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春娟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笔者所在的黄埭中心幼儿园努力践行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并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开展游戏化的劳动教育,以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劳动能孕育出丰富的美育因子,有助于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基于此,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指引下,我园尝试探索适合幼儿的“美劳共生”的教育路径,不断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建设,让劳动教育更有趣、更生动、更适宜、更有效,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观察解读、内化认识,分析劳动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第二步支架”是改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观察和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是幼儿园教师非常重要的专业能力。因此,教师要学会科学地观察,并从观察到的现象中解读活动内容是否真正符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分析活动方式能否支持和满足幼儿经验的获得,以提高观察与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
我园教师通过个人自主学习、年级组集体研读等方式,阅读了劳动教育方面的书籍,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个人阅读—集体研讨—亲身实践—再次研讨—实践调整”的过程中,我园教师梳理出了实施幼儿劳动教育需遵循的原则。比如:兴趣性原则,在积极引导的前提下,发现幼儿对某项劳动的兴趣,因势利导地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劳动技能;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有计划地探究不同方面的劳动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有了这样的解读和归纳,教师能更了解幼儿的劳动能力,也更有信心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成长。
我园通过全体教师的研讨分析,确定了适宜的劳动教育内容。在开学初,各个班级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资源,商讨并确定了班级劳动教育的内容,有自我服务、集体服务、种植养殖等。各个年级组在教研活动中就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劳动教育内容进行了集体审议,并基于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确定了劳动教育的重点,如小班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中班从自我服务逐步过渡到集体服务、大班侧重自我管理,旨在通过分阶段的劳动体验与实践,引导幼儿在思想上由“为我服务”转变成“自我服务”,并逐渐学会为他人、为集体服务,从而不断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我园尝试实施幼儿午餐自主化管理,通过观摩姐妹园的午餐自主管理情况、与后勤食堂人员的交流分析等一系列活动,从餐车餐具准备、班级保教人员分工、幼儿餐前引导等方面出发,细化了幼儿午餐自主化管理的内容,以期进一步帮助幼儿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在实施午餐自主化管理的过程中,我园教师会在观察和解读幼儿劳动行为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支持,并进行梳理调整,以使劳动内容更加适宜。
二、梳理资源、创设环境,发掘劳动教育的素材
中国传统劳作的内涵极其丰富,在劳作方式和劳作文化等方面都能挖掘出适合幼儿的“美”“劳”教育元素,如农耕文化、民间艺术、传统手工业、传统食品制作等。其中蕴含着古老而优秀的中华美学,无论是在形、神、色等艺术美的层面,还是在价值、内涵等文化美的层面,中国传统劳作都是中华美学中具有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劳作离不开独特的地域文化,各地的传统作物无不承载着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各地也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劳作文化,这无疑为幼儿园劳动教育和美育内容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富有水乡特色的苏州黄埭,水稻、大豆、青菜、萝卜等农作物的种植活动,扎染、木工、制陶等手工技艺,豆酱制作、酸菜腌制、糕点制作等家庭劳作,都可以作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素材。这些经典的劳动承载着独特的地域美,教师将传统的劳作方式与成果展现给幼儿,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对家乡的自豪感,还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劳动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实施幼儿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园教师通过搜集和調查家乡资源,确定了幼儿可以了解和尝试探索的劳动内容,如具有黄埭特色的黄埭西瓜子、黄埭挂面、永康酱菜等传统食品的制作,还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兴趣,创设了相应的游戏环境,以期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劳动创造的乐趣,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小班“白果畅游园”活动中,我园教师利用家乡现存最古老的白果树这一资源,引导幼儿用白果制作美食,用银杏叶装饰衣服、制作装饰品,并让幼儿扮演制作、买卖物品的各种角色,体验最淳朴的劳动生活。在中班“谷物畅惜园”活动中,我园教师引导幼儿在菜园里为植物浇水、松土、拔草等,从而让幼儿懂得了劳动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幼儿认真负责、细心的劳动态度。在大班“西瓜子畅乐园”活动中,我园教师引导幼儿挑选西瓜子、炒制西瓜子、包装西瓜子,让幼儿在劳动中掌握了加工和制作西瓜子的技能,体验了家乡特产黄埭西瓜子的传统制作技艺。
此外,我园教师还引导幼儿利用当季蔬菜,如春天的莴笋、夏天的黄瓜、冬天的萝卜等,带领幼儿体验传统酱菜的腌制过程,感受美食的来之不易。
三、注重实践、亲身体验,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
在深刻领悟《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试行稿)》文件精神后,我园教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发展的需要,在生活化活动中体现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确保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以期让幼儿在多元的活动中丰富经验、提高能力。
自然角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劳动教育的体验平台,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与幼儿一起商讨、布置自然角环境,引导幼儿种植植物、饲养小动物,让班级的自然角成为幼儿走进自然、观察探究的多彩空间。幼儿在为自然角里的植物浇水、除草、施肥的过程中,劳动意识、操作能力等都能得到持续发展,并能逐渐懂得要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感恩。
在自然角,我园教师把传统的照料植物花卉调整成种植各种蔬菜,让幼儿在种菜的过程中体验劳作的艰辛,感受劳动的不易与乐趣。在种植过程中,幼儿亲身体验了播种、浇水、施肥、除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照料,幼儿惊喜地发现蔬菜种子发芽了,他们运用多种方式观察并记录了蔬菜的生长过程。在幼儿的不懈努力下,自然角的蔬菜丰收了,幼儿利用这些蔬菜开展了游戏活动。例如,我园某位教师开展了“娃娃家”区域游戏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种的菜开展择菜、洗菜等一系列活动,真正达成了寓劳动于游戏的活动目标。
从挖地、选种到育苗、培护,再到收割、收获果实,每一个劳作环节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每一个劳作的瞬间都是幼儿的真实体验。例如,我园的“走进梦龙文化,体验农耕乐趣”“夏日蚕豆乐”“面趣”等劳动系列活动都是从实践中发展而来的,进一步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涵。
四、关注生活、注重实践,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观点,他认为一日生活皆课程,主张给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赋予教育意义,努力做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因此,教师要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及时发现各项活动中蕴藏的劳动元素,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以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午餐环节,笔者给每组设置了值日生,引导他们为集体服务,负责给自己组的小伙伴准备勺子或筷子。在进餐结束后,笔者引导幼儿将自己的碗放到水槽里,但由于摆放随意,经常会出现水槽放不下的情况。于是,笔者组织了交流活动,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绘制摆放图示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幼儿通过绘制图示、尝试摆放,得出了最合适的摆放方式,这一劳动过程不仅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更激发了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又如,在午睡起床后,笔者鼓励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在自我服务的基础上主动帮助同伴,如检查鞋子有没有穿反、帮忙穿上外套、帮忙翻出衣领等,促使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借此逐步增强班级幼儿的集体意识,提高班级幼儿的劳动能力。
再如,本学期中班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引导幼儿自主叠被子。在叠被子时,有的幼儿总是把被子叠反,在抖动被子时,有的幼儿总是会把被芯抖到一起去。针对这些问题,我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同伴间的互助与榜样示范,帮助幼儿逐步掌握了叠被子的技巧。
五、家园共育、和谐共长,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
我园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家长推送有关劳动教育的文章,让家长了解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我园教师细致梳理了幼儿在园参与的劳动内容,并以文字、照片或视频的形式发送给家长,以帮助家长拓展思维,促使家长尝试挖掘家庭中可實施的劳动教育内容,增强家长开展劳动教育的自信。此外,我园还借助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鼓励家长学习实施家庭劳动教育的方法,并以线上互动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从一件件小事中让幼儿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幼儿的进步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通力合作,我园教师经常与家长沟通幼儿近期在午睡中自我服务进步的地方,如幼儿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后主动帮同伴扣纽扣。同时,我园教师也会反馈幼儿还需改进的地方,如有的幼儿抖被子时总是将被芯抖到一起。对此,家长想到了好方法,将被子的四个角用工具固定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我园教师还鼓励家长放手,让幼儿尝试自我服务,如叠衣服、叠被子等,利用家务劳动让幼儿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
结语
我园的劳动教育活动符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的要求,关注幼儿的需求与全面发展、幼儿的生活与经验,旨在引导幼儿实现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生活。在“美劳共生”的实践探究中,幼儿获得了劳动经验,收获了劳动自信,体验了劳动乐趣,这很好地体现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在践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道路上,我园将继续牢记初心,以更坚定的决心推动学、思、行结合,以期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和谐共长。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埭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