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视阈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意义问题及对策

2023-06-07 10:41:47程保锐
关键词:教学资源数字化思政

程保锐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厦门361021)

新时代,数字化技术正影响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正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个过程。实施教育数字化的战略行动在2022年1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党的二十大更是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中,明确了我国未来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方向。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顺势而为,推动思政课教学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任务。”[1]因此,推进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思政课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之一,数字化教学改革可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开拓者。

(一)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素质人才是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顺应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潮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独有的培根铸魂的价值功效,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锻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涵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价值立场”[2],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提质增效

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独特的教学体验。新颖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更加吸引学生,多样化完善的教学平台使用,使教师可以根据所掌握的大学生的个性需求等实际情况,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精准性和效率;重构了教学流程,借助技术手段实施诸如翻转课堂之类的教学活动,还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使用数字化模式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在教学环节中更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增强课程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增加课程学习的获得感;构建起“课堂+线上+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学习路径,实现课堂从课内到课外的迁延,从而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实现了规模化教学安排下的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思政课提质增效的目的。

二、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存在的难点

(一)教师对数字化教学改革准备不足

数字化教学改革是一场教学模式的重大创新,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教师的数字化思维和能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质量和效果。现实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思政课教师缺乏对数字化理论学习和数字化教学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数字化教学创新将带来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可能产生的负效应认识不到位,对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运用还不太熟练,还仅停留在用于考勤、发布作业等表面层次,不能实现数字化教学技术手段与思政课教学过程及教学目标的深度融合,对教学成果的数字化创作缺乏热情,“拿来主义”思想仍有相当大市场,无法适应数字化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机制体制不健全

当前高校在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重视不够,存在各行其是、重复建设现象、效率不高、水平参差不齐;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上缺乏科学有效指导,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高校,同层次高校的不同特色以及各高校地域文化上的差别,难以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差异化。大量资源更加适合于985、211类别高水平高校使用,却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类别的普通本科高校,而且一些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出现了滞后现象。如全国统一使用的课件,随着2023版教材的出版,新增和改写的章节,对课件做出相应补充调整。此外,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标准不统一,直接影响到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效果。

(三)适合本校实际的优质教学资源还比较缺乏

各高校思政课在数字化教学改革过程中,推出了不少优质的教学资源,但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由于各校校情、学情等方面存在差异,一味地生搬硬套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另外正如前文提到,随着新版思政课教材出现的新增、改写的内容,最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且很难轻易获得,加上各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掌握能力参差不齐,创新动力不足,导致适合本校实际的优质教学资源的生成存在困难,极大降低了思政课数字化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四)教学评价机制不尽科学

当下,高校在思政课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部分高校思政课立体化评价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如:有的教师只注重课程内理论和实践的合一评价,有的教师则对课程理论评价与课外实践评价分开进行。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发展路径的不一致,导致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把握评价的标准统一性方面易出现偏差,更多地会倾向于课程内的理论教学过程评价,而忽略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价值引领和塑造的功能。受限于数字化思维和能力,教师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对实践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团队团建、项目设计、中期项目完成情况评估、后期的总结分享等环节,缺乏整体的构建,以至于“教师未能兼顾实践引领人、过程把关人、结果点评人的多重角色,未能确立教师个人评价、团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3]

三、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主要举措

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要打好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组合拳”,从师资、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改革。

(一)强化教师数字思维,提高教师数字化教学改革创新水平

教师是数字化教学改革得以落地、实现的核心与关键。思政课教师要顺应新时代教学数字化发展趋势,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教学数字化改革,提高数字化教学敏感性。要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培养强化数字化教学思维,通过协同学习和工作主动发现和积极利用真实、准确的数字化资源开展教学,提升自身数字化素养,成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改革的主力军。教师要主动参与各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参与各级教学创新大赛,参与指导各级思政类展示活动,以赛代改、以赛促改。如参与教育厅组织的百堂金课微课项目。参赛既是教案、教学的创作过程,也是教材内容数字化实现过程,积少成多,为数字化资源生成厚积而薄发准备条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和工具,以泛在的数字化平台和工具为牵引,提高线上线下交互教学能力。如通过数字化平台发起讨论,话题互动,并允许学生相互评价并置顶,增强线上线下师生、生生间互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结合教学需要,通过VR、AR等教学技术,为学生构建合适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实现沉浸式教学。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数字化的教—学—评模式创新,逐步形成数字化教学改革创新的能力,推动教学模式向数字化范式转变。

(二)建构支撑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的资源体系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体系是实现课程数字化教学改革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思政课教师要重视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试题测试资源在内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第一,构建数字化理论教学资源。教师要在新版教材基础上,编写、优化数字化电子教案,创造性使用课件,录制高质量教学视频。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教学中的新问题,定期修订数字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要结合专题教学的重难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化视频和案例,优先选用本课程教师录制、上传的教学视频。如教师录制的精彩一课,参与思政类比赛的教学文本、教案等,还可以将学生实践中展示出来的优秀成果转化为数字资源。师生亲自制作的数字化资源,无疑更接地气,大大提高了课程的亲和力,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共情。

第二,拓展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4]思政课数字化教学改革,需要结合各门课程特点,将实践教学数字化。“要在拓宽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路径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思政课育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推动思政课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核心课程。”[5]如教师赋予学生或学生团队以任务,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并要求学生或学生团队将实践成果数字化并加以呈现。任务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选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制作PPT并展示相关成果;可以是结合相关思政类比赛项目,指导学生参与竞赛;还可以是微电影、微视频等实践形式。教师在指导实践时,要回应学生关注焦点,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

在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省市各级已有的实践教育基地,还可以建立校地、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探索构建丰富数字化实践教学载体,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促进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拓展“行走的思政课”,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课程获得感和满足感得到最大限度提升,“才能以丰富的参观体验和社会实践陶冶情操、感化内心,以品德养成达成实践育人的目的。”[6]

第三,打造数字化试题测试资源。打造数字化试题测试资源是思政课数字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有利于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实现教学的知识能力目标。教师要按照新版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自主编写数字化试题,或选择、整合具有代表性的线上试题资源,或结合国内外形势、社会热点,编写、丰富测试资源,还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生成试题。教师可以在课上或课下,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发布、提醒测试,随时查询、发现问题并纠正错题。数字化试题考核和在线测试,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进一步加深教师对学生关注问题的认识,推动课程教改工作的推进。

(三)构建完善学习评价机制

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不仅影响教与学的方式,而且事关课程数字化发展方向。思政课教学评价要改变一张试卷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结果性评价模式,借助数字化技术,实行学习全过程纵向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且不断提高过程性评价、实践活动评价的比重。

在实行学习全过程纵向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时,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通过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评价方式,对考勤、课堂互动、测试等环节都设置好相应比例,学习过程就是评价过程,学习结束评价也就结束了。如通过运用数字化教学平台督促学生学习基本理论,完成在线问答、话题讨论、测试等学习任务,根据学习完成具体情况,及时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全程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完成及被评价情况。

在实践教学评价中,尽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尽可能使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公正。在评价时可以事先设定好师生不同主体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比。实践团队负责人可以根据组员在实践各环节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小组实践成果展示,特别是以数字化展示的成果,尽可能让各班学委或班长,以及个别学生代表参与评价,实行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制,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相对客观性,最终的评价结果与理论学习评价结果相统一。各个环节的评价结果都要通过泛在的数字化平台,包括班级QQ群、微信群、APP小程序及时发布,让学生了解。这能极大增强学生学习的危机感,促进学生注意教学的全过程,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数字化教学针对性、实效性。

四、结语

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7]思政课教学数字化改革,丰富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助力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数字化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数字化制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0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