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3-06-13 07:30鲁慧孙怡阁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蜂鸟船夫花蜜

鲁慧 孙怡阁

【教学目标】

1.通过描写翠鸟、雨、船夫的语句,了解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细致观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根据学习到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记录观察所得,初步感受细致观察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进行了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在这次探亲之旅中,作者对哪些事物进行了观察呢?

生:作者对雨、船夫、翠鸟进行了细致观察。

师:说得准确!不仅有雨、船夫,还结识了一位特别的朋友——翠鸟。(板书:雨、翠鸟、船夫)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搭船的鸟》,去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带来的好处。

二、聚焦“观察”,分享感受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活动一:聚焦“观察”,分享感受。这个活动是让我们做什么呢?

生:要找到描写雨、翠鸟、船夫的语句,并分享感受。

师:先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雨、翠鸟、船夫的语句,然后思考这些语句带给自己的感受。(出示学习提示,梳理学习方法。)

(生读)

师:老师通过默读课文找到了这样一句话:“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请你默读这句话,有什么感受?

生:从“披着蓑衣”和“用力地摇”,我感受到下着雨,船夫仍在摇橹,他多么辛苦啊!

师:同学们,请看图中的“橹”,它在船尾,比较粗大。摇橹要比划桨吃力,所以民间有“一橹抵三桨”的说法。你抓住“披着蓑衣”“用力”这两个关键词感受到船夫辛苦。用词的准确建立在作者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再找一找文中其他能体现作者细致观察的语句,想一想自己的感受。我们就用“我从……,感受到……”这样的句式来进行分享。

(生自主学习,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雨、船夫、翠鸟的语句,并在小组内分享,师巡视指导。)

师:剛才的小组活动非常热烈,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了。通过小组内的学习,大家互相纠正、互相补充,可以使我们的思考更加完善。哪一小组愿意先来分享?

生:我找的句子是第1自然段的第三句,“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我从动词“打”和拟声词“沙啦沙啦”感受到了雨下得很大,打在船棚上的声音很响。

生:我有补充。从“打”字更能突出雨势很猛。

师:这里为什么不用“落”?

生:因为“落”是形容雨很小的时候,用“打”字能形容雨下得很响、很大,用词贴切。

师:通过“打”和“落”这两个词的对比,我们感受到了雨势之大。“沙拉沙拉地响”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沙拉沙拉地响”能让我们感受到雨下得非常大、非常猛。

师:从“打”和“沙拉沙拉地响”能让我们感受到雨势之大、雨势之猛。瞧,同学们,作者在用耳朵观察。(板书:听)请大家继续分享。

生:我找到这样一句话,请大家跟我一起读。“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从“翠绿”“蓝色”“红色”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中我感受到翠鸟很美丽。

生:从“彩色”一词我感受到翠鸟颜色丰富,十分漂亮。

师:同学们,瞧!现在这只美丽的翠鸟飞到了我们的身边,它有着翠绿的羽毛、蓝色的翅膀、红色的长嘴。(出示翠鸟图,将颜色词贴在对应的部位上)这只彩色的鸟儿现在就站在我们面前,你们再仔细地观察观察它,看还有什么发现。(出示)

生:橙色的腹部。

生:花一样的头冠。

生:黑珍珠似的眼睛。

生:白橙相间的脖子。

生:蓝色的脊背。

生:橙红的胸脯。

师:同学们,我们学着作者细致地观察了翠鸟。为什么作者只描写了它的羽毛、翅膀和长嘴呢?

生:因为这三个地方最能突出翠鸟的美丽。

生:因为这三个部位的颜色最鲜艳、最美丽。

师:这三个地方的颜色最鲜艳、最美丽,最能突出翠鸟的美,所以作者着重描写了这三个部位,这就叫抓重点。作者抓重点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翠鸟外貌的色彩斑斓。让我们来读出它的美,边读边思考作者是如何观察翠鸟的。

生:作者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总写翠鸟的颜色是彩色的,之后再分写它的羽毛、翅膀,还有红色的长嘴。

师:作者抓住重点部位,从整体到局部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只翠鸟就站在我们眼前。

师:就在这平平常常的旅途中,一只漂亮的翠鸟突然出现在船头,带给了“我”怎样的内心感受呀?

生:惊讶,还有很多疑问。

生:感觉非常惊喜、意外。

师:带着你们的感受读一读。

(生读)

师:把掌声送给他!会读书的学生,读着读着就从文字中读出了画面。通过他的读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彩色的翠鸟站在我们的面前。谁还找到其他的语句?接着分享。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从动词“冲、飞、衔、站、吞”中我感受到翠鸟的动作很快,捕鱼技术高超。

生:从这几个动词还能体会到翠鸟的速度不仅快,捕鱼还非常干净利落。

师:为什么说它捕鱼干净利落呢?

生:因为它是一下冲进水里,没一会儿直接飞上来,一口把小鱼给吞了,能让我们感受到速度之快、动作之准。

生:“一下子”“没一会儿”,我从这两个词中知道翠鸟非常敏捷。

师:“一下子”“没一会儿”这是表示什么的词语?

生:是表示时间的词语。

师:通过描写时间的词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翠鸟捕鱼敏捷。

师:读出它的敏捷。

(生读)

师:时间之短,让我们感受到了翠鸟捕鱼时的敏捷。同学们,一只多么敏捷的翠鸟呀,想不想看一看它捕鱼的画面?(播放翠鸟捕鱼视频)

生:我感觉一秒钟它已经冲进水里,然后把鱼叼起来吃掉了。

生:我感觉作者观察得很仔细,这么短的时间,把它的动作完整地描写了出来。

生:翠鸟捕鱼的速度这么快,说明作者观察得特别细致、认真,而且动词用得也准确。

师:谁来试着填一填?(出示挖空片段,生边读边填写。)

师:读得非常好!让我们感受到了翠鸟速度的快。填得也准确。真是一只既美丽又敏捷的鸟啊!看,作者不仅会用耳朵听,还会用眼睛看呢。(板书:看)

师:老师在文中还找到了这样几句话:“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們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自己默默地读一读。

生:我从这三个问题感受到作者对翠鸟是什么时候飞来的,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它要和“我们”一起到外祖父家去吗,感到很疑惑。

师:从三个问句当中感受到了作者的疑惑。

生:我从“不知有多久了”体会到翠鸟飞得很快,作者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的。

生:这三句话都是作者心里面想的。

师:是的,都是作者心中所想。你瞧,心中所想也是一种观察。(板书:想)瞧,用耳朵听、眼睛看、心灵想,多感官多角度进行观察。作者这一次普通的探亲之旅也变得难忘起来。作者通过听雨声,通过观察翠鸟的外形和动作,通过描写心中所想,让我们感受到了在这次平平常常的探亲之旅中难忘的事情。

三、细致观察,巧用词句

师:大家想不想像作者一样进行一些细致的观察呢?请大家来看第二个学习活动:细致观察,巧用词句。瞧,这是蜂鸟,(出示)仔细地观察观察它,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有着翡翠般的脊背,像针一般的嘴巴,剪刀似的尾巴。

生:它有毛茸茸的肚皮,尾巴上的亮片闪闪发光。

生:它有一双珍珠似的眼睛。

师:我们对它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哪个部位最能突出它的特点?

生:尾巴、脊背上的羽毛,还有像针一样的嘴巴,最能突出它的特点。

师:谁试着完整地说一说?

生:瞧,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蜂鸟啊!翠绿色的脊背,黑色的翅膀中还带着点灰,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双水晶似的眼睛,翅膀和尾巴后面带着的小亮片。

师:把掌声送给他!谁有补充啊?

生:看,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蜂鸟啊!它有着翡翠般的脊背,细长的小嘴,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剪刀似的尾巴,还带着一些小亮片闪闪发亮。

师:同学们,你们不光会学,还会用。我们在观察翠鸟的时候发现作者从整体到局部进行了观察,你们在观察蜂鸟的时候也用到了这种观察方法。

师:接下来,请观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呈现了蜂鸟采食花蜜的画面。要瞪大眼睛仔细瞧。(播放视频)谁来说一说它采食花蜜的时候用到了什么样的动作?

生:它采食花蜜的时候用到了“扎、吸、收”这三个动作。先把长长的嘴巴扎进花朵里吸食花蜜,然后迅速地收起来飞走了。

生:我有补充,它先是快速地扇动翅膀,让自己悬停在花朵前。

生:我发现它采食花蜜的时候只有翅膀和嘴巴在动,身体其他部位根本就没有动。

师:观察得太仔细了。你们通过用眼睛看观察蜂鸟,谁还有听到的?

生:我听到了蜂鸟扇动翅膀的声音,还有它吸食花蜜后高兴的叫声。

师:你瞧瞧,通过听、看,你们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现在请拿出你的学习单,选择其中的一句记录下来。

(师播放音乐,生书写,师巡视。)

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写下的语句?请大家仔细听,一会来补充。

生:我说的是我听到的。我听到蜂鸟翅膀扇动的声音——“嗡嗡嗡”,好似一架直升机起飞的声音。

生:蜂鸟采完蜜,叽叽喳喳的叫声仿佛一段美妙的音乐。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生:蜂鸟扇动着翅膀像直升机一样嗡嗡地飞了起来,它迅速采完花蜜叽叽喳喳地叫着,开心回到家里。

生:我看见一只美丽的蜂鸟在树林间穿梭。看,它锁定了目标,就是那朵紫色的花。它把嘴扎了进去开始吸食花蜜,这时它就像花精灵一样在花朵间飞舞。

师:把掌声送给他。你来说一说为什么想把掌声送给他?你觉得他说的好在哪儿呢?

生:我觉得好在比喻很生动,把蜂鸟比作花精灵,让人感觉这只鸟活灵活现,仿佛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关键是他用的动词非常准确。

师:谁写下的是想到的呢?

生:我想到的是:它采完花蜜难道要给它的家人吃吗?

生:我正在想它是在吃花蜜呢,还是在闻花香呢。

师:同学们,通过细致观察,我们合力完成了一篇文辞优美的小短文。生活处处有惊喜,希望同学们继续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积累素材,精彩记录!

【教后所思】

一、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在本课教学中,将文字、声音、图像融于一体突破了重点,解决了难点。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播放翠鸟的图片和翠鸟捕鱼的视频,使得翠鸟的外貌、捕鱼时的动作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匹配了教学内容,增强了直观感受,更容易让学生把书上的文字和真实的事物进行匹配。播放蜂鸟的图片和蜂鸟采食花蜜的视频,把学生不太熟悉的蜂鸟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眼前有画面,耳中有声音。通过直观的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炼方法,学以致用

本节课,我设置两个学习活动,从习得方法到方法的应用,体现了习作指导功能。通过层层递进的学习活动一的设置,帮助学生理解对事物的描写需要“抓重点”“从整体到局部”“用词的准确”,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并梳理总结观察方法——看、听、想等。活动二的设置重在方法的练习运用,利用蜂鸟图片和蜂鸟采食花蜜的视频,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对事物进行观察,记录观察所得,初步感受细致观察的妙处。同时让学生在经历观察、交流、互评、提升等过程中,逐渐学会使用,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注重朗读,提升感悟

三年級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用词之准、方法之妙、结构之美?朗读就是一种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通过男生、女生分别读体会描写翠鸟外形是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翠鸟的敏捷、灵动,我让学生找到翠鸟捕鱼时的动作“冲、飞、衔、站、吞”,时间词“一下子”“没一会儿”,一遍又一遍地读,感受翠鸟动作的敏捷。边读边想象画面,根据画面谈感受。再出示翠鸟捕鱼的视频谈感受,带着感受回归文本再次朗读。如此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词汇,更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有了近距离的对话。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练笔的时候,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在自评、互评中,习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评析】

一、教有目标,聚焦重点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仔细观察”是习作策略单元的两个语文要素。鲁老师紧紧围绕语文要素,设定两个活动,将目标指向表达方法。同时,充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阅读,通过阅读发现作者对船夫、雨天、短暂停落在船上的鸟这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实现了由文本内容到语文素养的核心价值落实。

二、学有抓手,搭建支架

学习支架好比建筑行业所使用的“脚手架”,支架的搭建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本节课上不同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细致观察的方法。

1.方法支架

鲁老师从雨天入手,让学生体会观察方法之一 ——用耳朵;从翠鸟的外形、动作入手,让学生体会观察方法之二——用眼睛;从其他方面,让学生体会观察方法之三——用心灵。

2.问题支架

关于对翠鸟的外形、动作的观察指导,是本节课最亮眼的环节之一。鲁老师引导学生找颜色,感受翠鸟外形的美丽,抛出问题:“这只彩色的鸟儿现在就站在我们面前,你再仔细地观察观察它,你还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作者只描写了三个部位?”“男女生分别读不同颜色的句子,边读边思考作者是如何观察翠鸟的。”通过问题支架,层层递进,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先整体后局部、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影像支架

关于翠鸟动作的指导同样精彩。鲁老师播放翠鸟捕鱼时的视频,抓住表示动作和时间的词语,利用影像让学生再次感受用眼睛看这一观察方法。

三、学法迁移,提高效率

学生习得方法之后,能将此方法用于自己的小练笔中,是内化认知的有效措施。课堂上,鲁老师播放蜂鸟的图片和蜂鸟采食花蜜的视频,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观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进行当堂练习,进一步让学生把细致观察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市西工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蜂鸟船夫花蜜
博采芬芳酿花蜜——“风流三部曲”唱词创作谈
蜂鸟——致苔丝
船夫和风
大双领花蜜鸟
蜂鸟
为什么花儿会有花蜜
吃花蜜
蜂鸟
船夫和儿子
话丢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