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探究

2023-06-11 00:14焦玉涛
体育教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创新素养体育课堂教学探究

焦玉涛

摘  要: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新要求,要不断创新教学过程,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促进知识和技能本位向素养和运用本位的优化发展。通过梳理“创新素养”的内涵、特征,以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为立足点,探索形成一条指向“创新素养”的“二维”“三学”“四入”实践路径,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素养;体育课堂;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5-0059-03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强大的创新能力来支撑。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不断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梳理“创新素养”的内涵、特征,立足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一条指向“创新素养”的“二维”“三学”“四入”实践路径,构建协同培育保障系统,驱动学生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培育,寻求更具有特色的独特发展路径,为高质量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新路径。

2021年12月17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全面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资源,系统推进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1]其中把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必然要求。稷下小学立足“养心教育”理念,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哲学,以课堂全面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培育“创新素养”是新时代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

(一)“创新素养”是学生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必需

新时代学校体育要求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创新素养的培育是学生逐渐提高社会适应性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能够不断打造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创新思维的发展及创新实践的开展。根据小学段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培育阶段主要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主,加强学习的广度和兴趣的多样化发展以及自我探究意识的培养。

(二)“创新素养”是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必需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方式,使创新素养的培育能够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和各类体育活动中,将课堂打造成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结合“因材施教”的课堂,使学习成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不断感受创造性体验的过程。

新时代的体育课堂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学生的学习和技能掌握为主要主线,以创造性思维训练展开一系列的探究式、情景式、主题式等教学形式和活动。并积极开展生活化、项目化、情景化等的学习,通过让学生切身体验到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樂趣,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探索并审慎求证,实现从“教”向“学”的根本性转变,做到“以学定教”,为不同的学生提供合适的不一样的创新素养发展机遇。

二、“创新素养”的研究现状及内涵、特征

通过对“创新素养”的有关文献进行检索梳理,发现国内外对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和表现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创新思维的研究最为广泛。华莱士(Wallace)认为创新思维形成的阶段是交叉融合的;吉尔福特(Guilford)认为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托兰斯(Torrance)将创造性思维细分为流畅度、灵活性、原创性、精细度等四个范畴;林崇德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对知识经验高度概括后的外在表现;胡卫平提出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辩证统一过程[2]。

创新素养主要是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态度或品格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涵盖创新人格、创新道德素养等在内的创新品格,以及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在内的创新能力[3]。它是人类的一种新颖、独特的有意义的活动,而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关键组成因素,是发散思维和重组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高度结合的结果。它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表现出了探索性、求新性、综合性等特征[2]。

综合有关研究,认为对创新素养的理论研究和培养策略都有涉及,但更深入的实践性研究不足。本研究主要立足学校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发散思维、操作思维、重组思维等创新思维为主要培育目标,使学生能在课堂中不断去主动思考与开拓新思路,逐步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

三、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的小学体育课堂实践

指向“创新素养”培育,稷下小学立足体育课堂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二维”“三学”“四入”的实践路径。

(一)“二维”视角分层教学

1.横向维度:“STEPS”步骤法则

“STEPS”步骤法则是英格兰足球协会(FA)指导足球训练的理念,具体内容有空间(Space)、任务(Task)、装备(Equipment)、人数(People)、安全(Safety)共5个要素(表1)。

在实际足球训练中,教练员针对队员或球队现实问题和具体情况,通过各种训练要素的不同组合,阶梯式地组织教学,通过进阶难度巩固基本技术、发展技能。通过改变5个要素中的某个要素或多个要素,增加或降低训练的难易度. 通过进阶难度提高队员技能,逐步过渡到比赛中技能的合理运用。

2.纵向维度: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运动技能是人们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技术动作的能力,是在大脑皮层主导下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的肌肉动作。它分为闭锁式运动技能和开放式运动技能,其形成过程经过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和巩固与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表2)。

运动技能从开始学习到熟练掌握有一个有机过程,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如何从泛化阶段尽快过渡到分化阶段是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分化抑制建立得越快越精确,运动技能掌握得越快。横向的发展与纵向的递进,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体育分层教学中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因素(图1)。

通过图1可以看出,在横向的最基础层面安排了同一练习内容的3个不同要求(低、中、高)的练习方式,其要求是练习1<练习2<练习3;在提升层面安排了2个不同强度(低、高)的练习内容,强化层面安排的是实景(有规则)运用技术的比赛。在纵向的“梯形台阶式”练习形式上,是一个不断向上提高的练习,从单一的技术练习到组合技术和实景运用。

(二)“三学”更加自主,享受乐趣

学习过程是一个学生和教师以及同伴,学习知识和技能,获得一定的素养,开展从开始到结束的学习过程。指向“创新素养”的体育课堂,需要通过详细的规划和引领,让学生在学习技能过程中不断开发思维,并在此过程中享受到乐趣。

1.备学:创新学习准备

学习开始的准备活动是整个学习过程必需的,是一个学生和教师“双向”的准备活动过程。学生要做好心理准备,减少因准备不足带来的学习兴趣度降低、目标达成度不高的现象发生。在体育课堂开始之前,利用“微课前置”的方式把需要所学的内容推送给学生,通过课前学习能把自己的优势和困惑认识清晰,对课的整个学习任务计划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能创造性地对课堂有一个构思,为更好地在课堂中参与学习、获得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奠定基础。教师要尝试通过“游戏”等有趣味性的活动,提供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任务情景,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准备过程中来,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合学:探索学习进程

过程性的学习可以对整个的知识领会、巩固与运用,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运动技能学习的表象认知有一个思维发散和整合的过程。在“合学”的过程中,教师结合生活的场景或预设一定的情景,并能够把问题进行串联,为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发展打造一座“桥”,逐渐让学生能够在问题中形成思维建構,体验到“螺旋式”学习带来的课堂乐趣。

3.后学:实践家庭作业

课堂学习之后的自我反思是在追求知识和技能巩固运用的再内化,通过“天天跳绳”等App平台推送体育家庭作业的形式,督促学生进行完整的反思过程。教师做好家庭作业的设计和监控与评价,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再深化,家长做好监督和督促,也可参与亲子类项目,家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技能和锻炼习惯的养成。这段“后学”时间是赋予学生自己感受运动体验的权利,在反思学习中,能够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为新一轮的学习体验做好基础。

(三)“四入”学习保障,形成志趣

创新素养是一种思维高度发展和融合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控制,为形成持久的思维形成,需要建立协同保障机制,持续为思维养成提供动力。

1.情境导入:链接生活,激发兴趣

体育课堂教学的情境导入,需要有生活中的人物、情节等有关情境,包括“冬奥会”等实际发生的大事件,都可以作为课堂导入的情境来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问题,与现实生活的场景相吻合,进而提高学习与问题解决的思维建构过程。情境的贯穿需要有一个清晰的主线,形成“导入—学习—巩固”的良性循化发展,始终让学生在情境生成中体验运动学习带来的乐趣。通过这种有机构建,不断刺激学生思维养成,加深对学习内容的体验,能够更好地进行技能的掌握。

2.问题植入:思维链条,体验乐趣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所设情景的情况,选取适合学生自己的问题,形成良好的活动设计,并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师生共同形成问题链,使学习不断进入新的良性循环。问题的设计要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并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继续体验成功的乐趣,形成问题的“提出—探究—解决”的过程循环,不断提供思维养成的良好土壤。

3.教具助入:创新教具,提升志趣

教具的助力介入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在知识的习得、思维的建构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教具可以有一个可视化的学习体验,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自制了“可移动身体目标靶”(图2)“足球颠球辅助器”“足球脚内侧踢球矫正器”(图3)等教具,并已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教具也可以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设计,在课堂学习中运用自己制作的教具来辅助自己学习,学生的学习动力瞬间提升。这种教具的可视化,使学生自主制造教具和独立使用教具,都能够使他们头脑并用、全身心的投入,继续在探究中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4.平台互入:多元评价,收获悦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教育形式已经在学校中普遍得到运用,而“AI+体育”的教学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很重要的一个资源运用。体育课堂中利用平台进行微课前置、课后的体育家庭作业布置和评价及课堂中的运动表现及时反馈“seewo班级优化大师”平台。在平台上可以进行学生同伴之间的评价和比拼,也可以进行家长和教师、学生和教师的及时互动,充分调动思维构建的机制,打造以运动表现和健康意识养成的多元性评价,让学生继续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乐趣。

四、结语

学校秉持“养心教育”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培育学生创新素养为根本出发点的优质体育课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构建了以“STEPS步骤法则和技能形成规律”的二维视角分层教学形式;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思考和尝试,形成了“备学、合学、后学”为主要途径的学习方式;以链接生活的情景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问题式的课堂融入体验乐趣,借助教具提升学习志趣,家校共育的AI智能平台收获乐趣,建立了协同培育保障机制。今后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继续以“二维”“三学”“四入”实践路径为基础,进一步细化“二维”要素、丰富“三学”形式、完善“四入”机制,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促进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创新素养培育体系建设的意见[EB/OL].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1/12/29/art_11990_1029698.html.

[2]甘秋玲,白新文,刘坚等.创新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2).

[3]师保国,刘霞,余发碧.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创新素养内涵及其落实[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

猜你喜欢
创新素养体育课堂教学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路径
从“文化践行”到“学子讲堂”
基于创新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巧用“应答评价” 发展创新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