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邦
在《西游记》中,菩提祖师向孙悟空传授长生之道时,说了一段偈语,其中有数句云:“口诀记来多有益,摒除邪欲得清凉。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中种金莲。”[1](P10)祖师告诫悟空,要遵循口诀,依法修行,即可达至无上清凉境地,这个境地就像“火中种金莲”一样。虽然祖师教悟空的方法是金丹大道,但“火中种金莲”的典故却源自佛教。这里的“火”喻指人的欲望、烦恼,“金莲”则象征人通过修为达到金刚不坏的大智慧境界。
《维摩诘经》云:“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在俗而行禅,稀有亦如是。”[2](P157)维摩诘居家修行,在俗行禅,就如“火中生莲”一样稀有,让人赞叹。因禅宗主张修行不离世间,故有此说。维摩诘由此也成为备受中国禅宗乃至文人士大夫推崇的人物。《永嘉证道歌》中说“在欲行禅知道见力,火中生莲终不坏”[3](P69)亦是此意,而像白居易、苏东坡等崇奉佛教的文人更有“浮荣水划字,真谛火生莲”[4](P673)“陆地生花安足怪, 而今更有火中莲”[5](P596)的咏叹。即便到了近代,马一浮还有“静排诸相观空焰,闲凿千山种白莲”[6](P633)的诗句。
“火中生莲”意象之所以为禅宗与文人所称道,乃由于它以生动的形象刻画出了人生在世的艰难,以及奋发修行的精神。照佛教的看法,世人皆被五欲与八苦所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7](P132)。要脱离火宅,就需修行,而修行成道的过程就是“火中生莲”的过程:
古人多称尘劳中人,有志向上,求出生死,谓之“火里生莲”,以其真难得也。以一切众生无量劫来,耽湎五欲,为烦恼火烧,日夜炽然,未曾一念回光,暂得清凉。直至如今,能于烈丛中,猛地回头,顿思出路,岂非莲花生于火内也?[8](P53)
可见,“火中生莲”是一个自我锻造直至清凉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去滓成器”“去心诟染”的过程。如果“三界如火宅”说明了“火”意象所代表的尘俗烦恼与痛苦,那佛教为什么要用“金莲”来比喻修为的最高境界呢?
“金”取坚固、不杂之意,即说人人皆具的佛性一旦通过修行达至,便如金子一样不会被破坏或掺取杂物。同时,冶金与修行在过程上极为相似,都是一个去粗取精、不断精进的过程,如《圆觉经》云:“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回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说,亦复如是。”[9](P38-39)因为“金”的这种“既已成金,不重回矿”的特质,所以它常被用来比喻佛性、自性,乃至还被用到诗词创作当中,如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说“洗练”诗歌的过程就是“犹矿出金,犹铅出银”[10](P94)的过程。
“莲”则是清净、圣洁和吉祥的象征。佛教之所以用“莲”来作为其圣物,根本上在于莲的生命质量与佛教的精神追求是同一的, 在佛教看来,莲花具备十种善法:(1)离诸污染;(2)不与恶俱;(3)戒香充满;(4)本体清净;(5)面相熙怡;(6)柔软不涩;(7)见者皆吉;(8)开敷具足;(9)成熟清净;(10)生已有想[11](P59-60)。正是因此,它才成了佛学的最高智慧的象征。
无论是说明极乐世界的“莲邦”、作为佛教寺院的“莲刹”、佛菩萨端坐的“莲台”,以及象征圆满成就的“妙法莲华经”等,都说明了佛教所求得的清净智慧如莲一样涅而不染。对此,释加牟尼在《四十二章经》中明确地讲:“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泥污。”[11](P59)以泥污比烦恼与痛苦,以莲花比佛性与智慧,这与“火中生莲”意象是统一的。只是“泥污”是不净义,是故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污泥”[11](P79);而“火”是炽然义,是故“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11](P53)。前者侧重强调烦恼与人本性的染净关系,而后者则侧重于人由于贪、嗔、痴而引起的尘劳、煎熬与痛苦状态。
中国禅宗的重要主张是“禅茶一味”,以赵州和尚著名的“吃茶去”公案最为典型,并由此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标志或特质。
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器“风炉”时,说该炉分三格,每一格分别放上翟(火禽)、鱼(水虫)和彪(风兽)的图形,并分别标上对应的卦相坎、离、巽,其顺序是“坎上巽下离于中”[12](P19),其含义是:“巽主风,离主水,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煮水,故备其三卦焉。”[12](P20)在此基础上,炉上还要饰以如下纹饰:“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12](P20)这里的“连葩”其实就是莲花。“连”通“莲”,而“葩”则是“华”或“花”义。“风炉”主要目的就是以火煮茶,而装饰性的“连葩”则暗含了煮茶的过程其实也是“火中生莲”的过程:茶在水中,火煮烧之,犹如人在火宅,火烧炽然。由此,陆羽将中国的“五行八卦”学说和禅宗的“火中生莲”意象结合在了一起,它们寓意了修行与煮茶在根本理念上是相通的。当然,这样解释或许略显牵强,还有陆羽与禅宗的关系不够明确。也即是说,将“连葩”纹饰与“火中生莲”意象相互关联的点在于陆羽应精通佛学。
关于陆羽与佛教的关系,《文苑英华》有明确记载:陆羽从小被父母遗弃,并被积公禅师收养,在寺庙长大,虽然他不喜欢这种生活,但当受佛法影响颇深,故后来他常“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13](P39-40),并与名僧高士相互唱和,尤与皎然、怀素交情甚笃,自称“与吴兴释皎然为淄素忘年之交”[13](P190),而《宋高僧传》卷二九《唐湖州杼山皎然传》载:“昼以陆鸿渐为莫逆之交。”[13](P190)此外,在皎然的《杼山集》和《全唐诗》中,有关二人相互酬唱诗歌竟多达十余首,足见交往之频繁。
正是这种饮茶与谈经论道之风的盛行促进了茶与禅的融合。皎然在《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中称赞天目山茶“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14](P6008)。在佛教里,财、色、名、食、睡都是需要被舍弃的欲望,即上文提到的“火”,皎然这里以茶比禅经,并赞其醒神除睡的功能,这使茶具有了和“莲”同样的特质。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该特质进一步被提升:“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15](P31)昏寐、清尘、 烦恼都是人的欲望之火炽然不息而引起的“苦”,但饮茶却能涤除昏沉、破除烦恼,破妄归真,即所谓“茶道全尔真”[15](P31)。
茶的这种特质不止被僧人歌咏,也备受诗人推崇,韦应物《喜园中茶生》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14](P1358)这里“不可污”的“洁性”不正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吗?而“尘烦”亦出自佛教,尘即污染意,佛教将世界称为“尘世”,并将染污人的清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尘”。所以,茶的“不可污”“涤尘烦”的特点其实就是“莲”的日常化、生活化体现,换言之,“莲”的精神化为茶魂融入了饮茶的日常生活之中。
倘若上述论述还只是就“莲”与“茶”的相似性而言,而到了明代,茶与莲则交合在一起,开启了以莲入茶的先河。 先是倪云林创制了 “莲花茶”,而后被《茶谱》作者顾元庆记载在《云林遗事》一书中:“就池沼中择取莲花蕊略破者,以手指拨开,入茶满其中,用麻丝扎缚定,经一宿,明早连花摘之,取茶纸包晒。如此三次,锡罐盛扎以收藏。”[16](P5)
不过,这还只是从制茶工艺的角度来讲莲花茶,还未触及茶道。而将“火中生莲”意象与茶真正关联起来并臻至茶道境界的则在今人丁亚雷的绘画和诗歌中,他在一幅《茶仙》的画作中题诗云:“都说火中能生莲,烧水冲茶也是禅。悟得此中真滋味, 世俗凡尘修姻缘。”[17]至此,“火中生莲”与“烧水冲茶”在禅化的诗意生活中得以贯通。莲、茶、人都在“火”的煎熬与考验中维持着自性的皎洁、清净与本真,而这不正是佛学、生活与人生的完美统一吗?
尽管“火中生莲” 意象深刻影响了“莲”与“茶”的文化意味,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文化上的主要内涵是佛学的,而应该说,它们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吸收了其思想,乃至成为了“三教合一”的象征。
首先,“莲”是儒家理想人格(君子)的体现,它高洁、宁静、虚心、不媚俗。屈原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18](P12)实现了莲的形象与高尚人格的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由此,“莲”成了屈原人格的外化物。周敦颐的《爱莲说》进一步将这种人格化具体概括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并将莲称为“花中君子”[19](P109)。
其次,“莲”还是道教的“仙花”,是道风仙气的具体体现。《列仙传·吕尚》载姜太公通过“芝体炼身”:“至武王伐纣,尝作《阴谋》百余篇。服泽芝、地髓。具二百年而告亡。有难而不葬,后子伋葬之,无尸,唯有《玉钤》六篇在棺中云。”[20](P57)泽芝,是莲的别称。太公因服食莲而活了“二百年”且死后无尸,说明他已修成仙体。又,《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用莲花为哪吒重塑真身:“两朵莲花现化身,灵珠二世出凡尘。”[21](P91)而《华山记》载华山的来历说:“山顶有池,生千叶莲,服之羽化,因曰华山。”[22](P524)正是由于莲花与道教的这层关系,诗人们多将莲与仙联系在一起,如李白的“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23](P71),王建的“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24](P18),司空图的“畸人乘真,手把芙蓉”[10](P84)等。
可见,在儒家,“莲”是君子的人格化象征;在道教,它是一种仙物或仙风道气的体现;而在佛教, 它则是一种圣物或佛性与智慧的显现。 儒、释、道三教在“莲”这一植物意象中得以完美融合,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儒家重品格,道教重气韵,佛教重心性。正是这种区别,使得品格、气韵、心性构成了中国人完整的人格结构。此外,对它们的统一,《封神演义》的概括最为精当:“翠竹黄须白笋芽,儒冠道履白莲花。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21](P442)
与莲一样,“茶”同样是“三教合一”的体现。陆羽《茶经》云:“茶之为用,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12](P7)由于至寒,故有萧杀、淡泊之意,所谓“精行俭德”,按孔明《诫子书》的说法就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5](P32)。可见在陆羽看来,“饮茶”与儒家的修身、养德工夫直接相关。而茶道中的“养生”“延年益寿”精神则又继承了道家、道教的“贵生”思想,同时茶道的贵柔、隐逸、寄情自然的追求也渊源于道家[26](P100)。
因此,儒家饮茶在修身与养德,道家饮茶在养生与逍遥,而佛家饮茶则在参禅与修行,儒释道文化都在饮茶这一日常行为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再反观赵州的“吃茶去”公案,则又别有一番滋味:
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27](P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