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策略探究

2023-06-08 18:08:54刘莉
天津教育·中 2023年3期
关键词:本课双减语文课堂

刘莉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悄然发生转变。如何创设低负担、高效率的语文课堂已成为广大一线教师的研讨方向。构建以减负增效为目标的小学语文课堂,能为学生学习观念、节奏、习惯的转变带来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以优化“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从减负、增效两个维度出发,探究“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有效策略,旨在启发一线教育者。

一、“双减”政策下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要求

2021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这一课堂教育指导意见,并进一步提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纳入质量评价体系等具体改革方向。首先,教师要进一步优化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迁移部分课后学习内容至课堂时间,节省部分课后复习精力,实现学生精神与物质双向减负。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拓展学习资源、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的方式优化课程建设,在同一教学时长中导入更多元、更丰富的教育内容,达到学科教育增效的目的。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减负增效策略的积极意义

(一)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以减负增效为目标创新小学语文课程建设,能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配合教师教学,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从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中收获学习启示,进而重视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成长,达到更新学习观念的教育目的。

(二)调整学生学习节奏

“双减”背景下构建减负增效语文课堂能进一步调整学生学习节奏。减负增效要求语文课堂承担更多教育职责,融入更多教学内容,这一转变势必带动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学生学习节奏将与以往产生较大差别。经过阶段性坚持,学生能逐渐适应新的学习节奏,提升自主学习效率,减轻课后学习负担。

(三)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构建减负增效课堂,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加大学生预习重视程度,让学生完成简单的自主预习部分,独立探究问题并查阅资料。这一举措不仅能为课堂增效,还能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将脱离被动学习模式,由“先导学、后自学”转变为“先自学、后导学”,这一学习习惯的改善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双减”政策下构建减负增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唤醒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减负目标

1.活动式教学,实现情感减负。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增效与减负并不冲突,教师可以优化教学设计,从学生学习情感角度出发,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兴趣、营造活跃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积极语文情感的方式实施教学过程,从精神层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舒缓课堂学习压力。组织趣味性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行之有效的减负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激趣”活动,让课堂寓教于乐,在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引领学生自主记忆、自主理解、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积极活跃的学习过程中深度落实课堂学习目标,在精神减负的同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可以结合教学目标与内容酌情调整,如在低学段小学生字词识记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竞答、字词连线、词语接龙等游戏,以集体荣誉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记忆字词,建立深刻的字词识记印象。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春、风、花”等七个会写字,“霜、吹、降”等八个会读字并自主组词。在本课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知识印象,帮助学生轻松完成识字任务,教师设计以下课堂游戏活动。

(1)小组比拼:小组派代表轮流上讲台听写,按照准确率排名为小组积分。

(2)字词连线:教师随机在黑板上写下本课生字词以及与生字构成词语的字,如本课会写字“花”可以组词“花朵、百花、花叶、花土、花纹”,教师可以将“朵、百、叶、土、纹”等字零散地分布在黑板上,启迪学生组词思考。

(3)词语接龙:全班按照蛇形顺序玩词语接龙游戏,考查学生词汇积累量。

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能唤醒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自主、自发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速识记必学词汇,达到精神减负的教育效果。

2.任务式教学,实现内容减负。

任务式教学是调动学生课堂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有效方式。在以减负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设计课前探究和课堂探究任务,以深化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知,进而提升学生课堂理解能力,减少教育铺垫环节,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减负。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翻转课堂等学习任务,请学生在掌握基础预习方法的基础上自主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完成自主探究任务。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预习类、资料查阅类、生活实践类任务,帮助学生深化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度和体验感,促使学生带着学习成果进入课堂,在课堂上分享个人学习感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前瞻性教学任务设计能有效简化课堂教学步骤,精简凝练课堂教学内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为例,本课重点围绕“雷锋精神”展开。在此之前,二年级的小学生尚未对雷锋精神及其事迹形成系统了解,因此难以领悟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道德品质精髓。为了启发学生精神内涵思考,简化课堂拓展阅读和思路点拨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课前探究任务,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多样化渠道了解雷锋的一个小故事。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与家长交流、阅读相关书目等获得拓展阅读材料,并尝试复述和记忆。课堂教学前,学生已经对本课内容及雷锋的人物形象有了深度了解,课堂上在探究雷锋人物形象以及雷锋精神内涵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故事,集思广益,丰富雷锋形象,感受“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进而轻松理解雷锋精神内涵,落实課堂阅读理解目标。任务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有效解决学生课堂理解难的问题,简化学生阅读理解思路和课堂教学步骤,达到减负的教育效果。

(二)发挥教师引领作用,构建增效课堂

1.重视核心素养培养,启迪学生评价思考。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协同配合程度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要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配合和参与意识是关键。教师可以采用教学目标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达到增效的教育目的。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标教育指导内容,将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融入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评价项目展开评价教学设计。其次,课前阶段为学生渗透本课重点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捕捉课堂重点,潜移默化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尾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保留5—10分钟学习评价时间,组织学生捋顺本课教学目标,进行自评、互评,交流个人学习薄弱之处。最后,教师结合学情实施补充性教学,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增效教学目标落地。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为例,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把握景物描写的技巧,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帮助学生提炼本课优美词句,用以写作积累。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达到增效教育目标,教师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融入课堂教学,并设计具体教学目标和评价表格,如表1所示。

在课前时段,教师为学生发放评价表格,请学生细读并分析本课教学重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有意识地调整个人学习思路,重点关注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课堂尾声,教师可以请学生反思个人学习情况,汇总整合学习薄弱点。教师结合学生汇报情况实施补充性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效率,实现课堂增效。

2.拓展优质教辅材料,启迪学生内容思考。

增效意味着在更少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习效率更高效。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教学目标的方式进一步扩充课堂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含金量,以加量方式为课堂增效。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知识拓展,以课文为主线,拓展知识辅助教学材料,开阔学生视野。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课件、群文阅读材料、思维导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启迪学生内容思考。多样化的知识拓展模式能有效提升课堂承载力,优化教学内容,实现启迪学生学习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活动中,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正确理解作者王冕在《墨梅》中寄托的思想感情,体会古诗词中梅花象征的美好意象,理解“托物言志”的诗词表达方式。古诗词词句凝练、篇幅短小,学生难以凭借字面含义解读诗作蕴含的深层次情感内涵。为了深化学生课堂理解能力,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前找到拓展阅读资料《王冕的梅花》《一缕梅魂了无痕》、群文古诗词诵读篇目《早梅》《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和水墨画作品《墨梅图》。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材料,便于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和诗作蕴含的情感思想。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群文拓展诗词,求同存异,提炼古诗词中梅花“高洁傲岸”“清白可爱”的文学意象,借助墨梅图片深化学生对诗词意蕴的体验感,增强学生文学审美能力。多元化教辅材料的融入能有效扩充课堂教学承载量,达到“启迪学生知识思考,增强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渗透优质学习方法,启迪学生能力思考。

良好的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古往今来,教育者均重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无论是陶行知先生的《十诀学习法》还是朱熹的“读书有三到”,均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价值。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找准学习方法是关键。现阶段适用于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不胜枚举,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特征,匹配适合的教学方法,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启迪学生学习能力思考,帮助学生找对学习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一课为例,本课教学内容为四大名著《红楼梦》的经典选段,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该名著的阅读兴趣,向学生渗透阅读长篇近现代小说的理解与赏析方法。该书目出场人物繁多、人物关系复杂,社会背景和语言常识与现代生活具有较大差异,学生阅读时难免产生晦涩难懂之感。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渗透情景联想法、角色代入法、批注閱读法等基本阅读理解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情景联想,从文字中提取关键词,展开对大观园年轻男女放风筝、观美景的画面想象,初步体会小说意境之美;其次,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分角色朗读,运用角色代入法细化分析个别人物形象,以第一人称视角看待其他角色,捋顺多角色之间的亲属关系,进而理解人物语言、行为、个性特点;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红楼梦》批注版本,以书目中的批注搭建理解支架,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多样化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应用能使学生获得启发,促使学生掌握阅读近现代长篇小说的一般方法,强化自主阅读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将“双减”教学目标融入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分层次落实减负增效目标。从教学模式角度出发,教师可以设计活动式、任务式教学,在学习情感、课堂学习内容、课堂探究思考方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在学生评价思考、内容思考、能力思考方面多加启迪,采用丰富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拓展优质教辅材料、渗透优质学习方法的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使减负与增效并行,达到“双减”背景下的课程建设预期。

猜你喜欢
本课双减语文课堂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成长(2020年3期)2020-05-27 03:45:44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