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邑方言新会话的声韵调研究

2018-01-29 10:15谭洁莹
大观 2017年12期

摘要:新会话是四邑方言的一个分支,新会话是四邑方言的一个分支,其声韵调有自身的特点,又与粤方言代表点广州话有相似之处。本文从声韵调的角度出发,对比新会话与中古音、现代广州话,研究新会话的语音特点。

关键词:四邑;新会;声韵调;中古音

一、概述

新会属于广东省江门市“三区四市”的其中一个市辖区,位于广州的西南边,在四邑中历史较悠久。四邑方言属于粤方言的一个主要次方言,以台山话为代表。新会区所用的语言为四邑方言,以会城话为代表。

目前对新会话的声韵调系统研究主要有:《广东四邑方言语音特点》(邵慧君,甘于恩1999),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比较四邑方言各点之间的不同,比较清晰地反映出各点的相对特点,但没有单独从音韵的角度对新会话进行研究;《广东粤方言概要》(詹伯慧2004)也是列举了四邑方言各点之间的差异,并涉及词汇、语法方面,较为详细地写出新会话的特点,但也没有从音韵角度单独分析;《四邑方言声韵初探》(汤翠兰1997)则较为详细地对比了新会话的声韵调与中古音,但由于选字问题,声韵组合的例字中存在注音偏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记录的准确性。

本文尝试将新会话的声韵调与中古音进行对比,研究新会话的声韵调,并将新会话与广州话对比,研究新会话的特性及其作为粤方言点的共性。

二、新会话声韵调与中古音韵的对比

(一)声母

1.全浊声母清化。並母大部分分化为p和p?,p?多为开口平声字。

2.明母和微母合流,读作m。

3.非母、敷母、奉母合并为f。

4.无送气音t?,透母绝大部分转化为h;端母绝大部分转化为t;定母大多转化为t和h,h中多为开口一等、四等平声。新会话的这种没有送气t?的特征,是四邑方言中各点普遍具有的,是四邑方言区别于广府片粤语的特点之一。

5.知组、精组、照组都转化为舌尖前音ts、ts?、s。其中:在知组中,知母大多数转化为不送气塞擦音ts;徹母多转化为送气塞擦音ts?;澄母大多数转化为ts和ts?,且ts多为开口三等去声与入声字。照组多转化为ts、ts?和s。照母和崇母的部分转化为ts;穿母转化为ts?;船母和审母、禅母多转化为s。精组的情况也是差不多的。

6.日母和疑母大多数转化为后鼻音η,也有部分开口三等、四等转化为j。

7.见母、溪母、群母多转化为舌根音k、k?和喉音h。见母多转化为k;溪母多转化为k?和h,h绝大部分为开口,四等皆有;群母多转化为k?和k,k大部分为开口三等字。

8.晓母和匣母转化情况较为复杂,多数转化为喉音h,亦有部分晓母合口转化为f、部分匣母合口一等转化为w。

9.影母多转化为带摩擦的半元音声母j,部分开口一等、二等转化为零声母?,部分合口一等、二等、三等转化为半元音声母w;云母和喻母多转化为j,也有部分合口三等转化为w。

(二)韵母

1.果摄多读,开口一等透母、泥母读a,开口三等群母、合口三等晓母读ie。在广州话中,果摄合口三等则转化为圆唇元音?,如“靴”:h?55,这是因为在新会话中是没有这个圆唇元音的,?在新会话中演变为不同的元音。

2.假摄开口二等、合口二等为a和ak;开口三等多为ie,合口二等多为ua和a。

3.遇摄合口多为u和u,三等除照组是外其他大多都是i和ui。而在广州话中,遇摄合口中新会话读为u的音,则是读舌位较高的u,新会话的i、ui则读作撮口呼y和圆唇?y。

4.蟹摄开口一等多读ui,二等、三等、四等大多读ai;合口一等、三等多读ui,二等a、ai、uai都有,四等则只有uei。而在广州话中,蟹摄开口一等中,新会话读作ui的音节都读作i,如“台”ti21,“开”hi55;合口一等、三等则读作?y和i,如“催”ty55,“外”ηi22。开口三等、四等、合口四等中的韵母则读作i,如“例”li22,“圭”kui33,这反映出广州话中的元音在新会话中存在转化成其他元音的情况。

5.止摄开口三等中,帮组字、泥母来母、见组、晓母字多读ei,其他大多读i;合口三等中,非组、影组读ei,精组、知组、照组和泥母读ei,见組主要读uei。

6.效摄开口四等分别为ou、au、iu、iu。

7.流摄开口一等为au,三等大多为u,也有部分au、u等。

8.咸摄、深摄、山摄、臻摄都有整齐的阳声韵-入声韵对应。其中咸摄开口、山摄开口、合口都四等齐全。新会话中没有撮口呼y和圆唇元音?,在实际情况中转化为了i、等元音。

9.宕摄、江摄、曾摄开口、通摄都有较为完整的阳声韵-入声韵对应,每组对应中,有个别主要元音存在等级的差别。

10.梗摄存在较为完整的阳声韵-入声韵对应,开口三等、四等舒声字中存在大量的文白异读现象,且都是eη与iaη。

(三)声调

1.古平声分阴阳,基本符合阴清阳浊的变化,部分影母字变为阴上和阳上。

2.古上声字多变为阳上和阳去,符合浊上变去的规律。

3.阴去调并入现在的阴平调,因此与广州话相比少了一个声调。

4.古入声现基本全部保留,有完整的上阴入、下阴入和阳入。

三、结语

新会话属于四邑方言的一个分支,有其自身的特点,如声母上:无送气音t?,透母、端母、定母绝大部分转化为h和t;喉音h摩擦较明显,多由晓母和匣母转化而来;半元音声母j和w也有明显摩擦。韵母上:没有撮口呼y和圆唇元音?,这两个元音在新会话中转化为i、u、;有介音i和u。声调上:总共有八个声调,阴去调并入阴平调,保留完整的入声调。

对新会话的音系研究有助于了解四邑方言的语音特点,找出其与广州话直接的对比和联系,也有助于海外四邑华侨的语音变化研究,是积极有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7.

[2]汤翠兰.四邑片粤语的特点[A].第八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2008.

[3]詹伯慧.广东粤方言概要[M].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145-148.

[4]邵慧君,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音特点[J].方言,1999(02):128-135.

[5]李新魁.广州方言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204-235.

作者简介:谭洁莹(1990-),女,汉族,广东江门人,硕士,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方言学、语音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