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对学生的时空观念培养

2023-06-07 14:48:42车秀芳
天津教育·下 2023年1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历史

车秀芳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同时,我国自古便有针对历史的研究分析以及完善的史书记载,为我们历史的学习提供了完备的信息库。通过初中历史教育帮助学生在历史长河中探索有用的知识,以史为鉴,促进自身成长。因此,教师可以从历史发展角度吸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进行宏观历史学习。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意识,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开阔视野,爱上学习,提升学习效率。时空观念的培养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技能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个人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作为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兼顾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使自己全面发展,因此历史学习必不可少。历史学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简单了解,更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思考,以史为鉴。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基于时空观念有针对性制定教学方案,让学生从宏观角度进行历史的学习,通过构建学生的时空观念思维框架,帮助学生全面分析历史事件,学习更多,体悟更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

一、健全时空观念培养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宏观历史学习思维

初中历史是文史类学科的重要科目之一。学生需要对其基础知识进行整体记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历史发展加以理解和判断。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家认为历史的学习就是对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熟练地背诵记忆。但是,对教师来说,这样学习历史的方式是不完善的,要想真正学好历史,需要从整体把控,根据历史发展顺序,理清思维脉络,了解它的发展规律,并能够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基于此,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高效的历史学习

地理是对自然环境进行研究分析的学科,从历史角度来看,很多历史事件的讲授都需要根据当时的地理环境进行教学。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具有其特定的地理位置,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涿鹿之战、巨鹿之战、赤壁之战等等。因此,历史学习是一个综合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有根据多方综合考量,借助地理知识对其细致分析,才能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真正了解历史事件背景,从而进行高效的历史学习。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爱好

历史课程的学习需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进行整体记忆学习,其涵盖的知识内容颇为繁多。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记忆难度较大,学习比较困难,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基于此,老师通过对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让大家爱上历史学习。首先,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学识水平,使自己具有完备的知识储备,方可在上课时优化教学方案,促进同学们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和形成。其次,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引导同学们进行有效记忆,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老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将抽象的文字信息通过整合分析汇编成PPT和视频教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培养其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爱上历史学习。

二、基于时空观念培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一)重视历史发展的规律

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也就是时序性,要想将历史学好,就需要根据时序性进行宏观学习。第一,清晰记忆历史专业术语。为了便于所有人进行高效的历史学习,历史学科当中,阐明了很多的专业术语供师生研究,比如世纪、公元、中叶和中世纪等时间单位帮助大家在历史长河中进行准确判断。此外,这些专业用词相互之间颇为相似,在使用过程当中,学生要清晰理解每一个专业用词涵盖的范围,能够清晰表达、正确使用,更好地进行历史学习。

第二,准确进行时间计算。针对历史的学习,只有对每一个历史发展时间准确计算,才能够进行整体分析,真正学好历史。简单理解,历史计算就是加减问题,但是,对于不同的时间单位,计算方式也不同,比如,时间单位均为公元前或公元后,直接相加减就可以。如果计算的年代涉及公元前后,就需要将数字相加后减去一,这些都需要学生清晰理解,并进行准确计算。

第三,明白历史年代表的含义,并准确使用。在历史学科中的历史年代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历史学习,充分地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时序性。另外,还包含历史大事年表和时间轴,历史大事年表就是根据历史的发展,按时间先后对其进行有规律地排布,帮助学生清晰了解历史事件的演变规律,对历史事件进行整体分析,避免遗漏事件的发生。例如,对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小国的发展变化,历史年表能够让学生从宏观视角了解诸多朝代发展,进而促进历史学习能力。时间轴就像是竖轴,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作为横坐标,对各个历史事件按照时间轴进行排布,让学生直观了解历史的演变过程,培养时空意识。

(二)重视历史发展的空间性

历史地图作为历史学科的工具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历史空间观念。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协助学生进行历史事件的判读。在使用历史地图过程中重点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注意历史地图名称。不同时期同一地域在地图中所描述的内容也略有差异,在实际制作当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绘制。比如,东汉时期,黄河注明为河水,长江取名为江水。基于此,在对历史地图进行判读分析时,要充分掌握不同历史时期同一地域的不同名称属性。其次,需要重点关注地图图例信息,图例是一个地图的重要方面,根据图例描述可以清晰判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事物。最后,仔细审视地图主体。对同一份历史地图,根据个人需求不同,判读的方向也略有差异。学生要重点把握这三个方向,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准确分析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三)针对历史发展全面分析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顺序过程,同样也是个横向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历史事件同时发生,站在整个歷史演变角度分析,他们是按照时间的时序性发展的,但在同一时间是具有交集性的。因此,对于历史学习,学生需要进行全面分析,树立全球意识。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明白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同时发展变化的,要对其进行整体分析,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全球意识思维体系,让学生明白历史时空的交集性。同时,要对中外历史进行比较判读,比如,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历史事件的分析当中,针对各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进行整体判读,以时空为中心,列出完备的历史年表,教师要协助学生了解各国重要的战役。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方渠道收集不同时期同一地域的地图,尤其是可以通过发动学生收集和整理,帮助学生建立全球性的历史时空观念,让学生从历史学习当中,正视历史,从理论学习晋升到个人思维素养的升华,明白战争的危害。基于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全球思维以及时空观念的培养。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时空观念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纵观全局,统筹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学习教育以及采用正确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教师认真教学的同时,学生也需要专心学习,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实际学习当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主力,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水平的提升,使其能够得心应手进行历史学习。因此,为了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其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整体分析。比如,在学习“工业革命产生及其社会影响”这一章节中,老师通过制定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进行学习。任务一,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及背景;任务二,探究其发展的原因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此外,在实际探究当中,教师要作为旁观者对学生进行辅助指导。研究初期,老师借助其庞大的思维体系帮学生理清思维脉络,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判读。同时,要求学生根据事件发生的时序性建立历史年表等等,采用各种方式教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任务发布的方式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时空思维,健全时空观念的培养。

(二)沧海桑田,细致比较

历史发展是一个从前至后的过程,这个顺序无法改变,也就是说,在过去特定的时间以及地域环境下,发生的具体历史事件一旦转换时序和地理环境,相应历史事件结果也会跟着改变。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通过侧面指引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方向的指引,强化对学生历史观念的培养。在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时,初中教师要不断创新,不再延续以往按照课程目录从前至后的顺序教学,而是针对课本知识进行汇总分析,帮助学生在细致比较中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此外,通过对比学习,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时间和地理环境造成的地理事件会不同,深刻明白历史事件发展的时序性。比如“诸子百家”以及“秦统一六国”,通过比对两部分历史事件,学生清晰地明白不同历史背景条件下所演变出的历史结果大不相同,同时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的综合学习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时空观念的培养,更高效地学习。

(三)地图历史,活学活用

由于历史知识内容比较单一,导致历史学习枯燥乏味,因此,借助历史地图进行历史学习能够让学生摆脱枯燥的知识,令其变得更加直观,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健全学生的时空观念思维,轻松愉悦地进行历史知识学习,所以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老师要将历史地图应用到实际当中,让学生借助历史地图对照课本教材进行分析探究。另外,想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老师可提供资料,让学生针对历史信息进行完善补充,制作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历史地图。此外,可以针对历史地图的学习进行相应考核,采用填补地图、问卷调查、绘图的方式进行考核,让学生明白历史地图的使用原理,实现高效学习。比如可以借用中秋灯谜晚会的形式,老师出一份试题,让学生在众多试题中抽取,并针对问题描述历史地图上的有关信息,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综合考核,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中爱上学习。以历史地图为依托,展开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地图的应用,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个人思维能力的提升,活用历史地图。

(四)时空变换,综合分析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从历史的延续开始,社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所以,教师可以借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帮助学生综合分析学习,以发掘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此外,在教学当中可以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作为初中生,其认知思维受到很大限制,很难依靠个人对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分析,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小组探究中进行资料信息的整合,促进共同进步,提升个人能力。其次,作为初中生,他们更习惯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在学习的娱乐氛围中感受快乐,加强记忆,进行体会学习。最后,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师在放任小组学习的同时,也要进行宏观把控,让每个小组都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小组探究,并根据每个小组的综合表现划分等级,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习的热情。比如对“隋唐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让学生从隋朝、唐朝的不同角度进行探究,借助两个不同朝代的时间线,帮助学生体会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学生能够从历史事件当中体会当时的经济发展变化,再借助现有的知识对其进行完善,促進学生历史学习的进步。通过小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个人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活用历史学习的各种技能,全面提升个人能力,促进历史学科的高效学习。

四、结语

历史学科学习具有特殊性,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借助各种学科工具进行全面学习并取得进步。此外,通过实际授课,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学习当中要重视历史发展的规律,体会历史发展的空间性,全面分析历史发展,针对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比较学习,活用历史地图,促进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历史
维生素的新观念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跨越时空的相遇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健康观念治疗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时空之门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