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三种属性精炼小学科学教学语言

2023-06-07 19:48左文飞
天津教育·下 2023年1期
关键词:科学思维语言

左文飞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系统,本文主要讨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有声语言。为了达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小学科学教师需要依据工具、交往以及思维等三种属性精炼小学科学教学语言,真正把课堂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学得深入、学得愉快。

一、教学语言常见误区

科学老师该运用怎样的语言?除了准确性与科学性这一毋庸置疑的要求,语言也要精炼。举一个笔者自己的例子,入行十多年,听到最多的同行评价就是“你的优点是语言简洁、精炼,科学老师就应该是这样的语言风格”。于是沾沾自喜,愈发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备课时字斟句酌,其间还听到了更多的赞誉之声。可全力追求简洁的教学语言总会暴露出它的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在听到过于简洁的指令之后的反应是迷惘和迟缓的。一些教师会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认为这是学生的问题,没有理解是因为不够专注,可是往另一个方向考虑,是不是教学语言太简洁了,跳跃度太大了,学生跟不上、理解不了、吸收不了,或者根本没来得及听与思,反映在行动上是迟缓的,因为他们还要在头脑中补全老师跳过的部分。全力追求简洁的教学语言,让课堂交流变为单一的信息获取,学生不清楚教师对他们的行为和思想有怎样的判断和情感倾向,也就会在课堂中选择更为保守的表达与展现方式。

一味追求极简的教学语言也许只是老师的自鸣得意,并没有站在帮助学生学习的立场上思考。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在听评课的时候,观察科学课堂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是大量存在的现象,这也就导致大量的学生要在课堂上猜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到底要思考什么?这样的课堂也许只为老师的展示服务,而不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从学习需求推导教学语言属性

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语言。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打开新领域,是凝视新现象,是发现新规律,是掌握新方法,是产生新创造,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人交往。从教学的本质来看教学语言,我们能发现小学科学教学语言的三种属性。

(一)工具属性

产生语言是因为沟通的需要,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传递信息,表达想法。教学语言也是如此。教师需要用教学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我们遇到了一个头疼的问题或我们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用教学语言揭示学习内容,“这堂课就来学习某某原理”;用教学语言给出学习指令,“同学们要做哪些事,观察哪些现象,如何及时记录现象与数据,你能从中提炼出什么”;用教学语言描述现象,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的示范,“比如这只小虫子的身体分成三部分”;要用教学语言讲解原理,“飞机起飞是因为机翼上方的气体流动快,机翼下方的气体流动慢,机翼下方气体压力大于机翼上方气体压力,从而产生了升力”;在聆听教师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学习的重点是什么,要通过怎样的活动路线学习。

(二)交往属性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教室是师生相互影响的空间。教学语言是教师跟学生交流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可以用于评价,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世界、科学学习是非常有趣、值得深究的。第一,教学语言是教师抓住学生心理的有力武器。在学习刚刚开始的头几分钟,教师往往需要用语言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优秀的教师一开口就能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第二,教學语言传递的是教师自身的科学精神。当数据出现明显偏差后,语言表达影响学生走向注重实证还是数据造假;听到伟大科学家的语录时,教师的语言影响学生敢于质疑还是迷信权威;针对有用的工具,语言评判影响学生倾向创新还是承袭。第三,教学语言是师生情感沟通的纽带,可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与态度,也可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关怀,还可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赞赏。

(三)思维属性

维果斯基认为,语言在儿童认知发展中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他相信,拥有高度发展语言的人,可以完成复杂的任务。这是因为人们在学习语言时,不仅仅是在学习语词,同时还在学习与这些语词相连的思想。因此,语言是儿童用以认识与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它是一种思维的工具。

教学语言的思维属性表现在帮助学生对自然世界、科学概念以及问题解决进行整理、建构、精制与反思等,引导他们对现象背后的规律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建构自己对有关世界的认知,引导个体思维与行为的内在谈话。

三、根据教学语言属性设计方略

明确了小学科学教学语言的三种属性,就可以依据这三种属性探索精炼语言的小技巧,让科学教学拥有精准、深刻又温暖的课堂。

(一)用好工具说清说明说准确

1.科学严谨,传达准确信息。

科学是严谨的,因而教师的语言用词要准确,切忌词不达意,符合科学性是刚性指标。描述一只蚂蚁,我们可以说“蚂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的语言指向要明确,让学生瞬间明白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要注意什么。

2.关注细节,呵护人身安全。

给小学生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小学生说明活动指令时,不能大而化之、含糊其词,要理解他们对教师指导的需求,特别是与安全相关的操作指导要细致再细致。比如,在一次能量转换实验中,需要点燃食物加热冷水,为避免火星跳出,在准备了燃烧隔离罩的情况下,教师还对学生与装置间的距离做出明确的规定。

3.引经据典,表意形象鲜明。

准确、鲜明是教师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因素,离开了准确,表意就会发生扭曲;离开了鲜明,再准确的语言也变得苍白无力。教师可以通过经典表达让文化介入科学学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认识植物的过程一下子变得高大上起来,之前没有关注到的细节也可以被重视,并且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对植物特征的表达可以如此美妙。

(二)用心用情用态度真诚交往

教师的语言要娓娓动听,要通俗易懂,要生动形象,要能吸引学生的听觉,从而表达出交往沟通的诚意。

1.盎然趣味,抓取全部注意。

教师的语言表达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还是活泼的语言,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提及“太空中的交通事故”,马上让全体学生产生了兴趣,到底是什么“事故”呢?原来是彗星被木星的引力所捕获从而撞击木星的事件。

2.分层用语,适应学生差异。

小学科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层次比较丰富的适应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学生。即使是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其个性、家庭生活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等方面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教师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应当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切忌成人化。这当中还蕴含了教师在语言上要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语言,比如说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指导时可以点到为止;对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指导时要详尽,并放慢语速。教师的语言不能千篇一律,对不同的学生必须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使教师的语言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多样修辞,搭建理解阶梯。

“叶子就是一家加工厂,它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阳光就像电一樣让机器工作起来,生产出养料和氧气。”简单的比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在谈到宇宙中的天体碰撞时可以说“别看太空地方很大,有时也会发生交通事故,没有交通警察确实不行啊”;拟人化的表达让学生印象深刻,比如“表面张力那么拗口”的表达可以替换为:“水很团结,你拉着我,我拉着你,不让任何一滴水掉下去。他们手拉得紧以至于成了一个球体。”从此学生都能用这样的表达来说明表面张力;排比手法同样可以出现在科学教师的语言体系中,“蒲公英种子随风飘荡,椰子种子随波逐流,苍耳种子随小动物东奔西跑,凤仙花种子随弹力疾驰远方。”这样的表达增强了语言气势,加强了表达效果,也加深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是拟人也是对偶,描摹出了两种植物的特点。常常使用修辞的表达方式就会让自己的语言变得鲜明、生动、有吸引力,对学生的学习有利无害。

4.审慎评价,留出发展空间。

课堂上的即时性语言评价要审慎对待。教师要十分清楚自己开口评价的目的,并对评价的价值有清晰的判断。如随意评价不能达到评价的效果,也可能会给学生错误的认知。教师要用评价的教学语言指向于指明正误、表达赞赏、发现缺憾、价值引领。比如“第三小组正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分工。”“第五小组的方案考虑了安全细节,咱们要表示感谢。只在一个环节上需要修改,能帮他们找出来吗?”学生既能从中感受到被认可,也能更好接受指出的问题。

5.勾连情感,拉近心理距离。

共情是拉近人与人关系的不二法门,但不能功利地、虚假地共情,而是要真正与学生取得情感上的共鸣。比如,“你在家养的小狗身上发现了它的生活习性,老师也曾经养过一只小狗,也发现了你刚才说的特点。”学生会露出真心而羞涩的笑容。“呀,你们居然找到了草履虫,快让我看看,我这么多年没见过一次!”学生笑着让开显微镜前的观察位,交头接耳“看,老师开心得像个孩子”。

(三)思维延展有方有法有纵深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的思维通过语言传送给学生,学生要将语言转化成自己的思维。

1.描述画面唤起场景想象。

“这是草原上的普通一天。清晨,小长颈鹿跟着妈妈走在去往水塘的路上。它会遇到些什么呢?一路行来,它看到了斑马群、角马群、几只在远处游荡的狮子。突然,狮子们迅速向角马群靠近,扑向了一只小角马……”以此创设学习情境,也引出学习内容——生物间的食物关系与生物的生存技巧。听到教师这样的描述,学生头脑中会自然现出图景,对想象力是一种良性的刺激。

2.使用类比破解理解困局。

用相似的东西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太阳与地球的大小差距到底是多大呢?咱们打个比方,太阳如果是一个篮球,地球就是一粒米。”“人体中含有65%的水分,这65%怎么感受呢?那就报出体重算一算。体重40千克,那么就有26千克的水,因为65%是成人体内的含水量,儿童含量更高哦。”“咱们平时只有质量的概念,那么1牛顿到底是多大的力?托起两个鸡蛋用的力就是1牛顿。”拉起关系,适当转换,感受、理解将更清楚直白。

3.吟诵诗词追问科学真相。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大诗人写这首诗是农历的哪一天呢?“千朵红莲三尺水,一弯新月半亭风。”这句诗中有没有科学性错误呢?“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些可都是咱们长江边的特产,你是否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四季风向有规律吗?“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鱼儿在水中能不能听见岸上的声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看得出其中隐藏的音量、音调概念吗?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重新解读诗词,寻找诗词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漏洞,思维将会打开新维度。

4.关键问题串联原理链条。

思维需要逻辑的支持,思维过程中一旦存在断点,现象与结论之间就无法跨越。教学语言帮助学生补全逻辑断点,补全证据链条,为学生搭起跳板。

师:“为什么红领巾在镜子里的像也是红色的?”

生:“因为红领巾是红色的。”

师:“为什么红领巾是红色的,像就是红色的?”

生:“……”

师:“想一想,红领巾为什么能在镜子中成像?”

生:“红领巾反射光到镜子上,镜子再把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通过教学语言的引导,学生提出红领巾反射红色光,继而推导出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不同颜色的光,认识在此过程中走向全面,思维在此过程中走向纵深。

四、结语

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删去不必要的讲解,删去无谓的重复,删去啰唆的句子,增加必要的指导,增加必需的价值引领,增加必需的情感沟通,加强文化修养,重视对学生的理解,注重提供思维锻炼的机会,让自己的语言精确又有美感,有吸引力、有启发性,还有文化味。就一堂课来说,有时可以认为“成也语言,败也语言”。只有不盲目追求简洁,选用优质的课堂语言,才能真正把课堂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学生。优质的课堂语言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什么,知道怎么才能学得明白。教师优质的对话水平可以让学生学得深入、学得愉快,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研究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一项高雅的工作。

猜你喜欢
科学思维语言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语言是刀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