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依托成渝北线、中线和南线综合运输通道,夯实成渝主轴发展基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支持成渝主轴节点城市融合发展,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成渝主轴依托三条综合运输通道和内江、资阳、遂宁三个节点城市的强经济地理联系,形成了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脊梁”。
成渝主轴在开放发展、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独特突出优势,但在发展能级和协调发展等方面还与成渝双核和两翼主要城市存在明显差距。
一是经济发展迅速、要素优势显著。内江、遂宁GDP 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资阳GDP 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保持增长态势。成渝主轴具有一定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价格优势,为制造业发展和服务业升级提供了保障,也会形成相应的内需市场。二是区位优势明显。成渝主轴地处成渝地区腹心地带,距离成渝双核和四川盆地其他主要城市的运输半径最短,现有和在建的交通网络,为区域人流、物流的高效互融互通及产业聚集发展提供了条件。三是能源优势突出、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成渝主轴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页岩气资源,天然气探明储量接近全国的四分之一。内江拥有凤凰涅槃的冶金企业,资阳拥有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机车制造企业,遂宁拥有相对完善的锂电产业链。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落后。成渝主轴在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源保障、水利基础设施、清洁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整体建设水平仍较为落后,既影响节点城市协同发展,更成为双核互动的梗阻。二是缺乏支柱产业且内外协同不足。成渝主轴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产业变迁剧烈,传统支柱产业面临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升级等转型问题。产业政策体系一体化程度较低,跨区域优势产业链供应链尚未有效形成,同质化产业“内卷”对高水平产业协同发展造成制约。三是人口结构、人才结构不优。成渝主轴人口依然处于外流状态,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额超过280 万人。人才招引能力与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仍需提高,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发展之路尚需继续探索。
充分发挥成渝主轴的运输半径、仓储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抓住机遇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物流配送中心作为突破口,变通道经济为枢纽经济。
一是升级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多式联运”四大支撑体系。瞄准“大宗商品物流、生产物流、消费物流、绿色物流、国际物流、应急物流”等重点领域,推动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加快建设成渝地区货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内江国际物流港、资阳保税物流中心、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协同发展,加强与成都国际铁路港、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联动,推动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有效衔接,每个县区布局1 个货运物流园区,打造与蓉欧、渝新欧连接的“一带一路”货物集运基地。三是强化铁路枢纽。规划建设的绵遂内宜城际铁路改为客货混跑的快速铁路,弥补成渝主轴缺乏南北铁路货运通道短板。发挥内江拥有川中地区唯一的铁路编组站优势,使列车日解编能力由目前的4600 辆提高到10000 辆以上,适应公改铁和铁路快捷运输的需要。
一是大力推进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转型升级。推动5G、物联网等优先覆盖交通枢纽、物流园区、产业园区、核心商圈,推进智能快件箱等共享终端建设。二是促进供应链与成渝双核和节点城市特色产业协同联动。建设汇聚成渝地区农副产品辐射全国,集农产品分拣、加工、仓储、配送、检测、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综合性农产品贸易示范区,加快建设形成天然气生产、运输、贸易枢纽城市,构建天然气能源管道物流体系。三是做大做强物流主体队伍。强化企业培育,实施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运作,带动金融、通信、大数据等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关联产业就业机会。
充分借鉴东莞、苏州、无锡的发展经验,以“事在人为”的理念,通过创新能力和超前意识破除“虹吸效应”,坚持不懈地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用好资源就地转化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改变单纯输出原料的现状,提高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效率。一是提高天然气资源的附加值。引导社会资源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全方位提高天然气开采、运送、转换利用等领域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拓宽天然气产业链。二是提升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探索创建区域天然气金融体制,实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金融化,利用当代金融衍生工具防范风险。三是联建产业园区。将天然气产业从独立运作转变为区域协同互动,鼓励节点城市共同发展绿色化工和高附加值的工业用气项目,三市联建天然气产业园区,根据储量情况分配股权、分摊税收。
以二次加工、深度开发、产品包装等为突破口,推动产品融入国际国内采购清单和供应链,逐步形成面向全球市场的新格局。一是推动产业合作与聚集。加强与成渝双核在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食品饮料转移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开展肉类加工、酒类制造、粮油加工、果蔬制品、饲料生产、饮料茶叶、调味制品和食糖制品等产业项目的定向精准招商。加快实施节点城市食品饮料产业市际合作,发展食品饮料产业集群,打造品牌,扩大出口。二是推动食旅融合。当前消费需求呈现多元特征,生活消费方式向休闲度假和深度体验转型,消费者品牌意识不断增强,食品饮料的消费不再单纯要求口味的满足。食旅融合将生态建设、文化景观建设与饮食休闲娱乐融为一体,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系统和深度的互动消费体验,有效满足多元化和场景化的消费新需求,形成传统特色食品饮料转型突围的有效途径。
将先进制造业作为持续增强成渝主轴辐射能力的基础,形成研发、设计、创新、加工等全链条承载功能。一是支持内江重点发展钒钛新材料产业。坚持市场导向,抢抓产业技术机遇,重点发展清洁安全的钒电池,瞄准高强节能的含钒钢、催化剂制造等高端市场,应用钒微合金化工艺,生产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性能、抗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含钒钢。鼓励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强化产业链招商,弥补不具备的产业能力和缺失的产业环节,完善产业配套体系。二是支持遂宁重点发展锂电池产业。面向未来、提前谋划、抢占价值高端,加强与光伏产业骨干企业与区域合作,加快光伏储能锂电池发展,推动光储一体化建设。广泛建立并应用电池追溯与过程管理系统,做到电池全过程可追溯,为电池回收循环与梯次利用奠定技术基础。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从制造集聚向研发集聚转变,开展市校合作,鼓励成渝高校科研院所在成渝主轴节点城市设立研发机构,共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协同开展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引导龙头企业参与布局重大技术攻关。
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弥补成渝双核城市发展空间限制,承接电子信息产业的外包服务,提供产业关键支撑。一是联合加强服务外包发展指导。制定成渝主轴服务外包产业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区域布局、支持政策和组织保障。重点发展软件外包,积极发展呼叫中心、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办公、在线招商、在线监管等新业态、新模式。二是推动园区载体建设。加快成渝主轴服务外包园区建设,打造品牌集聚效应,积极构建服务外包人才体系,加快提高服务业开放水平。三是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增强税收优惠、减税或补贴力度,为企业获得国际资格认证提供支持,扩大服务外包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政策性银行为企业设立专项资金服务。
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在促进成渝主轴实现低碳崛起的同时,为成渝地区实现“双碳”战略提供强大动力。一是积极发展蓝氢。利用留成天然气,推动页岩气制氢项目发展,打造制氢工程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建设低成本氢源生产基地,探索开展储氢输氢及氢能综合利用等技术联合攻关。二是大力发展绿氢。绿氢由于其零碳排放的特点,是氢能产业发展的终极方向,充分利用四川和西藏的水电、光伏可再生能源优势,突破技术降本,推动绿氢发展。三是适度发展灰氢。利用工业副产品,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形成较完整的氢能产业和供应链体系,调整“灰蓝绿”产业布局,助力形成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发挥背靠双核的优势,在支持政策上向双核看齐,积极开展区域配套协作,实现从成本导向向创新导向的转变。
围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积极争取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更长期限的转移支付。着力构建基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上市公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要素交易等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项目库,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对天然气、氢能、钒钛等绿色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创新,完善产业基金体系,将非经营项目、准经营项目和经营项目灵活组合,进行综合开发融资,积极探索“F+EPC”(融资+工程总承包)模式。优化PPP 项目融资模式,将交通轨道等财政付费金额较大但可采用新筹资办法的PPP 项目进行融资置换。
以服务成渝主轴主导产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为导向,建设区域职教中心。按照职业院校向城市集中、向园区集中的思路,聚焦职业教育内涵,支持建成一批省级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特色专业。扩大中职学校办学规模,深化校企合作,支持企业就地开办专业培训院校。优化中职专业布局,强化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物流、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商务服务等学科建设,促进产教融合。
深入推进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更新完善低效用地数据库,调整低效用地再开发范围,节点城市协同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有机衔接,做好新一轮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善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城乡低效用地改造为商服用地的,可分割销售。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鼓励类经营服务项目的,可实行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不再缴纳土地收益金。
实现从注重优惠政策引进到注重重大项目引进的转变,打造集聚人才的重大项目和事业平台。坚持“以业聚人”,以“产业兴城”为主线实现就业吸纳与人口集聚,以服务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承接成渝地区及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为重点,做大城市人口规模,构建多层次可持续人力资源供给体系。促进“以环境聚人”,提升城市魅力与市民幸福感,打造生态环境优良、城市管理精细先进、内外交通便捷通达、教育体系和医疗保障良好的高品质宜居宜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