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艳
摘要:以“探究实验室废液成分”为实验主题,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废液成分的猜想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根据实验方案设计,进行小组实验”“评价并总结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等学习任务,启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多样化的实验方案分析评价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作者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不但复习巩固了“物质检验”专题的相关知识,也锻炼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物质检验;实验室废液;教学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23)09-0047-07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008-0546.2023.09.009
一、项目主题分析
纵览当下的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老师们往往注重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中不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梳理、优化重构、应试演练。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让学生丧失了主动性和实践性,也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科素养。那么,怎样把“学生主体,发展思维”这一理念落实到化学复习课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复习,提升复习课效率和学科素养,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
为了有效提升复习课效率和学科素养,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是教师教学努力的方向。[2]项目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情境为素材,以驱动性问题为导向,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拆解,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分析并解决问题,最终获取项目成果,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系统化并运用于实际的社会实践中。[3]因此,利用初中化学学科知识来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项目式学习,应该是提升复习课效率和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1]
物质检验是发现真理、探求新知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其知识点综合性强,是九年级化学复习中的重点及难点。在物质检验的学习过程中,往往不仅需要考虑到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而且还需要考虑试剂用量、顺序及干扰等问题。在面对这种复杂知识的复习任务时,开展项目式学习可以发挥其优势。“探究实验室废液成分”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理论设计和实施的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案例,与以往传统的知识梳理、应试演练的复习方法不同,本案例让学生以“探究实验室废液成分”为实验主题,开展“物质检验”专题的复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首先通过真实情境提出问题,接着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基于假设进行实验设计与探究,基于搜集的实验现象证据进行交流讨论与评价,从而得出项目结论。在项目探究过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盐酸、氢氧化钠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掌握“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还能进一步锻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项目教学目标
1.巩固酸、碱及碳酸盐的化学性质,掌握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观察废液颜色和已学的酸、碱、盐相关知识,学会分析废液的酸碱性及猜想废液的成分,学会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学会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学会根据证据推理验证猜想,从而确定废液成分。
3.通过所学化学知识和方法探究物质的成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同时体会化学在处理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以项目式探究的方式开展科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三、项目任务
四、项目实施过程及学生学习成果
开课班级共36人,分为六组,每组6人,并进行编号(A组,B组,C组,D组,E组,F组),以下实验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1.创设情境,引入项目主题
【PPT展示实验情境】图2是我们在上学期第三章研究溶液酸碱性时做过的一个实验。
【情景再现】上课前,老师请两位同学又模拟了当时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分别将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人废液杯中,最终分别得到了无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废液。(如图3所示)
【问题驱动】那么,倒人废液缸中的废液可以直接倒人下水道排放吗?
【教师引导】如果实验室的酸碱性废液直接排放到生活管道中,不仅会腐蚀管道,而且还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一些重金属的盐溶液,例如Cu (NO3) 2、AgNO3等,会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由于生物富集作用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身体健康,实验室中必须对废液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若要处理废液,首先要了解废液的成分。清楚了废液的成分,我们才能更合理地对废液进行处理。
【引出课题】那么,今天我们就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对实验后得到的这两种颜色的废液成分进行探究。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创设真实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解决废液成分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引入项目主题。
2.无色废液成分的猜想和确定
【问题驱动】试猜想无色废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是什么呢?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再将你们最终的猜想写在学習单上,稍后再请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想法。
【学生活动】6人一组展开讨论,汇总组员观点,并将其写在学习单上。
【问题驱动】无色废液的成分可能有几种情况呢?你是如何分析的呢?
【B组观点】根据溶液呈无色,推断溶液呈中性或酸性,所以无色溶液成分为①NaCI;②HCI。
【E组补充观点】我们认为NaCl为生成物,一定存在。又根据废液呈无色,推断出无色废液呈酸性或者中性,所以废液中可能存在稀HCl,因此我们小组认为无色溶液的成分有两种情况①NaCI;②NaCI, HCI。
【教师总结评价】在这里,氯化钠为生成物,并且不会与废液中的其他成分继续反应,所以一定存在;又根据无色废液呈中性或酸性,判断废液中可能存在过量的反应物稀盐酸。所以,我们在猜想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成分时,不仅要考虑生成物,还须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因此,经过分析E组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
【问题驱动】要继续探究无色废液的成分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情况,关键在于检验哪种物质的存在呢?
【学生回答】稀盐酸
【教师引导】那么,接下来我们的探究目的就是要检验无色废液中是否含有稀盐酸。
【设问】如何检验盐酸是否存在呢?
【学生回答】利用所学过的盐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布置任务】在每个小组的实验桌上,提供了一些你可能会用到的试剂,请大家根据我们实验桌上所提供的试剂,先在小组内讨论确定好实验方案,然后再进行实验,并及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学生活动】6人一组形式展开讨论,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活动】拍照汇总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展示交流】选取典型方案展示(如表1和表2所示),请小组代表讨论后互相点评。
【教师引导】表1和表2所示的典型方案都合理吗?
【学生活动】根据已学过的盐酸性质以及物质干扰的原则,典型方案2中的加入硝酸银在这里无法判断盐酸是否存在。因为废液中存在氯化钠,氯化钠和硝酸银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干扰对盐酸的检验。
【教师评价总结】经过小组讨论分析,同学们给出了五种设计方案,可以帮助我们检验无色废液中是否有盐酸。我们在选择化学方法检验无色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时,都是利用了盐酸的化学性质,选择一些能产生明显现象的试剂进行实验,并且在检验时还要注意物质的干扰。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先根据实验情境和已有化学知识猜想无色废液的成分,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评价猜想的合理性。接着,小组同学基于合理猜想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与探究,在实验过程中搜集实验现象证据。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对典型方案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与评价,从而得出项目结论。本环节通过开放性任务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利用驱动性问题提高学生对酸、碱、盐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3.红色废液成分的猜想和确定
【问题驱动】试猜想红色废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是什么?同样,先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再将你们最终的猜想写在学习单上,一会儿请小组同学交流想法。
【学生活动】6人一组展开讨论,汇总组员观点,并将其写在学习单上。
【教师活动】拍照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猜想,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猜想的可行性。
【展示交流】选取典型猜想展示,请小组代表讨论后互相点评。
典型猜想1: ①NaCl,NaOH ②NaCI, Na2CO3③NaCl, Na2CO3,NaOH
典型猜想2: ①NaCI, Na2CO3②NaCl,Na2CO3,NaOH
【教师引导】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分析一下,这两组同学的猜想合理吗?若不合理,请说出你的想法。
【学生交流评价】我们组认为猜想1中的①NaCI,NaOH不成立。氯化物为生成物,所以一定存在,又根据废液呈红色,判断出废液呈碱性,那么盐酸一定没有,而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NaOH或Na2CO3或两种同时存在。但是,我们知道溶液中酸碱反应优先发生,既然溶液中都有剩余的NaOH,那么碳酸钠一定存在,所以猜想2成立。
【教师评价】刚刚这位小组代表分析得很完整,看来大部分同学对酸、碱、盐的知识掌握较熟练。
【教师引导】那么,根据我们刚刚对无色废液分析的思路,要继续探究红色废液的成分到底是NaCI,Na2CO3,还是NaCl, Na2CO3, NaOH,关键在于检验哪种物质的存在呢?
【学生回答】氢氧化钠。
【设问】如何检验红色废液中是否含有NaOH呢?
【学生回答】利用NaOH的化学性质,选择一些能产生明显现象的试剂,并且要注意废液中已存在物质(NaCl, Na2CO3)的干扰。
【布置任务】在每个小组的实验桌上,提供了一些你可能会用到的试剂,请大家根据我们实验桌上所提供的试剂,先在小组内讨论确定好实验方案,然后再进行实验,并及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学生活动】6人一组形式展开讨论,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活动】拍照汇总各小组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展示交流】展示学生典型错误方案,如表3、表4、表5和表6所示。
【学生评价方案3和4】利用已学过的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评价实验方案。根据刚刚的分析,红色废液中一定存在Na2CO3,而Na2CO3溶液也呈碱性,会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并且也会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所以在这里Na2CO3的存在对溶液中NaOH的检验产生了干扰,因此方案3和方案4均不合理。
【学生评价方案5】滴加Ca(OH)2溶液会引入杂质OH一,干擾对NaOH的检验,所以方案5不合理。
【学生评价方案6】滴加过量稀盐酸,会与NaOH反应,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判断,所以方案6也不合理。
【展示交流】学生典型方案展示如表7和表8所示,这两种实验方案有什么不同呢?都能达到实验目的吗?
【学生评价】比较表7和表8两种方案,CaC12的用量不同,但对实验却有很大影响。在这里CaCl2的作用是除尽干扰物Na2CO3,若CaC12加入不足量,废液中仍然存在干扰物Na2CO3,继续干扰对NaOH的检验,无法达到最终的实验目的。因此,方案8合理。
4.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师评价总结】听了同学们的分析和评价,相信大家已基本掌握了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今后,如果需要检验其他的混合物,还可以借鉴刚才探究废液成分的方法进行实验。
(1)设计方案(物质性质):首先围绕实验目的,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逐一进行检验。为了避免对实验可能造成的干扰,加入的试剂不能与待检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组成,此外还需考虑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及试剂用量,并且选择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实验方法。
(2)观察记录(特征现象):实验中还要仔细观察反应的特征现象,并一一记录。
(3)得出结论(实验证据):依据实验中获取的证据,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4)反思完善(原理操作):如果实验中出现了异常情况,可以自己或者和同学一起讨论实验的环节,也可寻求老师的帮助。比如:实验的原理是否科学、有据可循,操作的过程是否规范,有时一些小小的细节,比如试管没洗干净,也可能会导致实验现象的干扰。反思之后,进行总结,再次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典型错误方案分析,让学生感知在物质检验时,要注意物质的干扰问题,并且加入的试剂不能与待检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组成。通过典型方案的对比讨论,引发学生对多种物质检验时,试剂的滴加顺序以及试剂用量的深度思索。从实际实验操作角度出发,尽量选择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实验方案。此环节通过小组之间的评价交流,引导学生对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进行提炼(如图4所示),锻炼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项目教学反思及改进建议
初三进入复习阶段,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新鲜感下降,面对复习课的学习往往缺乏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旧知中获取新的收获,本节复习课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担任项目的主导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项目中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实验室废液成分问题,通过真实情境的任务驱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首先通过真实情境提出问题,接着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基于假设进行实验设计与探究,基于搜集的实验现象证据进行交流讨论与评价,从而得出项目结论。根据学生自主的实验方案设计及评价,大部分学生能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能对典型错误方案作出合理的分析,使复习课起到回顾梳理、优化重构与再生长的作用。[4]
本节课的亮点在任务3和任务4上,在实际教学中,任务2大约用了1 5分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有点拖沓,导致任务3和任务4的时间有点紧张。在红色废液成分分析的方案评价中,来不及展示每个小组的实验方案,以及给足时间让小组间相互评价,讨论的时间和范围均有限。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建议将任务1压缩到8 mins左右,然后将红色废液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含有NaOH,一种无NaOH,将六组同学分为两大阵营,从而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然后针对此实验结果进行充分讨论及评价,使学生在评價过程中不断形成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节课是项目式学习与初中化学物质检验的首次尝试,从项目的参与度及目标达成度分析,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复习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了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和学科素养。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尝试将项目式教学与化学课程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一步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史菊英.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物质分离提纯复习课教学一以初中化学“粗盐提纯”为例[J].教育,2020(22):38-44.
[2] 王旭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专题复习”项目式教学一暖身贴的原理探究[J].化学教与学,2021(04):73-77.
[3] 李燃,何彩霞.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Jl.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6):4.
[4] 蔡福东.初中化学¨金属专题复习¨的项目式教学——暖宝宝中的金属[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 1,4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