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院校资助对象和资助育人的现状,决定了资助育人实践不能仅仅从资助本身的维度展开落实。资助工作应在充分把握当前资助对象和资助育人现状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资源,将资助与创业、心理、德育、实践教育等维度相融合,通过学生工作管理各条线的交叉融合、协同互补,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资助;资助育人;融合型资助
各高职院校建立以“奖、助、贷、勤、补、减”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奠定了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做好“资助育人”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更是把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作为基本任务之一,要求全面推进资助育人。
一、目前高职院校资助对象的现状
(一)发展基础薄弱
一般来讲,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是因灾、因病、因学等造成,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他们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域之间的差异,对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前所获取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础知识薄弱、人际交往障碍、综合素养一般等情况。入学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理念未及时更新,信息获取量有限,导致知识结构不平衡,支持其各方面发展的源动力不足,自身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影响。
(二)感恩、自强意识淡薄
在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第一步,公平公正地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保证各类资助项目公平公正开展的前提。自2019年起,高校学生申请资助时需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的环节,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在此条件下,部分学生存在自助和感恩意识淡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意愿低,还未有效实现“他助”到“自助”的改变。
(三)心理问题日渐凸显
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伴随着相应的心理困惑或不良情绪,以及敏感而脆弱的性格,缺乏应变力和耐挫力。在进入高职院校前,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影响,在就学期间会使学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变化,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群体而言,他们自身的心里感觉是非常重要的。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物质上相对匮乏等问题,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甚至在他们的人际交往方面产生影响。而单纯的物质资助只能暂时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部分经济压力,并不能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使资助育人工作面临困境。
二、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一)在工作理念上,以经济资助为主,在资助各环节的教育导向不够
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的资助主要在经济方面,而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常伴有学习困难、心理障碍、人际交往困难、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有其复杂性和多元性。所以,对他们的资助不能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要在资助全流程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引导,引导他们向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方向进取,起到价值与行为导向的作用。如坚持诚信教育导向,在助学贷款申请和学生毕业离校环节,全面開展诚信教育,提高他们的征信意识和契约精神;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在新生入学教育和资助项目评审环节,加强对资助政策的宣传,让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有全面了解;坚持励志教育导向,在奖助学金发放环节,深入开展典型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意识,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解困”走向“育人”,促进受助学生由被动接受资助转变为主动自我发展。
(二)在资助实践中,工作合力不足,育人功能彰显不突出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者在日常开展具体资助工作时,更倾向于单纯地从资助自身维度来展开发挥育人功能。比如召开特殊困难群体学生座谈会,鼓励学生自强自立、学有所成、报效祖国;在中秋、寒暑假等节假日开展困难学生走访慰问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一家人”的亲情;冬季为困难学生发放暖冬物品,让学生严冬有温暖;选聘优秀学生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参与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和暑期社会实践,宣传典型示范;推选励志成才之星、讲好资助故事,展示资助育人典型案例,彰显资助育人的榜样示范效应,等等。这些不同性质的资助活动,有力促进了资助育人功能的发挥,但在资助资源整合配置、有效利用方面,资助育人工作统筹不足,较少考虑整合学生工作内部各个条线的资源,与心理、创业、德育等方面的维度融合有限,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工作合力不足,跨界融合程度不高,使资助育人的功能彰显不突出。
(三)在闭环管理上,育人跟踪机制不完善,学生励志价值取向不明显
高职院校将工作重点放在“资助”而非“育人”上,学校资助金发放完成,即资助工作结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部分资助工作者的工作意识。高职院校资助工作者总体上更偏向基于“资助本身”的常规工作,包括资助项目设立的科学性、资助申请程序的规范性、申请对象条件的合规性、资助资金发放监管的有效性等。对于资助金发放之后,资助对象是否将资助金合理利用、理性消费,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对于资助对象的家庭经济实际情况,不能全面掌握,缺乏有效的跟踪回访机制。对于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发挥,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对贫困的正确认识,缺乏直面困境、自立自强等方面的思想教育,降低了“资助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效能发挥。在给予资助对象经济资助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立达”功能,实现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有机融合,形成先“立己”后“达人”的励志价值取向。
三、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实践途径
扶困,要扶智,更要扶志。高职院校要在传统“物质资助”的基础上,优化资助项目,从制度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将资助育人融合于心理教育、德育教育、创业教育、实践教育四个维度,构建融合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在资助教育平台建设和受资助学生教育形式上进行延伸拓展,进一步为资助育人赋能。
(一)融合心理教育维度,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帮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一定程度上存在内向敏感、自尊心强的个性,完善的心理援助机制对于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新生在入学后,会进行心理普测,经过普测筛查后,筛选出部分有可能存在适应性心理障碍、人际交往方面出现障碍等情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建立心理档案。资助工作者要针对同时存在经济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进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建档、职业测评、跟踪评估等方式对受资助学生进行重点帮扶。
首先,在资助工作者心理建档阶段,要及时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背景、个人信息等,从侧面跟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易敏感、自尊心强,在职业测评阶段,资助工作者要注意方式方法,充分尊重和保护资助对象的自尊心。最后,在跟踪评估阶段,资助工作者要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团体辅导,对重点对象进行心理帮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使他们形成对现有生存状态的健康心态;帮助学生减压,科学引导、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通过融合心理教育这一维度,受资助学生的学业水平、人际支持、自我管理、行为调节等状况会定期得到动态评估与反馈,心理帮扶与资助育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二)融合创业教育维度,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助”能力
勤工助学作为高职院校资助项目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是资助育人实践的有效形式。提供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相适应的勤工助学岗位,在一定程度上既为他们减轻了经济压力,又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实现了“志”与“智”双扶。
在资助育人实践途径中,融合创业教育维度,将勤工助学进一步拓展为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进取、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使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从被动接受国家资助的“客体”,转变为“自助”及“助他”的主体,变资助为自助,变补助为扶持。首先,通过创业实践激发受资助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进而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促其成长成才,提升个人获得感与成就感。其次,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员创就业培训,提高他们创就业的成功率。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导向、创业项目孵化全程中引入职业素养教育,如适应性、责任心、时间观念、抗压能力等相关培育,提升学生创业技能。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有经济上的“硬贫困”,也有能力素质方面的“软贫困”。通过融合创就业教育维度,学生的耐挫性与自信心得到增强。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坚忍、执着脱颖而出,体验到了创业成功的快乐。另一方面,受资助学生成功创就业的典型事迹对广大受资助学生产生良好的精神激励与榜样示范效应。
(三)融合德育教育维度,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过程管理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实践途径,是为了帮助他们全面成长成才,提升综合素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始终贯穿整个资助体系,通过将资助与德育教育相融合,高职院校在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素养,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坚定信仰,强化共识,与祖国共成长,与时代同进步,这与立德树人的内涵相契合。
以往资助工作的目标相对较为单一,即在经济上保障受资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结合职业教育的使命来看,高职院校不仅要使学生顺利毕业,更要使学生学到过硬的技能,顺利就业。为此,学校有必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发展、道德品质培养、学业、就业等方面做动态跟踪、反馈与评估。打破传统的以智育为主导的评价模式,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德育评估模型,将德育纳入受助学生表现评价模式,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参加集体活动等方面表现出的职业技能素质、人文身心素质和开拓创新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将学生荣誉奖励、扣分记录、活动情况、比赛情况等按比例赋分,做好平时记录,做到“天天有记录、周周有检查、月月有公示、学期有评议”。通过德育评估,高職院校要定期查询受助学生的“成长记录”,可实时调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育人导向,加强过程育人,为资助育人帮扶的深化和完善提供数据支撑。也让受助学生在维护各项资助政策严肃性的同时,把道德习惯积淀为道德风气,道德风气演化为文化氛围,知行合一,学生形成上进励志的价值取向,对约束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四)融合实践教育维度,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养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这与资助育人的实践教育理念相契合。从社会学视角来说,实践教育维度的资助育人主要依托社团活动、素质拓展、志愿服务等平台来开展。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团体,志愿服务是学生自发参与的,更倾向于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教育和成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文体活动等综合能力偏弱。通过融合实践教育维度,将资助与素质拓展、志愿服务相融合,训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感恩体验。以非专业素质拓展平台为支撑,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抓手,学校资助部门通过整合实践资源,针对受资助学生开展“非专业素质拓展训练计划”,根据每次的素质拓展活动主题“菜单”,如职业能力、言语表达、团队协作、体能训练等,学生通过“下单”和“点单”,自主报名和开展预约,持续性推进自我成长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非专业素质拓展针对性强,可根据个人兴趣制订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受助学生参加这些项目,不仅拓宽了视野,而且身体素质、团队意识、沟通技能也都能大幅提升。在获得经济资助的前提下,保证了资助育人的有效性,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资助工作过程中开展各类感恩教育,一方面提升了资助的内涵,资助是一种传承;另一方面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切身感受到来自国家的暖心资助和关心关爱,有利于他们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彰显资助育人的效果。鼓励受资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帮助;鼓励受资助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或者义工组织,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如社区、福利院、敬老院的送温暖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感恩反哺,报效社会。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高职院校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做好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全员、全程、全方位资助育人,不仅需要与时俱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持续“输血”,更要提高认识,注重“造血”,激发受助学生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达成在生活上扶困、精神上励志、实践中强能、效果上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亚洪.感恩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3):76-78.
[2]李义波.新时代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4):58-70.
[3]刘畅.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特色活动的实践探索[J].时代报告,2020(10):160-161.
基金资助: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学生资助专项课题“多维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实践途径研究”(课题批准文号:X-b/2018/03,主持人:王淡菊)
作者简介:王淡菊(1984— ),女,江苏江阴人,法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资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