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泽,李祥兴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文艺工作“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若干重要论述的精华之一,不仅指出了当时边区文艺工作的重点,而且对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4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八十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对于“普及与提高”辩证关系的提出过程和全面思考,有利于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使文化建设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长征来到陕北后,在陕甘宁边区带领人民展开了全方位的建设,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推广普及农业知识,另一方面推动边区民主政治建设,创建民主政权。随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上不断取得的建设成就,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超越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的新文化也是含辞未吐,呼之欲出了。在革命事业发展的早期,毛泽东就反对革命中的单纯军事路线,意识到“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2]39,非常重视党内的文化建设。在极端残酷、日日鏖兵的艰苦战略转移过程中,党的文化建设事业不得不暂时搁置,在陕北有了相对安定的环境之后,毛泽东开始了对于建设不同于腐朽落后旧文化的“新文化”的思考。1940 年初,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敲响了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上破旧立新的“一番开台锣鼓”。毛泽东认为,观念上反映和服务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3]698。同时毛泽东指出,新文化应当具有民族的形式和特点,具有科学的内涵和精神,最终要面向最广大的受众,“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3]708几千年来,中国的统治阶级轻视劳动,认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方能治人。毛泽东早年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感叹:“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2]39,当时在大革命潮流中建立的农民学校,教员们却仍然秉持着文化为劳心者服务的旧思想,不愿将知识普及给农民。《新民主主义论》向这一传统发起了挑战,提出了文化应当为最广大人民大众的命题,作为纲领性的指导文件,为党在延安时期文化建设的具体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很快引起了边区知识分子的热烈反应。
但是具体而言,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将文化传播给人民大众,知识界一时间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在知识分子的讨论中,逐渐形成了两种观点:地方剧团的文艺工作者多数认为应当以文化普及的工作为主,而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大多坚持应当将文化提高工作摆在首位。当时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多为从大城市来的进步青年,脑海中原本就带有不少小资产阶级的观点和立场,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融入工农兵群众之中。由于他们与地方剧团的文艺工作者相比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在争论中,强调提高的观点逐渐占据了上风。一时间“关门提高”的倾向开始抬头,西方的经典戏剧、古典音乐、名篇著作风靡一时。然而对于当时的工农兵群众而言,他们从小没有条件接受优良的教育,因此根本无法理解这些“高级”文艺的涵义,更不要谈欣赏和产生共鸣了。文化工作存在着孤芳自赏、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毛泽东对于这一现象非常重视,在自己思考的同时不断和各方面人士交换意见。1942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举行座谈会,召集众多文艺工作者讨论文艺工作的路线方针。毛泽东之前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将自己的想法称之为“引玉之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他自抛自接,对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如何才能建构、革新、传播的具体原则和途径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阐释。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将文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两个中心问题:一是“为什么人服务”,二是“如何服务”。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表面上列宁早已给出了“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答案[4]97。五四运动以来,很多知识分子都打出了文化需要“大众化”的口号,然而这些口号大多还是停留在话语之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抗战爆发后,众多受到进步思想洗礼的左翼青年和爱国知识分子来到延安,在近距离受到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后开始和工农兵打交道,满怀热情地创作了一些文艺作品。但是,由于这些知识分子中不少人之前接受了大量旧式封建传统文化教育,之后又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较深,从小生长的环境是“上海亭子间”,一时无法从灵魂深处拥抱工农兵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的作品虽然看上去似乎有一些大众化的形式,但就其内容而言更多的还是小资产阶级意识的自我流露,无法引起大众的共鸣。对于这部分人,毛泽东以自身的经验为例,讲述了自己由一个“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学生,在与工农兵的接触中逐渐产生感情,到思想上彻底融入工农大众这样一个阶级情感转变的过程。毛泽东认为“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爱无产阶级,是社会使他们感觉到和无产阶级有共同的命运的结果”[5]870,因此知识分子只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参与到工农大众的生产实践中,真正实现和工农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写出来的作品才能为其所接受。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以后,毛泽东就“如何去服务”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毛泽东将如何服务的问题称为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两个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对“如何服务”的解答是建立在“为什么人服务”的基础之上。毛泽东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提出了“普及与提高并重,当前偏重普及”的文艺工作方针,这一方针的两大意义:一是扭转了当时延安知识分子之间普遍存在的轻普及重提高的氛围,改变了文艺工作的实践理念;二是辩证地揭示了普及与提高之间的联系,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
毛泽东对于普及工作的强调,首先是要大力地改变延安当时对文艺普及工作的轻视。就广大的工农兵而言,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现状短时间很难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既然文艺工作要为他们服务,那就要在工作重点上适应他们的需求,毛泽东连用两个“迫切”,来形容工农兵对于文化普及的渴求:“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加强他们的团结,便于他们同心同德地去和敌人作斗争。”[5]862这两个“迫切”,何尝又不是毛泽东自己心情的流露,毛泽东深知“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2]17,因此才对文艺工作者们大声疾呼,要把普及工作摆在第一位。
毛泽东在大力强调普及的同时又分析了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他思考和处理问题一贯坚持的思辨原则。毛泽东指出,普及与提高绝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普及工作的开展是为之后大范围提高工作的广阔天地打开一扇大门。随着普及工作的展开,群众的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对于文艺工作的要求也就水涨船高,提高的工作自然将提上日程。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的提高工作是建立在全面稳固普及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5]862同时毛泽东还注意到中国各地群众文化水平的不平衡性,认为在一处开展普及工作进而提高的有效经验,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而施行,化特殊性为普遍性,实现普及基础上的提高与提高指导下的普及的一套良性循环。
除此以外,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还对于文艺界统一战线、文艺批评的标准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作出深刻的阐释,促成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的确立,为党的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讲话首先引起了参会人员极大的震动,左翼作家丁玲表示:“要改变自己,要根本去掉旧有的一切感情意识,就非长期地在群众斗争生活中受锻炼不可。”[6]67这也是很多与会文艺工作者的共同感受。延安文艺座谈会成功引领了延安一大批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转变,贺敬之、丁毅、李季等作家们纷纷深入农村和军队之中,思想上情感上真正贴近到工农大众,创作出了《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逼上梁山》为代表的一系列反映工农生活、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在党领导的文艺创作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之后数十年全国文艺创作的典范。新中国建立以后,“普及与提高”的思想在文化工作以外,还影响到体育运动、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部分没有解决好及新出现的问题,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7]43。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方向,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全新论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党全国的文化事业建设,长期致力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八十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座谈会上提出的“普及与提高”的思想,对当代更好地开展文化建设、贯彻落实好“两个结合”具有启示与借鉴。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事业中的指导地位。缺少了马克思主义这盏明灯的指引,文化事业的建设就将失去方向。马克思主义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科学地揭示了文化的发展规律以及与经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的指针。在新时代,文化工作者要继续开展各种适应时代、创新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和普及,并且在此基础上把握时代特征,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添砖加瓦。
首先,文化工作者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通过各种创新易懂的方式接续大力普及马克思主义。自从建党之后中国共产党就一直非常重视宣传和普及党的指导理论和政策方针,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欣赏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给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代做好马克思主义普及工作的创新,利用好互联网新媒体是重要一环。近年来有关部门开始重视新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推出的手机软件“学习强国”为例,“学习强国”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代表性平台之一,上线以来对于全体受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了解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对于四所高校学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82.37%的大学生使用“学习强国”APP,但主动下载学习的较少,仅占17.77%[8]34,凸显出其对于部分在校学生的吸引力还有所缺乏。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新媒体传播的感染力,深化内容创新,注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对马克思主义普及方式的融合。
另一方面,文化工作者需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作为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它在近代不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一方面使中华文化实现了深刻变革,推动近代饱受批判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走出困境,同时为马克思主义不断融入中国特色,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从内容到形式,都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的马克思主义有不小的差异,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不断深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内涵的全新拓展,又是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成功开辟了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作为文化工作者,要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深入探索,不断深入把握新的国情变化,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华大地落地生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资源宝藏,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无穷智慧与不竭动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新命题。有部分文化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感觉中国的题材似乎都写过了、写尽了,写不出新意,于是把目光转向国外,不顾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走向了错误的“去中国化”“去历史化”的方向,久而久之就将带起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文化工作者要学会“饮水思源”,学会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悠久历史中寻找灵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使其能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
首先,文化工作者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文化宣传的普及作用。文化工作者应当秉持文化自信,学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取材,让广大的受众了解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明。毛泽东同志就是继承和运用中国传统话语的大家,他不仅主张马克思主义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且还身体力行,在文章中给广大文化工作者做出了生动的榜样。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形象地运用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两个古代的楚国歌曲,来比喻少数人享有的高级文艺作品和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艺形式,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为受众做了一次传统文化的普及。文化工作者想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首先就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拿出“面壁十年图破壁”的精神钻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的“故纸堆”,积累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其次要对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挑选,挑选切合工作生活实际的文化典故,巧妙地将其引出并普及,使之深深地印在受众的脑海中。
另一方面,文化工作者对于传统文化需要批判继承,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可否认,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需要传承和弘扬的精华,还有一部分是不适应时代要求、僵化保守、需要进行改造的糟粕。对传统文化,文艺工作者在普及之外,也需要做好提高的工作,近年来,有些文艺创作者将目光转向历史题材,尤其是在影视、戏剧等领域。历史题材的作品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这类作品对于激发受众学史兴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少作品只重视商业效应,忽视了思想性的提高,把聚焦对象反复对准少数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成为落后思想传播的载体。文化工作者需要注重发掘能够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塑造中国精神的传统文化因素,需要注重挖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代人民大众新理念新风尚的传统文化因素,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审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的活力和激情。
文化建设要以人民为中心,是从毛泽东同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代代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初心与坚持。最近几年在群众中反响强烈的部分文艺作品如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观众的如潮好评中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就是“接地气”。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类似的“接地气”的好的文艺作品还不够多,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文化工作者要克服浮躁心理,应当站稳文化创作的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扎扎实实地把人民生活作为反映和表现的主体。
首先,文化工作者要贴近人民生活,做到深入群众的普及,要沉下心扎根群众,反映群众真正的生活而非想象。部分文化工作者,在生活上脱离群众,或者偶尔到群众中体验一下生活,但只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等到创作作品的时候,就难以了解人民群众的真正所思所想,失去了人民生活这个文艺创作的宝贵矿藏,要么靠想象去胡编乱造,要么重复自己早年的实际上早已过时的体会和经验,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当然难以引起群众的共鸣。广大文化工作者要带着真挚的感情去深入到最广大的群众中,关注大部分人的生活和思考,这样才能了解到最新鲜最生动的事例,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只有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文化普及,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反映出社会中的“人间烟火气”,不至于凭高而呼,随风空舞,作品才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充实和丰富群众的精神境界,实现文化的高水平普及。
另一方面,文化工作者要对人民生活的素材进行提炼和改造,引领大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贴近群众生活绝不等于将群众生活的事迹照搬到文艺作品中,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有一部分文艺工作者有贴近群众的意识,也在行动上主动去反映群众生活,但是却陷入了照搬群众日常文化生活内容的窠臼。这样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可以引起群众的新鲜感,但是却缺乏应有的深度,起不到引领群众文化水平逐步提高的作用。文艺工作者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自己所接触到的群众生活的鲜活素材进行加工和改造,以自己的独特视角来呈现,不能仅仅满足于能赢得群众的掌声,还要给予群众一些启迪,引发群众的思考,在文化普及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人民的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