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研究综述

2023-06-12 08:14袁昕彤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异文研究综述主旨

袁昕彤

内容摘要:在各版语文教材中,《蜀相》是选编频率较高的一首七言律诗,历来受到许多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的研究关注。学界对于《蜀相》的文本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存在争议的异文、意涵丰富主旨以及逐联逐句的鉴赏解读中,这三个因素共同促使《蜀相》一诗成为一个复杂的教学文本。

关键词:《蜀相》 异文 主旨 句解 研究综述

《蜀相》是杜甫于上元元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诗人在定居成都草堂期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怀古诗。彼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国家处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诗中记叙了作者徘徊于武侯祠堂,见庭草自春,黄鹂空啭,思武侯往事,不觉长太息而掩涕。全诗格律工整,慷慨悲凉,尤其是尾联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该诗以其高超精湛的艺术表达以及真挚深情的家国情怀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包括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下册,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粤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以及北师大版选修教材《唐诗欣赏》。然而,众多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对《蜀相》一诗中具体字词、情感意象的解读各有侧重,见仁见智。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使《蜀相》成为一个累计式的具有复杂意蕴的教学文本。

一.异文

《蜀相》一诗在各版本中的异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处:

1.“丞相”与“蜀相”

首句“丞相祠堂何处寻”,绝大多数杜诗集都采用了“丞相”一词,只有《读杜心解》中开篇两字作“蜀相”,《杜诗详注》亦注曰“一作蜀”。从绝大多数注本选择“丞相”而非“蜀相”一词可以看出,开篇谓诸葛亮“丞相”更显庄重。诗歌标题名曰“蜀相”,意在客观点明本诗所怀之人的国别与身份,然而称其为“丞相”则表现出个人情感上的尊重之意,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正统丞相身份的认可。正如《杜诗详注》中所言:“直书丞相,尊正统名臣也。朱子《纲目》大书丞相亮出师,先后同旨。题称蜀相,仍旧称耳。”①可见,标题与诗歌开篇皆作“蜀相”在表达尊重敬仰之意上不如“丞相”。

2.“空”与“多”

“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在《杜诗详注》、《钱注杜诗》、《九家集注杜诗》等多个注本中都对“空”字有注释:“空,一作多。”首先,从语音的角度来看待这处异文,《广韵》中说明:“空,苦红切,平东溪。东部。”又言:“多,得和切,平歌端。歌部。”由此可见,“空”和“多”都是平声,和“自”相对格律工整,因此从语音的角度来讲,“空”与“多”都是适合的,并不能评判出“空”的“多”的优劣。

其次,从语义的角度来分析。在《汉语大词典》中“空”字有两个义项可以来解释这首诗,分别是“岑寂;幽静”和“副词。徒然;白白地”。而“多”的义项基本都与数量、程度有关。尽管“多”字也可以表达出黄鹂娇啭在蜀相祠堂前有几分无人应答的多余,但“空”字更能烘托出祠堂被森森松柏环绕着的幽静寂寥之感,更能体现诗意上的转折,与上一联的意境也更加相通,形成呼应之效。

第三,从诗歌对仗的角度来讲,“空”与“自”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作为对仗的一组虚词。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指出:“何逊《行孙氏陵》诗:‘山莺空树响,陇月自秋晖,‘空字、‘自字,不胜寥落之感,此诗即用其意。”又如刘长卿的《使次安陆寄友人》,“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亦有仿照《蜀相》颔联的痕迹。

考虑到“空”字有“徒然”“岑寂”等义项以及诗歌对仗的模式,在这一处异文中,笔者认为“空”字比“多”字在营造诗歌意境表达诗人情感方面更加有優势。

3.“频烦”与“频繁”

颈联中“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向来是争议最多,最难解的一处异文。《杜诗详注》《杜工部草堂诗笺》《杜工部集》《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等古本采用的是“繁”,《杜诗详注》在“繁”字后又附注曰:“郭作烦”。而《钱注杜诗》《杜诗镜铨》《读杜心解》《九家集注杜诗》等杜诗本子采用的是“烦”,并附注“一作繁”。目前,部编版与人教版两册语文教材在正文部分采用的是“频烦”这一版本,而北师大版和粤教版的教材则采用了“频繁”,可见时至今日,学者对于这一处异文以及该诗颈联的解读仍然有不同的看法。

历来对于“频烦”一词的考证十分丰富:一部分学者认为“频繁”和“频烦”在释义上并无过分差异,均表频数多之意。如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道:“频繁,言频数繁多也。陆云诗:黄钺授征,锡命频繁。庾亮《辞中书令表》:‘频烦省闼,出总六军。”学者程羽黑也在《杜甫〈蜀相〉祛疑》中综合古书训诂与颈联诗义,认为“频烦”在诗中为形容词性,应做“频仍”解,不应作过多引申相训。而另一部分学者强调“频繁”与“频烦”之间语义上的不同点。蒋礼鸿《义府续貂》曰:“既云三顾,不必又云繁数,即此‘频烦义亦为殷勤。”②杨福泉也认为“三顾”已经表达了屡次、多次之意,如果“频烦”亦表达频数未免重复,因此他认为“频烦”应当含有“忧劳”之意。因此从语义的角度来讲,“烦”比起“繁”字暗含了行为主体的心理状态,结合诗歌的具体语境,更加能够刻画出诸葛亮忧心为国、死而后已的形象,也更符合国家政权飘摇状态下诗人频频忧患的心理状态,更有利于尾联的抒情。

从诗歌对偶的角度来看,颈联两句对仗极其工整,“三顾”对“两朝”,为名词性质;“天下计”对“老臣心”,同样是名词词组;因此与“开济”相对应的词语,也应当与“开济”一样具有动词性质。相对来讲,“烦”可以释为“烦躁”“繁多”“纷乱”“疲劳”“劳烦”“困乏”“厌烦”,具有一定动词性;而“繁”的义项更集中于“茂盛”“杂乱”“盛大”等形容词性的。从词性对仗的角度来讲,“频烦”比“频繁”在这里更加恰当。

综上所述,这处异文“频烦”比“频繁”更加合适,这一方面是由词性对仗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频烦”比起“频繁”更加具备更加细腻的情感性意涵,更能够突出诸葛亮为国运筹帷幄时的情绪与性格。

二.主旨

该诗创作于上元元年(760)的春天,是杜甫在成都落成草堂的第二年,在此之前的乾元二年(759)七月,杜甫抛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微职,携家前往秦州(今甘肃天水)。莫砺锋先生在《杜甫评传》中分析了诗人弃官西去的原因,一方面是《旧唐书》本传中所记载的“关畿乱离,谷食踊贵”;而更深一层的原因在于杜甫对于朝廷政治深深的失望。杜甫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蜀相》,不仅仅是叹息诸葛亮“出师未捷”,更有对自己、对国家深深的叹息。

从诗人自身命运的角度来看,杜甫一生都在儒家界内,始终怀揣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然而诗人劳碌半生始终在政坛上没有获得大展身手的机会,他的理想抱负就像被森森柏树遮蔽的武侯庙一样,无人关心;即便短暂地担任过左拾遗一职,也应得罪肃宗而“出师未捷”。诗人叹息武侯“出师未捷身先死”,何尝不是在遗憾自己终究没能实现的政治理想呢?诗人为诸葛丞相的结局清泪满襟,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壮志难酬、半生蹉跎的命运而痛哭。

从国家命运的角度来看,杜甫的诗歌总是缠绕着对于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诗人创作的“三吏”、“三别”、《丽人行》、《兵车行》等诗歌都揭示了安史之乱前后种种社会危机以及百姓艰难苦恨的生活。三国时代的蜀国当年虽也是内忧外患,然而尚有贤相诸葛孔明勉力维持,唐王朝却正是遭到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弄权,加剧了国力衰败,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杜甫在追忆诸葛亮的过程中,特意强调其作为“丞相”的政治身份,亦能看出诗人对于奸相弄权、没有贤相治国的政治局势的深切担忧。而诸葛亮逝世以后更加风雨飘摇的蜀国政权,同样也唤起了对诗人对于眼前万方多难的家国命运的深深担忧之情。

因此,《蜀相》一词的情感主旨,不仅局限在对于诸葛亮的追忆、敬仰和遗憾中,更要关注到诗人当下的人生处境与时代背景,挖掘诗人自伤命运与忧心家国的拳拳之心。

三.句解

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全诗以“何处寻”这一设问开篇,继而寻得丞相祠堂的方位、环境以及丞相的高风亮节,再引出作者的英雄叹息,因此,“寻”可以看作是整首诗歌的诗眼,这一句也在全诗中起到了统摄的作用,此后七句分别为寻觅过程中的所见、所思和所感。这一诗歌结构与杜甫早年创作的诗篇《望岳》相类似。“岱宗夫如何”传神得描摹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心中惊叹仰慕、无法形容的心情,然后经过一番眺望品味,才得出了“齐鲁青未了”的答案。诗人在《蜀相》中先问丞相祠堂何所在,亦是突出了作者前往武侯庙凭吊时的急切、尊敬与激动的心情,将诗人对此次出行心心念念、周折寻访的情态生动地描摹了出来。正如金圣叹所言:“城外有丞相祠堂,然至城外而寻祠堂,是无心于丞相者也。先寻祠堂,后至城外,妙。是有一丞相于胸中,而至其地寻其庙。”

第二句“锦官城外柏森森”便是诗人寻觅的结果了。关于“柏森森”一词,许多学者认为这说明了丞相祠堂掩映于层层树木当中,突出祠堂人迹罕至、荒凉冷落的氛围。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这描绘的是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如周汝昌先生指出翠柏成林、郁郁葱葱更能体现诸葛祠之气象不凡、庄严肃穆。《杜诗详注》转引顾注记载,说明了堂前柏树的来历:“祠前有大柏,系孔明手植,围数丈,唐相段文昌有诗刻存焉。唐末渐枯,历王建、孟知祥二伪朝不复生,然亦不敢伐。皇宋乾德五年丁卯夏五年,枯柯再生。余于皇佑初成都,又八十年矣,新枝耸云,枯干存者若老龍之形。正所谓柏森森也。”虽然这一注解有些神话色彩,却足以向读者披露:杜甫在此处写柏树森森,不仅是在描摹祠堂周围环境,亦是在暗写诸葛亮其人。中国文化中向来有松柏情结,松柏“斗寒”的顽强生命力和君子所追求的坚贞不屈的人格品质相呼应,诸葛孔明虽已离世,而其手植的松柏历经百年依旧郁郁葱葱,一方面说明了蜀相的人格魅力时至今日依旧能够唤起人们的爱戴与尊敬;另一方面,树犹郁郁,人却不堪,物是人非两相对比,森森的柏树也寄托了诗人对诸葛丞相深挚的追思。这一解读在杜甫创作的另一首诗歌《古柏行》中能够得到呼应:“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该诗开篇极写老柏苍劲高大,落到篇尾却感慨古树“材大难用”,亦是感慨孔明虽有经纬天地之才却无法彻底施展,感慨自己空有抱负却弃不见用的怅恨。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颔联承接首联而来,写阶上碧草,呼应第一句的祠堂景象;写黄鹂隔叶,呼应第二句的柏树森森。诗句不仅在一联内对仗工整,联与联之间亦相互勾连,使得整首诗歌结构严谨整饬。《汉语大词典》中,将此联的“映”字训为“遮,隐藏”,也就是说,堂前一片春意盎然,草木青苔丛生,遮住了原本的台阶。与之相呼应的是,是树林间黄鹂歌声婉转。一新绿、一嫩黄,渲染出春日融融的一片美景。然而这一联的美景却不会带给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作者在这两联中运用“自”与“空”两个虚词将整联诗歌的情感抒发进行了倒转,一片春色倏忽间成为了无人欣赏的寂寥之色。正是因为武侯祠无人访问,堂前台阶才会生满春草;正是因为祠堂周围无人打扰,黄鹂才能无忧无虑地长吟。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伤春笔法,在杜甫的诗歌中是十分常见的。譬如《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亦是用深深草木、春日花鸟来反衬出安史之乱后国都的荒凉。学者吴怀东认为:“杜甫伤春的本质其实就是感时伤逝”。③他的伤春之情不仅仅是感伤美好时光的消逝,更是由此联想到自己的个人遭际以及家国天下的命运。由此一层转折在,结尾处的沉痛悲叹才显得更加自然、深刻。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古来有许多注家都对这一联的诗义有所争议,很难自圆其说。最难解的地方在于,“三顾频烦”与“天下计”、“两朝开济”与“老臣心”之间缺乏衔接词;况且此诗明明是追忆蜀相而作,却在颈联中提到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使得这一联所歌咏的主体有些模糊。不同教材的注释对这一问题也有不同理解。部编版教材注释表示“刘备为统一天下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认为刘备与诸葛亮都是本句主体。人教版注为“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赞美诸葛亮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更侧重于褒扬诸葛亮。而粤教版注颈联曰:“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上句通过刘备的三顾茅庐,表现刘备的知人善任。下句说明诸葛亮是两朝有功之臣,表现其忠心耿耿。”可见粤教版教材编者认为“三顾频烦天下计”所赞扬的历史人物是刘备。

解决这一分歧的关键在于认识到本诗主要吟咏的对象为诸葛亮。这一联中诗人运用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更重要的是突出刘备拜访之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突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展现出的政治与军事才华,同时也解释了下句中诸葛亮两朝兢兢业业的原因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该诗颈联上半句侧重赞颂诸葛亮的才智,下半句侧重褒扬诸葛亮的忠诚,诗人是从才和德两方面对蜀相的一生功绩进行了概括。通过比较各版教材的注解可知,粤教版教材的注解混淆了这一联诗的主体,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反而有所不利;而人教版教材关注到了诗人的情感倾向,相对更加全面准确。

通过上述对《蜀相》异文、主旨、句解的分析,可以看到杜甫在写作该诗时字斟句酌的精深诗艺,诗歌的艺术魅力与诗情的抒发也就体现在杜甫炉火纯青的语言运用中,教师在执教《蜀相》一诗时,应格外注意文本的复杂之处,引领鉴赏、辨析诗人独具匠心的构思中,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

注 释

①(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737.

②蒋礼鸿.义府续貂[M].北京:中华书局,1982:32.

③吴怀东.杜甫的“伤春”心理及其诗史意义[J].江淮论坛,2020(02):166-172.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异文研究综述主旨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平淡真实显主旨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太上洞渊神咒经》异文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