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霞 史育婷
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1797-1851)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1818)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也是一部杰出的哥特式浪漫主义小说,以此成为世界名著。故事用传统的书信体格式将三个不同叙述者“洋葱式”层叠的“独白”连结起来。表层由探险家沃尔顿写给姐姐的四封信组成,以讲述沃尔顿在北极探险的途中挽救了一位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引出中间层:弗兰肯斯坦向“我”(沃尔顿)追述他的科研悲剧。弗兰肯斯坦自幼有强烈的求知欲,想探寻天地之奥秘,寻找万物之本源。大学教育引领弗兰肯斯坦进入了自然科学的神秘殿堂,他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找到了生命起源的奥秘,便开始实施野心勃勃的造人计划。然而,在大功告成之际,他却发现创造物是一个奇丑无比的怪物,吓得夺门而逃,把它无情地遗弃在实验室里。后来他与怪物的不期而遇引出了故事的核心层:怪物向弗兰肯斯坦悲戚告白,诉说在人间经受的痛苦遭遇及杀人放火走上歧路的心理历程。弗兰肯斯坦为报仇雪恨,彻底铲除他亲手创造的恶魔,跋山涉水,追杀恶魔至茫茫北极,终因心力交瘁,含恨而死。
《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创作于英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工业革命的历史时期,科学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弗兰肯斯坦对科学的狂热追求正是当时社会语境的具体体现,而他利用先进的流电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知识造人却被创造物所害的经历,又使该小说一直成为“滥用科学”的典范。该作品详尽地展示了弗兰肯斯坦利用生命科学知识创造人衍生的悲剧性后果,表达了作者对科学技术日渐社会化给人们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做出的人性维度的前瞻性反思。可以说,“《弗兰肯斯坦》是第一波科技浪潮的产物,是科学飞速发展的人文反映”。异想天开的科幻色彩、毛骨悚然的恐怖因素、深切入微的人文关怀,让一部科幻恐怖小说永远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备受世人青睐。
小说第一章第一句话“我出生在日内瓦,我的家庭在那个共和国里名声显赫”,弗兰肯斯坦把他的家庭向读者娓娓道来。他的父亲为人正直,受人尊敬,待人情深义重,珍视友情,曾经帮助一个命运多舛、隐居避世的朋友重拾生活的信心;其父还用心经营爱情,“他努力地呵护着母亲,就像园丁呵护美丽奇异的花朵”;同时,他还把浓浓的爱意播撒在儿子身上,让弗兰肯斯坦从小就在亲情的环绕下健康成长。这是一个温馨备至的家庭。亲情、友情、爱情为小说阴郁、恐怖的氛围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调。在故事的核心叙述层,玛丽·雪莱赋予弗兰肯斯坦的创造物以人性的欲求,怪物对亲情、友谊、爱情的热切渴望和追求构成了小说最重要的主题,是作者人文诉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用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关于爱的理论剖析小说中爱的缺失,以及科学怪人对人世间最重要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的追求和向往。由此不难看出玛丽·雪莱苦心经营的价值取向,旨在表达深切的人文诉求,呼唤爱的回归。
一、对亲情的渴望
弗兰肯斯坦花了两年时间最终用电击的方法激活了用死人肢体拼成的庞大身躯,但高达八英尺的合成人体却成为了面目狰狞、丑陋不堪的“怪物”。弗兰肯斯坦渴望被他的创造物顶礼膜拜的美梦瞬间破碎,他无法面对这个可怕的现实,慌乱地逃离了实验室,无情地抛弃了他的创造物。科学怪物在刚获得生命的一瞬间就沦为了孤苦伶仃的弃儿。他没有母亲,科学技术颠覆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剥夺了他获得母爱的条件。“被母亲所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无须做什么以期得到母亲的爱——母爱是无条件的……如果母爱在,就有天佑;如果母爱不在,所有的美好也将从生命中失去……”在玛丽·雪莱看来,母爱的缺失是怪物走向毁灭的主要原因。怪物没有母亲,无法获得母爱。但可以说他有父亲,父亲就是他的造物主弗兰肯斯坦。所以,怪物只好把家庭之愛寄托在他的造物主身上,他渴望能从弗兰肯斯坦那里获得父爱,得到养育之爱、家庭伦理之欢。“父爱应该是宽容的,有耐心的”,但弗兰肯斯坦无法容忍其容貌的丑陋,还未来得及为其命名就无情地遗弃了他,“由一个满腹济世的科学家转变成一个生而不养的枉为人父者”,未能担负起父亲的责任。
遭到造物主的遗弃后,怪物逃到荒野,在一间空棚屋里躲藏起来。透过棚屋的缝隙,他亲眼目睹了失明老人德拉西一家其乐融融的生活,儿女对老人敬爱有加,体贴入微,这使他萌发了融入这个家庭的渴望,特别是得到失明老人父亲般的关爱。因为老人失明看不见他丑陋的相貌,如果他的善举能打动老人,兴许他能博得老人的怜悯和关爱。为此,怪物暗地里为他们打柴,并开始学习语言,以便与他们交流。语言的学习让他明白了母爱、父爱的意义,使他更加渴望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他甚至天真地把他们视作令人尊敬的保护者。书籍的阅读让他更加热切地向往美德,深切地痛恨罪恶,也更加清楚地知悉自己当下孤苦无依的处境。所以,他愈发渴望能得到德拉西一家的善待和庇佑,关爱和理解。在习得语言后,怪物获得了普遍意义上的人的属性,但其无名氏的境况先天就注定了不被人类社会接纳和包容的悲剧命运。所以当他向德拉西老人诉说自己的遭遇时,怪物却遭到了老人儿子的殴打。玛丽·雪莱试图以此证明“母亲角色的必要性、父母养育模式的无可替代”。母爱的缺失,父爱亦无法获得,导致怪物从此自暴自弃,走上了一条复仇的不归路。
二、对友谊的向往
亲情和友情都是丰富人的生活最重要、最美好、最具吸引力的情感。“爱的基本形式就是兄弟之爱,它是所有其他类型的爱的基础。意思是说,它包含了所有爱都应有的责任,关心、尊重和理解他人,愿意促进他人的生活。”可怪物自始至终都没有感受过兄弟之爱的快乐。尽管他曾满腔热情地追寻亲情和友谊,企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化世人,赢取他们的怜悯和同情,但他的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当他躲藏在德拉西的窝棚里时,他努力习得语言、提升自我修养,无数次幻想被他们接纳的场景。他渴望感受生活、参与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份子,可他发现虽然与他们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一层无法逾越的壁垒。当德拉西一家因他的出现匆匆搬离农舍时,他深切地体会到了个人因在人类社会里被漠视与被敌视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幻灭感,便在盛怒之下捣毁了他们的菜园,并把他曾经栖身的农舍付之一炬。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温情和善意也在怪物充满敌意的心底流淌。他依然试图与他人相处,乐施善举。可当他在森林边救起一个落水女子,等待他的不是千恩万谢而是一颗恶毒的槍子儿。怪物万念俱灰,发誓要与人不共戴天。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和家中女仆贾斯汀就成为了他复仇的第一批牺牲品。“怪物本身并无过错,是一个冷漠无知的社会将他推向仇恨与报复”。外部的拒绝加上内心潜藏的对爱的强烈渴求,致使怪物放下良知,高举罪恶,向人类宣战。
三、对爱情的追求
根据马斯洛关于一个健全的人在五个层次上的需求的观点,科学怪人也一样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然而,怪物无法与人交往,无法融入人类社会,人性之爱的精神需求自然也无从获取。亲情、友谊在他的努力下依然是海市蜃楼,唯有爱情是怪物用以抵御这个荒诞世界的最后一道屏障,而作为人世间最令人向往、最神圣的情感冲动——爱情,也难逃厄运。
怪物请求他的造物主为他再造一个同类女伴以慰藉孤独的心灵,超越自我幽闭的状态,并发誓要带她远走高飞,隐居荒野,回归善良,永不伤害人类,但他的这一请求却遭到了弗兰肯斯坦的拒绝。怪物随之勃然大怒,“每个男人都可以娶个老婆搂在怀里,所有的动物也都能找到配偶,难道我就非得孤独终老?”“这种对人与人之间融合为一的渴望是人身上最强劲的动力。它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激情;是一股把人类结合为氏族、家庭和社会的力量。没能达到这一点就意味着精神错乱或者毁灭——自我毁灭或毁灭他人。”爱情的缺失驱使他走向了人性的极端,复仇的烈火在他心中炽烈燃烧,他无亲、无友,亦无爱人,因此,他也要让抛弃他的造物主尝尝失去亲情、友情、爱情的苦涩滋味。他的灵魂在裂变,他的精神在崩溃,他的心灵在挣扎,他不愿堕落,但又无可奈何,他无法左右自己,结果万劫不复。弗兰肯斯坦的爱人就在新婚之夜死于怪物的魔爪。怪物在临死前,独自诉说着他对人类的热爱,为得不到人性之爱悲痛欲绝,他的复仇源来自对人性之爱的渴求,而爱和归属感的缺失是促使他开始疯狂杀戮的真正动因。
四、结语
《弗兰肯斯坦》虽然没有曲折迷离的故事情节,但弗兰肯斯坦创造的科学怪物却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小说中的科学怪人本性善良,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关爱,希望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却屡屡遭致社会的唾弃、他人的驱赶、甚至自身造物主的抛弃。在经历无数次的屈辱后,特别是当作为一个人的正常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爱和归属感的缺失就使孑然一身的他蜕变成了残害无辜的邪恶力量。在小说结尾玛丽·雪莱通过怪物的临终独白再次书写着他对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之爱的强烈渴望和不懈追求,体现了作者深切的人文诉求。小说持久的魅力就在于作者带有预见性的思考,充满对科技与伦理、创造与责任、理智与情感的疑虑。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忽略作者提出的人文诉求,那么科技的恶性发展将会导致悲剧性的恶果。“在新的价值观不断重构的时代,每个人的思考都在推进整个社会的觉醒。幸福,需要思考的热度,更需要人性的温度”。至此,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所表达的人文诉求具有超越时代、跨越国界的普世价值,特别是在生物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英国哥特小说中的人文主义研究”(课题编号为12WX1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