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庆
晨间锻炼活动是幼儿清晨入园的第一环节,也是强化幼儿身体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当前幼儿园晨间锻炼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教师的指导不够明确等。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教育经验,对幼儿园晨间锻炼活动进行简要探讨,简述当前教育活动现状,从多个视角出发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活动质量为目标,促使幼儿在晨间锻炼活动中更好地成长。
一、晨间锻炼活动对幼儿的成长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晨间锻炼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在清晨展开体育锻炼可提高幼儿肌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运动中激活幼儿的感官,在游戏中点燃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精力充沛、轻松愉快地开启一日生活,对其身心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二、幼儿园晨间锻炼活动现状
(一)投放材料缺乏层次性
当前晨间锻炼活动中,教师投放的游戏材料较少,常常以大型器械展开活动。大型器械灵活度较低,限制了幼儿的活动空间和游戏方式,单一的模式无法在同一时间内满足多名幼儿的游戏需求。因此需要教师有层次地投放材料,确保大、小型的活动器械有效融合,满足不同幼儿对晨间锻炼活动的需求。
(二)教师指导具有随意性
在当前晨间锻炼活动中,常常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较少,大多由幼儿自己展开游戏,不能根据其发展和个体需求调整材料或游戏模式,从而影响了幼儿活动兴趣和晨间锻炼活动质量。
三、幼儿园晨间锻炼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优化锻炼材料,提高幼儿兴趣
锻炼材料是影响晨间锻炼活动的根本因素。恰当、适宜的材料能激活幼儿的活动兴趣,促使其对活动产生愿望与构想,主动进入锻炼活动中,成功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快速达成教育目标。因此,在展开晨间锻炼活动时,教师要优化锻炼材料,提高幼儿的游戏兴趣。
1.趣味材料,凸显游戏层次。
幼儿的个体差异性较为显著,受年龄、能力、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同一个游戏中幼儿会呈现不同的状态。因此,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与选择上,教师要尽可能选择趣味十足的游戏,并保证材料的层次性,让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得到成长与发展,在锻炼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以锻炼平衡能力为例。在活动中教师可投放独木桥、梅花桩、高跷等活动道具。这三种物品都能达成“锻炼平衡力”的目标,其中独木桥难度最低,适用于平衡能力较低的幼儿,如小班幼儿;梅花桩难度稍有提升,需要幼儿在不同的桩子上穿梭,适用于平衡能力较强的中班幼儿;高跷难度最大,需要幼儿脚踩高跷向前行走,对平衡力与肢体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适用于大班幼儿。在材料的投放上考虑幼儿年龄间的差异,给予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幼儿全新的活动体验,让其根据自己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展开互动,才能在各自的起点上获得相同的成长经验,在游戏中收获成功的体验,从而有效提升晨间锻炼的教育质量。
2.一物多玩,满足幼儿需求。
3-6岁幼儿思维活跃,在游戏中常常冒出各种各样、古灵精怪的游戏想法。晨间锻炼游戏以强化幼儿身体素质为基本目标,在活动的创设中,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灵活性较强的锻炼材料,以满足幼儿的思维发展需求,实现“一物多玩”的晨间体育锻炼游戏。
[活动实录一]
在晨间锻炼活动时,教师发现几名幼儿选择了“呼啦圈”,并且不同的幼儿选择了不同的玩法。部分幼儿将呼啦圈摆放在地上,和同伴一起尝试单脚、双脚跳;有些幼儿把“呼啦圈”当成“轮胎”,推着呼啦圈滚动前行;还有几名幼儿用积木块将呼啦圈固定住,在圆圈里钻来钻去……幼儿玩得好不快活。
[活动实录二]
在晨间锻炼中,教师在场地中投放了“布条编的长辫子”,而幼儿在活动中也对这一活动道具开辟了多种玩法。一些能力较强的大班幼儿将几个长辫子系在一起玩起了“拔河”;一部分幼儿选择了两条“长辫子”,和同伴玩起了“跳大绳”;几名幼儿将“长辫子”塞进裤子里,装扮成“尾巴”,和同伴玩起了追逐游戏——抓尾巴;还有幼儿将长辫子团成了球,与同伴玩起了投掷游戏……
由此可见,在上述两个活动中,由于幼儿思维想法的不同,在面对同一个游戏道具时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玩法。因此,教师投放活动材料时,要保证材料的灵活性、可变性,在晨间锻炼活动中实施“一物多玩”的教育原则,满足幼儿对游戏活动的需求,让其在玩中强身健体,保证晨间锻炼活动的有效性。
3.合理搭配,挖掘器械优势。
晨间锻炼活动中不缺乏大型的游戏器械,如常见的攀爬架、滑梯、攀登网、滚筒等器械。但此类大型器械在锻炼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玩法和活动空间都受到不小的限制。因此,教师要合理搭配大、小器械的使用,适当补充小型体育运动器械,减少空间、玩法和场地上的限制,挖掘不同器械活动的优势,为幼儿创设更丰富的晨间锻炼活动。
在增添小型晨间活动道具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低结构性的材料,如易拉罐、沙包、塑料瓶、酸奶桶、奶粉罐等。利用塑料瓶做“保龄球”,让幼儿用“篮球、足球”击倒保龄球;将“滚筒”当作投掷点,让幼儿将沙包投入其中,锻炼幼儿的抛物技巧;用易拉罐制作成“简易高跷”,让幼儿脚踩高跷向前行走,锻炼肢体协调性及平衡力;将奶粉桶组合,制作成一个简易轮胎,让小班幼儿推着前行,在锻炼中学会直线行走……这些材料的补充将大型器械与小型器械有效融合,幼儿在合理搭配中尝试更多玩法,獲取更丰富的成长经验。
(二)优化活动形式,幼儿快乐锻炼
1.趣味运动,构建情境主题。
情境主题活动在幼儿教育中较为常见,通过虚拟情境的搭建,可以快速点燃幼儿的游戏探索欲望,在玩中丰富幼儿的活动经验。晨间锻炼活动中,教师可为幼儿创设一个虚拟的游戏情境,将不同的活动区域合理划分,创设多个丰富的运动场景,在游戏中让幼儿达成运动锻炼目标。
[晨间活动]我是小小解放军
时值国庆节,园所展开了主题活动“我和我的国”,幼儿了解了丰富的知识,对“解放军叔叔”产生了极强的兴趣。教师对晨间锻炼环节进行了改动,为幼儿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游戏情境。如在攀爬区中,将“攀爬架”视为“雪山”,变成“勇闯雪山”环节;将休息区变成“解放军的营地”;将“梅花桩”游戏变成“密集的地雷阵”;将“独木桥”变成“铁索桥”、将“沙包”变成“手榴弹”、将“自由活动区”变成“激情战场”……在虚拟情境的构建下,幼儿的锻炼兴趣愈发高涨,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由活动,展开了综合性运动,通过晨间锻炼促使幼儿爬、钻、跑、跳、抛、掷等多种能力得到提升。
在上述晨间活动中,教师根据近期主题活动及幼儿兴趣为其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情境,极大程度点燃了幼儿的活动欲望,身临其境的锻炼场景快速激活了幼儿对晨间锻炼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既达成了锻炼身体的目标,又能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将晨间锻炼活动的教育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2.主动锻炼,游戏点燃热情。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是活动的主体。在开展晨间锻炼活动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要过多地引导或强调幼儿“应该做什么”,而是要让其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幼儿做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点燃锻炼热情,从而保证晨间锻炼的有效性。
[晨间活动]小马过河
小班幼儿对活动的专注力不强,在一个游戏中玩一会便丧失了兴趣,不利于综合素养稳定提升。为了强化幼儿的活动专注力,教师为其构建了一个有故事情节的趣味体育游戏——小马过河。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对幼儿讲道:“马妈妈有一些物品需要运送到河的那边去,但是她今天太忙了没有时间。请小朋友化身为‘小马,拿着马妈妈准备好的物品走过独木桥,帮助她完成任务吧!”游戏情节的创设快速吸引了小班幼儿注意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纷纷拿起物品,有序地走上独木桥,开开心心一趟又一趟地运送物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晨间活动中。
在上述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小班幼儿的活动专注力不强,活动效果不够显著,并在发现问题后为其创设了一个具有情节的体育锻炼活动。“小马”的身份点燃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在其“运送物品”的过程中,幼儿活动兴趣愈发高涨,专注力也得到提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游戏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平衡力,负重练习强化了幼儿的肢体协调性,保证了晨间锻炼活动的有效性。
3.竞技比赛,激活挑战欲望。
幼儿间展开竞争游戏能快速激活幼儿兴趣。中、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胜负欲,常常在游戏中与身边的同伴作比较。在晨间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从幼儿的这一特点出发,鼓励中、大班幼儿展开竞赛活动,利用竞赛激活运动兴趣,保证晨间锻炼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在竞技比赛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自由结伴,既可以展开个人与个人间的对比,也可以展开小组与小组间的比赛。如在玩飞盘、沙包、毽子、跳绳等游戏时,便可展开个人间比赛,让幼儿比一比“谁的飞盘飞得更远?谁的沙包投得更准?谁的毽子踢得更多?谁的跳绳跳得更快?”等,利用个人赛快速激活幼儿的挑战欲,在比较的过程中得到能力和经验的提升,达成体育锻炼的目标。而团队间的比赛,教师可为幼儿创设一些集体竞赛活动,如较为常见的拔河、两人三足、接力赛等游戏,此类游戏需要团队间的合作,不仅能在玩中强化幼儿的运动技能,还能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提升晨间锻炼活动的整体质量。
(三)优化教师指导,提高锻炼质量
在幼儿园晨间锻炼活动中,虽然以幼儿自主活动为主,但教师的指导同样重要。教師要及时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适时地展开引导,纠正幼儿的行为及动作,促使其在活动中得到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1.立足发展,给予针对性游戏建议。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强调:“教学应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其提供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习积极性并发挥其潜能,超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水平。”在晨间活动中教师也要细心观察幼儿活动状态,根据其在活动中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游戏建议,促使幼儿能力进一步提升。
[活动实录三]
在中班幼儿晨间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在“攀爬区”的幼儿能力有所提升,相比前一段时间的状态,幼儿掌握了正确的发力技巧,攀爬速度越来越快。教师观察到幼儿的活动状态后,在一旁的空架子上铺满了“麻绳网”并对幼儿讲道:“老师在区域中投放了新的攀爬游戏,请小朋友们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最快呢?”相比传统的攀爬架,攀爬网难度有所提高,其摇晃、没有固定点的特征对幼儿活动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但随着游戏难度的提升,幼儿的挑战欲愈发强烈,很快便掌握了正确的攀爬方式,开开心心地玩起了新游戏。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观察到幼儿的能力有所提升,传统的“攀爬架”已经无法满足幼儿的现有需求,教师便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游戏难度,增强了幼儿的活动挑战性。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快速点燃了幼儿的挑战欲,在不断尝试中掌握了全新的游戏技能。由此可见,教师细心观察幼儿的成长状态,适时调整活动道具,给予幼儿更具针对性的活动建议,有利于其能力进一步提升。
2.明确目标,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活动。
幼儿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发展的过程。在晨间锻炼中,幼儿的动作和游戏模式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身为幼儿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动作及状态,围绕教育目标及时调整,在幼儿出现错误时有目的地引导其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促使幼儿更好地成长。
在晨间活动开展时,许多幼儿在自由场地开心地与同伴追逐。在奔跑的过程中,教师发现部分幼儿的跑步姿势不正确,如低头看脚下、步子迈得较小等。不良的跑步姿势会对幼儿成长造成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便可以制定一些教学策略,如在远处放置一个标志物,让幼儿在奔跑的过程中抬头寻找标志物,以纠正低头奔跑的错误姿势;选择合适的音乐伴奏,让幼儿在跑步中调整步伐距离,踩着音乐节拍向前奔跑。这种具有明确目的的教育引导,逐步让幼儿自然、协调、平稳地跑步,改善幼儿的不良习惯,达成晨间锻炼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晨间活动是发展幼儿体育素养、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优化锻炼材料和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晨间锻炼活动的质量,促使幼儿在体育运动中健全人格发展,为其身心和谐发展及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