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柑产业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3-06-09 03:17黄洁娜李妙贤吴家标莫紫娴
广东蚕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新会土壤

黄洁娜 李妙贤 吴家标 莫紫娴

(广东杰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00)

新会柑,又称大红柑,学名茶枝柑,皮肉兼用、药食同源是新会柑的最大的特色,主产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新会柑产业作为新会农业经济支柱,紧跟时代步伐,发展迅猛。2021 年,全区新会柑种植面积超过12 万亩,产值20 亿元,实现种植、加工、仓储、饮食、旅游、文化和金融三产深度融合。然而,相对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繁荣,新会柑第一产业(即种植板块),因受品种、土壤、气候和种植户管理限制,产量和种植效益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加上近年来土壤恶化、病虫害加剧以及品种退化等问题,整个产业种植管理难度增加。本文将就新会柑产业现存在的几大种植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索科学的产业种植和发展办法,为提升整体种植技术和效益提供参考。

1 种植现状与问题

1.1 产量不高,整体种植效益偏低

据江门市新会区农业局相关资料记载,新会大红柑盛产期亩产指标为2 500 kg~3 000 kg。但翻阅相关文献可知,新会柑实际亩产量一直在1 500 kg~2 000 kg,相对低产。据笔者了解,自2018 年遭遇强台风后全区新会柑树势明显衰退,产量明显下降:2020 年,新会柑种植面积10 万亩,果品产量12.5 万t[1],折合平均亩产1 250 kg;2022 年,叠加黄龙病暴发,全区亩产不足1 000 kg,部分八年以上老树柑园亩产甚至低至250 kg。

对比逐年上涨的管理成本,即使2022 年以10 元/kg的高价出售,依然有近半柑农因亩产未达1 000 kg 而亏本,全区种植效益普遍低下。

1.2 土壤问题日渐突出,种植管理愈加困难

新会柑栽培集中在会城、大泽、司前、罗坑、双水、崖门、古井、三江和睦洲等镇[2],以西江和潭江水系冲积平原为主,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养分充分,有利于柑树生长和柑果优良品质的形成。然而近30 年来,由于不甚合理的耕作制度和管理方法,土壤有机质大量减少,氮、磷、钾严重超标,土壤板结黏结、酸化、盐化问题加剧(见表1),且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土壤问题日益突出,柑农种植管理愈加困难。

表1 测土显示大多数果园土壤都存在严重的氮、磷、钾超标和酸化、盐化等问题

其中,氮、磷、钾超标是目前新会柑土壤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柑农在常规管理中不合理的施肥结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共同作用所导致的不良结果。(1)施肥结构上偏施化学肥料,有机肥投入不足;(2)氮、磷、钾用量超出标准用量30%~100%,新会柑结果树每产果2 000 kg,需纯氮20 kg、纯磷6 kg 和纯钾16 kg,折合为农民常用复合肥80 kg/亩~100 kg/亩,而实际生产中柑农常年复合肥用量高达120 kg/亩~200 kg/亩;(3)施肥方式以“埋施+撒施”为主,受天气和水分影响,肥料有效性偏低。

而过量的氮、磷、钾会带来很多问题,如:(1)增加种植成本;(2)大量氮、磷、钾富集在土壤耕作层,加剧土壤板结、酸化、盐化和土传病害等问题;(3)抑制新会柑根系,引起树势衰退;(4)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故调整新会柑用肥习惯(包括施肥结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指导柑农科学减肥增效、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和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有重要战略意义。

1.3 柑农频繁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新会柑病虫抗性增强、农残隐患大

近年来,天气反复变化,叠加树势衰退,新会柑潜叶蛾、蓟马、红蜘蛛等虫害和炭疽、油斑、褐斑等病害频繁发生,且呈现难以防控的趋势。例如,2018年潜叶蛾为害继而引发普遍性溃疡问题,2022 年木虱暴发导致全区黄龙病病树率急剧上升近30%。

针对病虫害,柑农防治方式已从最初的单一、长间隔期用药,发展到现在复配、加量和短周期(10 d~15 d)用药,农药使用总量逐年上升,无形中加强了病虫抗性,且导致部分柑园农药残留超标。

因此,寻求更为精准的防控或探索绿色防控,是新会柑病虫害防治需要突破的方向。

1.4 品种、苗木混乱,加剧黄龙病风险

简成宝所著《新会柑橘生产实践与研究60 年》[3]一书明确记载:“本品种(新会柑)分为五个品系,即大蒂大红柑、大种油皮大红柑、细种油皮大红柑、高笃大红柑和短枝密叶大红柑。在生产中,产量、质量均以大种油皮大红柑最佳……1980 年选送全国柑橘品种鉴定的大种油皮大红柑大洞05 号被列为优良单株。”

可惜的是,当年的良种由于特定历史原因没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和繁育,加上许多苗木供应者为追求卖苗利润又盲目圈苗育苗,导致新会柑产业面临严峻的苗木问题:(1)田间栽培品种杂乱、优劣不分,单一柑园多品种混栽情况严重;(2)优良品种种性严重退化,表现为柑树生命力、抗逆性和坐果率明显下降;(3)苗木繁育缺乏管理规范,私人圈苗育苗普遍,带病苗、带毒苗泛滥。

2 发展对策

2.1 制定新会柑科学种植标准,提升种植管理水平,保证种植收益

新会柑种植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年前的传统纯农耕阶段,生产资料以人畜粪肥为主,当时产量相对低下(约1 500 kg/亩)。第二阶段为1990 年—2010 年的工业阶段,大量复合肥和化学农药制剂占主导,产量有所提升,但随之也出现柑果品质下降和树势易衰退的负面影响。第三阶段为2010 年后的复合农业阶段,即融合了传统农耕和工业优势,逐步向科学化、现代化的种植方向发展,实现了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提升。

然而,即使是处于技术相对进步的复合农业阶段,现新会柑生产仍存在产量低、品质差异大、病虫害严重和树势衰退等问题,归根究底,与本地水田土黏性重、灌溉水咸淡交替、品种退化以及柑农系统化种植技术缺失等息息相关。因此,基于本土气候、土壤以及栽培管理习惯之下的新会柑现代科学种植标准的制定和出台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现阶段新会柑科学种植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改土,培育健康的土壤生态。新会柑土壤问题主要表现为板结、酸化、盐化、中微量元素缺乏和有害微生物活跃等,其根源在于土壤氮、磷、钾过量和有机质水平过低,故改土应重点从增加土壤有机质、激活有益微生物种群、增施中微量元素、调酸、杀菌和减少氮、磷、钾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改良。

(2)培育强健的根系。根系活力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状况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根系活力高低及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树体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与品质[4]。实际生产中,新会柑根系经常遭受来自土壤、天气、病虫害和管理带来的生理性或非生理性伤害(如积水沤根、肥料烧根、病害烂根和线虫根结等)。当根系出现损伤后,及时开展“对症处理+促根/养根操作”,比如积水沤根时用杀菌剂+海藻酸/生物寡糖淋湿,将大大提升新会柑根系的复壮能力。

(3)均衡养分供给。沈兆敏、刘焕东在《柑橘营养与施肥》[5]一书中明确提出,“柑橘树体生长、发育需要16 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三类,将钙、镁、硫称之为中量元素。” 新会柑不合理施肥主要体现为柑农偏施、过施氮、磷、钾造成的养分失衡,均衡施肥需引导柑农向“减大量元素和增中微量元素”的方向优化改进。

(4)精准病虫害防治。充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植保方针,根据新会柑病虫害发生规律,在关键时期实行精准防治措施,避免盲目、过量以及不对症用药。同时,从构建良好生态环境的角度积极探索高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加大黄蓝板、性诱剂、捕食螨和生物制品农药等的应用力度。

(5)加强弱树、病树管理。对具有一定产能的弱树,可在春夏季综合采用回缩、断根并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来促进树体复壮。对完全失去产能的坏树和已确定感染黄龙病的病树,坚决采取灭杀后补大苗的处理,杜绝黄龙病传播,同时确保健康产能。

(6)合理修剪、平衡树势。与砂糖橘、沃柑等大叶种柑橘不同,新会柑作为中小叶且相对早熟的柑橘品种,对树形、枝条和叶数有独特的要求。实践证明,自然开心形、主框架明显、树冠分层以及叶果比不少于60∶1 的柑树树势强健、挂果能力强且果品较优,整形修剪可着重培养以上强健丰产树型。

2.2 加快种植领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农业技术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战略,加快新会柑技术人员培训,对推动新会柑良种良法实施、全面促进产业技术提升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向:第一,市区镇多级联动、整合专业院校或农业培训机构,建立健全新会柑种植技术人才培训体系。第二,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素质农民的资格认定。第三,依据新会柑科学种植标准,针对关键问题或关键节点,对各产区柑农开展种植技术培训。第四,定期组织人才交流会议,开展培训评估和成效总结。

2.3 开展良种复壮工作,以良种规范为产业发展护航

良种是保障新会柑科学生产和优良品质的基石,新会柑良种复壮已刻不容缓。

20 世纪60 年代—80 年代所育新会柑良种,至今已分散至新会各个角落,虽说大部分种性已经退化,但也不乏小部分优质的突变,需要相关农业科技人员进行大量普遍性筛查和选育复壮工作,过程艰难且烦琐。良种复壮工作影响到一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备一定公益性,政府牵头链接专业研究机构和本土育种企业是最恰当有效的组织形式。例如近年来由新会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建成集苗木繁育、科研、示范、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新会柑种质资源中心和无病苗木繁育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筛查和复壮工作可从现有果园优选各品系优良母树进行单株纯系繁殖、并纳入良种种质资源基地,从产业层面确保新会柑优良品种得到保护和延续。

另外,参照《NY/T 973-2006 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规程》[6]和本土育苗实况,加紧制订和执行新会柑苗木繁育标准以规范育苗,并强化管理,杜绝病苗、劣质苗和杂乱苗的生产流通,严防黄龙病暴发。

2.4 打造种植领域龙头品牌,建立标准示范基地

可在新会柑各片核心种植区选树一批百亩以上规模的优秀种植企业或基地,落实良种良法和科学高效种植标准技术,并以基地实际种植成果和效益为样板持续开展示范和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逐步在全区推广新会柑高效种植技术。

3 结语

在诸多殊荣加持的新时代背景下,新会柑产业种植端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良种繁育为开端,通过加快新会柑科学种植标准的制定,加强新会柑种植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构建龙头示范基地等举措,对推广新会柑高效种植技术、确保柑农种植效益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深耕一线多年的技术服务人员,笔者也期盼有更多的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集思广益、发挥所长,为新会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新会土壤
逐光·葵意时钟
——新会葵艺创新产品设计
土壤
风暴来了!新会非药品遭严查,明令水产非药品类不得销售、立即停止经营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论新会地区民族文化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四邑方言新会话的声韵调研究
新会官冲窑成因初探
灵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