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文化,品文化百味

2023-06-07 09:50:38吕丽丽
考试与评价 2023年5期
关键词:古文教学活动语文

吕丽丽

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渠道。当前,素质教育模式下,基于语文学科人文性、广泛性、工具性的特征,教育部明确指出: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必须重视提高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的有效性,深层挖掘古诗词文化当中蕴藏的独特育人要素,引导学生体会诗词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通过创新教学路径实现培育核心素养的根本目标,拓展学生的眼界和认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基于此,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做出教学规划,完善教学环节,整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古文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古文教学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体会文化的多样性,提高其综合素养。

一、创新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其一,在素质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已转变为培育语文核心素养。基于古文挖掘语文要素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教学路径,能够更好地达成这一根本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获得整体性的提高。通过创新小学古文教学的路径,提高该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端正其学习态度,也能够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全面发展,以更好地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其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受到各种信息影响,其中既包括有益信息,也涵盖一些不良信息。学生在学习小古文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人文思想的影响和熏陶,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其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正确的轨道上实现良性发展。

其三,素质教育背景下创新教学路径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绝对主宰使学生的自主性受到极大抑制,致使小学古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不佳。而在新型教学路径实施下,能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做出合理规划,在各项教学环节中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打造互动生成式课堂。因此,创新小学语文古文教学路径能够对“灌输式”“填鸭式”的落后教学模式产生极大的冲击,积极转变教师角色定位,发挥教师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解放,从而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小学语文古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缺失情感和深度。

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情况看来,部分教师尚未认识到该学科具有人文性、广泛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对于某些教师而言,落后的教学理念使其无法准确把握自身定位,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限制學生思想和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是将问题抛给学生,随之学生机械性地回答,缺少指导和启发,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深度思考,仅对所学课文产生浅层的认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过度强调知识体系的构建而弱化该课程人文性的特征,使得古文教学对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效果不佳。

2. 教学方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落后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始终把握教学活动的绝对主宰权,对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意识十分淡薄,因此无法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关注,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无趣。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绝对控制使得学生能动作用受到极大抑制,严重违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复杂的古文知识,不利于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实现良性发展。在小学阶段,古文教学缺失新意,易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力分散,难度较大的古文学习使得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不利于充分发挥古文教学的育人价值。

三、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1. 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使其对新课内容产生初步了解,做好思想准备和知识架构。预习工作的有效落实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使其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教师在此环节中应发挥好引领的作用,为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针对古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应在预习环节借助工具书查阅字词的读音及含义并做好标注;其二,尝试理解古文的含义,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课文内容;其三,根据自己对古文的初步理解,对预习中存在的疑点做出标记并提出问题。通过课前预习工作的落实,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古文产生初步的认识,为课堂教学的“增效提质”做好保障。例如,教学古文《守株待兔》时,教师可以将教学目的确定为:背诵课文;多角度解读文章,把握文章内涵。同时在初期阶段为学生布置合理的预习任务,如:自读课文,并将陌生字词画出,正确读出“耕、释、耒、冀”等字的读音;自主疏通课文并提出问题,比如学生可能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对“兔走触株”“冀复得兔”等处存在疑惑。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在课上教师能够将教学时间用于重点突破学生的疑难问题,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其知识储备。

2. 落实“互联网+教育”模式,创设教学情境

古文的产生往往源自先人的实际生活和真实感悟,教师开展语文古文教学时应当认识到小学生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恰当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尽可能降低古文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共同探索古文的魅力,进而逐步增强其知识储备,提高其古文解读的能力。新课改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发挥学生所特有的想象力,使其树立学科思维。在新型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通过教学环境的影响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复杂的古文知识化繁为简,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推动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学古文《精卫填海》和《司马光》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内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相关动画视频,以学生能够理解且感兴趣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关注,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为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3. 组织开展朗读活动

通过朗读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文本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古文朗读,学生能够发现文本中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和结构美,从而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还能有效落实人文教育。在开展朗读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如果频繁使用齐读或自由诵读这种单一的方法,极易使学生感到乏味无趣,使其参与积极性大大降低。为避免这一问题,教师应在朗读活动中根据诵读材料的不同题材,采取范读、领读、分小组朗读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其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例如,教学《自相矛盾》和《田忌赛马》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古文朗读活动,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互相纠错、注意停顿,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共同总结概括出小古文的大意。然后随机挑选其中一名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由此能够在真正落实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4. 积极组织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思考,进行深度学习,通过不断积累语文知识完善自身认知结构,增强自身情感体验。因此,为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突破古文学习的瓶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合作学习的展开能够切实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保障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其在主动学习意愿下增加知识储备,形成一套适用于自身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应重视发挥问题的驱动作用,通过精心设计、引出问题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使其围绕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性意见并维持好课堂秩序,小组交流结束后可以随机挑选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检验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例如,教学古文《铁杵成针》时,教师可以在探究环节提出问题:“铁杵到底能不能磨成针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并探讨该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其学习动力,使学生由浅入深地对课文产生较为全面、准确的把握。如此一来,学生合作探究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对于提高语文古文教学质量十分有效。

5. 采取多样化的互动形式

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进行合理化的提问,为学生搭建起互动交流的平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利用多媒体工具或直观性物品营造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参與到古文教学活动当中,积极开动脑筋,转变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其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在教师提出有效性问题的基础上,应采取灵活多变的互动形式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古文教学的连续性和全面性。因此,教师可采取以下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古文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其一,采取随机互动的形式,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随机点名的方式使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回答,当某一同学回答过后,教师应选择其他同学发表不同的答案,教师综合多个学生的见解给出指导性的意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查漏补缺,随后选取一名同学做出总结,使答案更加全面,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其二,采取群体互动的形式,教师将全体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当总结某一课文的主旨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生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在小组中选出一名成员作为代表发表本组探讨的结果,在激烈的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学生之间能够实现共同进步;其三,采取密语互动的形式,即教师选取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对其进行点评,其他学生可以积极举手发表不同的看法,从而营造出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总之,改变单一化的互动形式对于提高小学古文教学的质量十分必要,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能够增强古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全身心参与到古文多角度的解读活动当中,合力构建双高课堂。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想提高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的有效性,相关教师必须深层挖掘其中蕴藏的语文要素,探索更为新颖、可行的教学路径。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借鉴上述策略,将其切实应用到古文教学活动当中,在实践中验证其可行性,推动双高课堂的构建,更好地达成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古文教学活动语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国学(2021年0期)2022-01-18 05:58:20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42
称象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