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剑
摘要:非洲猪瘟一直是严重影响我国养殖产业的疫病,它具有传播快,病发率高的特点,一旦爆发就会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旧没有较为有效的药物以及治疗手段,所以其防控难度一直在不断增大。基于此,本文就非洲猪瘟特点以及传播途径,探讨了农村地区非洲猪瘟防控的难题以及农村地区非洲猪瘟防控的应对措施,望能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农村地区;非洲猪瘟疫;应对措施
非洲猪瘟对于任何年龄阶段的生猪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相较于其他疾病来说,其防控难度是非常大的。一旦爆发非洲猪瘟将会影响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破坏生猪养殖产业链,从而影响市场的稳定性,减少猪肉供给。即便,现今非洲猪瘟爆发的速度放缓,但是养殖户也要加大对于非洲猪瘟的防控力度,确保生猪能够健康生长。
1 非洲猪瘟特点及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作为一种高接触性疾病有着高传染性以及高致死率的特点,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而最为常见的传播媒介则为泔水传播,泔水喂食为非洲猪瘟传播提供了机会。
1.1 非洲猪瘟特点
非洲猪瘟主要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疾病,感染疾病的生猪主要表现为发热、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部分咳嗽、眼鼻有浆液性或黏液性、脓性分泌物、皮肤发绀等症状,而且非洲猪瘟的致死率是100%的,所以防控难度极大[1]。非洲猪瘟是一种DNA类型的病毒,根据非洲猪瘟病毒力的不同又将非洲猪瘟的毒株分为高中低三等,每一水平的病毒都会对生猪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但是非洲猪瘟也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弱点,当环境的温度达到60℃时,在10min就可以将非洲猪瘟灭杀。另外,利用无血清介质也可以将其灭杀,通过碘化合物溶液等能够达到迅速灭杀非洲猪瘟的效果。
1.2 自然宿主和传播媒介
生猪是非洲猪瘟唯一的自然宿主,无论生猪处于哪一个年龄阶段都会感染非洲猪瘟,而且除了家猪和野猪等种类,其他动物都不会面临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即便是人類误食了感染非洲猪瘟的猪肉也不会感染该种疾病,因此对于生猪而言,其无论是健康的猪还是感染疾病的猪都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从而造成了非洲猪瘟的传播。另外,蚊虫叮咬也是传染非洲猪瘟的主要途径,蚊虫通过叮咬带有病毒的钝缘软蜱,将病毒传染给健康的生猪。
1.3 泔水传播
泔水也是非洲猪瘟主要的传染途径,有些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会选择泔水喂食的方式,加剧了非洲猪瘟的传播风险。例如,在2019年爆发的非洲猪瘟,根据调查就是由于喂食了被病毒感染的泔水而使得生猪感染了非洲猪瘟。这次爆发的非洲猪瘟的毒株根据检测,其俄罗斯以及东欧地区流传的毒株同属于一种,都隶属于基因型毒株[2]。而且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95%的生猪感染非洲猪瘟都是由于被喂食被病毒感染的泔水导致的,其中家猪的比例高居榜首。
2 农村地区非洲猪瘟防控的问题
农村地区其容易爆发非洲猪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在事前没有对猪的品种进行详尽的调查,人员的管控也不严格甚至不注重猪舍的卫生环境,以至于为生猪感染非洲猪瘟提供了条件,同时在养殖的过程中因为缺乏一定的防护手段所以没有对非洲猪瘟进行有效的防治。
2.1 盲目引入猪种
有些养殖户为了提高自身的收益盲目引入大量的生猪,完全忽视了当地的防疫政策以及疫病暴发的情况。在引进猪种的过程中,有些猪种是完全不具备免疫能力的,所以一旦爆发非洲猪瘟很有可能对自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养殖户的这种行为无疑是为非洲猪瘟的防疫工作提高了难度,使得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潜藏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另外,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在进行引种之后没有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直接就对引种的生猪进行养殖,以至于完全没有对生猪的身体健康进行检查,导致生猪面临着较大的传播风险。因此,对于养殖户来说为了保证自身的权益一定防止非洲猪瘟的在此蔓延,加强安全举措,谨慎开展引种工作,在进行引种之后也要采取全方位的隔离措施,以便保证生猪养猪的安全。
2.2 缺乏人员控制
养殖户大部分都是一些缺乏专业训练的人员,所以在进行生猪养殖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防疫意识,不能充分地践行防疫举措,使得养殖场的防护措施不到位。养殖户因为缺乏科学养殖的意识,将养殖的重点集中于养殖场的收益上,以至于忽视了猪群的安全问题。有些养殖人员甚至没有对防疫以及消毒工作进行严格的规定,以至于生猪面临着非洲瘟疫病暴发的威胁。养殖人员因为缺乏一定的防控意识,不重视防疫工作,不能严格按照规定对养殖场进行管理,使得养殖环境处于危险当中。另外,有些养殖场在建设之前没有进行严格的勘察,其养殖场的选址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有些条件甚至不符合建设养殖场的标准,导致生猪养殖的质量不达标。例如,有些养殖场选址在靠近居民区的地方。同时,有些猪舍缺乏先进的设备,建设得也较为简陋,提高了生猪感染疾病的概率。
2.3 猪舍卫生条件较差
对于猪舍的卫生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其猪舍最好处于通风处干燥的地点,以便能降低感染疫病的风险。但是有些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的成本将养殖场的地址选择在卫生环境以及通风条件都不达标的地点,使得猪舍常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而且因为猪舍的光线不充足,不能为其提供应有的温度,为病毒的滋生提供了环境。有些卫生条件较差的猪舍甚至还面临着污水污染以及排污不畅的问题,再加上不能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洗,使得猪舍的消毒水平不达标。因为养殖户对于猪舍卫生条件的不重视,使得猪舍的卫生防疫水平较为薄弱,以至于无法有效地制止非洲猪瘟的传播,一旦猪舍爆发大规模的非洲猪瘟,养殖户有可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损失。
2.4 缺乏生物防护手段
非洲猪瘟的自然宿主主要是软蜱,这种物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极强的寄生性,会随着生猪的养殖迅速扩散和传播,而且因为一些养殖地区没有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政策加剧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即便有些养殖场能够践行防护举措,但是随着防治时间的增长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乱串门、喂食泔水的情况,同时因为平时防护虫害举措的不到位使得一些病菌的滋生。另外,还有一部分地区因为对于出入养殖场的车辆没有进行严格的管控,使得其增加了携带病菌的风险。有些养殖场甚至还会要求兽医不能进入达到猪舍中,这不仅使得监管难度增加,还使得兽医不能对猪舍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上报,从而增加了发病的隐患[3]。
2.5 养殖技术水平较低
因为农村地区的养殖户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在养殖的过程中仍旧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养殖,因此不能做到有效的防治非洲猪瘟。而且一些养殖户还会受到资金的限制,所以也无法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帮助其对养殖场进行管理。因为养殖户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的经验对养殖场进行管理,所以一旦养殖场发生非洲猪瘟,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对疫情进行防控,甚至因为技术水平不高还可能耽误治疗与处理时间,从而加剧病毒的传染。而且因为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而出现随意丢弃病原体的情况,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还使疾病进一步传播。
3 农村地区非洲猪瘟防控的应对措施
为了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一定要对非洲猪瘟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传播和感染的风险,加强对于引种工作的管理,对于人员进行培训,为其树立科学养殖的意识,改善养殖的环境,以便能够从根源上防止疾病得到暴发。
3.1 加强引种管理工作
对于养殖场而言,其生猪的品种是影响其生产效益的直接因素,因此在非洲猪瘟爆发概率频增的情况之下一定要做好引种工作,尽量不从外地以及国外引进生猪,以便降低非洲猪瘟爆发的风险。对于养殖户而言要想从根源上防止非洲猪瘟的爆发,要尽可能地坚持自繁自养,从而降低非洲猪瘟侵扰的风险[4]。即便在极为特别的情况要进行引种调种工作,要进行科学引种,在引种前进行详细的调查,考察生猪的质量,以及对当地的养殖条件以及养殖环境进行调查,查看其是否符合养殖生产的标准,一旦进行引种,生猪能否适宜本地的气候条件,是否具备较强的抵抗力。并在决定引种之前,考察生猪的健康情况以及免疫情况,查看其是否符合引种的标准。待引种工作完毕之后,还要对生猪进行隔离观察查看其是否产生不良反应,待至确定生猪的质量以及健康情况没有问题之后,再进行猪群混养的工作。同时,养殖户还要做好引种的措施,提高养殖场抵御疫病风险的能力,降低疫病感染和传播的概率,以便能够在养殖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3.2 加强人员管理
如果不幸非洲猪瘟爆发,一定要切实地执行封闭的饲养模式,并在疫情暴发地区竖立安全警示标语,用以进行安全提示,提醒外来车辆和人员该地为疫病爆发区请尽快远离,严禁进入养殖场的内部。如果有条件的话,还要在养殖场的周围设置防护栏,严禁外来人员靠近和入内。同时要对外来车辆进行严查,严禁疫区的车辆和人员进入其他地区。另外,还要加强防疫队伍的建设,相关部门和政府要定期展开培训,帮助养殖人员学习防控疫情的技术,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水平和认知,可以邀请专业的兽医对养殖户讲解防疫的有关事项,令其明确非洲猪瘟暴发的危害和严重性,从而在养殖过程中能够加强防护工作。重点对养殖人员进行监测和无害化处理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养殖人员对于非洲猪瘟辨别和判断能力,以便在发生非洲猪瘟时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养殖场要能尽早地识别非洲猪瘟的爆发,并提早向上级部门报备。同时养殖人员还要对养殖场进行监测,以便能明确疫情的发展,尽早地采取措施对疫情进行控制。
3.3 改善饲养环境
要对猪舍的环境改善,定时对猪舍进行通风和清洁,保证在猪舍中没有多余的杂物,还要给猪舍修建排水系统,以免污水在猪舍中淤积。养殖户还要及时地清理生猪的排泄物,并对地面进行消毒和清理,以免为病毒的滋生营造环境。此外,一定要严禁用泔水喂食生猪,因为根据调查显示泔水喂食生猪是造成疫情大规模传播和扩散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厨余垃圾会携带大量的细菌病毒,在给猪喂食之后会使得猪的抵抗力大幅下降,致使生猪更加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因此在喂食生猪的过程中最好选用瓜果或玉米等农副食品,并且还要保证食品的来源清晰,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生猪的质量。另外,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封闭养殖,尽量选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严禁散养和放养的方式,因为采用散养有可能会使得病猪与生猪混杂在一起,从而感染疫病[5]。在对生猪喂食的过程中,也要选用封闭喂食的方式,以便降低食物传播的风险。
3.4 加强疫病检测工作
养殖户要严格按照防疫的规定做好防疫检测工作,严格履行动物防疫政策。相关部门在派遣防疫人员对非洲猪瘟进行监测时,养殖户要积极配合,以免耽误疫情的防控工作。同时,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也要定时地对生猪进行防疫检查,密切关注生猪的身体健康情况,一旦发现生猪存在食欲不振或精神不佳的情况要进行及时的报备,并尽早做好消毒工作,并根据相关部门的指示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如果在养殖场中出现生猪死亡的情况,要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对死猪进行处理时尽量选择远离养殖场和居民区的地点,降低死猪对于外界的影响,利用生石灰对其进行掩埋,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毒,降低病菌的传染风险。另外,养殖户还要掌握非洲猪瘟的防疫知识,能够及时地辨别非洲猪瘟的发病情况以及发病症状,对已经注射过药剂的生猪进行观察,查看其是否还会出现猪瘟的症状,并随时提高警惕,如果出现无法分辨的情况,如有异常也要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报备并对可疑病猪进行隔离处理,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
3.5 科学建设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猪群的生存环境是致使疫病暴发的重要因素,一定要保证猪群处于通风干燥的环境当中,并对猪群的生存环境做好规划和建设,并适当地引进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对猪群的生存环境进行管理,以便能够保障生猪健康的生长。因为人是猪肉食品的主要消费者,所以生猪疫病的暴发对于人体健康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随着猪群养殖问题的不断增多,人们对于生猪养殖的安全更加关注。但是有些养殖户仍旧缺乏非洲猪瘟防控的意识,以至于不能在养殖过程中践行有效的防疫措施。因此,无论是对于养殖户来说还是对于非养殖人员而言都要建立生物安全的意识,尤其是非养殖人员在平时饮食肉质食品的过程中更加要严格把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一定要将肉食品煮熟之后食用,利用高温处理的方式起到杀菌的效果。同时还要严禁食用野生动物,以便其携带的病菌对自身的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为了自身的身体健康一定要提高防护的意识。而对于养殖户而言在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践行有效防疫举措,保障养殖的环境和卫生,落实各项生物安全防范的制度,保证生猪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生长。
4 结语
非洲猪瘟有极大的危害性,一定要做好非洲猪瘟的防疫工作,在养殖场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疫病爆发的风险,提高养殖户的防范意识,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做好全面的防疫工作。
参考文献
[1] 德吉白玛.非洲猪瘟科学防控综合措施探讨[J].中兽医学杂志,2022(6):35-37.
[2] 谭德俊,马进,陈潇飞,等.基于非洲猪瘟对生猪养殖的深远影响探索生猪疫病防控和恢复生产的应对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1):108-109,127.
[3] 崔卫星.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畜牧业,2021(10):56.
[4] 方嘯.非洲猪瘟防控存在难点及应对措施[J].兽医导刊,2020(23):17.
[5] 李曼,陈少谋,魏小丽,等.安康市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养猪,2020(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