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辉 陈喜
【摘 要】高中时期,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习的严重压力,9门学科需要学生按时完成,传统的教学中,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被重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被逐步运用于教学中,在高中时期引入信息技术能够推动学科教学的改革,促进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本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初步构建新课程体系、建构与创新“助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形成评价体系等多种策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高中
高中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时期,不但担负着传播知识的重担,同时肩负着树立学生价值观,提升学生素养的责任。然而,高中时期9门学科课程,任务繁重,学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同时教师及学生受到来自高考的压力,将成绩视为最终的追求,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素质教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但是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言,并不是最好的方法。随着教学硬件设施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步被应用于教学中,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将信息技术与高中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可以极大地提升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积极探究信息技术与当今高中课堂的有效结合,对于教育工作者及教师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学习中,教师的讲解及书本的介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而由于科目较多,学生在课后分配给每门学科的时间更是有限,因此,导致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极其匮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成熟,这一问题便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信息技术的出现给予了学生另一个学习空间,相较于固定的课堂,信息技术则使学习变得更加随意,更加丰富,更加形象。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丰富教学内容,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及压力,同时,信息技术支持下“微课”“翻转课堂”“线上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相较于过去课堂,能够极大地調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课堂之上,各种学习APP的出现,更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方便、高效。在各种APP的支持下,学生可以省略查找资料、批改例题等多个环节,内容总结、思维导图、易错分析、例题批改等均可以通过软件一步到位,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
如在最近两年,受到疫情、天气等外界的影响,使得学生正常的上课安排被打乱,学生也无法按照正常要求去学校,在此背景下,过去的种种教学方法、模式均失去作用,而信息技术则为学生的线上学习提供了基础,“线上”学习也成为近两年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除此之外,在正常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在讲授古诗词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在分析法律法规时,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案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化学、物理实验中,可以借助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探索实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二、初步构建新课程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师的教学设计,一般都是紧贴高考成绩与书本内容,如语数外在高考中所占分数较高,对其课程安排也就相对较多,其余学科课程安排则相对较少,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在分科后则不会安排那些不考的科目。教师在教学中,则是完全按照书本的进程,不能根据实际的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导致整个高中期间课程教学没有科学的体系结构,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的今天,学校应当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在信息技术下,学校可以参考、设计出更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体系,使课程的安排不再枯燥、单一,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高效。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信息教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科交流及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将学科融合与素质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遵循师生为主体的原则,构建起“两主三维六质”的课程体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整合相关课程,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及多元化的发展。借助智能教育平台,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学生的课程,如普通课程、学习困难生课程、优秀课程等,普通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困难课程则可以通过微课等让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后进行补偿性学习,伴随相应的习题供学生提升,并可以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远程解答。优秀课程则是供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打破区域限制,创建符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学资源。
三、建构与创新“助学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高中学科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固定,即教师根据书本内容开展授课,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再由学生进行练习巩固知识。虽然说这种模式下,对于提升学生的成绩有一定作用,但并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育行业、学生身心的发展,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翻转课堂”“分组教学”“情景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被提出,且受到了师生的喜爱。而将诸多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则可以进一步发挥教学方法的效果。
首先,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为课堂提供新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将图片、动画、PPT等搬上荧幕,如此可以将书本中枯燥的文字、公式,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展示,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促进课程的有序开展。其次,各种信息技术软件为课堂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手段,如电子白板,通过电子白板,教师不但可以在上面进行授课,同时可以操作,将板书与课件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同时,数字实验室更是可以为学生提供极大的方便,让学生无需在实验室便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不但能够节约时间,而且能够保证学生的安全。除此之外,还围绕信息技术诞生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微课,通过视频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展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在数学函数相关知识的讲解中,无论是推导过程,还是在进阶训练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图像,在过去需要教师亲自画图,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而通过信息技术,则可以自动生成相应的图像,无论是在例题讲解中,还是在后续的总结中,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在物理教学中,遇到难度较高的问题时,教师则可以开展“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观看这一知识点的微课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出不会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解答。
四、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高中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最为传统的讲授方法,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方法延续了千余年,拥有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同时也是当今教师在学生时期所接受的主要教学方法,对于其比较熟悉,另一方面,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可以牢牢把握教学进度,合理分配时间,因此,深受教师喜爱。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完全没有年轻人应有的活力,阻碍了学生思维、素质的发展。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心理条件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早已不再适用,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符合新时期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如PPT、动画、视频、课程软件的制作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并积极将学科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其次,教师要转变课堂主人的认知,这既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所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培养新时期社会人才所必须的。最后,教师应当将信息技术作为授业解惑的工具,而非全部,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而不能为了用所以用。如在历史、政治等学科,历史事迹、政治事例等本应是活灵活现的,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却成为了呆板的,死气沉沉的,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内涵的理解都不会特别深刻。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口述方法,在讲解历史事件时,为学生播放相应的视频,在讲述政治的内容时,让学生观看生活中的实例,如此,既能夠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内容,又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五、初步形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高中时期,由于学校、教师将分数视为学生的一切,因此,在日常评价中也出现了“唯分数论”的情况,以学生成绩高低评价学生,这样的做法虽然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成绩的追求,但显然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但热爱学习的学生而言,这样的评价方式,会极大地打击其积极性。而且这种评价方式下,学生不重视自身其他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并不会有很强的竞争力,成绩应当占据一定的比例,但不应是全部,应包含学生在课堂之上的表现、学习的态度、自身能力的提升等。因此,教师要依据信息技术制定出合理的、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评价体系。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充分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如教师在开学时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问卷,让学生进行填写,这样教师既能掌握学生的基础条件,又能保护学生的隐私。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且分配不同的任务,根据学生对问题解答的程度,给予一定的评分。其次,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准确的评价,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自我评价及生生之间评价系统,多采用情景模拟或小组讨论开展组内和组间互评,让学生根据相关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实时观察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程度等,以调整课程节奏及授课侧重点。另外,教师应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评价,在每节课程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并通过笔试、应答等方法对学生进行考察。
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漏洞百出”,无法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信息技术作为时代发展的方向,将其运用于高中教学中,不但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更是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各学科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特点,积极探究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淑杰.用“互联网+”助推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新通信,2021,23(3):202-203.
[2]余湖,余泉.信息技术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42(2):86-91+99.
[3]侯琴丽.巧用信息技术,培育高中生政治核心素养[J].学苑教育,2022(21):82-83+86.
[4]王淼,张秋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小学STEAM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 4(2):25-26.
[5]沈乐.信息技术整合背景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1(20):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规划“双区”建设专项实验区课题“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Y Q2044)