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2023-06-07 00:03:21吴凤兰
天津教育·下 2023年2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环境

吴凤兰

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是当前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一项课程,是教师为幼儿提供开放的自然游戏环境,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主动探索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可以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为游戏提供有效支持。本文从户外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教师的观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通过户外自主游戏,观察与支持幼儿的自主性发展,让幼儿在自主游戏、自主学习和自主生活中增强自我成长的力量。

陈鹤琴先生指出: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幼儿的工作就是游戏。幼儿是游戏的创造者,是游戏的主人,要尊重游戏中的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是幼儿获得新知识、构建新经验的有效途径。游戏中幼儿展现的是最真实的自己,在和环境、玩伴、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满足感,在自然、自主的状态下身心愉悦。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指导在于不破坏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将教育的意图转化为幼儿的游戏行为,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自主游戏。也可通过游戏的参与、问题的导向等介入,为幼儿游戏的进阶提供有效支持和指导策略,进一步推动自主游戏的开展。

一、户外自主游戏中的环境创设

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创设包括游戏环境和材料投放。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有效投放是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基础,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能引发更丰富的游戏主题。幼儿园应充分利用户外场地空间,合理创设适宜、安全、充满大自然气息等的可供幼儿开展户外自主游戏的环境。教师通过创设户外环境,利用户外环境的创设进行隐性指导,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求。

(一)创设支持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发展,幼儿的游戏离不开环境的支持与推动,创设游戏环境时应基于儿童视角,立足每个幼儿的发展。因此,创设游戏环境需要紧紧围绕“支持游戏、促进发展”的理念和基本原则,尽可能避免以成人的视角创设游戏环境,避免环境和材料的单一、缺乏变化等问题。开放的、功能不固定的空间可以满足幼儿玩各种游戏的需要,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可以自己决定在哪里玩?玩什么?如何玩得盡兴、玩得愉悦。幼儿园除了开设沙水区、涂鸦区、多功能户外探索区、运动区、莆禧苑等室内自主功能游戏区外,根据幼儿园的地理环境优势,户外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变成幼儿游戏的场所。如废旧的水管、锅碗瓢盆、不同材质的水桶等,经过装饰有助于引发幼儿生成创意表演游戏;一个小帐篷,一块野餐布,幼儿就能玩起“野趣”角色装扮游戏;“迷雾森林”的小山坡,幼儿用纸皮、游戏棒玩起冬奥会“高山滑雪”的游戏;利用游戏环境中7间小屋子和小山坡的地理优势,幼儿根据已有的游戏经验,开展“野战营”自主游戏,随着游戏的不断推进,野战营基地的游戏情境不断地被丰富,如小屋子分别设有战地医院、后方厨房、军事设备站、指挥营等;滑梯边上的一块小草地、瓦片、红泥巴、遮凉的树荫,幼儿玩起他们最爱的“泥巴大作战”,甚是惬意。适宜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头脑的灵活性,促使幼儿以多元的方式投入环境,产生丰富多样的游戏行为。

(二)投放支持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材料

幼儿游戏离不开玩具材料的支持,材料是游戏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这里所指的材料,除了提供丰富、多元的材料外,还包括材料数量的充足、安全性、开放性等。适宜的材料能激发幼儿游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助推游戏的开展。如幼儿园保安室后面有一棵比较大的榕树,班级的幼儿都喜欢来这里玩户外自主表演游戏。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宇宇和远远玩累了,坐在大树下,两人聊起天,宇宇说:“这棵树好大。”远远抬头看了看树说:“你看有三只小松鼠(小松鼠是装饰景观)在爬树,大灰狼可以躲在这个树后面。”宇宇说:“那个(水管搭成的方形架子)像小兔子的家。”涵涵凑过来说:“我来当红眼睛。”菁菁说:“看,这个棍子可以赶走大灰狼。”教师顺应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材料并围绕“在这里玩表演游戏还要增加什么材料?这些材料要从哪里来?这个材料像什么?可以怎么改变?”等展开讨论,由此幼儿想到用软垫搭建小兔家的房子、平时投掷用的沙包可以当蘑菇等。幼儿通过自己寻找替代物或同伴一起加工完成“小兔乖乖”表演游戏的材料,材料低结构、环保又有趣,幼儿玩起来格外开心,因为是自己辛苦的劳动所得,幼儿非常珍惜游戏材料,其创造性思维和社会性互动行为也在游戏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教师观察

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观察儿童,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是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是了解幼儿内心需要和个别差异的方法。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户外自主游戏中的幼儿进行观察,并做详细、客观的记录,从而分析和解读幼儿的行为。而户外自主游戏是最能呈现儿童本真的活动,往往能看见幼儿真实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如在户外自主游戏创意墙中,桐桐用魔术扣固定住软管,一节、两节顺利地连接在一起,随后他拿起红色小木球从软管的前端放进管道,想看小木球在管道里的滚动轨迹,试了两次,小木球总是在两个软管的接口处掉落下来。他又试着把乒乓球放进去,可是乒乓球还没滚到第一节软管的半腰就停住不动了。他请求边上的城城帮他扶住接口,此刻城城正忙着和欣欣搭建旋转拉车呢,没空理他。被拒绝的桐桐不生气也不气馁,只见他又拿起一条魔术扣,在两条软管的连接处固定住,用力压了压,把魔术贴固定在魔术墙板上,又拿起小木球试了两下,第二次小木球终于顺利地从两条软管出口滚出来,桐桐开心得拍手说:“成功了。”从观察案例中可以分析桐桐已有的游戏经验及他在游戏中呈现出的发展水平:遇到困难懂得向同伴求助、被拒绝后不放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对不同材质的球的特性有一定了解、知道小木球在重力作用下滚得快等。同时也可以发现,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可以直接影响幼儿游戏发展水平的认识和评价,观察能使教师以儿童的视角读懂幼儿。

达尔文认为:“观察、观察、再观察,只有做到精细观察,才能读懂儿童这本书。”每周教师会根据观察到的游戏情况写“幼儿游戏行为观察记录”。运用合适的观察方法了解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或游戏经验,育配班教师共同讨论,形成班级游戏的反思与教育建议,为下一次游戏的推进提供有效的支持策略。因此,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既可以给幼儿精神上宽容与接纳,为幼儿的安全游戏保驾护航,又能促进师幼间的有效互动,了解游戏中幼儿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促进幼儿的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

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是建立在对幼儿游戏观察的基础上,基于尊重幼儿游戏意愿的前提下进行的,包括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教师指导。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幼儿在三个阶段游戏时更有目的性,让游戏开展得更深入。

(一)户外自主游戏前的教师指导

户外自主游戏开展前,教师可通过唤醒幼儿的游戏经验、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商讨游戏规则等方式指导幼儿开展游戏。

1.唤醒游戏经验。

游戏前,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唤醒和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如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回顾上次的游戏情况、利用谈话解决游戏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组织幼儿制定游戏计划、讨论游戏玩法等,让丰富的经验推动幼儿的游戏。如,在开展生活坊自主游戏时,教师事先组织幼儿讨论制作什么美食?幼儿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制作三明治。活动前,幼儿开始讨论制作三明治需要哪些食材?人员要怎么分工?可以分成几组?每组的任务是什么等。幼儿通过调查、收集、整理后,依据经验制定小组游戏计划,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表征,确定食材的种类和数量,明确游戏思路,如人员的分工包括煎蛋组、洗菜组、后勤组等。游戏后可以让幼儿对照游戏计划和过程找寻问题,分析原因,提升游戏经验,让其逐渐意识到计划的作用和价值,从而学会思考,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2.制定游戏计划。

游戏前指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可以给幼儿充足的时间思考游戏的内容、游戏的场地、游戏的材料、游戏的玩伴等。游戏计划是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加速器”,让幼儿成为自己游戏的设计者,会使游戏内容更加趋于合理与可行,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3-6岁儿童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需要在成人的帮助下制定可执行的计划内容,游戏计划会影响游戏质量。所以,教师在游戏前需要指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并帮助其尽可能地执行计划中的内容。如大班幼儿初次探索户外平衡区时,怎样让自己平稳地站在滚筒上,让滚筒“听话”呢?活动前,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商讨稳住滚筒的办法。“可以搬木块来挡住滚筒”“请小朋友帮忙扶着滚筒”“国旗台那边有台阶,从那边容易上去”“我可以先试着站在白色小滚筒上,摔下来我也不怕”……幼儿纷纷将自己的想法用表征的方式画在自己的计划本上,从计划中可以看到,幼儿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明确方法和思路。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计划,请同伴一起分析计划的可行性,以帮助幼儿养成做事有目标、有规划的好习惯,并懂得制定的计划是要在游戏中落实的,从而认识到游戏计划的作用和价值。

3.其他指导内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游戏发展水平不同,教师在游戏前的指导方法和内容也有所区别,如小班幼儿开展户外游戏时,要重点培养其游戏规则意识:在指定的场地上游戏,不乱跑;玩具材料要分类收拾整理等。中班幼儿开展户外游戏时,教师要指导其提前将游戏材料摆放出来,不够的可以找寻替代物;知道怎么保护游戏中的自己等。大班幼儿开展户外游戏时,教师要指导幼儿自己带上游戏需要的材料;游戏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游戲时除了懂得保护自己,也要懂得保护同伴等。

(二)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空间和时间。教师作为游戏的支持者、参与者、旁观者的角色,能不干预的尽量不干预,确实需要教师介入指导时,可以以参与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介入,以自然的方式纠正游戏中的不良行为或推进游戏情节的发展。教师要把握适时介入的时机,并提供科学的支持提高幼儿游戏能力,有效推进游戏进程。教师介入的时机包括观察到幼儿游离在游戏外、游戏中幼儿的矛盾无法化解,出现暴力行为时、游戏出现安全问题时、幼儿寻求帮助时等。教师介入的方式方法可以是语言的支持,也可以是材料投放的支持。如小班户外装扮游戏——娃娃家,妈妈、奶奶、姐姐都忙着准备各种食材给娃娃过生日,餐桌上食物堆积得很多,有各种蔬菜、糕点、海鲜、水果等,桌子上的食物琳琅满目,看上去很杂乱。幼儿游戏时停留在各种摆放食物上,交流甚少。这时教师以问题对话方式及时介入:“娃娃过生日,我可以一起参加吗?还想邀请谁参加?谁负责接待客人?生日Party的场地要用什么来装扮呢?食物这么多,吃饭的碗筷放在哪里?我们把家里整理干净迎接客人吧。”通过问题引发对话,引起幼儿经验的迁移,产生情感共鸣,游戏从无目的到有意识,在生日游戏中学会与同伴配合、互助。因此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要建立在观察的基础和前提下,提供合理的支持,有效推动幼儿的游戏质量。

(三)户外自主游戏后的教师指导

游戏后的指导是指教师在幼儿游戏后,针对游戏的情况组织幼儿进行整体评价、回顾及交流分享。有些教师虽然会组织游戏后的分享交流,但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如表扬今天在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或批评在游戏中不守规则的幼儿,这样的讲评流于形式,对推进游戏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有效的游戏后的教师指导是通过讲评让教师、同伴了解幼儿的游戏想法,鼓励幼儿大胆分享游戏过程。通过自我反思和集体反思的方式,组织幼儿讨论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其一起想办法解决,并提升梳理游戏的经验,帮助其建构新的经验体系。比如,在中班探索性游戏中,依依想把轮胎从方箱上顺着斜坡滚下来,尝试击倒坡下的奶粉罐。在惯性的作用下,轮胎快速往下冲,由于速度较快,幼儿观察到轮胎滚到斜坡一半的位置就开始偏离路线,无法顺利击倒奶粉罐,重复试了几次都出现这种情况。依依和乐乐就开始想办法,尝试调整轮胎滚动的速度,想通过速度改变轮胎滚动的方向。但很快他们又发现,这与速度的快慢没多大关系,无论快还是慢,轮胎还是会在斜坡上偏离正常轨道,无法撞击到奶粉罐。于是依依又开始调整策略,找来竹梯,在过道两边用梯子挡住,这次他们成功了,轮胎可以顺利地从方箱上沿着斜坡滚下来,击倒奶粉罐。教师及时捕捉这个价值点,游戏后引导幼儿一起分享游戏过程,在鼓励大胆探索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游戏后的支持和指导推动自主游戏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幼儿成长的闪光点和不足,有效的观察和支持既能推进幼儿游戏的发展,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教师认识和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内涵。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环境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