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油画《人生旅途》是19世纪早期美国哈德逊河画派画家托马斯·科尔的代表作。该作品结合寓言,呈现了科尔的人生观念。运用图像学方法论,结合艺术社会学,探讨了科尔个人际遇以及其所接受的哲学观对《人生旅途》叙事的影响。《人生旅途》作为美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尔前作《帝国历程》一致呈现出画家对于人类自身命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托马斯·科尔;《人生旅途》;哈德逊河画派
一、为谁而作,为何而作:科尔的个人境遇
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是哈德逊河画派的初创人与早期的代表人物。哈德逊河画派是活跃于19世纪的一个松散的画家群体,后世因其活跃地区(哈德逊河流域)为其命名。哈德逊河画派在初创时以科尔为首,还包括艺术家弗雷德里克·丘奇、阿瑟·布朗·杜兰德、约翰·肯赛特等人。在哈德逊河画派画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美国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基本脉络建构完成。
1801年2月1日,托马斯·科尔出生于英格兰。1818年,他随家人移居美国,在俄亥俄州的斯托本维尔定居。在22岁时,科尔搬到费城,后来在1825年,他定居纽约。1829年,科尔前往欧洲,访问英格兰、法国和意大利。1832年返回美国后,他开始创作讽喻画和历史题材画。1836年,科尔创作完成其著名作品《帝国历程》(The Course of Empire),随后他将关注点从人类文明的循环,转向人类自身。他萌发了创作一系列作品以表达人生际遇的想法。《人生旅途》(The Voyage of Life)在此思绪下诞生。
《人生旅途》是画家受赞助人塞缪尔·沃德委托,受其资助而创作。科尔曾对此说道:“我从塞缪尔·沃德那里得到了一份崇高的委托,他委托我画一组系列画……这组作品被称为《人生旅途》。”“这个主题是寓言式的,但非常容易理解。”科尔与塞缪尔·沃德于1839年3月订立合约,合约中明确表示《人生旅途》应当与科尔名下的另一组著名作品《帝国历程》的风格类似。可见《人生旅途》在创作之初即受到前作《帝国历程》的直接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人生旅途》共有两个版本。早期版本也即受赞助人塞缪尔·沃德委托而创作的版本,于1840年完成,现收藏在美国穆森-威廉斯-波沃科特艺术研究院。不幸的是,塞缪尔·沃德于1839年去世,未能亲眼看到此油画的完成。与《帝国历程》的创作经历类似,科尔对赞助人的离世感到十分痛心,其在日记中写道:“这些委托对我而言几乎是致命的。里德先生去世时没有看到他的系列画完成。沃德先生的作品在开始创作后不久,他就去世了。”后期版本创作于1842年,是科尔在欧洲游历时创作。作为第一版的“备份”,该版本系列画现收藏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国家画廊。
对于该作,科尔拥有强烈的再创作愿望,其最大的动因在于赞助人所在的家族对系列作品的漫不经心。科尔曾以文字表达他的顾虑,他对《人生旅途》能否公开展出与沃德家族存在明显的分歧:在作品创作接近尾声的1840年秋季,科尔坚持认为艺术家有权在交付作品之前展示委托的作品。沃德家族的委托律师则认为,此类展览的任何收益都必须与塞缪尔·沃德的遗产进行分享。由此引发了画家的不满。在科尔的不懈努力下,沃德家族准许在纽约的国家设计学院展出这一作品。展出之后,科尔对于作品命运的担忧却是有增无减。他发现这组作品被送回到沃德家族之后,再也没有被挂在墙上展示以供他人欣赏。他尝试了各种办法重新获得这组作品的所有权,包括从家人那里重新获得作品以及为沃德家族绘制缩小比例的复制品作为补偿,但均以失败而终。然后,他开始与沃德家族谈判,试图将这组作品带到欧洲,并承诺在那里展出并寻找买家。但律师拒绝科尔在不支付保证金的情况下将《人生旅途》带走。同时,科尔拒绝支付保证金。由此科尔与沃德家族的谈判陷入僵局。
1841年8月,托马斯·科尔乘船前往欧洲。他确信如果看不到《人生旅途》,那么他在其中所花费的所有创造力都将毫无意义。于是科尔决心挽救这一局面,他在离开北美的那天写信给他的妻子,说他打算在国外居住期间画一幅复制品。在信中,科尔表达了对于绘画形式成分夸大的反对态度。他依然重视画面所呈现的叙事成分。另外,科尔对《人生旅途》的功能性定位十分清晰。在他眼中,这组作品应当是大众艺术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道德教化功用。而这组作品的确达到了科尔预设的效果。此后不久,《人生旅途》在纽约掀起经久不衰的观赏热潮。
二、类比与隐喻:科尔眼中的《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油画由四幅油画组合而成,按观赏顺序,分别是《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和《帝国历程》类似,科尔在创作完成《人生旅途》之后为作品写了详细的阐释文字。科尔此举是为减少观众与画面的隔阂,以降低欣赏的门槛,使画面所传达的意味能被审美能力欠佳的观众理解。此举更是为了消除各类观众对该作品的理解与闡释的谬误。这些文字曾刊登在《尼克博克》(The Knickerbocker)中,亦反复出现在展览的展签之上。科尔以每幅作品两个自然段的对应格式描绘了画面内容并阐释内涵。
科尔在这篇文章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隐喻人生的各种遭遇。旅行者乘船顺流而下代表着生命随时间的流逝。以图像学观点来看,科尔对于该作的文字叙述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前图像志描述层面。基于科尔本人的叙述,接下来笔者将结合现有的学术文献,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图像志分析。
首先,需要强调画中出现的金色小船所镌刻的神祇是负责掌管时间的希腊神话人物——柯罗诺斯(Chronos)。柯罗诺斯在画中表现为手捧沙漏的女神形象(图1)。科尔此举将基督教的世界观与西方历史传统下的希腊文化相关联,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并提高了审美意象的认知基础。
其次,贯穿作品始终的元素有旅行者、守护者以及金色船只。
这三个元素不仅在功能层面作为参考系而存在,而且其在四个人生阶段中的形象变化分别暗喻科尔对人、神、物的认知。旅行者代表着人类自身,而当探讨范围缩小到作品的观赏语境中,旅行者则象征着观者自身。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旅行者的形象以幼年—少年—成年—老年的时间顺序演变,对应作品名称《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旅行者形象的变化暗示着人类自身不可避免地受制于时间的循环。与其对应的是,守护天使的形象至始至终未曾改变。另外,金色船只最初崭新而完整,最终却变得残破不堪,随时都可能沉没。这一形象的变化预示着伴随人类一生的物质终将被消磨殆尽。
另外,《青年》(图2)画面上方云雾缭绕形成空中城堡。美国克莱斯勒艺术博物馆会员杂志刊载保罗·施韦泽博士的考究,科尔之所以采取这种前所未见的造型来描绘空中城堡,是因为科尔笔下的空中城堡是将万神殿等古典建筑与南亚的著名建筑,特别是泰姬陵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有趣的是,相关展览为空中城堡的形象来源提供了全新的历史证据:在克莱斯勒艺术博物馆的玻璃收藏品中发现了19世纪30年代的球形玻璃鲸油灯,与科尔画中的空中城堡有太多相似之处,不得不让人猜想科尔曾拥有或亲眼见过这一物品。它的形象或许为科尔的云中城堡提供了灵感。
最后,作为风景画家,科尔不会将全部精力仅用于旅行者、守护者、金色船只三个元素的描绘。在画面中以更大面积存在的背景——花草树木、瀑布飞石、光影云雨等也是值得探究的。笔者判断,这或许涉及超验主义哲学对于科尔艺术生涯的影响。
三、自然之力:超验主义哲学笼罩《人生旅途》
上文提到,《人生旅途》的风景描绘或许受到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超验主义哲学是19世纪兴起的哲学思潮,其认为人类可以突破认识理性、生活经验以及感觉的束缚,以人的直觉直接认识并领悟真理。该哲学思潮为浪漫主义文艺的壮大提供了思想指引,并使得新英格兰地区的艺术工作者为自然风景的歌颂与自我内心的情感抒发找到了可靠的哲学支撑。
1836年,美国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代表作《论自然》公诸于世,标志着新英格兰超验主义哲学的诞生。爱默生强调,美国社会应该根据其自身的新变化和新情况,采用一种新哲学和新方法去解释主体与自然、主体与社会的关系,而不应拘泥于过去的传统,被过去传统的框架和规定局限。
超验主义哲学崇敬自然、敬畏自然,此哲学观念的信仰者都试图从自然中探寻“超自然”的力量。信仰超验主义的哈德逊河画派画家们对于传统认知中的“自然”与“人类社会”有了更为统一的认识,他们将其视为“自我”以外应当通过精神感知本质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思想与同期欧洲流行的浪漫主义思想不谋而合,浪漫主义与超验主义一同在哈德逊河画派的风景画作品中得到具体体现:以自然风光展现宗教意味的同时,将艺术家自我的主观情感纳入风景的表现当中,并借此突显出一定程度的环保主义观点。
科尔延续了创作《帝国历程》时所呈现的超验主义哲学思想,或多或少地将其表现在《人生旅途》的创造过程中,并通过画面视觉形象反向流露,将其传递给观者。在该系列画中,幼儿对应原始崎岖、繁花似锦的大自然;青年对应高耸树木、青翠高山;壮年对应沉闷阴暗的天气,近处被狂风暴雨无情折断的树枝清晰可见;老年对应不祥的黑云与异常平静的大海。从超验主义哲学的视角来看,人类一生的境遇与周遭自然环境的状态高度重合。
四、结语
在《人生旅途》创作后不久,科尔因病失去了生命,年仅47岁。《人生旅途》成为科尔艺术生涯的最后一座高峰,亦是其一生中被艺术史铭记的两组巨幅油画之一(另一组作品为《帝国历程》)。
笔者通过对《人生旅途》的图像学及艺术社会学研究发现,这一油画的叙事表达比画家的绘画形式更加引人注目。科尔以前所未有的叙事模式表达了一个史诗级的宏大人生观,借希腊神话、基督教义建构了符合普遍认同的叙事框架。在此基础上,《人生旅途》赢得了广泛的认同。
正如威廉与玛丽学院艺术史学者艾伦·瓦拉赫所言,科尔的宗教系列绘画代表了美国艺术史上一个独特的时刻——一位著名艺术家试图将油画的技巧和传统与乡土传统的主题和意象结合起来。回顾科尔的个人经历,一方面他自己深深植根于乡土,另一方面他呈现了一种服务于一般社会利益的艺术的强烈愿望。正因他理解这些审美趣味,他的成功成为可能。这一时期几乎没有其他画家享有类似的巨大成功,也很少有人像科尔那样创作。
《人生旅途》能够在画家去世后仍旧保持风靡,不仅在于科尔对于自己画作的珍视,以及不愿看到画作被历史的尘埃埋没所做出的努力,还在于他将自我的哲学观念与风景画的绘画技巧、表现方式相结合,以敏锐的艺术之眼洞察到了时代的需要。这也正是留名历史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他们都有一双善于洞察时代的慧眼,以艺术记录时代之问,以艺术解决时代之问。
参考文献:
[1]TRUETTNER,WILLIAM H,WALLACHA.Thomas Cole: landscape into history[M].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2.
[2]KELLY F,TORCHIA R W,GHOTNER D,etal.American painting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part I[M].Washington:National Gallery of Art,1996.
[3]余靜远.释爱默生的《论自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75-82.
作者简介:
余双江,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批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2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