知己,起于爱同一首诗或同一本书,一套自然科学丛书、一册历史名作、一篇有关新技术的论文,都能把他们聚到一起。虽然他们也会喜爱同一首歌,喜欢同一支球队,关注同一个明星,但是都不如爱读同一首诗、爱读同一本书来得深切,因为经典与名作永不衰老。

老师们的担忧,常常是“如果不考,有些学生就不会读”。这种情况当然有。可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读起来,就用记分的检测和考试推进,是不是就能扭转不读书的状态?自由阅读能培育学生的阅读欲望。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人生并非只有正前方一条跑道,地球是圆的,世界很辽阔,人们可以有不同的道路。何以见得离开教师指导,学生的自由阅读会一无是处呢?何以见得推荐书目之外的书不宜读呢?教育者应该明白:过多的检测与考试,可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形成反作用。

一些语文能力强的学生,未必是课堂教出来的,多数情况下,来自他们的阅读积累,特别是课外的大量阅读。优秀的阅读能力,撑起一个学生的全部学习,而不仅仅是语文科,甚至撑起他的中学时代。“不管遇到什么困境,只要手上有书,都能过去”,不止一次有学生这样诉说。一名少年,有自己喜爱的书,能独处,能享受寂寞,他坐在教室里,内心很充实。语文老师一定要这样想:我的教室里坐着这样的学生,无论如何,不能宣扬庸俗的读书观。

我非常愿意退几步谈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的阅读教育不能没有检测,离不开检测,因为没有检测,我们的教学将无法自我评估,也无法向社会交代,那么,是不是能把检测推迟一点?把检测减少一些?把难度下降一些?还有,作为教师,我们能不能像对学生一样,对自身的阅读也做些检测?※

(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著名语文教育专家)

猜你喜欢
书目趣味读书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午睡的趣味
我们一起读书吧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读书为了什么
本刊邮购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