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2023-06-07 19:48潘海花
天津教育·下 2023年1期
关键词:核心课文作业

潘海花

大单元设计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使学生的各项语文核心素养在自主探究、个人体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形成与发展,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的高效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设计大单元作业应当根据单元课程内容,合理设计不同的作业任务,兼顾学生的体验与探究、合作与个性,让学生在语文作业中实现知识迁移,能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自主解读文章思想,以语文知识解决作业设计问题,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语用能力、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

一、指向核心素养大单元作业设计的依据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小学教学内容,围绕内容主题、语文要素形成的学习资料;语文教材中的各个单元集合了内容、主题与要素的学习单位。相较于课时,单元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单元内的各个部分互相联系、相对独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具备单元特性,因此可以从单元角度出发进行作业设计,促使作业具备系统学习意义与特性。

核心素养培养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教师设计大单元作业,应当从单元角度出发,考虑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将核心素养融入作业中,形成具备核心素养指向的大单元作业,兼顾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意义

2019年统编版教材调整之后,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各地区小学语文教师纷纷调整教学方式,根据教材内的单元主题展开教学。根据了解,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就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包括单元规划、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制定、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等。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能够进一步将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要求融入单元整体教学中,对丰富单元整体教学内涵,辅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从教材的练习系统中可以看出,练习成为教材的重要构成之一,是单元教学的重点环节,具有较强导向作用。统编版教材中各单元的作业由六个模块构成,分别为单元导读、课后练习、写作、口语交际、读写、语文园地,这些练习模块均围绕主题与语文要素,指向了各项核心素养。因此,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作业设计,对于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提高教材利用率、系统化落实作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大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

统编版教材内各单元是以人文主题为核心的单元组织,将语文要素所涵盖的语文知识、学习方法等贯穿于单元引导、单元练习的各个部分,兼顾人文性与语文教学基本规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对语文教材编撰的基本要求,确保教材内单元设定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规律。根据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美好品质”这一单元内容,教师整合了语文要素及练习系统的各个部分,搭建作业设计框架,设计作业主题与作业目标。本单元的主题是“美好品质”,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内各篇课文的“美好品质”进行延伸,衔接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文化视野。关于单元作业的教学目标,除了应当符合本单元内课文、口语交流与习作等模块的知识特点,还应当关注本单元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分别设计知识与能力、素质与技能、核心素养与价值观念等不同维度的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体验式作业——尊重学生独特感受

体验式作业就是指以增强学生体验为主的作业,教师通过设计作业引领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获取与构建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语文学习的趣味,体会作业的价值,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逐步推导出相应的知识,生成相应的核心素养。一般来说,体验式作业的设计通常以情境活动为基础,教师根据单元课程内容搭建情境,设计不同的活动环节,学生在活动中沉浸于情境形成主观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深切感受某种思想与品质,体会不同语文知识的运用过程,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主观感受。

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美好品质”这一单元内有《灰雀》《司马光》《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及本单元的语文阵地、口语交流及习作要求,教师应当紧紧把握“美好品质”这个主题,借助課文中呈现出来的各种美好品质搭建情境,设计关于美好品质的问题及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默读文章,学会“写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体验式作业设计中,教师直接根据四篇课文的“美好品质”描写段落,提取段落中对人物美好品质的刻画细节,提取出“美好品质情境卡片”,要求学生根据卡片现象,或者将自己放置在“被帮助”的角色位置上,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完成作业活动。本次教师设计的体验式作业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根据美好卡,请你将美好卡中的各个关键词连接起来,并且将这些“美好”进行“填充”,融入具体的事件中,呈现出真实的美好画面。第二,说说每张美好卡中的品质是哪种?这种品质与哪些美好的品质有关联?第三,请你长话短说,根据四张美好卡分别对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述,将字数控制在100字之内。

根据本次体验式作业设计,教师以“美好卡”的形式为学生搭建了美好品质的情境,让学生脱离单独的课文置身于“美好品质”情境之中,形成对美好品质的切身体会。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学生完成三项作业,分别经历了事件中感受美好品质、拓展美好品质储备、自主表达美好品质、说清楚事情等一系列过程,既能够加强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认知,也可以辅助学生在作业中加深对各篇课文主人公美好品质的理解;也能够逐步发展学生的语文文化意识,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大单元作业设计的核心素养导向。

(二)合作类作业——提高沟通交往能力

合作类作业就是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的作业形式。相较于其他类型的作业,合作类作业强调组内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侧重于让学生在互相配合、互相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推导知识、巩固学习成果,有助于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核心素养导向之下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中引入合作类作业,应当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生小组。比如,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让同等能力的学生为一个小组,并且为各个小组设置具有不同难度的作业任务。再比如,为班级全体学生设置同样难度的作业任务,但是将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小组,让学生们优势互补、互为辅助。设计作业时,教师继续要考虑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也需要考虑学生合作交流的需要,尽可能设置合作类的作业,让学生必须进行合作才能够完成。

在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美好品质”的单元作业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分别提取四篇课文中的美好品质,比如,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小男孩的诚信友善、白求恩的尽职尽责、列宁的善良包容等。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关于这些美好品质的描述语句,整合形成思维导图,设计思维导图的完善与连接作业。教师设计作业为:第一,根据思维导图,按照这一思路,以小组配合的方式负责确定美好品质,搜索更多符合这一品质的行为。第二,根据本单元学习的美好品质,说说生活中哪些品质也同样美好?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成立采访小组,分别对组内成员的家长进行采访;大家要分别承担拟定采访纲要(根据课文中美好品质的描述确定采访的角度)、设计采访问题、搜集关于家长及其他人美好品质的证据(图片、故事、录音等)。第三,将美好品质整合起来,填充到思维导图中,各小组要完成一组美好品质的描述写作,并且汇报自己小组的写作思路、表达角度、想要表达的效果等。

可以看出,本次作业设计中,教师以小组合作的方法呈现作业内容,学生们可以互相配合完成作业,并且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逐渐掌握表达一件小事,以及表达一件小事中的美好品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与写作能力,进一步体现本次作业的单元特征与核心素养指向特征。

(三)多元化作业——尊重差异彰显个性

小学语文教师要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作业,就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语言的建构与利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教师要想让学生通过完成大单元作业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就要肯定学生在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主体性,认识到不同能力、不同素质、不同学习经历的学生具备的差异性,其对作业的需求与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发展趋向与发展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思维设计大单元作业,在时间、内容与思维等方面呈现多元性,以此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作业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在作业中实现独特的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与提升。

根据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美好品质”的单元内容,多元化差异性作业设计如下:第一,从时间多元化角度设计作业。课前作业:根据教师提供的单元学习材料,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学习这一主题的内容?课中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完成基本的课文阅读,分别阅读三篇课文的部分段落,寻找三篇课文中美好品质的描写方法,说说描写方法的差异(角度差异、角色差异、呈现方式差异、情感差异)。课后作业: 根据思维导图构建符合美好品质的知识框架,想一想本单元中词汇、句式、表达方法及阅读材料之间是否可以转化,并挑选一项美好品质进行转化(时间多元化作业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单元学习中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思考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这三项作业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见解自主发挥,能够兼顾学生的知识巩固与核心素养发展)。第二,从内容多元化的角度设计作业。基础作业: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及描写方法,根据教师提供的文章进行阅读与扩写,通过扩写进一步强化原本文章中的美好品质。实践型作业:回顾你的成长过程与童年经历,你最难忘的美好品质是什么?将最难忘的美好品质说出来,完整说出这个美好品质背后的故事,说出对你个人的启发(内容多元化作业,主要是针对班级学生能力差异,大部分学生可以完成基础作业内容,少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实践型作业)。

无论是哪种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经历知识回顾、知识运用、语言构建、语言表达、美好品质体悟、语言文字审美等一系列过程,逐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探究类作业——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探究类作业就是指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研究、思考、讨论等一系列过程获得经验的作业形式,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与思维核心素养。

在学习第八单元——“美好品质”的课文阅读及写作内容之后,教师可以为班级学生设计一项探究式作业,确定作业主题趣味——“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品质”,将单元主题转化为真实生活,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日常生活,观察周围邻居及家人,锁定你发现的美好品质,拍照留念,体验这种美好品质对你、对他人帶来的影响。教师还提出“主动传播美好品质”的活动,让班级学生组织作业社团,以社团为单位设计推广美好品质的活动方案,利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撰写“美好品质的表现场景规划”。

这种方法打破了单元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强调作业的探究性,并且为学生提供较大的探究空间。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深刻体验,实现了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等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单元作业设计是一种以单元为单位的作业设计模式,一切作业内容均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服务于单元教学,既能够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也可以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力度,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今后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与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高效减负的要求,以单元主题为依据搭建作业框架,丰富学生的体验,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核心课文作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快来写作业
背课文
作业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