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中的教师作用探索

2023-06-08 22:28:05吴屹文
天津教育·中 2023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知识点核心

吴屹文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及数据分析六个要素,是经过长期的数学教育之后,数学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特质。换句话说,数学学习者在经过长期的数学学习之后,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数学的眼光感受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因此,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想表达的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数学眼界等特质。另外,高中数学教师也可以将这六种素养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实施,从而进一步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一、提升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以高质问题激发思维

数学核心素养提高的关键是具备数学思维。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教师的授课时长也倍受限制,学生若想具备高质量的数学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艰难的事。好的数学成绩与极强的数学思维力是分不开的,但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我国各阶段的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新的教学模式少之又少。数学课堂本就枯燥烦闷,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更是加深了当前的困境,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只减不增,进而导致学生对数学的知识点掌握不牢,不仅学习效果不理想,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此恶性循环下去,高中数学教学的前途堪忧。

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探索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增加授课的趣味度,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投入数学课堂学习中。由于授课时间有限,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认真研究教材,分析学情,提出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能够借助教师的提问进行深入思考,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寻找答案。而学生也能重新复习知识点,开发大脑,提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二)以优良环境激发兴趣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数学教学的有效推进一直都是令数学教师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数学知识本身的趣味性不如语文、历史等学科,数学知识非常注重理论;另一方面,数学学科本身是十分深奥的,学习难度系数高。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低下,无论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依旧一言难尽。长此以往,数学的教学前景不容乐观。

学生数学学习的最大误区就是觉得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有遥不可及的鸿沟,认为数学始终高高在上,充满“仙气”。但实则不然,其实数学是十分“接地气”的,数学就是用来帮助人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因此数学与生活是一体而非分离的。要想打破这种误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降低对数学的防备心理和抵触心理。如果学生能够在与日常生活相近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恐惧心理就会得到适当放松,降低对数学的防备心理。心情得到放松之后再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因为学习效果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分不开的,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激发,打造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实践活动引发思考

很多数学教师都有一个误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的,我只需要给学生讲好知识点,保证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高考时考取一个理想的大学就可以了。但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点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创新等能力的提升。就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来看,依然是重理论、轻实践。数学教师的授课重点依旧放在对知识点的讲解上,学生的实践锻炼也只是教材上的习题训练,很少进行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

若想摆脱当前数学的教学困境,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情,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活动。根据教材的内容,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需要动手实践的教具。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减少数学课堂的乏味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自觉参与数学活动,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促进了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数学教学,除了要贯彻原有的优秀教学传统之外,还应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传统、新式两手抓。因此,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一)扮演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意味着数學教学需要以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为主线,并且要对数学教学进行重新规划。数学教师讲授新的知识点时要立足定义,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性目标,充分贯彻实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六个要素,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解,也可以采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真切地感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明白数学的学习不是抽象的,只要与生活联系起来,数学学习也可以是很具体的。教师只有充当好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感受、亲自走近数学,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落在实处。

(二)充当学习过程的引导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很多,但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充当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首先,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手中,教师只要充当“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适当引导,避免学生走弯路。只有这样,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才能落在实处,而不是时刻“悬在空中”。其次,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时常给学生渗透核心素养的六要素,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随时检测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完善。最后,教师讲解那些本就抽象的知识点时,应该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这种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单靠学生自学是无法完成的,还是要依靠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高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一)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升学压力,教师不得不选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立竿见影,却忽视了因材施教,只是一味强调学生成绩的提高。面对当前这种教育困境,我国教育部门不断研究相关对策,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每个不同的学习主体,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教学,逐步建立适合全体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构建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学习内容和质量的双提高。

就教学方式来说,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万万不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应该以引导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核心素养本身就是要求学生既能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又能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成长,获得学习的快乐。如果只是一味地刷题,学生则会变得不知变通、脑筋死板,当题型改变时,就会不知所措,而这种现象正是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中最不愿看到的。

(二)重视观念,重视学生的价值观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知识,更是育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理想,不能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不理想,就对其讽刺、挖苦。学生终有一天会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到了社会之后,能用的知识不仅是学校里教师教的理论知识,更是为人处世的方式。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见解,拥有自己对人、对事的独特感悟和理解。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高中生,更是处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社会信息,这些信息会一直冲击学生的认知。而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又是巨大的,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刺激,难以保证学生不会做出过激的事情。因此,高中数学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顺应时代,推陈出新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因此,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应该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授课内容与时代接轨,教育学生学会承担责任,肩负社会责任感。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当前的教学也在向数字化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学生可以享受更多元化的学习方法。高中教学不应只是一味地强调学习,而应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结合,改进教学方式,教育学生用多元化、多维度的视角思考问题,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基础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将中心转移到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上来,注意数学思维的形成,养成用数学思维看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四、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注意事项

前文提到,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设计者的角色,而教师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在于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设计得好,教师就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尺度,避免“好心办坏事”。

教师作用的发挥要以认识学生为基础。这里的“认识”代表“了解”,除了知道学生的名字,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还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任课教师的态度和评价等。研究表明,通过教师的设计开展的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能够更加让学生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这恰恰印证了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要想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六个要素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效性,高度重视数学的学科特点,注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设计出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数学教学研究,帮助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核心素养。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将核心素养无意识地渗透给学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核心素养内化于心。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作用的发挥建立在对学生的认识基础上,必须保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不仅要了解学生在某一阶段的数学学习之后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要了解学生在某一学习环节的心态,及经历这一阶段时有怎样的思考。

五、结语

数学核心素养要素的落地,是在建构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过程中体现的。因此教师在认识学生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教学节奏,这需要高超的教学技能,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做到经常性教學反思和总结。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尚且处在起步阶段,但是相信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数学核心素养培育一定会向着良好方向发展。数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六要素。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知识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