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是当前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美”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实现学生的审美启蒙需要借助文学载体。而当下网络快餐文化的流行和“重读写、轻理解”的教学模式影响了语文基础教育的实效性和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如何结合文化资源,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实现德育与美育的共同发展是重中之重,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三观,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金子藤(2003—),女,佳木斯大学。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人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指借助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培养人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使教学的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协同发展,可见美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如何在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其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历史发展的成果
在审美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教育家、哲学家都进行过深入的探讨和尝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十分重视对“礼”和“乐”的学习,把二者置于“六艺”的首要位置。虽然孔子并未系统地提出美育教学的规范体系,但是对于学生审美的严格要求已经具备了美育的雏形。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从历史、现实、哲学、文学等角度对美学的性质、地位和教育属性进行了全面且详尽的阐释,赋予了美学解放人性的鲜明色彩,奠定了现代教育中美育的基础[1]。而随着20世纪初美育理论的发展,王国维、蔡元培等先进教育家积极探索,将“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也”作为教学理念,将中国文学同美学教育相结合,实施教育改革,兴办艺术院校,开设美学课程,培养了一大批近代文学家和艺术家。叶圣陶也指出,進行美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明晰目标。他认为,只有懂得欣赏美,才能开阔眼界,提升自我,充实思想,向更高层次进发。综上可知,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密不可分,美育不仅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更是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和语文教育效果的重要举措。
(二)现代教育的要求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课程教育的总方针,以及语文教育对学生语言积累、语感培养、审美提高、思维发展的全面要求,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和高尚的品行。此外,中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想象力丰富,感情激昂,有对美的强烈渴望,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此,教师需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运用美好的事物开展教育,特别是要在教学中树立典型以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美好品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分辨善恶和探寻美好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2],使他们自发地按照美的规律感受世界、创造生活,且对于他们步入社会、成才立业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学语文教育中美育的不足
(一)美育缺失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仍存在程式化、模块化的问题,家长注重分数,教师注重效率,学校注重升学率,在三方共同作用下美育被忽视。而由于美育启蒙的缺失,学生难以体会到文学中的美感,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完成教学指标,一些教师在教学时注重画重点,练题型,而对文学的美感和韵味关注度不足,导致课堂枯燥乏味[3],这会影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也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些语文试题同样存在轻视美育的问题,其往往以基础知识为主,旨在强化学生背记古文、语法等的能力,而鉴赏散文、诗词等部分占比较低。以上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缓慢的问题。
(二)美学氛围淡薄
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无疑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文化,而当今互联网平台充斥着大量低俗的作品,影响着学生的审美取向。中学阶段的学生三观尚未完善,加之其模仿行为的天性使然,长期处于低级审美环境中,其审美能力的发展与审美素养的提高受到了消极影响。此外,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学业上,难以通过阅读等提升审美能力,加之学校美育的缺失以及家长对美育的轻视,整体上未能形成良好的美学氛围。
(三)学生能力不足
中学生受到阅读经验较少、阅读数量不足等因素影响,阅读速度较慢。而阅读是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阅读量不足意味着学生难以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知识点,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此外,学生在阅读时大都采用逐词逐句阅读的方法,一些学生无法连贯场景和情节,难以领会到诗歌和散文中递进的情感,出现在梳理文章时产生结构偏差、难以提炼文章中心思想等一系列阅读问题,阻碍了自身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提升方法
实施审美教育,需要满足两方面条件,即存在特定的审美对象以及具备相应审美能力的审美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审美对象是文学名著、诗词歌赋等,而如何引导审美主体提升审美能力,挖掘审美对象中美的因素是语文教师的首要职责。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千姿百态的自然美、丰富多彩的社会美和独具魅力的艺术美,实现美学综合素质的提升[4]。
(一)利用朗读,加深理解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在投入朗诵的过程中,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深入感知课文的情感起伏和节奏变化,能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作用下,梳理文章的框架和脉络、人物关系和事件流程,品味文章的意境,领悟文章关键情感及其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用意。朗诵能将艺术作品的色彩、形象、语言生动而完整地展示在课堂中。无论是教材中苏轼豪迈大气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陆游忧国忧民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舍生取义的《过零丁洋》,抑或是朱自清笔下空灵朦胧的荷塘月色,徐志摩笔下不舍流连的绝美康桥,都是美的集大成者。这些作品构思巧妙、感情饱满、结构完整、内容深邃、意境深远,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自然美、语言美、生活美的生动案例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5]。除此之外,诗歌韵脚的巧思和感情的充沛,更是为学生朗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范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和韵律之美,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独特美感,利用好朗读这一帮助学生了解美、体会美、创造美的重要渠道。
(二)贴近主题,加深情感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多数文学作品都寄托着一定美学理想的主题思想,反映了现实生活的美丑善恶,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三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学生的美学认知。在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能促进学生形成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些文章能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哲学,对学生进行认识世界的启蒙教育;一些文章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贴近语文课文主题展开美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辩证认知,多角度思考,使其感受到偉人的崇高和魅力,涤荡心灵,净化灵魂,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项链》中的骆塞尔夫人虽然天生丽质,但爱慕虚荣让她付出了十年艰辛劳动的代价,文章对于内在美和外在美进行了甄别比较;《炉中煤》中作者以煤自居,把祖国比作年轻的女郎,不但凸显了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更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切眷恋和真挚感情;《背影》中父亲跳下站台去给作者买橘子时那佝偻的身影更是唤起了学生的共情;《紫罗兰瀑布》那溢出纸面的蓬勃的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能够带领学生发掘自然与生命之美。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紧扣文章中心思想开展美育,使学生深刻领悟文章思想,体会主题中美的要素,获得美的熏陶,在文字中寻见美的情感[6]。
(三)借助经典形象分析
典型人物往往是作家笔下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性格独特的人,能深刻体现某一群体或某一阶层,有一定复杂性,表现作家审美的代表,往往因为其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具有很强的锚定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典型人物进行审美教育具有重大优势。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柯察金以及《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都是热爱祖国、品德高尚的典型代表[7],他们身上闪亮的特质可以启示学生人应该如何度过一生,如何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相较于死板枯燥的说教,典型人物由于其文学属性往往更深入人心。再如,《邓稼先》一文中的邓稼先,为了新中国的核事业奉献一生,体现了对科学、对祖国赤诚及纯粹的奉献美。又如,《黄继光》中的英雄少年战士,用无与伦比的勇气与敌人同归于尽,奉献自我。文学作品的影响与积极意义难以用语言描述详尽,但其传递的人性之美会和经典人物一同留在学生心间,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学生。
(四)创设情境,增强代入感
审美教育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熏陶、影响的过程,只有唤起学生情感的反应才能更好地培植学生的美感,逐渐提高其审美能力。“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就要求教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中,以情境营造良好情感氛围,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情感基调,带领学生体悟不同文章的思想,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展开教学,与学生一同鉴赏文章,用情感打开学生兴趣的大门。学生自发地深入理解、品读文章,从而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积累,开启美的自我探索道路。
(五)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教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设施的完善,多媒体教室已经逐步推广普及,如何创新美学教育方式,利用视听协同表现美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媒介,通过视频、音频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更为清晰直观地感受美,并以音乐、电影、绘画等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手段表达情感,展现美的要素,使语文课堂能摆脱传统形式的束缚,上升到纯粹的美学和心灵层次[8]。
结语
实践证明,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无论是对教育体系的完善补充,还是对学生德才兼备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因此需要积极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综合教学方法,巩固提升美育地位,从而真正实现“美”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陈润润.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审美教育研究[D].阜阳:阜阳师范大学,2022.
刘璐.初中语文新诗的审美教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
吴凯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丑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2.
甘慧.美育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2.
刘瑞瑞.核心素养视野中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路径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21.
曾丹丹.审美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卓恒业.“互联网+”背景下初中语文审美教育实践探究[D].广州:广州大学,2021.
郑冬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策略初探[J].华夏教师,2019(3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