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湿不成痹”理论探讨脾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

2023-06-13 11:43张敏王海东史恒蔚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5期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脾脏

张敏 王海东 史恒蔚

【摘 要】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之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以及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了极大负担。“无湿不成痹”理论是中医疾病防治的病因病机学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疾病的辨证论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从“无湿不成痹”理论出发,对“湿-痹”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进一步对“湿-脾-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及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探讨总结,以期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无湿不成痹;脾脏;从脾论治;相关性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以持续性滑膜炎、全身性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逐渐出现骨质破坏、关节侵蚀,最终导致关节畸形、活动障碍,在侵犯运动系统的同时,还累及心脏、肺脏、肾脏等多组织器官,目前,RA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态势,全球发病率约为0.5%~1%,国内发病率约为0.42%,总人数达到500万[1]。10年致残率高达60%,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2]。RA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密切联系[3]。西医学治疗RA具有不良反应多、患者依从性差、费用高昂等缺点,中医药整体审查、辨证施治等独特优势弥补了其不足。中医学认为,湿为阴邪,重浊黏腻,侵袭机体日久易成痹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并与湿邪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这种病理特点又从免疫、生化、肠道微生态等多方面影响RA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笔者从“无湿不成痹”理论出发,对“湿-痹”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进一步对“湿-脾-RA”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总结,以期为RA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新思路。

1 病因病机

RA属中医学“痹病”范畴。痹病的发生总体以正气虚损和风寒湿邪侵袭为主。正气虚损,风寒湿侵袭机体,留滞于骨骼关节,导致机体气血津液不相顺接,筋骨經络不能濡养,日久而成痹,故《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在痹病的诊疗过程中,风邪易祛,寒邪易散,唯湿邪重浊黏滞,致病顽缠难解,导致疾病迁延不愈。

1.1 正虚致痹 《素问·刺法论篇》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人体正气虚损是产生疾病的首要因素。正气在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促进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气足则机体灵巧有力,活动自如,正气虚则风寒湿等阴邪易入侵机体,痹阻于形体官窍、四肢百骸,导致疼痛、畸形、肿胀发生,日久成痹。西医学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与中医正气虚损在导致痹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高度一致[4]。王晓亮等[5]研究发现,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半乳糖凝集素-1的表达与免疫功能指标之间联系紧密。陈学琴等[6]研究指出,RA及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状况较差,并且容易出现炎症、免疫功能紊乱现象,RA炎症程度较深,免疫功能影响更大。

1.2 风寒为痹 《素问·风论篇》曰:“风者善行而数变,……闭则热而闷。”《医方考·中风方论》言:“风者,百病之长,……故其发也暴。”风邪致病,病情迅猛而多变,是临床许多疾病的首要致病邪气。临床上,根据风邪的致病特点划分为内风、外风和伏风三大类[7]。在痹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风邪趁虚而入,伏藏机体而后发,日久形成痹病。《灵枢·口问》云:“寒气客于皮肤,……故振寒寒栗,补诸阳。”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阻滞于机体,容易导致气血失常,筋脉失荣,骨骼关节生冷、生痛,最终导致痹病。张逢等[8]发现,“风寒湿”外邪可能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Th17细胞分化,抑制Treg细胞分化,导致Th17/Treg细胞失衡,从而促进RA的发生。刘亚飞等[9]发现,风寒湿因素可能降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甲基化水平,从而影响关节炎的程度,进一步诱导RA发病。

1.3 无湿不成痹 “无湿不成痹”理论的相关描述最早见于秦汉时期,《荀子·解蔽》言:“伤于湿而痹。”指出湿邪是痹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东汉张仲景提出“湿痹”概念。近代史济柱又提出“无湿不成痹,湿去痹自通”的学术观点,使痹病辨证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认为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并且固着难移,在痹病的疾病过程中,以湿邪为主,风寒风热无湿不成痹,风寒热可以速去,但湿很难快除,湿与风寒相结,走窜全身,涩滞筋骨关节,与风热相合,使关节红肿疼痛,病情缠绵难愈。此外,湿邪又分为外湿和内湿,“外湿”受环境因素影响,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均易外感湿邪[10],故《儒门事亲》曰:“……触冒风雨,……痹从外入。”“内湿”的产生主要与脾的运化功能失司,过食生冷,脾阳受损,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内停等病理因素相关。即《丹溪治法心要》曰:“多食生冷湿面……皆自内而出者也。”湿邪致痹,其性重着黏滞,易阻气机,易伤阳气,病情胶着难解,迁延难愈。痹病之初,湿邪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经脉不通,肌肉组织不能濡养,主要表现为肌肉关节疼痛、肿胀,晨僵麻木。痹病之中,湿邪易郁而化热,火热毒邪内生,表现为关节肿胀热痛,自觉有热感或触之发热,苔黄厚,脉滑数。痹病日久,湿邪凝聚成痰,阻滞脉络,气血运行受阻,日久成瘀,痰瘀互结,甚至酿成湿毒,表现为周身关节剧痛,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或兼见痰核,关节变形,肢体畸形废用。即《临证指南医案》言:“痹者……致湿痰浊血,留注凝涩而得之。”

2 脾与痹病的发生、发展

《素问·痹论篇》云:“脾痹者,四肢解堕,……痹聚于脾。”《脾胃论》曰:“脾病,体重节痛,……为诸湿痹。”可见早在先秦时期,诸多医家就对脾与痹病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脾脏功能是影响痹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机体气血功能不足、营卫之气失调、肠道菌群紊乱等多方面相互联系。

2.1 脾虚不化-气血乏源难续生痹 《脾胃论》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可见脾脏作为后天之本,承担着运化气血津液,保障机体功能活动的重要作用,并且脾气虚损作用于人体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痹病的发生与脾的生理病理变化紧密相关,如果脾脏功能健旺,精微营养物质生成有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荣养,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以维持[11]。相反,如果脾气亏损,则气血生化乏源,脉道难以充盈,进一步导致肌肉萎缩、四肢倦怠无力、筋络关节失养,日久进一步发展为痹病。故《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RA疾病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诸多心血管相关合并症,属中医气血范畴的血压、血脂等指标的异常变化都与疾病的预后转归有着紧密联系。邹耀威等[12]指出,高血压是RA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与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及脂肪肝相关,并提出需要加强对RA患者心血管相关合并症的筛查与管理。杨洋等[13]认为,心血管疾病对RA患者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是RA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炎症可能是连接RA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潜在致病因素。陈磊等[14]研究认为,RA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一方面与血糖、总胆固醇、年龄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病程、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等免疫炎性指标密切相关。王璐等[15]发现,RA患者严重的、临床相关的疲劳发生率为42%~80%,躯体上的疲劳往往使患者疲于进行活动,躯体活动的减少又使关节僵硬情况无法得到缓解,最终导致躯体功能障碍与疲劳的恶性循环。

2.2 脾弱不运-荣卫之气不足成痹 《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脾为之卫。”《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云:“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卫气是由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产生的性悍质浊部分,为机体的重要保护屏障,发挥着卫外防御的作用,这也是最早的中医免疫学原理[16]。脾气健运,气血津液充盛,水谷精气充沛,营卫之气充盈,在抵御外邪侵犯机体的同时,滋润濡养形体官窍和四肢百骸,使得四末关节筋脉屈伸有力、活动自如。若脾虚荣卫之气不足,则机体抵御外邪能力下降,体虚而邪至,风寒湿等致病邪气易袭机体,久而成痹,即《类证治裁·痹证》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风、寒、湿乘虚内袭,……气血凝涩,久而成痹。”

中医学的卫气营血理论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相关性,都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RA的发生、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王宏等[17]指出,营卫不和是RA发病的关键,营卫不足,风、寒、湿之邪气乘虚而入,合而为痹,应以调和营卫治其本,祛风、散寒、除湿治其标,选用桂枝汤为主方。刘健等[18]研究表明,RA患者自身免疫紊乱以及整体机能下降是气血不足、营卫失调的本质,具体表现在患者出现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紊乱、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以及心肺功能下降等方面。彭代平等[19]实验发现,以调和营卫为主要功效的桂枝配伍对RA大鼠关节炎症和骨破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营卫失和是RA发病的重要环节。石岩江等[20]观察以调和营卫为主要功效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RA的临床疗效后发现,桂枝芍药知母汤能够有效降低TNF-α、IL-1β、IL-17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调和营卫是RA的有效治疗方法。

2.3 脾气主湿-肠道菌群紊乱,加速痹病发展 《黄帝内经》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以制水为事……湿胜则伤脾土。”说明早在先秦时期,脾与湿邪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就已经初见雏形。《伤寒论浅注补正》云:“湿者,脾之本气也。”由此可知,脾气喜燥而恶湿,易被湿所困,并且与机体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联系。在痹病的疾病过程中,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初期易留滞于关节肌肉,痹阻气血,继则郁而化火、凝聚成痰,进一步气血停滞成瘀,痰瘀互结,最终聚而为痹。

西医学研究发现,脾气主湿的病理过程与机体肠道菌群紊乱相互契合,并且与痹病的发病过程紧密联系。机体的肠道菌群是最主要的微生态系统,发挥着生物屏障、免疫应答、营养代谢等重要的生理作用,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与肠道菌群平衡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和中医脾失健运互为因果[21]。周东海等[22]提出,脾虚风湿痹阻为RA前状态的主要病机,其机制与肠道菌群紊乱相关,因此,脾胃的运化功能与肠道菌群对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有着密切联系。任爽等[23]研究发现,健脾法恢复五脏功能的同时,可以調控肠道菌群的平衡,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对肌肉的分解,发挥对RA肌少症的治疗作用。王瑞等[24]通过研究不同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菌群失调RA大鼠的行为、免疫及病理学影响后得出,微生态调节剂能降低肠道菌群失调R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减轻踝关节和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抑制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纠正机体免疫失衡状态。

3 “无湿不成痹”理论下的RA从脾论治

RA发病过程以慢性、进行性、迁延性为主要特征,这与湿邪黏腻重着、易于留滞脏腑经络、易于形成胶着状态的致病特点相联系。机体感染湿浊邪气后,造成气机阻滞,气郁则血脉壅塞不畅,不通则痛,导致RA患者关节疼痛的反复发作。湿邪的影响贯穿RA病程的始终,从生化、免疫、肠道微生态等多方面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及转归,若湿邪不除,则症状反复,疾病难愈,唯有釜底抽薪,祛湿除浊,疾病方可顺势而除。此外,RA的发病过程又与脾的功能状态相互联系。正气虚,湿邪入体,损伤脾阳,或脾气虚弱,中焦运化功能失常,湿邪内生,进一步加速加重RA的病情。因此,在RA的防治上一定要重视顾护脾胃,健脾化湿。

有研究指出,健脾化湿通络法能通过调节T、B细胞,细胞因子网络平衡,以及胸腺、脾脏免疫调控RA免疫,抑制炎症反应,减轻RA临床症状及系统病变,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5]。曹永贺等[26]发现,运用健脾益气、通络除痹法能够从升高RA贫血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改善铁代谢、调整细胞因子平衡、改善免疫功能等多方面改善患者全身关节症状及贫血状态。方妍妍

等[27]队列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健脾化湿通络药,一方面能够缓解RA患者关节的疼痛症状,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活动期炎性指标和改善肺功能,健脾化湿通络方治疗RA较西医有优势。郭锦晨等[28]临床研究发现,薏苡仁等健脾化湿中药能够有效降低RF、ESR、超敏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免疫炎症指标,薏苡仁能够有效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失衡,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4 小结与展望

RA发病隐匿、病程缠绵、致残率高,临床上很难做到早发现、早重视、早治疗,并且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对本病的临床防治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西医治疗本病缺乏有效的药物,临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等长期服用会造成消化道损伤、肝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29]。现今中医药正处于发展高峰,并且中药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等独特优势,在防治RA中具有极大潜力。“无湿不成痹”理论属于中医学疾病论治的重要病因病机学范畴,在指导临床医师认识并掌握R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后天之本的脾脏又与湿邪的产生和致病紧密相关,并从影响机体的气血功能、营卫之气、肠道菌群等多个方面影响RA的发生、发展。因此,从“无湿不成痹”理论出发指导RA从脾论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也是中医药防治本病的又一重要思路。然而,中医药治疗RA的辨证及治疗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采用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加强全国多中心团队的合作,并且建立长期的随访制度,这样才能够完善中医药对RA的防治作用,为中医治疗RA提供广阔的平台及前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4):242-251.

[2] 李芬.类风湿关节炎的精准医学研究:任重而道

远[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6,20(9):577-579.

[3] 柳晓,徐涛.SIRT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9,54(9):1496-1500.

[4] 纪丽,李云龙,王颂歌,等.应用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对类风湿关节炎分期辨证论治[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12):34-36.

[5] 王晓亮,郑伟,赵娜,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

IL-35,MMP-3,Gal-1水平及其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2,37(2):71-75.

[6] 陈学琴,刘永梅,马喜喜,等.类风湿关节炎与痛风关节炎患者身心健康、炎症状态及免疫功能的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3):2585-2588,2550.

[7] 赵进喜,贾海忠,段行武,等.风邪致病,为害多端;风药巧用,疗效突出[J].环球中医药,2021,14(4):606-609.

[8] 张逢,戴宗顺,林也,等.“风寒湿”外邪影响Th17/Treg失衡促进类风湿关节炎病证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1(11):1657-1662.

[9] 刘亚飞,文彩玉珠,涂胜豪,等.风寒湿对类风湿关节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3):9-12.

[10] 周卫国,李世年.李世年运用健脾除湿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4):652-653.

[11] 黄旦,刘健,万磊,等.从脾治痹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1):46-50.

[12] 邹耀威,林建子,陈楚涛,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2,26(3):152-159.

[13] 杨洋,张晓红,黄鹤.类风湿关节炎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6):571-574.

[14] 陈磊,汪元,潘惠,等.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328-331.

(下转第56页)

(上接第41页)

[15] 王璐,蒋梦蝶,谢争,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医药,2022,48(7):726-730.

[16] 孙慧慧,罗嗣雄,刘永芳,等.基于“脾为之卫”理论探讨肠道黏膜免疫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机

制[J].中医学报,2021,36(3):506-510.

[17] 王宏,尹飞,王伟强,等.调和营卫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运用浅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7):41-44.

[18] 刘健,文建庭,万磊,等.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学病机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9):48-52.

[19] 彭代平,汤小虎,李东云,等.桂枝调和营卫配伍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炎症及骨破坏的影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21,44(3):23-27,38.

[20] 石岩江,申军.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OPG及RANKL水平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8,36(12):106-109.

[21] 边甜甜,司昕蕾,牛江涛,等.脾气虚证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及健脾益气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38(5):212-217.

[22] 周东海,王俏,冯炯,等.脾虚风湿痹阻为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主要病机[J].中医杂志,2020,61(7):590-593.

[23] 任爽,刘妍彤,张杰.基于“脾气热”理论探讨类风湿肌少症的治疗及其效应机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10):40-43.

[24] 王瑞,陈汉玉,兰培敏,等.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菌群失调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行为、免疫及病理学影响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22,43(4):403-410.

[25] 文建庭,劉健,孙艳秋,等.健脾化湿通络法调节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炎症反应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1):67-71.

[26] 曹永贺,刘健.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概

述[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6):65-67,80.

[27] 方妍妍,刘健,万磊,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脾化湿通络方药应用的队列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21(4):505-509.

[28] 郭锦晨,刘健,忻凌,等.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健脾中药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炎症的影

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4):1002-1004.

[29] 李露,许霞,赵黎,等.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2,11(4):77-80.

收稿日期:2022-12-05;修回日期:2023-01-28

猜你喜欢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脾脏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蒙医药治疗现状与展望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