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应用研究

2023-06-07 09:14李志科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14期
关键词:奖惩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李志科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山西 大同 037006)

事业单位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单位合理分配财政资金,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能够保障单位的各项收支按预期规划开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但是当前很多事业单位没有认识到全面预算工作的重要性,事业单位在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充分发挥单位内部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单位的资产配置效率,改进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全面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性

合理的预算管理机制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有效分配单位内部的资源,促使国有资产产生最大的效益。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是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要求,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资金进行合理使用和调配,促使我国财政资源得到科学分配,使事业单位的工作机制更加科学,帮助事业单位的资金实现合理支出,防范资金浪费的问题。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应用的薄弱环节

(一)预算管理组织缺位

当前大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部之外的其他部门成员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和自身息息相关,甚至认为预算工作可有可无。由于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无法有序推进。

(二)预算编制存在缺陷

大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仅采用增量预算的方法,没有结合零基预算进行编制,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没有明确上下沟通的具体要求,容易导致预算编制的流程不科学,不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

(三)预算执行和调整不细致

首先,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分析机制,仅当预算即将超支时才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控制支出,没有定期分析预算执行的进度,不利于实现对预算的有效控制。其次,在预算调整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调整机制不够细致,单位的调整过于随意,即便没有发生重大不可抗力也随意调整。

(四)预算分析和考评不严谨

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预算的分析,并结合预算分析的情况开展考评。但是很多事业单位预算分析指标单一,过于重视预算资金的差异率,忽视了社会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预算分析的指标过于单一,在预算分析完成之后也没有落实奖惩机制,不予提高考评的严肃性。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应用的对策

(一)完善预算管理组织建设

第一,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很多单位的预算组织体系不完善,导致单位内部的成员不了解预算管理工作的要求。在未来事业单位要提高预算管理的效果,就要重视预算管理的权责。首先,单位的领导需要重视全面预算体系,结合单位的实际特点落实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责任。其次,单位内部的人员需要转变自身的思维模式和工作理念。当前事业单位的管理趋于规范化,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单位的各类资金进行合理配置,让单位内部的成员认识到相关工作的具体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让员工了解到自身在管理工作中的任务和管理程序,从而提高相关工作的合理性[1]。

第二,设置完善的预算组织机构。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专门开展预算的部门或岗位,主要由财务部门开展预算的全过程管理。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背景下,要求全体成员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对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进行优化。首先,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的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委员会可以由单位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参与到其中,负责确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的要求和程序,并统筹领导预算管理工作。其次,设置预算管理办公室,预算管理办公室通常为财务部门,并由人力、行政等部门的成员参与到其中,负责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协调。最后,明确预算的责任部门。事业单位的各部门作为预算的责任部门,可以在各部门内部设置兼职的预算员,负责对本部门工作进行监督,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办公室的要求提交相关的信息,针对自身在预算工作中的问题主动分析解决机制。

(二)优化预算编制环节

第一,明确事业单位的战略规划。首先,确定事业单位长期的发展规划。事业单位长期的发展规划需要结合事业单位类型进行分析,并明确事业单位的市场环境、经营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等方面的环境,通过对事业单位的能力和资源进行合理分析,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划。其次,明确事业单位的使命。事业单位的使命要求事业单位明确自身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以及服务范围,在满足社会效益的同时,需要兼顾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努力工作。最后,事业单位可以通过SWOT分析判断单位的内外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方法分析单位未来的规划,确定最佳的经营战略。事业单位的战略规划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单位只有形成完善的规划,才能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事业单位要明确自身的战略规划,并对资源进行合理协调与管控,在满足社会效益的同时,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财政资金。

第二,确定事业单位的预算目标。事业单位需要将战略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短期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单位未来发展方向。战略作为对单位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总体规划方针,对预算目标的实现有决定性作用。预算目标也是战略目标的分解,只有确保预算目标可执行,才能将预算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工作规划。首先,合理确定事业单位的中长期目标。事业单位要合理制定年度管理计划,并在年度管理计划的基础上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要求。其次,事业单位需要分析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财务目标包括资产负债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方面指标。非财务目标包括社会满意度等指标,影响事业单位预算目标的因素较多,事业单位需要通过恰当的程序确定单位的预算目标。

第三,基于预算目标开展预算编制。预算编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也是预算管理工作的起点,为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质量,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摒弃经验主义,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中要充分考虑到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资金需求,保障收入和支出尽可能一致,并且要全体成员参与到预算编制过程中,组织各部门对预算编制的要求进行学习,让相关人员掌握预算编制政策,通过“二上二下”的方式开展编制,确保预算编制工作符合单位的实际,确保编制的预算更加科学。

首先,预算编制必须要以预算目标为基础,事业单位的预算目标需要明确预算编制内容,认识到预算编制涉及事业单位各部门,单位需要了解各部门的职责,并结合自身的归口管理要求明确预算的要求,按照管理的原则明确各责任主体预算编制要求。例如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需要编制工资福利支出、社保费支出、培训费支出等方面预算;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需要编制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专项经费预算等方面的预算。

其次,明确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流程。当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法是上下结合的方法,上下结合的方法需要明确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流程。预算管理办公室需要明确预算编制的原则的指导要求,各职能部门在明确预算管理办公室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任务明确归口管理要求,并合理编制预算的项目,针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协调。在编制完成预算之后将预算草案提交给预算管理委员会,并提出草案的调整意见。各部门依据指导意见对自身的预算进行调整与修改之后再次上报,通过协调与平衡形成最终的预算指标并下达执行。

最后,明确预算编制的方法。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灵活选用多种预算编制方法。针对事业单位的基础支出,例如工资福利等方面支出中,人员经费按照国家的工资政策、津贴范围等方面进行编制;公务经费主要是依据经费定额标准,结合单位的实际进行测算。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通常可以采用增量预算的方法进行编制,增量预算简便易行。项目支出是事业单位为了完成特定的项目而开展的支出,项目支出的特点在于要在特定时期内完成任务,不能参考过去的数据,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明确支出的范围,因此项目支出采用零基础预算的方法进行编制,综合考虑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有序配置。

在事业单位的收入方面,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方面的收入,事业单位在编制收入时,对于财政拨款及上级补助的收入可以按照增量预算的方法,结合经济形式以及以往年度的数据进行编制;对于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选择零基预算进行编制。

(三)强化预算执行与调整

第一,明确预算的执行要求。事业单位要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结合事业单位实际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系统,针对预算控制的效果对差异及时纠偏,以保障预算管理更加高效。首先,强调预算执行的刚性。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要强调刚性,预算指标下达之后各部门需要严格按照预算要求执行[2]。其次,健全预算的内部控制体系。事业单位需要健全控制体系,明确预算的会计控制、授权审批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要求,形成内部牵制的机制,并针对预算执行的情况定期开展审计与考核,通过完善预算执行的管理制度,落实预算执行的具体要求。再次,实施对预算的监控机制。通过分析预算执行达成的情况,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并针对存在的偏差建立完善的优化措施,以保障预算偏差得到及时改进。事业单位需要按年、按季、按月分析在预算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此优化预算管理体系[3]。

第二,加强预算的全过程管理。首先,优化预算事前监督。事业单位在支出业务发生之前,需要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偏差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具有合理性、规范性,做到无预算不支出,避免资金浪费或超支的问题,确保预算目标的达成。其次,加强预算事中管理。预算的事中管理是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要求事业单位对预算进行动态管控,财务部门需要加强与预算执行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并出具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对单位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此判断预算执行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异,并总结预算执行是否存在偏差。当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存在较大偏差时,需要及时提醒责任部门修正自身的工作方式,以跟进预算管理要求,实现对各项预算事项的严格管控。预算执行过程中,原则上除非遇到不可抗力,否则不得对预算进行调整,需要各部门通过优化预算管理方法,促使预算目标的达成。最后,加强事后管理。事后管理要求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之后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第三,明确预算调整工作的要求。事业单位全面预算一经批准之后,只有当发生重大不可预见事件,例如国家重大政策改变、市场重大经济形势改变等重大不可预见因素发生时才能对预算进行调整,避免预算执行中遇到困难就随意调整预算的问题,提高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四)细化预算分析与考评

事业单位预算的分析和考评是对各责任主体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对各责任主体奖惩的机制。预算分析和考评需要具有有效性,以促使各层级人员的工作效果得到相应的奖惩。

第一,明确预算分析和考评的原则。预算分析和考评需要以公正、客观为原则,确保预算考核流程、考核方法具有透明性,并结合考评工作的具体要求明确权责管理机制,落实相应的奖惩,结合单位实际分析预算管理各环节需要管理的要求,以保障考核工作能够实现量化与系统化,通过全面预算形成可量化的考评结果,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第二,合理设置考评指标。事业单位在设置考评指标时,需要确保考评的相关数据可操作,保障各类指标能够有效落实,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环节指标进行全面评价。例如A事业单位在预算考核的过程中(见表1),针对考核工作设置可量化的指标,同时从事业单位的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分析各类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明确各类指标的具体权重,形成对预算工作的细致考评。

表1 A事业单位预算考核表

第三,收集考核所需要的各类信息。事业单位在预算考核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各类能够反映出预算要求的信息,并对各类信息按照标准化的机制进行分析,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编制报告。

第四,落实奖惩机制。事业单位如果没有有效的奖惩,预算管理体系也将无法符合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完善的奖惩机制保障预算管理具有合理性,落实对预算工作的奖惩。事业单位在预算奖惩时,需要将预算执行结果和员工利益挂钩,通过奖惩分明的方式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四、结束语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系的重要方法,对于事业单位有着重要的价值。近年来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应用越来越成熟,但是还有很多事业单位对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用存在问题,单位没有结合单位实际建立预算管理机制,无法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准确性,导致全面预算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本文针对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研究,认为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奖惩预算编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论如何正确对待高校学生奖惩工作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