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龙 阚民东 张雷 李明寿
(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210)
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发展节水抗旱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1]节水抗旱稻( 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t rice,WDR)具有较强的抵抗干旱的能力,在栽培上,简单易行、投入低、节能环保。[2,3]因此,培育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增强水稻在干旱条件下的高产、稳产性,采用水稻旱直播栽培,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能够抗旱、减少旱灾损失、保证水稻生产面积稳定和保持粮食生产安全。[4-6]“旱优113”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和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节水抗旱不育系“沪旱11A”和抗旱恢复系“旱恢3号”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杂交节水抗旱稻新品种,2010—2011年参加上海节水抗旱稻生产试验,2012年4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沪农品审水稻2012第004号),2014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14016号),2019年通过海南引种备案〔(琼)引种(2019)第1号〕。2018—2021年在海南澄迈、儋州、临高、陵水、三亚、万宁等地示范推广表现出节水抗旱、生育期适中、耐高温、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为了加快“旱优113”在海南省的推广应用,现将2021年在陵水、三亚、万宁等10个引种试验点的早造和晚造种植表现总结如下。
引种试验点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五指山市、三亚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万宁市、澄迈县、海口市、儋州市、临高县、屯昌县等10个地区。
供试品种为“旱优113”,对照品种为“特优009”。
1.2.1 田间设计
试验设计方案参照海南省水稻参试品种生产试验的试验方式,选择具有当地土壤代表性、地力均匀、肥力水平中等的田块,规划成规则的区域用于试验,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旱优113”、对照品种“特优009”均不少于667 m2, 其他区域插植保护行,播种期按照当地早造、晚造播种期适时播种,耕作管理按当地普遍采用的种植方式进行。
1.2.2 统计分析方法
记录各试点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的播始期,明确考察记载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对参试品种随机取样调查株高、有效穗、穗粒结构,考种记录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等性状指标;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成熟期大区收获称产,明确其丰产性。
1.2.3 抗性和抗逆性鉴定
根据国家品种审定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的抗性要求,委托海南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对“旱优113”进行抗病性鉴定,同时记录各试验点在自然条件下的发病情况;同时,委托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鉴定抗旱性;观察参试品种耐高温情况以及后期群体是否倒伏。
1.2.4 米质检测
委托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旱优113”澄迈永发镇试验点早造米质样品进行检测。
2021年“旱优113”早造试验结果及各试点试验数据见表1。2021年“旱优113”晚造试验结果及各试点试验数据见表2。
表1 2021年“旱优113”早造试验结果及各试点试验数据
表2 2021年“旱优113”晚造试验结果及各试点试验数据
2.1.1 早造
“旱优113”作早造种植2月下旬播种,全生育期120~136 d,平均全生育期126.1 d,平均比对照品种“特优009”短1 d,其中试验点五指山毛阳镇全生育期最长,达到136 d,三亚南岛农场全生育期最短,只有120 d。经分析主要原因是五指山试验点处于海南省中部山区,早造种植期间温度低,光照较少,造成生育进程较慢。三亚试验点处于海南省最南部,早造种植期间温度高,光照充足,生育进程较快。
2.1.2 晚造
“旱优113”作晚造种植6月下旬播种,全生育期112~117 d,平均全生育期114.8 d,平均比对照品种“特优009”短1.6 d,晚造种植期间全省温度高,光照雨水充足,生育进程加快,各试验点之间全生育期差别不大。
2.2.1 早造
“旱优113”作早造种植,平均株高109.5 cm;平均穗长27.0 cm;平均有效穗数250.5万/hm2,其中临高波莲镇试验点最高,达258万/hm2,琼中营根镇和万宁万城镇试验点最低,只有244.5万/hm2;平均每穗总粒数176.5粒,其中临高波莲镇试验点最高,达183粒,万宁万城镇试验点最低,只有170粒;平均结实率81.3%,其中临高波莲镇试验点最高,达82.5%,万宁万城镇试验点最低,只有80.0%;平均千粒重23.1 g,其中临高波莲镇试验点最高,达23.5 g,万宁万城镇试验点最低,只有22.7 g。综上可见,临高波莲镇试验点长势最好,万宁万城镇试验点长势最差,主要原因是临高波莲镇试验点水肥管理措施得当,万宁万城镇试验点水肥管理较差,杂草较多。
2.2.2 晚造
“旱优113”作晚造种植,平均株高111.2 cm;平均穗长27.0 cm;平均有效穗数246万/hm2,其中五指山毛阳镇试验点最高,达252万/hm2,琼中营根镇试验点最低,只有240万/hm2;平均每穗总粒数179粒,其中琼中营根镇试验点最高,达186粒,三亚南岛农场试验点最低,只有170粒;平均结实率81.3%,其中海口永兴镇试验点最高,达82.6%,琼中营根镇试验点最低,只有80.1%;平均千粒重23.0 g,其中儋州中和镇试验点最高,达23.5 g,屯昌南吕镇试验点最低,只有22.6 g。
2.3.1 早造
“旱优113”作早造种植,平均产量8.23 t/hm2,比对照增产4.8%。其中临高波莲镇试验点最高,达8.61 t/hm2,屯昌南吕镇试验点最低,只有7.96 t/ hm2。经分析主要原因是屯昌试验点灌浆结实期遇高温干旱,导致结实率、千粒重比其他试验点略有降低。
2.3.2 晚造
“旱优113”作晚造种植,平均产量8.11 t/hm2,比对照增产6.3%。其中临高波莲镇试验点最高,达8.47 t/ hm2,陵水光坡镇试验点最低,只有7.83 t/hm2。经分析主要原因是陵水试验点灌浆结实期雨水较多,病虫害较重,与其他试验点比较造成一点损失。
经海南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对“旱优113”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现为:稻瘟病苗瘟5级,穗瘟3级,抗性综合指数5,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白叶枯致病型Ⅳ、致病型Ⅴ的致病性均为5级,综合评价为中感白叶枯病;抗旱性经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鉴定,抗旱系数为1.27,抗旱性为3级,综合评价为抗旱;观察品种在早造、晚造期间,高温下抽穗情况,各试验点结实率均较高且稳定,综合评价较耐高温;从表1、表2可见,均未发生田间倒伏现象,综合评价抗倒性较好。
经过2021年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旱优113”水稻米质的检验,糙米率83.4%、精米率72.6%、整精米率52.1%、粒长7.4 mm、长宽比3.4、垩白粒率32%、垩白度3.5%、直链淀粉15.8%、蛋白质10.8%、透明度1级、胶稠度58 mm、碱消值6.8、米质达国家优质米二级标准。
“旱优113”在海南省引种试验的各试验点早造、晚造种植田间表现株型紧凑,苗期生长快,分蘖力中等,茎秆长势粗壮,根系发达,米质优,抗逆性好,弹性好,抗倒能力强,后期茎秆黄色,熟相佳等特点。“旱优113”作早造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26.1 d,平均株高109.5 cm,平均穗长27.0 cm,平均有效穗数250.5万/hm2,平均产量8.23 t/hm2,比对照增产4.8%;“旱优113”作晚造种植,平均全生育期114.8 d,平均株高111.2 cm,平均穗长27.0 cm,平均有效穗数246万/hm2,平均产量8.11 t/ hm2,比对照增产6.3%。“旱优113”作早造种植,与作晚造种植相比,平均全生育期长11.3 d,平均株高、平均穗长相差不大,平均有效穗数多4.5万/hm2,平均产量增加0.12 t/hm2。“旱优113”早造种植期间温度低,光照较少,造成生育进程较慢,各试验点之间全生育期差别较大,“旱优113”晚造种植期间全省温度高,光照雨水充足,生育进程加快,各试验点之间全生育期差别不大,但两者平均产量相差不大。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旱优113”作早造种植屯昌试验点灌浆结实期遇高温干旱,导致结实率、千粒重比其他试验点略有降低,产量最低;“旱优113”作晚造种植陵水试验点灌浆结实期雨水较多,病虫害较重,与其他试验点比较造成一点损失,产量最低。综上所述,“旱优113”适应性广,适宜海南各市县早、晚造种植,但需注意病虫草害防治,同时灌浆期避开低温山区、高温干旱、雨水较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