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顺婷
(三明学院 文化传播学院,三明 365004)
2017年8月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双一流”建设的决策,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1]。2020年和2023年教育部认定了两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数量总计过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流课程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大势所趋,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重大战略契机。
教育部《意见》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课程建设。”从政策高度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传授正确的价值观。一所高校的发展战略要体现出科学性、可行性和前瞻性,就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作为支撑。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探索,也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思想引领和内在要求。新时代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目标,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从而实现课程思政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相互促进、同向同行。笔者从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十余年,现结合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经验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切身体会,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并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教育事业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3]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命题,高校“三全育人”直接指向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4]《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相比具有更为鲜明的思政属性。基于此,《中国古代文学》在一流课程建设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内容改革。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课程思政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学中,我们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新梳理,构建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为线索、“经典作品阅读与鉴赏”为基础、以“课程思政模块专题研究”为拓展的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时间线索,将教材内容进行课程坐标系式设计,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同时按照课程坐标系划分教学模块,使其在整体设计上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如第一个时段为先秦文学,分为五个课程思政教学模块,模块一为“古代神话”;模块二为“《诗经》”;模块三为“先秦历史散文”;模块四为“先秦诸子散文”;模块五为“《屈原》与楚辞”。在模块教学中,将思政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以中国古代作家的人格风范、文学作品的深邃思想,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及现实社会的种种反思,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等,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其次,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教学中,我们合理处理中国文学史经典理论与文学作品的关系,以古代文学名篇为点,以中国文学历史演进为面,以点带面,突破以往课程的文学史本位,渗透、深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构建立体多元的课程思政体系。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对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寻找课程思政契入点,凝练出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向心力、文化凝聚力等思政核心要点,从而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比如,“诗经”模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文化自信;“《屈原》与楚辞”模块强调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情感认同;“盛唐文学”模块彰显恢宏雄健的时代气象,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宋词”模块引导学生突破陈规、大胆探索的改革创新精神;“元代文学”模块强化民族大融合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清小说”模块强调中国叙事文学的发达性及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每个思政教学内容模块设置经典阅读环节,以思政关键词引导深入思考,强化对文学作品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双重认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我们一般认为课程思政要在教学内容上融合思政元素,其实教学形式也很重要,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顺序、教学节奏、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课程思政建设不应是“两张皮”,要想真正达到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技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基于此,《中国古代文学》一流课程建设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慕课、学习通、微信群等平台资源,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教学分为线上线下两个过程,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基于线上线下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我们以问题为前导,以任务驱动展开,以思政案例贯穿,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研修和课后拓展,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第一环节,课前进行线上个体学习认知,着重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我们在教学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单,通过智慧教学平台以视频及PPT课件的形式将浅层知识推送给学生。学生通过MOOC提前学习,参加线上讨论和测验并提出学习疑问。这一环节,我们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环节,课中线下小组内化知识,将思政元素内化为教学内容。我们通过分组布置任务、分析解释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学生以线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继续通过教材、前期准备资料、网络资源等寻找解答依据,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这一环节我们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高阶性)、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性)和实践能力(挑战度)。“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5],高度概括和浓缩了一流本科课程的基本特性。每次课的最后十分钟,结合学生课前线上学习及各组完成任务的情况,教师对学生存疑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高阶思维;第三环节,课后线上个体巩固知识,将思政元素进一步升华。我们在线上发布课后学习任务和拓展学习资源,供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在线上答疑解难。这一环节,我们重点鼓励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古代文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中,我们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以现代化媒体为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感悟;以现代化媒体为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课程思政教学更具吸引力。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微信、慕课、学习通等现代化媒体技术的融入使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6]为了更好地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中国古代文学》一流课程建设坚持“三全育人”的理念,强调和突出教学实践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特点,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如 “古代诗歌研究”“古代小说研究”“古代散文研究”“古代戏曲研究”等课题项目,让学生在科研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为了学以致用,真正将理论运用于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实践能力,我们设置古代文学相关课程实践环节,如 “中学语文与古代文学教学”“唐诗宋词赏析”等选修课,给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中学语文经典篇目,掌握文本解读方法,为将来的教学作准备。
其次,我们还特别注重将实践环节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福建地处东南一隅,夙称“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八闽大地英才辈出,学者云屯,名著山积,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实践环节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地方社会实践相结合,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关注福建籍作家或者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地方的文学作品,弘扬和发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宋词”模块学到辛弃疾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集辛弃疾生平资料和文学作品,如辛弃疾晚年在福建武夷山与朱熹交往时创作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途经福州时留下《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等词作,这些作品都是福建地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通过赏析具有地方特色的经典作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目标。
教育部《意见》明确提出一流课程建设要“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 强调关注学习过程的管理,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让学生忙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程思政的要旨在于以隐性教育的方式,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过程。”[7]由于课程思政是融于专业课中的隐性教学,一流课程建设要建立与课程思政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在专业课的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环节融入思政教育理念,检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程度。
基于此,《中国古代文学》一流课程在学生评价上采用“三位一体”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课程主要基于线上、线下各类学习数据对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并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等方面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学生过程性成绩占比60%,包括线上教学资源学习、测验、课堂讨论、经典作品和知识点的讲解竞优等活动,体现出过程化评价在混合式教学中的重要性。考核过程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更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我们在过程性考核中增加思政评价元素,探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自行结成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探究、“翻转课堂”、课堂汇报等实践活动,并由学生投票推选出学期最佳学习小组,最大程度地保证课程考评的公平与公开。学生期末考核方式采取“闭卷考试+读书笔记”的方式进行,成绩占比40%。我们通过闭卷考试检测学生的理论学习成效,通过撰写读书笔记鼓励学生更多地关注原著、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系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精神传承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六大基本原则,其中第六条为“通过合作而非竞争实现卓越,主题词是‘合作’。”这是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要通过合作实现卓越。[8]《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学生评价上采用多元化、立体化的考核方式,在过程考核环节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这正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需要的,也是一流课程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体现。
观念转变和理念更新,是一流课程建设的根本和导向。《中国古代文学》在一流课程建设中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内容改革。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给改变教学组织形式、转变教师角色、实施教学质量的精准识别与监测等带来了可能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是落地实施先进理念的关键,有效提升了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思政的路径。在学生评价上,采用多元化、立体化的评价方式,在过程考核环节融入思政教育的理念,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一流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