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婧瑶
内容摘要:《弗兰肯斯坦》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开创了西方科幻小说的先河。本文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 6.0和Antconc 3.5.8语料库检索工具,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对《弗兰肯斯坦》的总体语言特征、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展开分析,为该作品的文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以对该作品进行更加理性的阐释。
关键词:玛丽·雪莱 《弗兰肯斯坦》 语料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探讨语料库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该范式基于大量文学语料的观察和数据统计,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有效克服了传统文学研究范式中存在的主观性与片面性。近年来,语料库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文学作品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弗兰肯斯坦》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被誉为西方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主要讲述了热衷于探索生命起源的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利用科技创造了一个拥有智慧与情感的怪物后将其抛弃,因而引发了一系列命案,自己也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国内的《弗兰肯斯坦》研究主要基于女性主义、叙事学、生态批评、哥特元素等视角对小说文本进行解读,方法上以定性分析为主,但迄今并未有基于语料库语言学对该小说进行探讨的例子。本文运用语料库检索软件,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拟对《弗兰肯斯坦》进行更加客观、理性的阐释。
本文以Wordsmith 6.0和Antconc 3.5.8为检索工具,运用该软件中的生成词表“wordlist”、语境共现“concordance”、搭配“collocates”、情节检索“plot”、主题词表“keywords”等功能,对小说的总体语言特征、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展开分析。
本文的观察语料库选自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电子文本,从网络下载并整理为txt格式。参照语料库选自CLOB语料库,该语料库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语料库官网的Crown-CLOB布朗家族语料库,并将CLOB语料库与观察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
一.小说的总体语言特征分析
基于语料库的文体特征研究侧重于分析文学作品的总体语言特征。借助WordSmith 6.0的wordlist功能,可得小说的形符数、类符数、类符形符比、平均词长、平均句长和高频词等相关信息,由此推断小说的总体语言特征。
形符数指语篇一共有多少个词,类符数指语篇一共有多少个不重复的词,类符形符比可以反映出文本的词汇变化和丰富程度。运用wordlist功能对《弗兰肯斯坦》文本进行初步检索,可得小说的形符数量为75150,类符数量为7105,标准化类符形符比为44.45,略高于CLOB参照语料库的标准值44.27,由此可知小说篇幅较长,用词变化幅度适中,词汇量适中;从平均词长来看,小说的平均词长为4.42,略低于标准值4.75,说明小说的大部分词汇集中在五个字母以内,词汇短小、用词简练;从平均句长来看,小说的平均句长为14.15,低于标准值19.50,说明小说的句子结构简单,易于理解。
生成词表功能还可以检索文本的高频词,由此可以探究小说的主要人物和叙事方法。运用WordSmith 6.0的wordlist功能,可以检索出出现频率为前100的词汇。统计结果显示,实词主要包括“I”“my”“he”“his”“she”“her”“you”“they”“them”等,出現频率最高的词汇为第一人称代词“I”,说明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弗兰肯斯坦》采用了第一人称限知视角,读者无法了解到主人公叙述范围以外的事,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让读者感主人公之所感,另一方面也为故事留下悬念与空白。从动词的运用来看,“was”“had”“were”的出现频率较高,表明小说整体上以过去时态为主,是对于已发生事件的叙述,而《弗兰肯斯坦》对过去时态的大量运用与小说的叙事手法有关。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并非由同一个人物完成,而是由沃尔顿、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共同参与,其中只有沃尔顿的叙述采用一般现在时,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叙述都采用过去时。小说以沃尔顿写给萨维尔夫人的书信开篇,以沃尔顿偶遇弗兰肯斯坦为转折点,此后都以倒叙方式呈现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自述,两者的自述结束后,又与沃尔顿的自述,即故事的第一叙事时间相衔接。因此小说中大量出现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占比较少。
基于以上检索,可知《弗兰肯斯坦》的总体语言特征:语言风格平实简练、通俗易懂,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以过去时态为主,且对男性、女性角色都有较多篇幅的描写。
二.小说的主要人物分析
Antconc 3.5.8软件中的collocates功能可以用于检索主要人物与特定词汇的搭配强度,从而探究该人物的形象刻画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根据wordlist的初步统计结果,可知小说的主要人物包括在高频词中位居第3的“I”、位居第94的“Elizabeth”和位居第72的“father”。“I”在小说中可以指代沃尔顿、弗兰肯斯坦和怪物,“Elizabeth”指女主人公伊丽莎白,“father”指主人公弗兰肯斯坦的父亲。运用collocates功能,以MI值为计算方法分别对主要人物“I”和“Elizabeth”进行检索。
MI值表示的是互相体现的两个词中,一个词对另一个词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一个词在语料库中出现的频数所能提供的关于另一个词出现的频率信息。MI值测量的是搭配强度。根据统计可知,“我”与“wiliness”“trifled”“wearying”等词搭配强度较高,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weep”“tie”“shrine”等词搭配强度较高。再借助concordance功能检索相关词汇出现的语境,推断特定人物的形象刻画。
以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为例,检索“weep”一词的语境,结果为:“Come, dearest Victor; you alone can console Elizabeth. She weeps continually.”叙述者认为只有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才能安慰哭泣的伊丽莎白,表明伊丽莎白与弗兰肯斯坦的关系亲密。同样,“tie”一词的语境是“Elizabeth as a tie of our domestic comfort”,反映出伊丽莎白在弗兰肯斯坦家中重要的地位。“shrine”一词出现在“The saintly soul of Elizabeth shone like a shrine-dedicated lamp in our peace home”,这是主人公弗兰肯斯坦的叙述,他形容伊丽莎白“生得比画中的天使还漂亮,脸上似乎透出道道灵光。她体态轻盈、动作敏捷,胜过山间的羚羊”。由“rending”一词的检索到“Elizabeths heart-rending eloquence”。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伊丽莎白的人物形象:一个惹人怜爱、心地善良、能言善辩的漂亮女孩,与弗兰肯斯坦关系密切。结合concordance和collocates功能,我们可以更加便捷地探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三.小说的主题分析
运用Ant Conc 3.5.8的“file view”文件查看功能,可以预览全文并查看关键词所在的篇章位置,单击关键词就可以跳转至“concordance”功能查看该关键词出现的语境。
陈姝波指出,《弗兰肯斯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是“激情”,即“passion”或“passions”。本文试图以“激情”为关键词,运用“file view”查看关键词所在的篇章位置,对文本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passion”这个词源为拉丁文passio的词,原指病理学上的“疾患”“病痛”,后来才逐渐演变成现代的词义。激情是人类的原始性冲动,人们追求刺激是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除非有现成的、无害的发泄方式,人们就可能采用有害的、具有破坏性的方式。透过“激情”一词,我们可以管窥玛丽·雪莱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的深刻反思。
经检索发现,小说中“passion”共出现18次,“passions”共出现12次。通过“hit location”逐一跳转关键词分析可以发现,“passion”和“passions”在小说中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指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对待“造人”实验时的罪恶激情,也指他面对大自然时的神圣激情,还指怪物复仇的激情。
“passion”一词在小说中第二次出现时,指代弗兰肯斯坦的罪恶激情,语境是伊丽莎白对弗兰肯斯坦的劝导:“Dear Victor, banish these dark passion. Remember the friends around you, who center all their hopes in you.”可见,伊丽莎白察觉到弗兰肯斯坦异样的激情可能会为他带来不幸,希望能通过言语将他引入正轨;“passions”也指弗兰肯斯坦面对大自然时的神圣激情:“Sometimes I could cope with the sullen despair that overwhelmed me, but sometimes the whirlwind passions of my soul drove me to seek, by bodily exercise and by change of place, some relief from my intolerable sensations.”在“造人”理想破灭后,每当他深陷绝望与恐惧、被复仇的激情支配之时,他总能从大自然中寻得短暂的解脱;“passions”还指怪物对弗兰肯斯坦复仇的激情:“Unfeeling, heartless creator! You had endowed me with perceptions and passions and then cast me abroad an object for the scorn and horror of mankind.”怪物對于自己的“造物主”弗兰肯斯坦怀有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感激弗兰肯斯坦赐予他生命,另一方面也怨恨他将他抛弃,却对他的苦难不闻不问。在弗兰肯斯坦过世后,怪物却没有表现出复仇的快感,对自己复仇的行径感到无尽的悔恨:“The completion of my demoniacal design became an insatiable passion. And now it is ended; there is my last victim.”
弗兰肯斯坦对自身激情的误解,导致了怪物自我身份的迷失与伦理困境的产生。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的序言里提到:“发明创造可以使模糊无形的物质呈现某种形状,但它不能创造物质本身……发明创造的先决条件在于一个人能否把握某事物的潜在作用,能否形成并完善与该事物有关的设想。”弗兰肯斯坦误以为自己的激情是伟大的,能够激励他取得划时代的成就、造福全人类,但实际上,怪物的诞生并非如弗兰肯斯坦最初设想的那般美好,而是引发了一系列命案,也让弗兰肯斯坦和他的家人遭受无尽的厄运。弗兰肯斯坦既没有认清自己激情的本质是疯狂、虚荣与病态的个人主义,也没有设想过如果他的“人造人”未能满足他的期待,他又将如何对待他。从一开始,弗兰肯斯坦就不认同他所创造的怪物是“人”,他称他为“魔鬼”“怪物”,但怪物却无法对自己的相貌和身份进行选择,只能被动地接受人类社会的审判与排挤,最终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弗兰肯斯坦难以接受“人造人”对自身社会伦理秩序的冲击,他认为这是对人类的亵渎,于是他在反复挣扎之后选择维护人类尊严、铲除异己,但怪物的角度来看,他没有理由成为人类罪恶激情的牺牲品,他也有权利捍卫自己的尊严、追求自己的幸福与安宁,而一方的成立必然以另一方的牺牲为条件,于是悲剧便不可避免。
19世纪初,科学界兴起了一股对于“生与死的界线”“复活”“电疗法”的研究热潮。当时,众多科学家和弗兰克斯坦一样,坚信生与死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弗兰肯斯坦更是试图打破生与死的界限、颠覆自然界的规律:“I paused, examining and analyzing all the minutiae of causation, as exemplified in the change from life to death, and death to life. ”19世纪也是个人主义盛行的时期,而弗兰肯斯坦身上所体现的正是消极的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个人成功、个人利益。他对导师的劝导置若罔闻,自恃为人类造福的救世主,擅自开展造人实验;他为了独享荣耀与赞誉,拒绝与其他科学家合作或分享研究成果,肆意放纵自己的激情;在创造了怪物之后,他并不打算对他的生命负责,而是放任他在人类社会中游荡;他在沃尔顿领导的船队陷入困境后,对客观的风险视而不见,认为他们应该继续前进,否则就是怯懦的表现。这一切无不表明,弗兰肯斯坦因激情而功成名就,也因激情而自我毁灭。当前我们处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让人们对科技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本文认为,人们要与科技这把双刃剑、与自然和谐共处,就意味着要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认识到人类的局限性,在和谐向善的价值观念指引下发展科技,而非追求科学的功利价值。
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被后世誉为科幻小说的开山之作,具有跨时代的预见性。本文通过语料库软件对小说文本进行检索,运用统计数据和图表对文本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更加客观、理性地把握小说的总体语言特征、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语料库分析为文学文本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可以为语篇分析提供客观依据,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
参考文献
[1]范劲.能否信任黑箱?——《弗兰肯斯坦》中的阅读共同体理想[J].外国文学评论,2021(02):47-70.
[2]李伟昉.《弗兰肯斯坦》叙事艺术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5(03):70-74.
[3]陈姝波.悔悟激情——重读《弗兰肯斯坦》[J].外国文学评论,2005(02):129-136.
[4]倪杰,金志茹.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对《藻海无边》的多维度分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06):58-59.
[5]肖一.基于语料库的小说《爱玛》之检索分析[J].文教资料,2020(21):15-17.
[6]周艳丽,张发祥.《德伯家的苔丝》的语料库检索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62-64.
[7]李明珠.控制与失控——论《弗兰肯斯坦》的艺术内涵[J].南都学坛,2021,41(06):51-54.
[8]张符妹,王旭霞.从冲突视角剖析《弗兰肯斯坦》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悲剧命运[J].英语广场,2021(22):18-20.
[9](英)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0]邓耀臣.词语搭配研究中的统计方法[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4):74-77.
[11]胡开宝,杨枫.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内涵与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9(05):143-156.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