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萍
摘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甚至部分学生患有心理疾病,对此,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能够显著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探讨中学音乐教学中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优势和具体思路,并介绍几种比较有效的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充分发挥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为学生创造健康有益的成长空间。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压力应对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7-0074-03
音乐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文化活动,优美动听的旋律会让人们暂时忘却烦恼,沉浸在音乐意境中,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给人们带来独特的感官体验。接受式音乐治疗是以聆听音乐为手段,使人们对美好的音乐产生反应,从而起到治疗目的的心理治疗方法。借助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中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具有实施对象广泛、过程简单、效果显著等优势。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会给中学音乐教学注入一抹生机,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心灵枷锁,激發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积极作用。
可以说,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给中学音乐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教师应该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致力于为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优势
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行为往往不够理性,情绪波动较大,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建议。当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时,容易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心理健康教育很难顺利实施。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改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思想干预,能缓解学生的痛苦,消除学生的压力,给学生带来积极体验,学生将会表达出对音乐学习的高度热情。具体而言,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对于学生的音乐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学生只需要怀抱一颗热爱音乐的心,愿意聆听音乐,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有效进行。而绝大多数中学生对于音乐都具有着较高的好感,非常喜欢在闲暇时分听音乐,这给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充分表达所思所想,还能加深学生的情感体悟,学生的创伤不知不觉就被抚平,显著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第三,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促使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类挑战,他们将会攻克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难关,保持快乐地成长,这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独特功能。
二、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主要类型
(一)放松训练法
一般来说,减轻压力最有效的一种措施就是让身心都充分放松下来,此时外界环境不能过于喧闹,而是应该选择使用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的大脑充分放空,抛却种种烦恼。学生就会觉得生活无比美好,自己应该尽情地享受人生,不能被条条框框所束缚,压力将会一扫而空。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放松训练法,建议先拿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播放音乐,要求学生能够用最为放松的姿势来欣赏音乐,传授学生调节呼吸的方法,尽可能地与音乐节奏相契合。根据播放的背景音乐,学生的脑海中会不由得浮现各种情景,想象自己在林间草地自由奔跑,或者是在大海中尽情遨游,学生的负面情绪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控制,达到身心放松的良好效果。
(二)音乐想象法
通过运用音乐想象法,给学生创建特定情景,加强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调节学生的情绪,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一个重要功能。
中学音乐教师所选择的音乐对于学生想象的情景有着一定的导向性,比如播放有关清风的乐曲会让学生产生无拘无束之感,播放山川、河流等自然之声会让学生脑海中自动出现相关画面,仿佛到自然中游历一番,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压力会大大减轻。教师在选择音乐时要具有目的性,例如激发学生的斗志需要用慷慨激昂的乐曲,舒缓学生的情绪则要使用轻柔、唯美的曲目。播放音乐过后,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表达感受,加深学生的体验,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音乐情绪共鸣法
音乐之所以能够震撼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到回味无穷,主要原因在于,人们会与音乐情绪产生共鸣,这恰恰是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价值所在。
音乐情绪共鸣法是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主要类型之一,可以营造共鸣效应,增强音乐的感染力,转变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或喜悦、或悲伤、或振奋等情绪,学生的消极情绪将会被宣泄出来。经历复杂的情绪变化以后,继而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此时学生会更加热爱生活,乐于欣赏高雅音乐,远离低俗媚俗的活动,勇于承担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愿意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贡献最大力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将油然而生。
三、中学音乐教学中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思路
(一)在应对压力方面的运用
众所周知,中学生长期处于升学压力下,承受着家庭的过高期望。很多人精神长期紧绷,就像一根拉紧的弦,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学生的压力,学生之间及与教师、家长之间将容易形成冲突,做出危害自己和他人安全的行为,引发无法想象的后果,给社会的稳定和谐埋下隐患。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压力,在学习之余充分放松,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就不至于被学业压垮。
应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需要音乐教室内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让学生能够或坐或躺,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聆听音乐,学生的心灵才能得到放松。教师播放的音乐应该是节奏简单、舒缓的,没有明确的情绪表达,还要用语言进行引导,让学生想象特定的内容,通常是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如广阔无垠的草原、温暖和煦的海边、一望无际的原野等。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徜徉在蓝天白云下,享受湖光山色的美景,压力将会消弭于无形。
(二)在调节情绪方面的运用
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是中学生情绪的主要特征,在外界环境刺激下,学生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他们排解情绪的能力较弱,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可以积极运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积极美好的音乐及语言干预的技巧,引发学生积极美好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并不对学生的想象内容和意象进行干预和控制,而是跟随学生的想象内容推动其自然发展。首先,教师要选择播放美好、平静、温暖的音乐,帮助出现低落、紧张、焦虑和恐惧不安等症状的学生稳定情绪,增强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建立一个安全岛。其次,教师可以选择播放各种风格的音乐,首选节奏舒缓的古典音乐,帮助学生找寻积极的生活经历和體验,通过音乐的渲染和语言的引导进行美好体验的强化和放大,增加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三)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运用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需求比较强烈,他们普遍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他人,并获悉他人心中的所思所想,与同学保持良好的友谊,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然而有些学生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他们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担心自己的主动会以被拒绝告终,很难走出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对此,可以考虑运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来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将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应用于人际交往方面,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说一说他们喜欢的音乐曲目并阐述原因。围绕着音乐畅谈,会营造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易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学生将会踊跃参与讨论中,生生之间的距离将会拉近。二是从音乐内容谈及与其相关的话题,主要是与学生现实生活关系密切且他们比较关心的话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打开话匣子,找到三观契合的伙伴,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消极理念也会在无形中消解。
(四)拓宽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范围
学校应明确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要求及当前音乐教育的不足,加强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为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加大资金和资源投入力度,建设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音乐教室,引入数字化音乐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定期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音乐内容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可以促进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高效开展,音乐课堂将会更具活力。
最后,在校园网站上单独设置音乐视听和下载模块,安排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引导,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聆听音乐,这样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功能将会充分发挥出来,让更多学生能够从中受益,真正消除负面情绪。
总之,中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是一种创新举措,能够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轻松、自由,还能缓解学生的压力,排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可以加大投入力度,拓展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应用范围。中学音乐教师也可以充分把握接受式音乐治疗方法的内涵,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健康学习和生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雪敏. 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2(A01):403-405.
[2]李霞,曾瑜. 论音乐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7):136-137.
[3]王琳. 接受式音乐治疗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分析[J]. 戏剧之家,2017(3):247.
[4]余媛媛. 接受式音乐治疗在缓解医学生学习压力方面的作用研究[J]. 科技风,2016(21):160.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